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落在乡间的文明记忆,一一湘潭县杨嘉桥镇历史文化遗迹考察行纪

楚国良(谢绝献花)

<p class="ql-block"><随笔></p><p class="ql-block"> 散落在乡间的文明记忆</p><p class="ql-block">一一湘潭县杨嘉桥镇历史文化遗迹考察行纪</p><p class="ql-block"> 文/楚国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21日,应湖湘著名诗人,《广州诗词报》原主编、湘潭县读山诗社社长刘安定之邀,陪同湘潭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陈青,市、县作协几位年轻女作家一道前往湘潭县杨嘉桥镇考察。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感悟历史的天空下,杨嘉桥镇曾经的辉煌,探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掘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可喜的是,近年来,杨嘉桥镇政府依托丰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区位,实施文化兴镇战略,拟打造杨嘉桥文旅的亮点特色,让历史赋予的光彩更加闪耀。 </p><p class="ql-block"> 一一题记</p> <p class="ql-block">老虎坑遗址位置图</p> <p class="ql-block">老虎坑遗址近景(东北向西南)</p> <p class="ql-block">发掘前钻探</p> <p class="ql-block">发掘区位置(自东向西)</p> <p class="ql-block">发掘场景</p> <p class="ql-block">彩陶和白陶</p> <p class="ql-block">部分陶片纹饰</p> <p class="ql-block">圈足盘</p> <p class="ql-block">  从湘潭市市区出发,不到半小时车程,经过湘潭二大桥,我们便来到了湘潭县西部的杨嘉桥镇。这个总面积115.92平方公里的地方,交通便利,山水环绕。南部分列的虎行山、黑山、金盆岭三列小山脉为南岳余脉,形成丘陵山地地貌;北部涟水河畔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又长又直的列雁荆河流经此处,一路汇入涟水,两岸树木葱茏,风光甚好。涟水河一路奔腾,在即将投入湘江怀抱的时候,她回头亲吻了这片土地;当南岳的山势蜿蜒而至,在即将去往长沙地界的时候,她瞩目了这片原野。</p><p class="ql-block"> 这里人杰地灵,它是一代鸿儒、国学大师王闿运的长眠之地,也是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爱国诗僧八指头陀的故乡,这里还是湘潭大学的创办之地与早期驻所。这里又是湘潭境内最早有人类生活过的地方之一,考古学者在这里既发现了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甚至还发现了三四十万年前人类使用的砍砸器。这是怎样一片沃土,又孕育了怎样的古老文明和千秋文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考古发现</p><p class="ql-block"> 早在2007年,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境内的墓庐山发现了数十座古墓群,当时引起各方关注。其中在墓葬附近网纹土中发现了砍砸器样的石块,据考古专家研究断定,从它出现的土层和深度可以推测它是距今30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的石斧,有力证明了在30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这个发现将湘江流域人类活动向前推进了10万年。</p><p class="ql-block"> 墓庐山出土了大量各个朝代的古墓葬,时间跨度有2000年以上。这里的文物之丰富让人惊叹,不仅出土过大量青铜器、琉璃璧、陶制礼器等,在砖石墓底下还发现了距今1500年历史的精良完备的排水系统。