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中的都值得怀念,《岁月如歌》留言选登

郭庆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策划 李小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之际,微信公众号“老羊铲史”刊发了承德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长韩婧撰写的文章《岁月如歌“八一”建军节:你还记得燕山深处的解放军6444吗?》。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特殊使命”、“军魂铸就初心”、“迎接新时代”,详细记述了原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境内大山深处的铁道兵6444工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筹建、发展、改开的历史,描绘出一幅干部职工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的生动画卷。一石激起千重浪,许多曾在6444工作过的“军工一代”和“军工二代”纷纷留言,深情回忆那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激情岁月。</span></p> 承德市档案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韩婧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部署在全党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承德市档案馆馆领导提前谋划,开辟“兰津阁”专栏,推出“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专题,发挥红色档案的特殊价值。今年,李小芹老师向河北省档案馆、承德市档案馆、张家口市档案馆、天津市滨海新区档案馆无偿捐赠了很多红色档案,弥足珍贵。我和李小芹老师相识于2017年,当时我们对三十多名曾在承德地区下乡的天津知青进行口述访谈,知青们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这篇文章缘于李小芹老师的建议,严格来说不是我写,而是由6444厂所有人写的,也是6444厂所有人的心声。这些经历我无法经历,但我可以感受,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作为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我们“原汁原味”地将档案展示出来,感谢大家对承德市档案馆“用档案讲党史”的支持,也希望大家身体健康!</span></p> 《岁月如歌》作者韩婧近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曹建平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正值“八一”94周年建军之际,纪念我厂历史的文章在网上发表了。此文是在李小芹主编的《岁月回眸》和郭庆生、李志吉摄影编制的七集厂史纪录片《山楂花开山里红》的基础上饱蘸深情而写成,是我厂一代军工创业人的历史真实写照。而纪念文章由承德市档案馆主管科长韩婧所做,也是对我厂不忘初心“一带一录”形式与成果的肯定和推崇。我厂厂史已进入承德市档案馆和中铁建档案馆存耀后世,这是铁后十五个企业和承德地区近二十个军工企业的唯一,也是我们三年修史不懈追求的结晶。事情已近五年,这项工作的意义岁久弥深。此时怎不怀念诸多工友编写拳拳之力,玉汝以成。我是6444工厂建设者之一,少年入厂,十年砥砺,成就于此,感恩于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6444的厂史中,最亮的闪光点莫过于我们完成为伟人制作水晶棺的光荣任务。 1976年秋,巨星陨落,举国哀恸,党中央决定永远保存伟人的遗体,于是将水晶棺的制作任务交给了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几个天文台。北京天文台接受了研磨镀膜和加工成型的任务,但是当年全国最大的设备也加工不了这么大的工件,需要进行设备改造。时间紧,任务重,北京天文台考虑到距离我厂较近,便于工作,而且我们是部队机械工厂,一是具备这方面的加工能力,二是符合保密条件。于是派人到我厂求助,我厂义不容辞,无条件接受。我那时负责全厂的生产计划工作,水晶棺设备加工件是我去排产的,因遵循保密原则,知者甚少。我们厂干了一个多月,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国务院办公厅授奖牌给我厂,当时称“一号工程”。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五年,保密时效也已经过了。我能有机会为光荣神秘的“一号工程”做出一份贡献而感到自豪。</span></p> 曹建平年轻照和近照。 曹建平工作过的生产技术科人员合影。 坐落在6444工厂沟里的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6444厂与之携手参与一号工程。 毛主席纪念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小芹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9年9月,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齐聚兴隆,似雪泥鸿爪,在燕山山脉的皱褶里留下了人生足迹。一个小小的军工厂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生的付出。无论是携家带口的老军工,还是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为了建设好国家的经济动脉——铁路,无一不是殚精竭力,锐意进取,尽其所能,自强不息,献了青春献子孙。