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转冈仁波齐

多彩乌江

<p class="ql-block">  这个7月对于我注定不平凡,我再次踏上了阿里的土地。人们都说:“不到阿里枉至西藏,阿里,才是西藏的解药!”对藏地迷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这是第2次来到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此次阿里之行不是冲动,是2014年走完冈仁波齐时许了愿,现在还愿来了。这些年梦中的冈仁波齐时刻在那里闪耀着、召唤着我!今年刚过完春节,看到徒步中国有冈仁波齐转山的路线,就早早的报了名。</p> <p class="ql-block">  从拉萨出发经过四天的跋涉,我们来到了此次转山的起点塔尔钦,比起7年前,塔尔钦现在已经建设成了美丽的旅游小镇。</p><p class="ql-block"> 住进酒店,我没有和同伴们出去吃饭,一整天的车程使我此刻只想睡觉,还有鼻腔干燥得让人难受。尽管如此,我还是先检查、整理明天所需要的所有装备和食物。</p><p class="ql-block"> 头灯、登山杖、背包、食品、药品...每一样东西都做了仔细的检查,唯有手里拿着沉重的单反和两个镜头,我不知如何是好!两天的转山,56公里路程,海拔从4600米爬升到5680米,哪怕多一斤的重量,都是巨大的挑战。左思右想,最终我还是想记录转山的每一个瞬间,于是艰难地把相机装进了登山包。</p>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的众多神山之中,冈仁波齐被称为世界的中心,巨大的金字塔峰顶曾经不仅让希特勒为之着迷,而且也成为世界宗教信徒朝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这次转山的领队丹尼,他是一名真正的康巴汉子,说话很温柔,他的藏地文化和宗教文化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无所不知,这一次是他第60次冈仁波齐转山。</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路线和上次走的相反,上一次是反向走,这次是顺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程56公里,仍然分两天走完。</span></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清晨6点半,10个队员加领队丹尼准时出发,因为我带了重重的 D 3 X和两个镜头,还有很多食物和药品,所以我算是唯一重装的转山人。今天的路程只有20公里,路况非常平整,全是沙石路,爬坡也较少,但是这样的路很容易崴脚。</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样的路上,越走越兴奋。脑子里不断浮现出第一次转冈仁波齐的情景,那时的我对眼前看到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不解。</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经幡广场,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萨嘎达瓦节,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举行盛大的挂经幡仪式。</p><p class="ql-block"> 萨嘎达瓦节上,每一位藏民身穿华丽的藏袍面对神山虔诚顶礼。随后,他将换上满是尘埃与补丁的皮围裙,继续磕长头转山。转山道分外线和内线两条,绝大多数人走的是我们走的这条外线,当地人通常一天走完,普通人一般要两天。</p> <p class="ql-block">  由于每个人的体力不同,加上高原反应,出发不到一个小时,队伍被分了成好几段,后面已经有人身体吃不消越走越慢,有两个队友在经帆广场就退出了转山,像这样的路,即便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我也必须是在第一梯队,我不断为自己加油!</p> <p class="ql-block">  路上,当我第一次遇到当地的藏族同胞,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扎西德勒”,我也同样的回应他们。在布满碎石的路上,三步一长头,没有急躁,虔诚前行,额头和身上沾满灰尘,但他们的目光依然坚定!</p> <p class="ql-block">  我主动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转山途中的艰难,我把食物和药品分享给他们,处于尊重,征得他们同意,我记录了他们的身影,有他们陪伴,我更加坚定的走在最前边。</p> <p class="ql-block">  走进峡谷后,两侧山势有明显的变化,山体高耸挺拔,上部裸露着各种千姿百态凹凸有致的褐色岩石,岩石间的洞窟和岩石上的纹路被信徒们附上了传说,远远望上去好像有很多神仙或坐或立,注视着下面。山梁上,数条狭长的瀑布悬天而下,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继续走,看到眼前这些朝圣者一次次扑到地下的动作和力量,让我从心灵深处感悟到平时生活中所有的计较、所有的生存方式都显得非常渺小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座自己心中的“冈仁波齐”。所不同的是,我们能否最终到达那里,或是最终通过什么方式到达哪里的。</span></p> <p class="ql-block">  与这些朝圣者相比,我们一生中选择了太多的计较,我们都太善于给自己寻找退路。这些所谓的权宜之计在某种意义上毁掉了我们,摧毁了我们内心最美好的一些东西。