</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湘潭县杨嘉桥镇金棋村发现老虎坑遗址,曾在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夹炭黑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白陶和彩陶片,陶片上饰有弦纹、刻划纹、篦点纹等,器型有罐、鼎、碗、盘等,2020年再次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老虎坑遗址的发掘,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湘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和完善,也为探讨该地区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另外,在发掘过程中系统地采集测年样品和植物考古样品,也为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绝对年代标尺的建立及生业与环境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老虎坑对岸,便是西汉时期的湘南古城,即现在的石潭古城。站在涟水河堤上,眺望对面,不难想象湘潭先民在这里世代栖居、开山拓土的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王闿运像</p> <p class="ql-block"> (二)名人墓庐</p><p class="ql-block"> 在湖南湘潭县杨嘉桥镇石旗村,一派典型的江南农村景象,在走过无数田埂,穿过几户农家,来到一座极不起眼的小丘陵,远远看到灌木丛里有一支高大的石笔雕塑,走到近前,一座南方非常普通的坟茔就出现在眼前,如果不是墓前有一座文物保护碑,你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墓碑上是:王湘绮府君墓,这里埋葬着一位湖湘文化大师,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大教育家王闿运。</p><p class="ql-block"> 王闿运,号湘绮,道光十三年生人,《清史稿》记载他年少时资质并不好,但非常好学,长沙城南书院肄业。咸丰七年中举人,咸丰九年在会试中落弟,在著名大臣肃顺(就是慈禧政变上台被杀的八大臣之首)家中做过家庭老师,同治元年入曾国藩幕府,但不久离去。象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里很多才高志大的名士一样,王闿运早年怀抱帝王之学,是非常想参与治世,大大作为一番的,但很可惜,他做过肃顺的家庭老师使得他上了慈禧的黑名单,打上了“肃党”的烙印,他的仕途也就成了镜花水月了。</p><p class="ql-block"> 此后王闿运绝意仕进,开始著书立说、开门授徒,他开始长期从事教育,先后执教了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和南昌江西大学堂,同时还在家中私授弟子,学生达数千人之多,而且还出了齐白石、杨度、杨锐、刘光弟、廖平等卓有成就的学生。王闿运在经学、史学和诗文方面的造诣极高,在清末民初拥有极高的声望,在经学方面,他主治《春秋公羊传》,他一生中关于经学的著作有《春秋公羊传笺》、《论语训》等10多种,影响极大。在史学方面,他最得意的是耗时七年之久写就的《湘军志》,被后代学者认为是:“文笔高朗,为我国近千年来杂史中第一声色文学”。在诗文方面,他也是大家,民初汪国垣作《光宣诗坛总录》时将他列为诗坛头领,有《湘绮楼文集》等传世。</p><p class="ql-block"> 直到清朝灭亡,站错队(投入肃顺门下)的王闿运只能够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空有满腹的帝王之学,报国无门,但他的名士之路还是非常顺畅的。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因为他的名望,将他聘入国史馆任馆长,负责编修国史,兼任参议院参政,此时他已是风烛残年了,但他仍然敏锐感觉到袁世凯不是成事之人,北京也非久留之地,找了个借口辞职回乡。民国五年(1916年),王闿运在家乡无疾而终,享年83岁。</p><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王闿运墓被正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代宗师,长眠此地,是杨嘉桥文脉绵延的体现,也是值得当地人骄傲和自豪的文化象征。王闿运的长子王代功也葬在其父亲墓旁。</p> <p class="ql-block">  湘潭县杨嘉桥镇石旗村,有一处墓葬极为著名,那就是王闿运墓,座落在该村石旗小学对面山头。