回眸五十年生命的历程,我们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山间小溪流淌着我们的过往,八楞山见证着我们的业绩,我们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span></p> 李小芹年轻照和近照。 坐落在深山中的6444工厂。 <p class="ql-block">李小芹6444工厂工作证。</p> <p class="ql-block">李小芹学技术笔记。</p> <p class="ql-block">李小芹带病卧床编辑6444工厂回忆录《岁月回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志吉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当坐上高铁,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铁道兵,想起那首熟悉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想起铁道兵的6444工厂,想起五十年前的兴隆岁月。都说“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岁月之歌中,人们会听到太多的故事;都说“岁月如川,时光如酒”,在时光之酒里,人们能品出深沉的过往。岁月越久,历史越醇。铁道兵虽已不在,但铁道兵的历史从未远去,她永远镌刻在老铁们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承德档案馆和老羊铲史公众号的文章,把我们又带入了对青春时光的美好回忆。说起来,6444工厂在创建之初生活确实很艰苦。厂里的各级管理者针对厂里青年人多的特点,一方面想方设法改善职工的食宿条件,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关心青工们的健康成长。厂里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例如定期放映电影,组织体育比赛,举办文艺演出等。在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6444厂打造了两张“文化名片”,一张是厂篮球队;一张是厂文艺队。特别是《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黄荣森干事进厂后,文艺宣传队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发展的又快又好,不仅到北京参加了铁道兵后勤部的文艺调演获得好评,而且还代表铁后到铁后所属北方片的多个单位进行巡回演出,丰富了铁后基层单位的文娱生活。同时,厂宣传队还代表厂里到承德地区多个三线工厂做慰问演出,不仅加强了三线工厂之间的友情联系,还为当时身处深山肩负重任的三线人带去了欢笑与温暖,也算是为当时国家备战备荒的大战略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span></p> 李志吉年轻照和近照。 <p class="ql-block">厂宣传队正在整装待发去外演出。背身者为队长李志吉。</p> <p class="ql-block">李志吉初创、黄荣森改编的天津快板剧《家庭炊事班》参加铁后调演和代表铁后参加铁道兵汇演大获成功,受到普遍赞扬。</p> 厂男女篮球队在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厂际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新大北照相馆合影留念。 篮球场上的活跃分子,右二为李志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郭庆生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承德市档案馆“兰津阁”专栏及作者韩婧在建军九十四周年之际发布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6444工厂的文章。建厂初期的1971年9月,6444工厂从围场和隆化招收了几十名天津老三届的知青进厂,我也是其中之一。这部分人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加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经过三年的学徒期满很快成为了生产上的骨干力量。特别是许多人被分配在铸工和锻工的艰苦工作岗位上,他们更是发扬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热爱本职,任劳任怨,为工厂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仅如此,这些知青中不乏宣传、文艺和体育骨干,他们的进厂使工厂的宣传工作和文艺体育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为闭塞的山沟工厂带来了欢乐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回顾6444走过的路,这些知青为工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铭记!祝愿这些已年过古稀的老知青们健康长寿!</span></p> 郭庆生年轻照和近照。 建厂初期的部分天津知青。 分配在锻工的知青在合影中有17位。 <p class="ql-block">厂宣传队的部分知青文艺骨干。</p> 参加兴隆县篮球比赛载誉归来的男女篮队员,合影中有8位知青且都是绝对主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刘湘丽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父亲刘世隆抗美援朝回国后曾在湖南、陕西等地工作,1970从石家庄铁道兵学院调到6444工厂任政委。那年我12岁,随全家来到兴隆。