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撰文 · 摄影 / 青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是一条幸福的街,从这里穿行,你会感受人们安居乐业,太平盛世与普通人家的祥和快乐景象;这是一条神奇的街,在这里走过,你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隐藏于普通百姓中的文化底蕴——天津古文化街! ——青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本文图片均拍自天津古文化街</b></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给自己选择了一项颇有意义的文化健身娱乐项目——摄影,专门学习人像街拍、民俗文化拍摄。既然选定了这个目标,我就经常去天津古文化街进行练习,这里是人像街拍和民俗文化摄影的最佳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在古文化街认识一位街头摄影人,大概有两年,我都不知道他姓啥叫啥,也不知道他之前做什么工作,只知道他对摄影很在行,而且天天在这里扫街(“扫街”摄影专业俗语)。他个子不算高,少许驼背,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镜,由于常年佩戴“瓶子底”镜片,眼睛明显向外凸起。他留着一缕灰白胡须,从不修剪的花白头发被帽子挤压着垂肩而下,在两侧耳旁乍起。由于腿关节问题,他在台阶上坐久了会让我搀扶起来,走起路来也略显不利索。他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讲话没有天津口音,说普通话。我遇见他时正值冬季,他着装有些奇特,上身蓝黑色防寒服,裤子外面总会套着一条红色的夹裙,裙装成为他非常显眼的标志。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竟对他一无所知,总觉得有种神秘兮兮的感觉,让人很是不解。</p> <p class="ql-block"> 不解之一,他从不向人说起自己职业和年龄。那段时间,逢周六周日,我都会背着相机,在古文化街耗上半天。我从相机基本性能、拍摄技巧开始练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边学边练。每一次请教,他都给我详细讲解相机的功能,我很感谢,便借着话题询问:“您贵姓?今年多大岁数?以前在哪儿工作?”对于这些问题,他都一一婉拒了我;</p><p class="ql-block"> 不解之二,每次来“扫街”他都会带四五个相机,两个“长枪”,一个“短炮”,外加两微单,其中一个微单相机拍出的片子大小为50BM。带这么多相机,这在街拍人群中是不多见,一般摄影师参加重要活动时,也就两台机器倒换拍;</p><p class="ql-block"> 不解之三,他竟然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街拍时,每每遇到来古文化街旅游的老外,无论他们哪国人,他会用非常流利地英语与其对话,还会说些德语。有时老外从我们身边走过,他就告我刚才老外们讲话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不解之四,他对国家政策、国际形势,以及改革策略与进程等非常熟悉,每每论起,都会侃侃而谈,有一次他说去滨海新区讲课,我就很纳闷,他那么不修边幅的人,这样的形象去讲什么课呢?是摄影还是外语?</p><p class="ql-block"> 不解之五,他让我惊嘘的是他曾跟我说,家里进去了人,他能根据窗台前桌子上的脚印判断出是何人所为,这不就是一个福尔摩斯再现。经常聊天我知道,他自己独居生活,屋子不经常打扫,到处落满灰尘,正是这些灰尘成为他侦破“入室之贼”的行迹。</p><p class="ql-block"> 我把自己遇到的这些事儿,和摄影朋友讲了,他们也感觉挺奇怪,怎么还有这么神秘的摄影人?其中一个朋友脱口而出:“他不会是外国的……。”呵呵!“神秘人”名字也就从这时开始叫起来。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古文化街采风,远远看见他,朋友们不约而同地说:“看!神秘人在那呢。”</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还是很感激“神秘人”,我在最初学习摄影时,他对我的帮助很大。古文化街是天津十大景点之一,属国家5A级景区,在这里什么该拍,什么不该拍,以及这里的安全程度等,他都一一讲给我。</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初学摄影的人希望看到别人拍摄的情况。那天,我在古文化街采风,看他噼里啪啦摁了一通快门,就好奇地问他:“让我看看您刚才拍的片。”他婉言地说:“拍照时不要总去看拍的片,一是耗费电量,二是要对人家拍摄的作品给予尊重。”</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摄影的最初阶段,每逢休假日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告诉我:“这里所有游客,你都能见到他们两次,因为游客会来回走一圈,这样你就可以增加一次拍他们的机会。”我问他:“你每天都在这里拍照吗?”他回答:“周六周日都在这里,平时有去滨江道采风,一年中基本都在这里拍摄。我们学习摄影的人,如果还没拍过几万张照片,你就不要说自己学过摄影。”</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对他说:“我准备去西于庄拍照,那里就要拆迁了,想留一些平房改造前的景象。”他告诉我:“我在那已经拍了半年,而且是天天去,都是在傍晚时候。”我问他:“为什么要傍晚去?”他说:“西于庄拆的比较乱,只有在傍晚时,拍出的画面才会比较干净,那些乱象会被暗调光线掩盖住。”</p> <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神秘人”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你去天津美院的后院有一个艺术展,你在那儿可以看到我的展览。”他将展览开放时间、详细地址告诉我。那个周六我和朋友去美院参观他的艺术展。一进展厅让我惊诧了,他的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人物民俗摄影、中国绘画、现代书法、西方油画和古玩藏品,从展览上我知道了他的名字,了解他的经历和职业生涯。他家世代做艺术绘画,他毕业于天津美院,毕业后去南方某大学任教,现在退休回津,在天津美院任客座教授,教授西方油画。我想尽快见到他,便问画展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他学生:“你老师在吗?”学生回答:“他今天还没有来。”我心想:“都办展览了,还搞得那么神秘。”</p><p class="ql-block"> 走出艺术展厅,我为没有在展览现场见到这位“神秘的艺术大师”感到遗憾,忽然想起他曾给我介绍过的天津古文化街。他说:“来这里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我立刻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原来古文化街上都是普普通通有着中国民族文化底蕴的老百姓,这其中也包括了他——“神秘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更让我想起古人的两句话“大隐隐于市”和“韬光养晦”,充满了智慧与韬略。</span></p><p class="ql-block"> 一条不宽的古文化街,却勾勒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谦逊、和谐、开放、包容。</p> <p class="ql-block"> 建于元代的天后宫(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宫,距今已有695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23日 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