然而,离王闿运墓不到一公里之处,该村还有另外一处古墓却鲜为人知。那就是当地人称之为朱翰林的朱卓英墓。</p><p class="ql-block"> 朱卓英墓在石旗村一片农田中间,四围全部是稻田,因墓围砖石构件较为坚固,故得以保存至今。但因无人祭扫,又遭盗墓贼光顾,故荒凉破败。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碑正中汉白玉石刻有:翰林院编修祖考朱公倬夫老大人、诰封宜人祖妣朱母谭老宜人之墓。右边是时间,刻字为:宣统元年己酉冬月吉日。左边落款为:孙德峻、德鑫,曾孙荣梅敬立。墓碑上方还有光前、裕后,国恩、家庆等字样,另配有一副对联,对联云:</p><p class="ql-block"> 一代科名留瑞草;千秋棋局定佳城。</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个朱倬夫是什么人呢?朱卓英(1842—1909),字倬夫。系今湘潭县杨嘉桥镇雁坪银湖村人氏。经查证《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1、卷50),朱卓英于光绪二年(1876),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七名,殿试登进士二甲第十七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p><p class="ql-block"> 根据《湘潭炭山桥朱氏族谱》记载,朱卓英为“本族名人,翰林院编修”,可知朱之家世。朱氏祖籍江西永新县圳上朱家村,始迁祖斌渊公于明洪武(一说成化间)携子宗葵、宗仁宦游于湘潭,寄籍于三十三都炭山桥,自第十三派始派系诗为:承先佑启,世德荣昌,存心忠厚,青紫传芳。据族谱记载:朱卓英为启字辈,派名启英,父名佑呙,母刘氏。朱卓英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十二月九日,殁于宣统元年己酉四月四日。</p><p class="ql-block"> 朱卓英事迹,据湘潭前辈学者朱康瑞、王剑云及刘德安三位先生记载:幼聪慧,读书一目数行,家贫,母亲张氏期望甚殷,拮据从师。每外归母携就灯下课读,纺声与书声相应。三岁遍读五经。试为文,下笔辄惊长老。其师谭余初,深器异之,以女事焉。年十五应试屡掇前茅。由是师友期许,州府惊羡,才名灿然,君亦高自标,置有雄视万夫之慨。咸丰庚申(1860),学使胡公,按临科试以经学,名冠阖郡,补博士弟子员第一,胡公号知名人籍甚,时有房考某公器之,招致门下,先生不肯往,人咎其仿,先生曰,此何等事,岂可以苟就耶?旋登同治丁卯科举人(1867),光绪丙子科进士(1876),钦点翰林院编修,朝考一等,敕授文林郎,诰封奉直大夫。其二子伯垣仲培,皆入泮,补博士弟子员,女适杨政子。</p><p class="ql-block"> 时值洋务日棘,中日失和,辽潘登莱,同时告警,环海骚然,清庭腐败,俯首割地受和。公亲睹神州有陆沉之危,主张自强救国,丙戌(1886),曾上刚健中正疏,未蒙上纳,同是叹外患难之日深,事权之不属,热血填膺,无处挥洒,只数载,遂辞职挂冠而归,仕宦之心绝矣。晚年,隐居潭城之西隅芙蓉园(今雁坪银湖村朱家湾)。读书讲学,优游乐道,里居二十年,凡善堂公事,如重修黉宫,再造万楼,以及育婴保节诸务,无不竭力为之。时值里中大饥荒,哀鸿遍野,先生急告县令剀切示谕,严富室闭粜之罚。由是闾左感戴,微先生事几殆然,先生不自功,认为乃已之分内事也。宣统元年,殁于斯,葬于白鹿冲奇湾,享寿六十有八。</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我们目前再也找不到其他与之相关的史料,家乡的翰林无法使更多的人知道,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三)诗僧故里</p><p class="ql-block"> 八指头陀法号敬安,字寄禅,俗名黄读山。18岁出家,投身佛门,后被推选为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是近代卓有影响的高僧大德,同时也是一名少有的爱国诗僧。他一生虔诚追求佛法,践行爱国主义理念,将爱国忧民的思想与佛教悲悯众生的教义交融为一。他的爱国主义诗文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黑山峰,是传说中的南岳圣帝崇黑虎得道之处,几千年来,当地人民一直在祭祀着他,香火鼎盛,近几年来这里已经建成了一个黑山庙宇群,它位于湘潭县杨嘉桥镇白鹿冲,七座庙宇在黑山峰的山下、山腰、山顶蜿蜓成群,气势雄壮,巍峨挺拔。</p><p class="ql-block"> 黑山峰周围村庄环绕,民风淳朴,人们普遍崇佛向善。