从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转到穷乡僻壤的农村学校,巨大反差让我感到不适。记得顺着山路被领到村里的学校时,我站在教室门口,怔怔地看着土坯房和破旧的桌椅,迟迟不愿进入。刚去时我常被同学们围观,数我有多少件衣服。两人坐一个条凳,我习惯只坐一个角,于是同座的同学诚心突然起身,我被猝不及防地坐在地上。还有的同学拿虫子扔到我的衣服上,看我又蹦又叫。每当受了委屈,我都跟父亲哭诉,问能不能离开这里……父亲1979年秋调到北京工作,拒绝了我随调的请求。我在兴隆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直至随厂迁到秦皇岛。离开兴隆后,思念之情促使我故地重游。当地老百姓见到我时,居然还能叫出我的名字,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二十多年的情谊已深深地植根于这片热土。</span></p> 刘湘丽年轻照和近照。 刘世隆抗美援朝时期照片。 刘世隆,现役军人,是任职6444工厂党委书记(政委)最长的一位,达十年之久。图为在6444厂工作照。 离休后休闲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启国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兴隆,这个河北山沟的小县城,是6444工厂的老职工难以忘怀的地方,这里有他们青春的回忆,有他们艰苦创业建厂留下的辛勤汗水,同样,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父亲李润普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父亲做为6444的首任厂长,在艰苦环境下和大家同甘共苦,艰苦奋战,最终以最短的时间建立起6444工厂,并投入生产。每当我父亲谈起兴隆建厂那段艰苦岁月都感慨万千,6444工厂地处深山,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物资都需要厂里想办法解决。无论是生产需要设备,还是生话所需要的粮食和蔬菜等,很多都要从山外用汽车或铁路运进来,父亲就组织干部和工人自卸火车,人拉肩扛,把物资运到厂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本不抽烟,在艰苦建厂的过程中,他学会了抽烟。父亲在1972年11月调离他和大家一起创建的6444工厂,奔赴上海新工作岗位。父亲虽离开工厂,每当工厂的干部、职工到家看望他这个老厂长时,屋里就不时传出他那开心的笑声。</span></p> 李启国年轻照和近照。 李润普,现役军人,6444工厂第一任厂长,工厂筹建基本完成后调离。 李润普家人与部下北京颐和园合影。前排左一李启国、左二李润普、后排左一李启国母亲。 晚年的李润普和老伴及小孙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洪顺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父亲张知新,1948年参加革命,踉随铁道纵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在朝鲜战场抢修铁路中,充分利用废旧物件,小改小革,制造急需的铁路配件,缓解配件不足。冒着敌机的狂轰乱炸,勇敢的攀登大桥参加抢修工作,因表现英勇,事迹突出,荣立二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共和国银质奖章。1954年初从朝鲜回国,调到徐州修理厂(6414厂),年底集体转业留厂,曾任厂调度、车间主任、生产科长等职。1965年7月调到株洲6415厂任厂长,文革中受到冲击迫害,白天干重活脏活,晚上接受批斗。他在逆景中坚信党的政策,相信党相信群众的信念,1969年“解放”并结合到厂革委会。1970年调入兴隆工厂负责生产、技术、调度、基建等工作。经常深入车间基层了解生产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对老厂调来的老师傅基本熟悉,知人善用,合理安排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积极推荐有知识、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担任各级领导。改善生活环境,安排曹建平利用出差机会调研各单位门脸,根据曹建平提供的草图,与施工方反复协商,加上南方人聪明能干,终于建成方圆百里首屈一指的美观豪华的大门。1976年大地震波及到兴隆,经常晚上在家中与老师傅岳德龙商讨制作防震棚的方案,用角钢下脚料制作防震棚,落实到每家都有防震棚,消除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安定人心。父亲自参加革命后一直在铁道兵系统工作,从朝鲜到徐州;从徐州到株洲,最后落户兴隆,在兴隆厂离休,一辈子都奉献给铁道兵。我参军在铁道兵,复员在6444厂12年,真正的铁二代。</span></p> 张洪顺年轻照和近照。 张知新抗美援朝立功证书。 厂领导送别中层干部孟庆云合影。后排右一张知新副厂长。 张知新离休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范文娟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承德档案馆将此段历史记录在案,作为铁二代和曾经的军工人感慨万千。我的父亲范滨生1946年在哈尔滨参加革命,经历过解放沈阳、天津等战役。从最初的东北护路军到1948年铁道兵成立,他见证了铁道兵的全部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直接参与接管原国民党时期的徐州工厂即铁道兵第一个军工厂6414厂。基于父亲对筹建工厂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1969年被抽调到兴隆负责筹建6444厂。父亲从15岁参加革命一直到1984年撒消铁道兵,一生都没有离开铁道兵,他对铁道兵倾注了全部感情,连儿子的名字都没有按家谱排序而取名铁军。