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大书法家张伯英题写的山名</b></p><p class="ql-block">子房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海拔146米,与云龙山、九里山、户部山并称徐州四大名山。子房山原名鸡鸣山,传说楚汉相争中张良曾命士兵在此吹箫散楚兵,遂更名为子房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子房和子房山</b></p><p class="ql-block">古城徐州,山川秀美。</p><p class="ql-block">环城大大小小的山峰中,以人物命名的山为数不多,子房山算是一座。子房山位于市区东北部,山不高,只有海拔127米,但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却有着动人的传说,它是以楚汉时期一位风云人物的字号命名的,那就是被称作“兴汉三杰”之一的张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子房山摩崖石刻</b></p><p class="ql-block">子房山主峰西侧,有一处摩崖石刻新景观,掩映在苍松翠柏当中,面积大约四五百平米。由石刻艺人谢仲华先生历时二十年镌刻而成(1991年—2011年)。石刻收录当代诗人格律诗词五十余篇,由数十名书法家用真、草、隶、篆书写。诗词作品以歌颂张良为题材,内容涵盖了“张良椎击秦王”、“圯下进履”、“四面楚歌”、“张良吹箫”等历史记载及传说。诗词严格按照诗词格律,用韵方面坚持“诗遵平水,曲循中原”。诗作悲壮凄婉,准确还原了历史。像徐书信先生的七绝:“圯上传书黄石公,沙场屡战建奇功。洞箫凄婉云天外,震断霸王牛角弓。”像徐向中先生的楹联:“若论项羽千声鼓,还逊张良一段箫。”等,都从不同侧面对汉代三杰之一的张良做出了准确客观的描述和赞扬。</p> <p class="ql-block">子房山摩崖石刻的出现,向世人展示了徐州人继承、维护汉文化的风采,使久负盛名的子房山增添了新的文化底蕴和内涵。</p> <p class="ql-block">子房山地理位置在徐州市区,一直以来也是徐州市民休闲运动的上佳场所,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到山上锻炼身体,练习武术、太极拳、瑜伽、羽毛球的场所随处可见,极大的丰富了附近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近来因新冠疫情的防控要求,到山上锻炼的人员有所减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子房山庙会</b></p><p class="ql-block">子房山是以汉代人杰张子房命名的。子房山庙会,是对张子房的纪念崇拜活动,和历代原始的求雨祈丰年活动相融合而诞生,此后又增添了佛教信仰。庙会集佛教、道教文化、远古民间信仰习俗、民间集市贸易为一体,是地方政治、经济和民间综艺文化活动、民间工艺品展销的大型综合性集会,是传统文化中极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化石展示。</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张良,明宣德初年,子房山曾建子房祠,殿内供奉张良像,因张良被封为“留侯”,民间又称“留侯祠”。清代嘉庆年间,祠庙重新修葺,后庙宇废圮。</p><p class="ql-block">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两千两百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早已天翻地覆,换了人间;当年楚汉英雄们的霸业雄风,只有在史书和传说中寻觅。</p> <p class="ql-block">子房山庙会始于明,发展兴盛于清代和民国年间,新中国成立后庙会活动依然保持正常开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文革结束后逐渐恢复。1986年宗教政策恢复以后,在民众自发参与的情况下,庙会才逐渐开展起来,刚恢复时期只有乡村的集市规模,虽然近几年赶会人数逐渐增多,但昔日的繁华热闹鼎盛已成过眼云烟。</p> <p class="ql-block">子房山庙会会址在徐州子房山。庙会历时三天,以农历五月十九日为正会。前来参加子房山庙会的百姓主要以徐州地区六县(市)、五区为主,除了佛道信徒之外,还有众多各界人士。此外,还吸引了豫东、皖北、鲁南与徐州接壤地区的民众,最远的竟来自陕西等地,参与人数近百万。</p> <p class="ql-block">子房山庙会形式多样场面很大,涉及山上山下,庙内庙外,内容和形式各异。其主要内容有:子房老爷出巡、赶集逛会、入市交易;朝山烧香、磕头、拜佛;听书看戏,观文艺表演;集市商贸活动;卜卦占算运筹占验祈丰年。其中子房老爷出巡是最为隆重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子房山庙会在徐州历史上为八大庙会之首,也是在徐州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庙会,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项,一直受徐州民俗学家的关注。子房山庙会是民间历代民俗的“风情画”,对见证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纪,传承百年的子房山庙会作为老百姓的重要习俗,仍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审美取向不断变迁,民俗文化的地位日益下降,庙会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处在濒危状态,庙会的规模逐渐减小,有走向旅游和购物节的趋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