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校长的80岁生日一一写在观庙高中首任校长曹振和80岁生日之际

孙志祥

<p class="ql-block">一,老校长简单朴素的生日</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7日,是观庙高中首任校长曹振和80岁生日(出生于1942年,周岁79,虚岁80,商城县有男过虚的习俗)。因疫情不能聚集,观庙高中校友为老校长“过一个热闹生日”的计划只能延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去年5月16日,观庙高中郑州校友会的刘合生、张力、朱仁可、刘合新等,从郑州赶回观庙镇赵湾村曾楼坊居民组,庆贺观庙高中老教师刘宽福80岁生日,在生日宴上他们说,“好好策划一下,明年为曹校长过一个隆重的80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今年清明节期间,观庙高中郑州校友会长张力,北京校友会新任会长何士祥,秘书长张健等回到观庙高中。观庙高中校长鄢照学邀请观庙高中历届校长和校友相聚,召开一个“观庙高中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上,张力提议,“今年8月17日,是观庙高中首任校长曹振和80岁生日,请大家帮策划一下,校友们要为老校长过一个别开生面的、隆重的80岁生日,一是让后辈们铭记老一辈的奋斗历程,二是加强校友之间联谊,为观庙高中的发展献策出力。”</p> <p class="ql-block">但疫情当下,不能聚集,观庙高中和校友仅能简单表达心意。</p><p class="ql-block">8月19日上午,根据上级关于聚集人数的规定,观庙高中校长鄢照学把曹振和校长接到学校,请观庙高中原党支部书记张乃阳、第四任校长游家明作陪,召开了一个仅7人参加的小型座谈会,庆贺曹振和校长80大寿。</p> <p class="ql-block">鄢照学校长代表观庙高中,向曹振和赠送了生日鲜花和一尊“宝葫芦”,寓意招财纳福,去病消灾,保佑平安。</p> <p class="ql-block">观庙高中郑州校友会长、书法家、河南德润金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请他的导师、著名书法家刘文华先生写了一幅“文移百斗成天象,月捧南山作寿筹”的“寿联”,在郑州精致装裱后,在生日前邮寄致观庙高中,代表郑州校友会向老校长曹振和表示祝贺。</p> <p class="ql-block">观庙高中始建于1975年,曹振和为首任校长。1987年调任商城县高中校长,1997年退居二线,2002年退休。</p><p class="ql-block">星移斗转,岁月飞逝。曹振和离开观庙高中已经34年了,为什么在观庙、在观庙高中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廊,回望观庙高中走过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二,三苦精神的形成</p><p class="ql-block">1975年的早春二月,当时刚从汪桥公社分出来的观庙公社,决定扒掉原林湾学校,在观庙街西部的万象河畔建观庙中学,商城县教育局拨款3万元,观庙公社以民工建勤的方式建设。在观庙公社的大力支持下,1975年秋,万象河畔18间教室的毛坯房交付学校,9月1日,学校如期开学。当时,观庙中学仅有18间毛坯房,除此是一无所有,困难重重。曹振和硬是带领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肩挑手提,填平了18间房子的地平,把林湾学校近百间房子的旧料运到观庙,老师当大工,学生小工,盖了7间房子作代销点和工厂,填平了6000多平方米的体育场,带领学生燕子衔泥般到四周的山上捡石头,打了400米长、一米宽、二米多高的河摆,垒了300多米的围墙;带领全校师生打麻绳、织草袋,制粉笔,种菜园,砍柴禾,年创收3万多万,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p><p class="ql-block">师生们白天挥汗劳动,夜晚煤油灯下,老师辛勤补课,学生发奋学习,“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从而形成。曹振和带领全校师生苦干实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使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使人不敢想的,不现实的,变成了现实,这种精神一直在沿袭,一直在传递,使观庙高中在后来的惨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p> <p class="ql-block">三,教育家的格局</p><p class="ql-block">风物长宜放眼量,有格局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曹振和当时任林湾学校支部书记兼汪桥公社观庙片区教育负责人。1973年下半年,县里搞普通话普及,汪桥公社由周崇引、雷显华二位老师办班辅导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曹振和派民办教师黄太清去学习,学习两天回来后,曹振和立即召集全观庙片区老师,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由黄太清主讲,办了四天培训班。1974年4至10月,开封师院(河南大学)赴商城英语小分队,来商城办班培训英语,当时全县仅有20多人参加,曹振正和即派黄太清,朱贤生,唐明华三人参加学习英语,一个片区去了三人,这三位老师有了英语基础,后来朱贤生成了观庙高中的英语骨干教师。1974年秋,国家成立全国中小学生研究会时,各地推荐报名,曹振和推荐黄太清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研究会。</p> <p class="ql-block">1983年,河南省长何竹康来商城革命老区考察,看到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一家几口睡着土坯支着竹席当床,上面铺的是稻草,几口人仅一床破被子;15岁的姑娘,没有衣穿,白天裹进稻草里;掀开锅盖,锅里锈迹斑斑,里面是红薯和野菜……枪林弹雨滚爬,几经生死的坚强的省长几次泪流满面。从1984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了对革命老区的对口扶贫支持活动,洛阳市对口支援商城县。具体到各系统和单位,洛阳市三中对口支援观庙高中。在洛阳市教育局,商城县教育局领导参加的洛阳三中与观庙高中见面会上,洛阳市教育局领导和洛阳三中领导表示,愿意对观庙高中在经济上、教学设备、图书和仪器等方面给予尽可能的支持。