父亲是个现役军人,却与工厂打了一辈子交道,1984年铁道兵撒消后,负责13个工厂的善后移交工作。2019年11月28曰在京病逝,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走完他革命的一生。</span></p> 范文娟年轻照和近照。 范滨生年轻照。 范滨生(后排左一)酷爱篮球运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是冠军队成员之一。 在铁道兵后勤部工作期间,范滨生(第二排右三)多次带队组织铁后篮球队集训和参加铁道兵篮球比赛,男女篮均取得优异成绩。 离休后的范滨生仍坚持参加体育活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赵丽华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父亲赵玉林是2671工程筹建组的成员,1969年7月随同被调来参加筹建的王冠卿、赵维贤、段成喜去铁后报道,7月6日听取了赵祥跃副部长有关筹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颁发了2671工程筹建处公章。为了战备的需要,筹建新厂要求三年建成,父亲当时负责建厂投产全部所需物资设备计划的编制。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报备的计划要等上级分配,时间紧,任务重,于是他开动脑筋,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四处联系,得到了多家办事处和工作组的支持。经过不到一年的奔波,筹措了三年编制所需物资,奠定了提前两年建成投产的先决条件,获得了总后授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四四工厂”编制称号。因父亲的调动,我15岁便从大城市株洲随父来到生活艰苦、交通不便的兴隆,与大山结缘,16岁进厂,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这座军工厂。多少年后再回首,那份情已嵌满日历的每一页, 并随着年华制成了精美的书签!</span></p> 赵丽华年轻照和近照。 赵玉林在株洲6415厂工会会员证。 赵玉林在6444工厂任科长和副厂长工作照。 赵玉林在为先进生产者颁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霄川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正至八一建军节之日,看到这篇文章,感慨万千!做为铁道兵军人的后代,思绪不由得又拉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我的父亲黄荣森,1950年参加铁道兵,随铁道兵参加了抗美援朝,是铁道兵军歌的词作者。1972年来到6444工厂直至退休。我随父亲15岁来到工厂,在军工厂二十多年的风雨经历,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6444工厂。如今虽然铁道兵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这些当年的青少年也都已退休,但作为铁二代的我们,骄傲!自豪!因为我们无愧于我们的父辈!无愧于铁道兵6444工厂!</span></p> 黄霄川年轻照和近照。 黄霄川(后排左三)是工厂共青团骨干力量。 抗美援朝时期的黄荣森。右图为在坑道口留影,最右边是黄荣森。 黄荣森在6444工厂任工会主席期间的工作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魏兰英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词作者黄荣森于1972年调入6444工厂任政治处干事,成为我的直接领导。他曾经给我讲过这首歌的创作过程。1961年,他在江西南昌三江口原创了这首歌的词曲,于1962发表在铁道兵报上。铁道兵歌舞团团长兼指挥郑志洁早在1960年曾创作过一首曲子,后来在征集歌词时,黄干事的歌词被选中,于是成就了如今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兵志在四方》。当时《上海歌声》、《歌曲》等杂志纷纷予以发表,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中播出。1964年荣获全军文艺汇演优秀歌曲奖。黄干事于1965年调入铁道兵文工团担任创作员。1966年2月,敬爱的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铁道兵领导时,带头并指挥唱起这首歌。而后,周总理在接见铁道兵文工团演员时,还亲自将“铺上铁路网”改成“织上铁路网”。从此,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便响遍全国铁道兵军营。黄荣森为人低调、平易近人,待人亲和,我在6444厂十几年来与他家来往密切,得到了他们一家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深为他们夫妻感情之深所感动。黄干事的爱人曾任部队文化教员,转业后任内蒙一小学教师。因患病行动不便,很多事不能自理,黄干事为她端水喂药、剪指甲、做饭。为方便给爱人到北京治病拿药和医药费报销,他放弃了调离6444工厂返回原籍济南市的机会,在工厂一直工作到退休。</span></p> 魏兰英年轻照和近照。 黄荣森作词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谱及《中国铁道建筑报》介绍文章。 黄荣森在东北加格达奇铁三师时家庭合影。左:黄荣森爱人、中间:黄霄川 黄荣森在铁道兵文工团和铁道兵“五七”干校时留影。 黄荣森八十大寿留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丁文娟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看了《岁月如歌》,又把我带到了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1963年,国家到东北抽调一批有技术专长的骨干到昆明建机修厂,一是当时抗美援越战事紧张,需要为部队修武器;二是为了加强大西南的建设。