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羌族

琳达

<p class="ql-block">“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诗句中提到的羌笛,就是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的乐器。现在的羌笛是用油竹制作,最早的羌笛是骨质的。羌族是炎帝与黄帝大战失败后西迁、南迁而形成的民族,她和我们属兄弟民族,同是炎黄子孙,是一个古老勇敢的民族。羌族的历史上战乱颇多,勇敢的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羌族勇士牺牲在外,他的同伴会把他的腿骨制成羌笛,带回家乡,所以每当吹起羌笛,那声音总是那么悲壮伤感,那声音里寄托了多少亲人的思念与忧伤呀!</p> <p class="ql-block">羌族人的智慧也令人称奇,之所以称他们为云朵上的民族,是因为他们的房子要建在山上,他们的建筑、治水能力堪称一绝,有羌族寨子就会有“羌碉”,羌碉必雌雄成双,用以防卫、进攻,由此羌族人的战争意识可见一斑。羌碉有四角、六角、八角三种样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自治县开坪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羌族人的房子家家户户都是相同的,便于打仗时的联络、协调。</p> <p class="ql-block">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羌族人民功不可没,在李冰的带领下,发挥了他们筑堰治水特长。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柱或大木柱,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十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p> <p class="ql-block">羌族人热爱生活,制作工艺品技术精湛,尤其是挑花、羌绣等民间工艺,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技艺,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世代流传,装饰美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2021的川西之旅认识了一个新的民族——羌,“羌”从羊部,与“姜”本一字之分化。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华夏民族之始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