而曹振和出语大出洛阳人意料之外,曹振和说:“感谢洛阳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钱、物资类的东西我们一概不要,我们只要知识和经验,请你们传授教学经验和帮助培训教师”。 1984年5月,应曹振和的要求和邀请,洛阳市三中派来11名在市里较有名的教师,教高中课程的,每门1至2人,到观庙高中来上课,观庙高中的教师跟着学。洛阳三中的教师在观庙高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这年秋的开学初,曹振和又带上雷显同,鲁永柱、潘立功等年轻教师,北上洛阳三中学习。</p><p class="ql-block">1978年高考时,考生考有外语科目,但不计入总分,作为参考分。曹振和和张乃阳就预感到,外语一科将来必考,并且将来有可能要开设专业。他便开始着手培养外语教师,当时还是在“英明领袖华国锋”时代,“两个凡是”仍主宰着中国的政治,“地、富、反、坏,右”仍然是阶级敌人。为了观庙高中的未来,他豁出去了,要请家住姚塝村余冲生产队的,解放前河南大学外语系毕业生,解放后划过右派的贡梓平,到乡里来帮培训外语教师,经历了太多坎坷和曲折的老人贡梓平,再也不想在生命的晚年惹事生非,死活不愿出门。曹振和找到大队、生产队干部帮助做工作,带着孙志启“三顾茅庐”到余冲,贡梓平才勉强答应“和个别老师说说”。曹振和就派“老三届”潢川高中毕业生,有外语基础的朱贤生去向贡梓平老师学外语,朱贤生边学边培训,1978年的暑假,观庙公社教育界,就举办了大规模的外语培训班。不久,贡梓平被调到县里,在教师进修学校任外语教师,一年多后去世。曹振和又派曾涛、高光慧到河南大学进修外语,派朱明星进修生物。</p> <p class="ql-block">从1980年高考开始,外语科目实行百分制,外语专业实行单独招生的时候,全信阳市报考外语专业的,那几年几乎被观庙高中独揽。40多年来,观庙高中仅朱贤生培养出的外语专业大学生就有600多人,曾涛培养出的有200多人,加高光慧、李良玉培养的,观庙高中考上外语本科的共有2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四,打造学习型学校</p><p class="ql-block">曹振和还有一个最可贵的是,挑战困难,在干中学,终身学习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观庙高中初创之时,教师队伍是只有13个中专生、高中生和初中生组成。公办教师中曹振和、雷云清、周永华是初中毕业生考的中专,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熊大文是高中生转正的;黄太清,周永来是“老三届”的高中生;其余的是“文化大革命” 期间毕业的初、高中生。原来只能教小学的一支人马,一下子办起了高中,显然是不胜任的,不可能的。“不会怕什么,在干中去学”,边教边学,现学现卖。</p><p class="ql-block">曹振和从自己做起一一 他弄了一套高中教材,一门一门的学,一本一本的通,一遍一遍的学。他像一个小学生,跟雷云清学数学,跟孙长富学化学,跟熊保恒学语文,跟朱贤生学外语……他如饥似渴,他争分夺秒,课外活动时间,他向教师请教;吃饭时间,和教师一样端到伙房外的石凳上,边吃饭边探讨。做作业,做到曙光初露;在实验室,他一呆就是半天;进城开会,或是到外地去办事,在公共汽车上,他掏出了课本;开党代会、人大、政协会,别的代表、委员看电影,看文艺演出时,他在会议驻地的住室里摊开了课本……</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星光和霞光的对接中,在寒冬和暖春的交替中,仅两年时间,曹振和把整个高中教材通三遍,把整个高中课本上的所有作业做了三遍。通了高中教材,曹振和向黄太清借了上大学的课本,又学起大学的课程。曹振和说:“我那样做,在当时确实是属于迫于无奈,逼上梁山了。一是那时的教师少,还经常外出学习,不管哪一科老师走了,我可以顶上代课;有时,老师外出学习,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若等到老师回来再上课的话,那就耽误了学生;二是我听老师的课时,老师讲的好不好,我能听出来;三是针对课本的内容和每年的高考题,研究出带 规律性的东西,指导学生应考。”</p><p class="ql-block">曹振和还要求领导班子和观庙高中教师,每人至少能教2至3门课程。教文科的能教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教理科的能教数学、物理、化学。在这种带动和要求下,观庙高中教师跟着曹振和的步子,个个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那时的观庙高中,一股浓浓的学习气息。领导班子与教师一起,谈论的是学习;教师和教师一起,探讨的是学习;领导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的还是学习。领导和教师们,课上罢了,改完了作业,就是学习;夜里,学生下自习了,教师把学生撵进寝室。灯熄了,而校长住室的灯还亮着,教师住室的灯还亮着。就这样,观庙高中的教师,从初、高中到大专,到本科,到研究生,成为教育专家。校长影响着教师,教师影响着学生。奋力拼搏,发奋进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永远学习,终身学习,在观庙高中形成了习惯,形成了师生的思维定式。前面的通过终身学习,走向了成功,影响和激励着后来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永远向高处走,思维定式和习惯,镌刻进了观庙高中学子的灵魂,溶进了观庙高中学子的血液,成了莘莘学子独特的“生命基因”。</p><p class="ql-block">曹振和时代形成的观庙精神,在观庙高中薪火相传,形成了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习型学生。</p><p class="ql-block">观庙高中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带着这样的生命基因走出去,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终身学习,奋斗不息,向事业的最高峰奋力攀登。据不完全统计,从观庙高中走出的毕业生中现有5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授,300多名博士、博士后……</p><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一所学校,一种精神。</p><p class="ql-block">这个人将永远被人铭记,</p><p class="ql-block">这所学校将永远耸立,</p><p class="ql-block">这种精神将永远传承。</p><p class="ql-block">曹振和,观庙高中,三苦精神。将永远在大别山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