我的父亲丁秀岩主动报名,与同期的一大批人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旅途颠簸,从东北来到昆明机修厂。在那里奋战了几年后,又因国家在兴隆建军工厂,我的父亲又主动报名,经过层层政审,与昆明厂的几十位工友于1969年7月再次打起了背包,奔向兴隆6444厂。当时的工厂除了厂房,一无所有,遍地杂物,长满齐腰深的野草,一片荒凉。由于他们是最先到达的,所以在部队领导葛元仁的带领下干起了杂活,每天拔草,平整土地,清理厂区,清理车间,把五二八部队放在车间里的油桶一个个地滚出去码好,还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吃饭睡觉,只要大广播一喊,就立刻去五二八站台卸设备、卸物资。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昆明厂的这些师傅们完全是用身背肩扛、杠子滚等土方法把工厂设备、物资运回到厂区和车间,然后又自己动手安装机床,抡大锤、砸钢钎、和水泥,把一台台机器装好投产。真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尽管当时条件艰难,却没有叫苦喊累的,他们不管干什么工作都任劳任怨,为工厂的发展默默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在工厂有了基本生产能力时,他们又开始带学员,每位师傅都要带5、6个学员,为工厂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主力军。他们是工厂的开拓者,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span></p> 丁文娟年轻照和近照。 丁秀岩不同年代单人照。 丁秀岩生产现场照。 丁秀岩家庭照。后排左丁文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云娣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读了韩婧女士的大作。文章记述了工厂从创业到发展的辉煌历史,600多名来自各地的祖国优秀儿女,为了共同的理想,无私奉献了20多年青春岁月,他们为工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的父亲张瑞华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1970年1月,父亲从徐州6414工厂主动申请到兴隆工厂工作。那年我刚9岁,跟随父母来到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深山沟。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工作敬业,在铣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所带六位徒弟都成长为优秀人才。七十年代国内进口了一批日本卡车和工程车,日本车售后零件卖得很贵,需要外汇。进口车每一批变速齿轮的尺寸都有微小变动,其目的是必须购买他们的配件。为节省极为短缺的外汇,铁道兵领导决定自己生产配件,于是刀具的冷加工任务便落到了父亲领衔的刀具班。父亲无论在工作岗位和回到家,图纸不离手,加班加点,仔细认真地计算,反复试验,终于带领徒弟们完成了这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受到大家的称赞和上级多次表彰。1977年我高中毕业,很荣幸也来到6444工厂工作,亲身经历了工厂的辉煌与谢幕。工厂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埋藏在我心中,成为我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如今父亲已86岁高龄,我也年过花甲,每当和父亲谈起在兴隆山沟的岁月,老人家总是乐呵呵的,念念不忘那时人人一心为公,相互帮助的情怀。令父亲最为欣慰的是,当年所带五位健在的徒弟,始终保持着师徒情谊,这在当今社会十分弥足珍贵。</span></p> 张云娣年轻照和近照。 张瑞华在给学员传授技术。 张瑞华(前排左三)所在刀具班合影。 张云娣(前排左三)所在车工班荣获“先进班组”称号。 张瑞华近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徐海军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庆祝建军九十四周年之际,拜读了《岁月如歌 “八一”建军节:你还记得燕山深处的解放军6444吗?》的文章,兴隆岁月又浮现在眼前,这山这水感觉是那样熟悉又那么陌生,使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五十多年前。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对兴隆这座小山沟有着这么深的感情?这话问到心坎里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十几岁的我们离别家人,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2671工程筹建处。筹建处就座落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兴隆县境内的八棱山脚下。也就是我们这群告别了学生时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毛头小子,尽管是初出茅芦还领悟不透人生哲学,但年青的心要在美丽的兴趣山中开始展翅翱翔!在兴隆虽然时间短暂,我们却品尝了社会实践中的苦辣酸甜。兴隆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地,是我长大成人的标志,是一个新的起跑点。难忘啊,兴隆县。</span></p> 徐海军年轻照和近照。 