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延安行第二天,梁家河觅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2021.7.27

妙春德玉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向往延安窑洞的灯火明,长大后向往延安的宝塔山。</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相信,我们思政老师向往延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去寻觅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足迹,去走近延安的梁家河。我们更想明白总书记当年插队时,怎样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都干了些什么,插队这七年对他人生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带着这诸多神秘和好奇我们走进了梁家河。</p> <p class="ql-block">  吃罢早饭我们坐大巴一个半小时到达梁家河,期盼已久,今日终得相见。</p><p class="ql-block">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三百多公里。延安市下辖宝塔区、安塞区和延川县、志丹县、吴起县、黄陵县等11个县。梁家河大队属于延川县文安驿公社。</p> <p class="ql-block">  刚刚到达村头,远远映于你眼帘的是村外马路旁矗立于蓝天白云下在绿水青山怀抱里的几个硕大的大囤子,我急于拍照,却又被脚下眼前摇曳可爱的格桑花所吸引。我也不知为什么从第一眼看到格桑花时就对她情有独钟,卡卡,拍照,阳光下格桑花依偎在青山立囤的怀抱里格外自在清爽。</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一走就是知青井,“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跑过来”向你问好,仿佛你已经喝到了井里的甘泉;我这个六十年代初出生在农村的人,我都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看到碾子了,而马路旁的石碾子突然一下子把我带到了那个人工推磨和推碾子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了村边之后并没有直接进村子里参观,而是带我们去了村子北山坡的大树下听李生策老师给我们讲课。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思政老师 ,他亲切热情、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在梁家河插队期间是怎样克服衣食住和劳动等各种困难,为老百姓做的很多事情,讲了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融入到群众中去的一系列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开挖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沼气解决了农民烧火做饭的燃料问题;建办的铁业社解决了村民生产工具的问题;建办的代销店解决了村民生活的方便问题,还解放和节约了劳动力;建办的缝纫社解决了妇女既要去山里劳动又要为一家老小缝缝补补,把妇女从这种超负荷的繁重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双重劳累中解放出来;磨房的建成结束了石磨磨面、毛驴拉磨的历史,这使劳动力和毛驴都解放出来而同时投入农业生产中。而磨房的钢磨是习近平用三轮摩托车换来的。这辆摩托车是北京支援延安的,延安把它分配给延川,延川县又作为奖品奖给了习近平,还有一辆吉普130工程车奖给了孙立哲。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习近平觉得三轮摩托车不实用,就设法换成了钢磨、手扶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打坝造田,解决了梁家河的粮食增产的问题。1969年,梁家河玉米产量亩产400斤,打坝后,玉米亩产达到800斤。而打坝时,一人一天要推200车土,习近平一直在拼命劳动。1973年习近平被县里上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他在赵家河也是干得风生水起,成了全县的典型。党委书记想把习近平留下来,而文安驿公社的党委书记说,这怎么行,你们想得美,坚决不给。回来后习近平被选为梁家河大队书记,他就带领乡亲们从村里的方方面面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梁家河一穷二白、缺吃少穿、贫穷落后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  而现在的梁家河山清水秀,道路宽广。这是一个山沟沟村,村中有一条河穿过。当年的知青旧居共三个点。我们听了李老师讲课后,先去参观了村史馆,然后开始参观知青旧居。</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到达的是第三号知青旧址,也是最大的一个,这是村里1970年用四个月的时间,由生产队专门给知青建造的知青院。这是一个六孔的窑洞,习近平住在第四孔,院子外面还有沼气池,建好后习近平就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他1975年离开,在这住的时间最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六孔窑洞,有磨房、缝纫铺、代销社、书店等,我在这个小书店里还买了一个梁家河笔筒,出来后我自己跟着大部队(我们这个团队都带着相同的会务牌)去参观下一个。这样就到了习近平当年来到了梁家河后的第一个住处,一号知青旧址,也是当年村里团支书张青远的家,习近平等六位知青一直住到张青远和刘金莲有了孩子。这是一个一线三孔的窑洞,最右边是六位知青的住处,中间一孔是张青远的父母住着,左边靠山的一孔是张青远夫妻俩住的,院子里还有一个石碾子,六位知青屋里面的长条大炕上放了六个人的被子,雷平生睡的炕头,习近平睡第二个位置,大锅连着大炕。老师还说,当时就习近平和雷平生是“黑五类”子弟,习近平才15岁是最小的,雷平生的妈妈特别嘱咐雷平生要好好照顾习近平。屋里的摆设及其简单,能感觉到他们六个大小伙子挤在一个窑洞里住着应该相当拥挤。第二个知青点是吕侯生家,由于拍照耽误了时间没能去看二号旧址,此行的一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我急匆匆地去追赶我的同事,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可能是落在后边的。结果,我走得飞快,一会到达了村史馆的大院,却也没追上大家,这时才知道是我走错了。赶快打电话,原来他们吃饭是右拐弯走了,累得世阳老师往返走了五六里路回来接我,这个梁家河给世阳累苦了,一个上午帮着我提着我听课的小马扎不说,再出来接我真是有点不好意思,这都是我自以为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所致。中午,我们在梁家河吃了一顿自助餐,因为我到得晚,吃得有些匆忙,忘记了好好品味,只记得那西瓜特别特别的甜。返回的车上看到一大片莲花池塘,各色莲花竞相开放着,这一目来不及拍照却一直萦绕在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梁家河里听闻到的习近平: &nbsp;&nbsp;</p><p class="ql-block"> 家传。习近平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经常给他们讲从小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父亲的话说,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习近平相信,黄土地养育了他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p> <p class="ql-block">  家风。和习近平一起下乡同住一个窑洞的戴明说:习近平从来不诉苦,也不抱怨,很坚强。在梁家河插队的一队知青王翠玉这样说习近平:“在习近平的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对笑容,总是很和气。这是很不容易的!”在村里人看来,习近平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读书、修身。在延川县插队的北京知青来自北京的十多所学校,其中清华附中和五十七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多有家学渊源,他们都是背着书来到延安的。大家交换着看书,借着看书都形成了爱读书的小气候。习近平更会想尽各种办法不辞辛苦去借书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厚厚的四大本,别人看了就看了而已,习近平则是一定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他古今中外的书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等,他都看。老百姓看到的是他吃饭时看书,上山放羊时也拿着书在看,夜晚挑灯到深夜甚至黎明也是常有的事。他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他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还说,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杂志也看,通过《山花》,他认识了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路遥,两人曾经在窑洞彻夜长谈。路遥后来惊叹说,习近平比他小四岁,知识面比他要广得多,志气高得多。读书是习近平的一种习惯,也是他的生活方式。后来,他讲“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是读到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泪别梁家河。1975年,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他推荐并经过选举让石春阳担任了大队书记。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6日晚上,他召集社员开了一个座谈会。石春阳还记得很清楚,习近平说:“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程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他和乡亲们拉话一直到深夜,7日早上起得较晚。当他早上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村子里的人都没有上山干活,他们排着长队为习近平送行,一直到十多里外。梁玉明、石春阳、张卫庞、吕侯生等12人步行40多里,和习近平一起来到了延川县城。夜宿吕侯生三伯所在的百货公司宿舍,第二天拍照留念。而当年的大队书记,也是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一直把习近平送到了延安,送他上了南下的客车……</p> <p class="ql-block">  坚定人民信念。在习近平看来,梁家河就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nbsp;&nbsp;&nbs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