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三河古镇

清风🌙

<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有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境内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镇内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古镇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特产。</p> <p class="ql-block">  在合肥工作生活已十八年之久,三河古镇,虽近在咫尺,我却还没有到访过,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跟陶先生前往三河,陶先生已来过数次,这次专程开车陪我前来,并兼做我的导游。有夫如此,妻复何求!</p><p class="ql-block"> 八点半从家里出发,驱车近一小时就到了三河古镇。防疫期间,古镇上的人迹稀少,大多数是镇上常住的居民,游客不多,使古镇清静了不少。清静的古镇,时光缓缓地流淌,浅浅地流过古镇的每一个角落,历经岁月磨洗,但古镇风貌依旧。</p> <p class="ql-block">青石路向前延伸,两边是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镶嵌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着八角玲珑灯笼,灯笼上都有每家店主的姓氏,处处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给人仿佛置身古代感。</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人杰地灵,也是名流汇粹之地,这里保存着许多名人故居等。由于是防疫期间,刘同兴隆庄、董寅初纪念馆、大夫第、杨振宁旧居、民俗园、仙姑楼等均关闭,有点遗憾,只能在外拍个建筑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古街上,处处散发香香臭臭的味道。香气扑鼻的美食要数三河米饺,顾名思义,用米面包成的饺子。馅料主要由三河虾仁和三河虾糊配以秘制佐料而成。三河米饺翻滚在金黄的菜籽油中,各种诱人的香味挟裹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还有就是闻着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虽然别的地方也有,但这里的臭豆腐吃起来特别香。这不,几位打扮时髦的美女,边走边吃着臭豆腐,那神情如品尝山珍海味。</p> <p class="ql-block">已吃上啦!好像米饺有点烫嘴😛😛</p> <p class="ql-block">望月桥头边的私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据说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三县桥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三县桥。</p> <p class="ql-block">鹊渚廊桥是三河最古老的桥,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廊桥也称情人桥,有情之人若从桥上走过,甜蜜的爱情生活将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将军的故居,故居正在进行装修,跟装修的师傅商量后同意我们进去参观,再次感谢装修的师傅们!</p> <p class="ql-block">一身戎装的孙立人将军塑像</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一人巷”的闻名不是因为它的建筑,而是从这条小巷中走出一位世界名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p> <p class="ql-block">万年台清朝咸丰年间所建</p> <p class="ql-block">大平天国塑像群</p> <p class="ql-block">太平军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相传公元929年,后周时任检校司徒的赵弘殷,因奸臣向皇上栽其谋反罪,皇上大怒,口谕灭赵九族。得知灭门之祸后,赵弘殷带着妻子和赵匡胤、赵光义两个幼子连夜逃命,住在现在的庐江同大镇和肥西三河镇一带。赵匡胤称帝后,在二龙街建二龙牌坊一座。当年逃难所住的地方,则一直被人们称为二龙街。</p> <p class="ql-block">大捷门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三河勇战湘军,大获全胜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河大捷”</span>功绩而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河古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是个令人留恋的水乡小镇。</span>短暂的三河之行,在游览了名胜景观的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受益颇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