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简远,意境开阔,一一品读赵永利禅画

方圆堂

<p class="ql-block"><b> 王如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比较喜欢赵永利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几年前他任图书馆长时,我经常去他工作室喝茶聊天,畅谈山水画的创作心得。观他的山水画,自然、潇洒,直抒胸臆,其独特的笔墨呈现和构图视角形成他的创作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雅、野逸、超然,浑然一体,如他的笔名:文野。我曾经调侃他说,画到你这个地步,终可摆脱“假装”的模式,赵氏风格横空出世,让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经常有朋友抱怨,现在一些画家画的中国画,越画越僵,越画越死,笔墨技术都没问题,问题出在深度,大多数都在延续前人,在技法上“死缠烂打",而忽视了前人绘画成功的一面,是心境与高度的表现。绘画如同文字写作,所表现的是真情实感,而非图样的描摹。</p><p class="ql-block">最近几年,赵永利在十竹斋等处举办过个人画展后,画艺又有不小变化,好作品时常出现。有一天,见到他画的一本小册页,名叫《闲言碎语》,打开一看,果然厉害,原来是一本禅画集,作品简练生动,妙趣横生,比如“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再如“造命者天,立命者我"等等,读后如坐禅悟道,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赵永利是很少谈论佛教方面的事情,也不似一些书画家与寺庙高僧关系密切,往来频繁。佛教中有种说法叫“着相“,其意思是某人天天参禅拜佛,吃斋念经,但习性上仍如常人,这就叫“着相",其实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表理不一。这类“着相"的人是不会有悟道精神的。禅的本意是一种觉悟,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干净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对个人命运和心灵的关注,是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相反,不参禅的人不一定不会悟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的本性在于自身。基督教里最高境界叫“窄门”,只有境界高而奋力摆脱的人才可进入窄门,而到了窄门后,神会告诉你,世界上没有神,神就是你自己。《闲言碎语》册中的图画文字,说明赵永利在悟道上有超过常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禅画不是宗教画。禅画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的王维,可谓诗佛是也。禅画在绘画艺术中属于另外一种高超的境界,清逸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笔墨简远开示中,直指本心的禅境风格,“基于儒、染于道、归于禅,言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格调高古"。这既是许多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一个中国画</p> <p class="ql-block">家全面素养的综合体现。赵永利的这本《闲言碎语》禅画集,是把生活中的禅悟思想,用绘画表现出自已悟证的境界。全集共11个单元,独立成章,笔法简略,随心应手写出胸中丘壑、思想心得,是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心灵印证。</p> <p class="ql-block">一笔一画,看似漫不经心,却机锋转语,不拘泥于常规,写画出生活经历的见解,风雨人生的体会,感悟于生活给予的释然。全册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禅,是神来之笔,是难得之妙品。借用《遥远的救世主》中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