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雅冬

<p class="ql-block">又想絮絮叨叨说些甚?不说不行吗?说给谁听谁看呢?</p><p class="ql-block">不说当然可以,但闲着也是闲着,试试看能说点什么。虽然没到特别想说、不吐不快的程度,但也总有欲罢还休的状况,那就说说呗,说给自己听、写给自己看,也算是预防老年痴呆的无谓努力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小受我二哥影响喜欢读书,我二哥比我大几岁,脑子好使,会读书,学校要他跳级,都因他学得好。到他读初中的时候,人人都不用读书了,当然此处的“读书”是指上学。学是不用上了,看书还是你个人爱好的事情。那时书很精贵,也有点少,我哥却总能弄来一些市面上见不到的书籍,具体的书名我也不记得了,我都是在他不在的时候,才偷偷看了一些,基本上都没有看完过,还想接着偷看时他已把书还掉,又换了另外一部。现在稍微还有一点印象的是一些苏俄作家的名字: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等,当时我也的确没怎么看懂,但又不敢问我二哥,我怕他知道我偷偷动他的东西会被狠狠训斥,因为那时候他从来不正眼瞧一下我这“小屁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没上过几天初中课的我二哥就初中毕业,随着时代的潮流下乡了。学校复课了,书是可以读了,除了课本,就只有毛选和鲁迅了,鲁迅的小说虽然不是很好懂,但还是很有趣,能找到的都看了,没看懂的反复看,接着看他的杂文,看的过瘾,学会了怎么骂人、与对方针锋相对。后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背英语单词和记语法上了,看闲书的时间少了,但给外人的印象还是这小孩爱读书,自己慢慢适应了这种对外形象,也的的确确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和享受低头读点什么的乐趣,就这样一直伴随着自己到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还有低头读点什么的乐趣,这其实不是炫耀,纯粹是习惯,而且随着年龄和境遇的变化,读书的目的和趣味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在学习外语上花了大量的时间,除了英语,我还想学会法语、德语、日语和俄语,无奈毫无语言天赋,费了很多精力学习通过的第二外语(德语、日语),现在几乎彻底忘光,法语和俄语的教材和光盘买了一大堆,依然摆放在家里的书柜里,基本没有触碰过。英语作为自己的专业,以往的工作中也曾必不可少,但现在长期不使用,也有用进废退的危机,好在长期养成了阅读英文原版书的习惯,至少目前还不会忘光。以前看的英文书大都是教材中的名家经典,什么莎士比亚、雪莱之类,英文古典与中文古典一样,现代文字与古代文字有很大区别,看起来是非常吃力的,要说阅读的乐趣与苦楚相比,后者肯定大于前者。当没有考试的压力,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后,我开始看杰克伦敦、海明威、德莱赛的很多原版小说,再到后来我不看经典,只看有趣的、最新出版的英文原版书,碰到自己认为特别好的短篇,就尝试着翻译成中文,寄到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见到刊物上自己的名字和随之附上的稿费,还小有成就感,但后来约稿编辑和出版社要求我以后翻译作品要获得原作者翻译授权后,我就彻底没兴趣了,我上哪里去找原作者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年我阅读了大约十本英文原版书,都是近些年出版的,以长篇小说为主,也有短篇小说集和几本自传回忆录之类的,这个阅读速度比起读中文书当然是慢的可怜,但我坚持读原版,一是为了原汁原味,二来也是为了用进废退、巩固英语的需要。真的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不影响对整个意思的理解,我多半懒得管它,实在有影响的便在手机上搜一下,很快就能找到,但多少还是会影响到阅读的连贯性和乐趣,最近有了亚玛逊电子读书器,查找更加方便简单,对阅读的连贯性影响减少,阅读乐趣的满足感自然有所提升。最近两年看的这十部英文原版里有两部长篇是同一个作者Danielle Steel的畅销小说。Danielle Steel 是当今美国最多产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文字简浅、通俗易懂,心灵鸡汤般从善说教,男欢女爱的友情人终成眷属结局,使人看完身轻气爽,象是夏日里喝了一杯可口的鲜榨果子汁,一点也不沉重,雅俗共赏,尤其适合文化程度不高或母语不是英语的人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书当然主要还是读自己母语的中文书籍,只是现在手机的作用太过于强大,每天消耗在手机上的时间无法避免,网上那些最新资讯,真假难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欲罢还休,支离破碎,搞得人无所适从。手机携带方便,可以承载日常生活几乎所有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方便看书阅读。既使如此,我每天还是要放下手机,端起纸质书本或电子阅读器,看上几个小时的书,没有任何功利目地,完全是生理上的一种需求,如同每天要吃饭睡觉一般。《黄帝内经》是这两年我看的最多的一本书,这部书分为两部分,各81篇,总共162篇,每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极其难懂,我反反复复地阅读,常读常有新的收获,有时又把它当作催眠书,晚上没睡意时,读上两三篇,瞌睡就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小我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写在笔记本的扉页,我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勤奋,不断实践,必将小有成就,得道成仙。现在看来,一切并非如此。动机错了,犹如方向错了,再如何努力也是白搭,甚至结果更惨。读书只为增长知识、消遣娱乐,不能有太多的俗世功利目的,否则读书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原来:读书+悟道=寻求人生快乐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