登上山顶,往东看,湖湘诗派的领袖、著名的国学大师王闿运长眠于此,远处,湘潭市区历历在望;往南看,南岳山蜿蜓曲折,与黑山峰脉络相连;往西看,即是诗僧故里银湖村,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八指头陀诞生于此处;往北看,云湖入眼,涟水在望,杨嘉桥镇的中心区域罗列其间。</p><p class="ql-block"> 站在黑山峰山顶,凉风习习,即使是盛夏炎秋,仍能感到阴凉幽静,心旷神恰,山下,稻田、水塘,阡陌相杂,农夫耕种其间,一派世外桃源景象。</p> <p class="ql-block"> (四)书香世家</p><p class="ql-block"> 晚清以降,湘潭一地,人文荟萃,杰出者众。诸多人物闪耀于近代史。曾国藩之湘军兴起后,明星璀璨,炫人夺目。不过,因史料疏漏、文字散佚等诸多原因,尚有一些人物未见于正史,遂致明珠沉沙之憾。谭半农和他的诗词就是这样一个失诸正史的例子。随着他的诗文集被发现,我们不得不惊诧,这是一个成就巨大的诗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他诗词的艺术水平,远远超过了我们已知的一些诗家。完全可以跻身于湘潭王闿运、八指头陀等人其间。但他却是王闿运等人的前辈。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门生弟子中,有许多知名杰出人物,说他是卓越的教育家,也毫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谭半农(1815-1882),晚清湘潭县人,在今石潭镇横塘和杨嘉桥镇白鹿冲均置有产业。据其曾孙谭声大、谭声钜之《半农先生年谱》(一卷,1948年上海铅印本)记载:嘉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午时出生于湘潭县石潭乡之象形山(今名象鼻山),光绪八年七月十一日辰时卒于横塘,葬于却藏村(即今杨嘉桥镇白鹿冲学堂冲),终年67岁。其父益之公,祖父济南公,本支谭姓祖籍茶陵严塘,世居石潭,后谭半农于白鹿冲置业,供其子孙居住,现杨嘉桥镇白云村半农公及其后人墓葬犹存。</p><p class="ql-block"> 近世称其半农先生,是以字名世。其派名昭德,学名振楚,后更名澍青,字载夫,一字半农,晚号横塘老渔。</p><p class="ql-block"> 谭半农幼时聪颖异常,七岁时即谈吐如成年人,十八岁时补博士弟子员,考中秀才,成为岁贡生,候选训导。不过,谭半农在随后的科举应试中却再也没能成功,数举不第。从此绝意仕途,以教书为业四十余年。其诗集中有两首诗可知心境:</p><p class="ql-block"> 落第自叹</p><p class="ql-block">十年心事付烟波,羞对家山旧薜萝。</p><p class="ql-block">黄卷无灵空守尔,苍天难问待如何。</p><p class="ql-block">寒阶雨细蛩声苦,山馆秋深红叶多。</p><p class="ql-block">几度凭栏倍惆怅,满庭风露独高歌。</p><p class="ql-block"> 落第自慰</p><p class="ql-block">青山无恙暮流清,天遣秋光洗俗情。</p><p class="ql-block">一第何曾关得失,读书非但为科名。</p><p class="ql-block">才高空自悲王粲,年少犹闻误贾生。</p><p class="ql-block">我独何人敢深恨,浊醪新熟且频倾。</p><p class="ql-block"> 功名无望,失落、悲愁之情,溢于言表。他却心态潇洒,以课子育孙、栽培门徒为业,吟诗读书为乐,终成一代诗词名家和教育家。据《半农公家传》载:“……(半农公)遂绝意仕进,以明经教授乡里,循循不倦者垂四十年。诸弟子中,凡登贤书者六、捷南宫者二、入词馆者一、其他列胶庠贡成均者,殆以百十数,同治丁卯,邑中列乡荐者四人,而三出公门,尤传盛事。”其桃李满天下,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谭半农本性介直,不善阿谀逢迎,交游也相对较少。落第之后,长期居于乡村读书教学,极少出门,其诗集中显示,足迹最远未出湖南,仅在周边衡阳南岳山、汩罗屈子祠、长沙府及本境湘潭区域等地游历过。虽然所到之处不多,但游历时却每有题咏,所作诗篇均为当地珍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谭半农生性喜渔,常垂钓终日。晚年患有足疾,行动不便。</p><p class="ql-block"> 谭半农二十岁时娶张氏为妻,生育二子三女,子即肇松、肇柏。三女成人后分别嫁入王家、张家、汤家,三家均为当地士族。谭半农与张氏夫妻感情极笃,但是,两人却未能白头到老,道光二十九年,谭半农34岁时,张氏即因病去世,终年33岁。