</p>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走着,一边用眼睛、相机和手机记录着沿途的美景,还有身边发生的故事,电影“冈仁波齐”中的一幕又一幕在脑子里浮现,朝圣之路分明就是一条河,一条缓缓流动的日夜不息的河流,路上那些朝圣的人们,就是这条河流里的朵朵浪花……</p> <p class="ql-block">  说到河流,冈仁波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尤其南亚教徒心中的神山,与发源于这里的几条河流密不可分,在冈仁波齐峰周围分布着以四种动物命名的四条河流,分别是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和孔雀河,四条河流都神秘的流入了印度洋,它不仅是臃肿本教,也是印度佛教以及印度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我们到达了今天的补给点,三个小孩好奇的看着我,还主动和我搭话,他们说的是藏语,我一句也没听懂,我放下背包把包里的食物拿出来分给他们,还和他们合影,原本我没准备在这儿休息,但两个小孩拖着我的手,往他们的家里走,进去我才明白,是希望我购买东西照顾他们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的姐姐丹珠长得很美,在塔尔钦读书,马上要读初一了,趁暑假在山里帮助爸爸妈妈照顾弟弟和生意。汉语说得非常好,她对我说她将来一定要到北京或成都去读大学,衷心祝愿她能梦想成真。</p> <p class="ql-block">  下午2:50我们第一梯队的5个人到了今天的宿营地:止热寺。止热寺在岗仁波齐峰的北边,这里海拔5080米,是观看神山背面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营地的条件比想象中好的太多,2014年是10多人的大通铺,现在是还算干净的双人间,唯一不方便的是上厕所要到一楼的户外去上。到房间后第一时间躺在床上休息片刻,眼前一闪,窗户外竞然直接面对冈仁波齐神山,我幸福的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小睡片刻后,才3点半,离西藏的天黑还有6个小时,我一定不能把它白白的浪费在床上,窗户外的神山吸引着我。</p> <p class="ql-block">  我迅速穿好衣服,爬向第一个平台,在平台遇见了队友装甲兵吴老师,我问他想不想继续往上走,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我们结伴迎着溪流向山上攀爬,路很抖,左侧是巨大的乱石有下滑的危险,我小心择路,1个小时40分钟,我们走到了冰山脚下,看到了从神山流出的狮泉河的出水口。</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上走,越来越多的神奇的小花,有红的和黄色的,非常美。再继续向上,眼看就要触摸到神山,突然下起雨和冰雹,加上对神山的敬仰,不敢靠得太近,我们决定下撤。</p><p class="ql-block"> 不平凡的三个多小时,我最近距离的站在了神山脚下,让我终身难忘,此生无悔。我敢说来转山的人,包含当地的藏民,极少数有人爬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  因为根本没有路,下撤很艰难,心里非常担心会不小心触碰了哪一块石头而引起山体滑坡,我走在前面,格外的小心择路。</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路上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到处都是不怕人的土拨鼠,最最让我意外的是,沿路的河边到处都有红嘴鸥,我们把带来的面包基本都投放给它们,所以它们也不停的追逐着我们一路向前。</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晚上是用发电机发电,供电时间22点到24点,发电机就在窗户下不远的地方,轰隆隆的声音根本无法入睡,躺在床上盯着窗外的大圆球和满天的繁星,因为没有带脚架,所以只能用手机记录下美丽的银河和星轨,很遗憾,效果非常不好。</p> <p class="ql-block">  7月16日早晨5点我们从止热寺出发了,今天的行程有36公里,是真正挑战人的体能和毅力的一天。我深深的知道今天的难度,很知趣的把相机打包交给了领队丹尼帮我背。天气非常寒冷,口中呼出的白雾,在头灯的照射下若隐若现,我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穿行,能看到的,只有脚下的碎石路面,在这样的路上,脚很容易受伤,所以我只认真走路,很遗憾,基本没有拍照。</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昨晚我只睡了不到3个小时,所以走路时总感觉有点头重脚轻,昏昏沉沉的,还好,从出发就一直是上山路,我始终咬牙走在大部队的最前面。今天的路上藏民特别多,有他们同行,心里特别踏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点10分,我第一个到达了补给站,补给站的藏民老乡还在睡梦中,被我敲门叫醒,大厅有很多张床,上面还睡着转山的游客(当地人是一定不会在这里留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要了一壶甜茶,靠在座椅上小眯了一会儿,刚出发时的所有不适,渐渐消除,20分钟过后,我们的队友陆陆续续都上来了。6点40分,天色渐渐放亮,我和重庆小高又先出发了,此时周边的环境才展现在眼前,我拿出手机,记录了眼前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  路上的景色越来越美,转山的藏民也越来越多,一直向上,路也越来越难走,随着不停地攀爬,景色也在不停的变换,每一次拍照,都得摘下手套,放下登山杖,身上的背包感觉越来越沉重,可心情却越来越好,因为眼前一幅幅诱人的风景就是让人摆脱痛苦的良药。</p> <p class="ql-block">  突然回过头,金色的冈仁波齐呈现在我的眼前,美得让人想哭。是的,我真的激动得流出了眼泪。</p> <p class="ql-block">  坡度越来越陡,海拔在不断的上升,在海拔5千米以上爬坡1公里,比我平常在观山湖的10公里还难,最难的是路上还结有冰。总之,无论你体力好坏,高原爬坡的每一步都倍感困难。