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圳市格致中学首届教师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共同参加了8月19号至20号的深度学习第二期培训。</p> <p class="ql-block">19号上午,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细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核心素养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英语科组的老师们在参加完学校的培训后,利用休息时间观看了回放进行自主研修。</p> <p class="ql-block">赵清老师利用学校培训的午休时间学习。</p> <p class="ql-block">高丹丹老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观看,记录。</p> <p class="ql-block">蓝海莲老师在专心致志地学习。</p> <p class="ql-block">陈航老师认真地学习新理念。</p> <p class="ql-block">李依格老师边听边记。</p> <p class="ql-block">许慧欣老师本子上写下满满干货。</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在研修结束后都书写了自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高丹丹老师写到:深度学习是英语课程教育学的一次变革。我深深体会到英语课堂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只是靠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一言堂和刷题训练。建立良好的课堂生态,让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我们真正实现育人价值的目标。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两种文化的传播者,作为培养两种文化的传播者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思考,转变自己的课堂,落实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推行也是基于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素养培养层层递进的设计的,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融合了人文思想会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而有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思辨学习也是我们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力的人。</p> <p class="ql-block">蓝海莲老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分析了与《新课程标准》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深度学习是指学生有意义的、主动的学习,其核心特征是高阶思维,注重对人的培育。 </p><p class="ql-block">一、深度学习突显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学习者和创造者。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体验学习过程。 </p><p class="ql-block"> 二、深度学习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体验关联 深度学习重视教师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紧密关联,通过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帮助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三、深度学习坚持课堂上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深度学习强调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同时,坚持渗透人文教育,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深度学习关注知识迁移与创造能力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不仅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社会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而且能够将所掌握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或思维迁移运用或创造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是一个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 </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深度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指引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发展为素养教学,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和创造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年轻教师们初登讲台就享受了精神大餐,每位教师都感触颇深。</p> <p class="ql-block">李依格老师参加了两期培训,理念已经深入自心。</p> <p class="ql-block">在上学期,龙华区英语学科便已经开展过指向深度学习的研修项目,我们还在学习的基础上设计课程、集体备课。本以为自己对深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参加第二期后才发现,知识是源源不断的,我通过这次学习又有了新的思考和感受。深度学习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基于大单元主题,将各课时之间有效的连接起来,围绕着大主题观布置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和时间的过程。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应当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无论是听、说、读、写、语法课堂,都应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英语课堂过度的考虑学生的成绩,而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抛之脑后。在我看来,这四项核心素养,并不是给老师的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辅助。当我们在围绕核心素养设计课程的时候,这些围度能够帮助我们丰富课堂,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不应该想着“如何完成它”,而是想着“如何利用她”。这样下来,我们也会充分享受英语教育的魅力,在这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在我未来的英语课堂中,我会坚持深度学习的理念,用于尝试,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深度学习真正的发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我也希望从我的课堂走出去的孩子不仅能在英语能力上得到提高,他们还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能够长成自己期待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陈航老师已经把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总结到位。</p> <p class="ql-block">开学在即,深度学习研修活动仿佛一颗“定心丸”,为我之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深度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要求强调学生立场的同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度学习有六大要素,即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下设定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持续性的学习评价,并进行反思性的教学改进。一个单元往往是围绕同一主题,从多个语篇视角展开,而教师应基于大观念视角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对单元进行整体梳理,挖掘单元逻辑,确定单元大观念和课时小观念,并按照主题意义看语篇在大观念中的价值,进行课时的重新组织。同时,语言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要注意语法与主题意义的关联,让学生在主题意义中进行语法、词汇等知识的学习。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以语言为中介,学习文化本质内核,构建文化意识。只讲解公式、不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是枯燥的、是失败的,英语学科各个大单元围绕话题展开,具有进行深度学习的天然优势,我们英语老师更要注意课程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忌将新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抛到一边、只顾讲解课文和语法的做法。教学活动中,小组讨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万不可因此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环节,二者缺一不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要注意控制难度,既要有挑战性和启发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创设情境后设置任务,还需要有问题链,将大问题进行分解,让学生一路探索、收获成长。整个教学环节,要努力让学生从学习理解(知识结构化)、到应用实践(结构功能化),再到迁移创新(能力素养化)。还要注意效果评价,注意成长记录,价值与评判环节不是老师评学生,而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理解与反思;评价不光发生在课程结束后,而是要伴随学习的全过程。价值与评判环节不是老师评学生,而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理解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许慧欣老师写下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与这次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场颠覆性的教学改革已经悄无声息地来临了。回顾自己多年的学习经历,不难发现,这次教学改革明确地指出了许多旧式教育教学中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而过去的这些落后的教学理念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了万千学子的自我学习与管理能力、人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等等。现在,终于迎来了一场改变现状、走向未来的革命——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从字面意思就是培养孩子深层次的学习,对他们能形成深厚的影响。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育人就是培育学生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拥有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乐于与人合作,有过硬的知识基础,成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而想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则需要我们教师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实现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需要落实单元学习。不同与以往的课时学习,单元学习是以单元为整体,从单元主题出发,构建单元主体框架,提炼单元核心价值,挖掘单元育人功能,将长远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具体化、可视化、可实现,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从建构理解,到提高能力,再到素养发展的过程。通过单元学习,可以改变过去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学习过程,让学生从学习开始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缜密的逻辑框架,从而促进学生的品质和素养发展。课程给我带来最重要的影响是如何落实深度学习和如何确认深度学习的发生。其实,我非常认同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但是作为一名新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不确定是否可在现实中成功实施。但是,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各位专家手把手地指引着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如何进行单元整体分析、如何分析语篇之间的关联等等,并用真实的课堂展示如何把深度学习的理念落地,充分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不断内化与交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生成知识,形成素养。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希望将我所吸收到的理念和认识到的方法用于我即将到来的实践当中去,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再回过头来重新多次学习,不断内化知识,形成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赵清老师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深度学习是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那么学生就沦为知识的搬运工、无法做到知识的建造师。缺少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观念。 </p><p class="ql-block">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深度学习的实践应用是具有挑战性的。它需要考验的不仅仅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师生配合度和默契度的重要考验。教师在完成对学生的实际了解后,需要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宜过高,更不能过低。由此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通过实际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恰当地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正确引领和指导。 </p><p class="ql-block">深度学习固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迎接挑战,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构建,实现学生的教育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学生们的“心灵捕手”。育人之前应先育己,深度学习是让我们渡己,而后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渡人,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