爱妻早逝,给了谭半农沉重的打击,他先后写过二十多首悼亡诗,以纪念亡妻。其后,更是不肯续弦再娶。晚年,为娱老计,曾纳妾贺氏,其诗集中有买妾训妾两诗,弥留之际,仍遣归贺氏。谭半农与张氏夫妇长子肇松后中进士,任兵部主事,母以子贵,张氏死后,得以赠封为六品安人。</p><p class="ql-block"> 谭半农之诗词作品,今存世618首。谭半农在世时,曾亲自删削,将自己少年及中年时期的作品编成一部《释耒草》,大约于同治二年左右,卜居于横塘后,又成了一部集子,初名《横塘集》,后来作品越来越多。他改号横塘老渔,故集也更名为《横塘渔唱》。这两本集子均经其本人选定。其子谭肇松曾用楷书抄录,准备为其正式出版印行。谭半农生前诗作,曾传示友人弟子,这些人也多有抄录,得以流传里闾。但是,谭半农去世后,仅两年时间,其子谭肇松也跟着去世,又处于乱世,其子孙颠沛流离,以至数十年未能正式为谭半农刊行诗集。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才由其曾孙谭声大牵头,与谭声钜、谭声铎、谭声淦一起,在上海将谭半农的诗集印行,除了刊印《释耒草》196首、《横塘渔唱》316首外,还搜集家藏及友人所存,附录集外诗一卷106首,同时为谭半农立传,编定年谱。全书名《湘潭谭半农先生诗集》,由谭声钜的文史馆同事、书法大家沈尹默题写书名。虽然印数极少,只分赠亲友,但还是让谭半农的作品得以完整存世,也为湘潭地方史丰富了极具价值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谭半农落第后,无心仕进,终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后人也名人辈出。目前知晓的谭半农家族名人大抵述兹于次:</p><p class="ql-block"> 谭沄:谭半农的堂弟,字心兰,生于道光九年(1829)二月,系谭半农叔父次山公之次子,从学于谭半农。《湘人著述表》(寻霖、龚笃清编,岳麓书社)记载:谭沄,清湘潭人,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郴州学正。其著作有《禹贡章句》四卷,清光绪味义根斋刻本;《古今冬至表》四卷;《春秋日月表》四卷,清光绪三年(1877年)郴州学署刻本;《国语释地》三卷,清光绪三年(1877年)郴州学署刻本;清光绪六年(1880年)味义根斋刻本;民国抄本,藏湖南图书馆。《孟子辨证》二卷,清光绪三年(1877年)郴州学署刻本;清光绪六年(1880年)味义根斋刻本;民国抄本,藏湖南图书馆。《清史稿》之《艺文》篇中对他的著作有介绍。</p><p class="ql-block"> 谭肇松:(1836—1884)谭半农长子,字伯茂,一字鹤枝,26岁中副榜。光绪元年(1875)中北闱乡试举人,时年39岁,与郑文焯、陈夔龙同榜。光绪三年(1877)参加丁丑科,成进士,时年41岁,与王仁堪、樊增祥、刘人熙同榜。同年五月,分部学习,以内阁中书用,后官至主事,签分兵部。赵尔巽《清史稿》和王闿运《光绪湘潭县志》对谭肇松均有记载。</p><p class="ql-block"> 谭肇柏:(1848—1903)谭半农次子,生于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字季荣,一字小丛。一生沉酣古籍,侍亲不仕。无子嗣,后过继了其兄肇松之次子雨生,将其抚养成年。其父谭半农生前曾主编《湘潭谭氏总谱》,逝世后,根据先父纂修手稿《湘潭谭氏总谱》编辑十四卷完成。</p><p class="ql-block"> 谭吴氏:谭半农孙媳,谭家骏(其父谭肇松)妻,生平不详,据其后人回忆,谭吴氏出身于湘潭吴氏望族,也善诗文,是一个女诗人。谭声大等人出版《湘潭谭半农先生诗集》时,也同时为谭吴氏出版了个人诗集,惜现已失佚。期待此书有朝一日能现世。</p><p class="ql-block"> 谭声大:(1893—1959)谭肇松之孙,又名谭哲,字长甫。系谭半农曾孙,谭声钜之从兄,其著作《半农先生年谱》一卷,由谭声大、谭声钜合辑,为1948年上海铅印本。</p><p class="ql-block"> 谭声钜:(1895—1969)字杞园,更名子光,湖南岳云中学文科毕业,系谭半农曾孙,其父谭雨生原为谭肇松子,后过继给其弟谭肇柏。声钜与声大著作《半农先生年谱》一卷,为保存先人遗墨,功不可没。谭声钜本人也是民国时期宿儒。有绰号“谭九书柜”,解放前为中国实业银行高层领导,居上海。解放后与沈尹默等人同被陈毅任命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是著名的文化名人。《谭半农先生诗集》的书名就是他请沈尹默题写的。声钜长于诗词书画,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文史馆曾辑有《忘老吟选抄》一书,收录有谭声钜诗词。