</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不断的升高,每走几十米就得停下来喘气休息,在这样的环境,坐下来休息是不现实的,因为一坐一起耗费的体力更多,而且起身太快,有可能会缺氧导致高原反应,所以,我只能将登山杖插在地上,像攀登雪山一样,用手柄处顶在胸口位置支撑身体,俯身休息,这也许就是最节省体力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9点15分左右我到达了小天葬台,我一路走走停停拍照,这时重庆小高也跟了上来,我们相互在这里拍了到此一游,面对雪山真诚的跪拜,还彼此把自己的心愿撒向了神山之中。</p> <p class="ql-block">  在天葬台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山坡上的大石头,有的带着帽子,有的穿着衣服,还有的贴着照片,这是一种什么习俗呢?于是问了一位路过的藏族小伙子才知道,当地人去世后,死者的家属会将他们生前的衣物或照片留在这里,祈求神灵保佑,愿他们来世不再受苦受难!</p> <p class="ql-block">  9点50分我和小高到达了我们今天的最高峰卓玛拉桠口,海拔5648米。我喘息着爬过一块块乱石,山口悬挂作密密麻麻的五色经幡被寒风吹得哗啦啦的响,很多地方要把金幡抬起,人才能走过去,山顶有两块大石屹立山路两旁,上面刻着藏文,当地人把它叫做罪恶的检验石,据说一个人如果作孽太多,是过不去这个山口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重庆小高走到前面去了,此时,整个山口仿佛只有我一个人,行走在浓雾中,四周好静、好静,天上有零星的雨点飘落,打在脸上,我感觉是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岩石想与我对话,诉说巾幡翻卷的规律和玛尼堆排列的布局,还有很多我完全无法明白的语言。</span></p> <p class="ql-block">  翻过垭口,开始下山,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并且我的腿就怕下山,可是今天下山的路程那么漫长,大大小小的石块布满山坡,我只能小心翼翼的踩着石块,用登山杖支持身体平衡,慢慢的横着身体向下移动。</p> <p class="ql-block">  最难的一段乱石路终于走下来了,在一个缓坡路段遇到了来自羌塘的母女三人,母亲听不懂汉语,姐姐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妹妹开学后进六年级,说起贵州她们都只知道遵义,她们从羌塘一路走来已经第16天了,如果是以前,我会问N多个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们小小年纪能吃这样的苦。</p><p class="ql-block"> 我坐下来和他们聊了起来,妹妹告诉我这16天她们经历的好多事情,听着她的诉说,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是动力,是驱动她们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想,我受的这点苦算什么呀?我把剩下的食物和创可贴全部留给了她们,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本是一个湖泊,因为是风口,整个湖还完全结着冰,冰上有很多宽大的冰裂缝,我们要跨过冰裂缝从上面走过去。冰面很滑,每走一步都要先用登山杖深深的扎稳才能,尤其是跨过冰裂缝的时候,裂缝下面是颤颤的流水,鼓起勇气跨了过去,说实话,全身汗水都吓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11点20分,终于到达山下的茶馆,因为手机没电了,很遗憾,没能留下照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时已经饿得头都发晕了,勉强吃了一碗鸡蛋面,还好有老干妈辣椒,否则一口都吃不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 12点30分,丹尼、黄老师和吴老师赶上来了。12点45分,我、小高和吴老师继续出发,接下来全是26公里的缓坡路,海拔从5,100下降到4800。</p> <p class="ql-block">反向转山的藏族大妈们</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这次转山遇到的年龄最小的小朋友,才刚刚满6岁。</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我以为那些藏民在河边玩水,走近一看,他们都在认真的堆砌着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到达尊最普寺,还剩下最后10公里,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感觉这10公里比之前的26公里更远,体力也直线下降,因为一直是下坡,每走一步脚趾头会钻心的痛,再美的风景好像也与我无关了,只想认真走路,只想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其实,最后4公里是可以乘车的,但是丹尼说一定要走到酒店才是最圆满的。最后800多米,干粹把鞋脱掉,穿袜子走向目的地,19:25终于圆满完成了这次转山。</p> <p class="ql-block">完全疲惫不堪的时候,路边的那些精灵总能逗你开心,刚出生不久的小牦牛争宠而打架,土拨鼠直接跑到路上来抢我们的登山杖,真的是又气又好笑。</p> <p class="ql-block">  记不得是谁说过:如果抽象的信仰需要一片土地作为故乡的话,那么冈仁波齐就是信仰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关于冈仁波齐峰的神秘传说,到现在依然还有很多,至于一些民间的奇怪说法是否真的存在,相信来过冈仁波齐峰转山的朋友应该有实质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峰的山体面貌,四周低矮中间高耸,根据当地人的讲述,三体之上有一个不合常理的现象:山坡的向阳面终年积雪不化,而背阴面却很少有积雪。</p><p class="ql-block"> 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我,不为今生成佛,只为今生与它相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