为什么说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送汝华章

<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现在,有些人对“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不服气,说“抗日战争主要是国民党打的,国民党军队战死很多官兵,共产党军队牺牲人很少”。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日寇从1931年就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国民党一直消极不抵抗。我们现在都很疑惑,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二三十万的东北军,面对仅二万多的日军,几乎没有抵抗就把东北拱手让给了日军?事后通过走访东北军将领得知,早在事变前的八月十六日,蒋介石就给张学良发电报下了命令,“对日军的挑衅不要抵抗,以免激化矛盾”。现在有些果粉蒋粉不承认这个事实,要求拿出证据。在战争年代的一封密电怎么可能保存下来?又不是什么好事,国民党能保存这样的证据吗?现在网上的果粉蒋粉把这个责任推到了张学良身上,把张学良骂得狗血淋头。退一步讲,即便不抵抗的命令真是张学良下的,丢了东北这么大的责任,为什么国民党不追究张学良的责任?这不明摆着是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的意图吗?现在蒋粉骂张学良不是骂他不抗日,而是骂他发动了西安事变,给共产党创造了发展空间。蒋粉真够卑鄙无耻的!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与国民党的不抵抗形成鲜明对比是,九一八事变后的9月20日,共产党就发出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号召。虽然当时共产党还很弱小不成熟,一直在犯左倾或右倾错误,但在抗日上是坚决的。日军侵占东北后,共产党先后派出了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一大批共产党员组织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由此看来,在日本侵华初期的五六年时间,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毫无疑问的。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日军侵占东北后,共产党一直呼吁全国人民团结抗战。通过反复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工作,达成了逼蒋抗日的共识,并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全国抗战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国民党退无可退,同时在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抗议下,不得不实行全国抗战。在促成国民党抗战的过程中,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七七事变后,虽然国民党开始抗日,但整个部队士气低落,亡国论盛行。为了鼓舞士气,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于1937年9月25日发起了平型关阻击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于1937年10月19日发起了偷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取得了阳明堡大捷。这两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是国民党军队中又产生了速胜论的论调。为了克服国民党军队中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用七天七夜时间写出了皇皇巨著《论持久战》,指出了抗日战争的过程及策略。阎锡山得到《论持久战》后大加赞赏,立即印发给官兵学习;白崇禧得到《论持久战》后,感叹“一流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并把它介绍给蒋介石。蒋介石看了之后也是大加赞赏,立即印发给国民党将领学习。《论持久战》的印发传播,坚定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和意志,对抗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平型关大捷、阳明堡大捷,还是《论持久战》的发表,足以说明在抗战高潮时期,共产党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至于国军死的人多,那是因为国民党当时掌握了全国绝大部分资源和绝大部分人力,多数人是以国民党的名义抗战的(包括八路军也是以国民党的名义抗战的),自然看起来国民党牺牲的人多。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抗战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与日寇暗通款曲,60%以上的日军是共产党军队在抵抗。共产党毫无争议的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不但不惩罚日本战犯,还把他们作为军事顾问保护起来(例如侵华头子冈村宁次),共同策划屠杀共产党军队和人民大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h1><h1 style="text-align:justify;">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抗战初期,抗战高潮时期,还是抗战后期,共产党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送汝华章,实名宋汝文,文学爱好者,喜欢空闲时用文笔记录美好,抒发感情,传播正能量。律诗只求遵从形式,追求意义第一,韵律第二,不以形式束缚内容,做到旧瓶装新酒,力求有新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