</p><p class="ql-block"> 谭声铎:(1899—?)字科园,湖南楚怡甲种工业学校毕业,系谭半农曾孙,谭声钜之弟。</p><p class="ql-block"> 谭世觉:(1930—)谭氏第五代后人,长沙广雅学校毕业。1949年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长潭学联”,组织参加了长沙十万人游行活动,迫使陈明仁和平起义。后从军。考入中南军政大学。此后一直在部队工作。《石潭文史》第2期有其传略。</p> <p class="ql-block"> (五)红色热土</p><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入选。</p><p class="ql-block"> 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位于今湘潭县杨嘉桥镇王家山社区。根据毛主席“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心愿,1958年6月湘潭大学在这里创建。现存有学校办学早期的办公楼、电厂、大礼堂、教室、职工宿舍等建筑。其中,办公楼为原湘江煤矿办公楼,建成于1935年,几经风雨仍然矗立,目前为王家山社区服务中心。该建筑分上下两层,左右对称,外形古朴大气,富有审美意韵。</p><p class="ql-block"> 建校初期,该校充分利用原湘江煤矿的房屋、设备开展教学,依靠艰苦创业、劳动建校,努力改善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当时设有机械、钢铁、农业、林业、畜牧、教育、财贸7个系,共700多名学生。毛主席启蒙老师毛宇居、文化名人黎锦明等贤达在此教学、生活,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对学校发展意义深远的事情——毛主席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湘大人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1958年6月,毛宇居受聘为学校的教师,并于8月上旬赴北京向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汇报湘潭大学筹办情况。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学校的校址、学生、教师、经费等有关情况,再三叮嘱“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 9月10日,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凝神题写了湘潭大学校名。校名共写了两幅,其中一幅在右角上打了一个圈。打圈的这幅,是毛泽东认为写得满意的一幅,字迹遒劲、浑朴。</p><p class="ql-block"> 9月中旬,毛宇居带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湘潭大学”校名回到了湘潭。这个喜讯传到杨嘉桥,给刚建校的湘潭大学师生极大的鼓舞。大家举着红旗,敲锣打鼓,把毛禹居迎到了学校。学校随即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全体师生在毛主席像前庄严宣誓:“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毛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的日子,学校决定将9月10日定为校庆日。无巧不成书,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10日确定为教师节。</p><p class="ql-block"> 历史在这里驻足,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的存在与延续,见证了湖湘文化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和以教兴湘的优良传统,以及湘大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①《杨嘉桥文史》(湘潭县杨嘉桥镇人民政府主编,2012年12月)</p><p class="ql-block">②《诗僧故里》(刘安定主编,中国文史出版,2013年9月)</p> <p class="ql-block">(作者系中共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