6444工厂就坐落在兴隆县这崇山峻岭之中。 建厂初期部分北京籍学员在天安门留影。左二徐海军。 建厂初期部分北京籍学员在八楞山下留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晓波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16岁那年从承德选到铁道兵6444工厂工作,是厂里第一批学员。我们在厂里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许多往事至今难以忘怀。刚进厂时,工厂还是2671筹建处,我们学员队有现役军人带我们每天出操跑步,实行军事化管理。一天晚上,我们正在睡梦中,一声哨响划破了寂静的夜晚,大家匆忙穿好衣服跑出宿舍,来到操场上。侯连长严肃地下达命令说,有一小股坏人在小东区附近,让我们协助部队去抓坏人。山区的夜晚寂静而安详,万物生灵都在沉睡。我们的跑步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树上的鸟儿被惊动了,偶尔发出“扑棱扑棱”的声音。我个子矮,跑在队伍的最后一排,月光下,我发现身后有个影子,呼啦呼啦地一直跟着我。妈呀,这是什么怪物?我可是最后一个呀!我先给自己壮壮胆子,然后伸手去摸这个“怪物”。哈!虚惊一场,原来是一件上衣一一当时从宿舍跑出来时由于紧张,我只穿了一只袖子就套上了大棉袄。跑了十几分钟,队伍开始往回返。大家这才知道是一次军事演习,紧张的心情立刻放松下来。人生短暂,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们从天真无邪的青少年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然这件事现在想起来还是让我忍俊不禁。</span></p> 王晓波年轻照和近照。 刚建厂时对新学员实施军事化管理的侯连长及部分排、班长。 学员们与高班长(前排中间者)分别留念。二排右二王晓波。 野营拉练途中留影。王晓波前排左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武津珠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拜读巜岁月如歌》这篇文章后,思绪又把我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我是1971年由围场选调到6444工厂的天津知青,进厂后分配到机加工车间当车工。车工是个大工种,有二百多人,分四个班组。为了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每台机床都是三班倒。听师傅讲,几乎所有锻铸毛坯件都要先经过车工加工,然后再送往下一工种。厂里唯一的八级工吴自强师傅和“能工巧匠”孙兆华师傅都是车工,在老师傅们的悉心教授下,我很快成为生产中的骨干。推土机上的中轴约20斤重,每天指标车6个毛坯,我有一天车了12个,连老师傅们都挑大拇指。小件的穿孔弹弹壳精密度2微米(人的头发丝一般5一6微米),任务完成后,质量检验无一废品,全部合格。车间里最热烈的场景当属大会战、技术大练兵和对手赛,届时厂领导亲自前来督战,各科室负责人也都到车间观战。参战的师付、学员们各个精神饱满、聚精会神,精益求精地操作着,即使大夜班(午夜12点至上午8点),车间里也是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那个年代没有奖金,但工友们仍旧争先恐后,苦干实干加巧干,人人都想着怎样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任务。每年评选先进集体、优秀学员以及技术能手,车工都名列前矛。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起那个火红的年代,我便心潮澎湃,感慨万千。</span></p> 武津珠年轻照和近照。 武津珠(右一)与小师妹青松岭下结友谊。 左图:八级工吴自强;右图:能工巧匠孙兆华 孙兆华(左)正在带领徒弟进行技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铁勇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建军节”到来之际,能阅读到这样一篇好文章,确实很难得。细细品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人民铁道兵和军工厂的祟高敬意!做为一名曾经的6444人,在这里,要特别真诚地对承德挡案馆的韩婧同志表示感谢!谢谢你对军工人的美誉和肯定,也谢谢你再一次把人们的思绪,重新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是1971年4月进厂的那批兴隆县学员。在召工的七十余人当中,大部分是“兴隆一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做为其中的一员,在我的印象中,不论是学校的上一届,还是下一届,都赶上了“上山下乡”,唯独我们这批人有幸进了工厂,而且还是军工厂!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每一个人都很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也促使自已进厂以后,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三年学徒期满以致于在之后工厂的若多年,很多兴隆县学员,早已经成为所在工种的生产骨干,为军工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自己应尽的贡献!</span></p> 李铁勇年轻照和近照。 李铁勇(后排右二)进厂后先后干过磨工、钳工和车工,干一行爱一行。所在磨工班年年是“先进班组”。 李铁勇(后排左一)在车工班时合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魁增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承德市档案馆“兰津阁”专栏及作者韩婧,写的关于六四四四工厂的介绍文章,多年前难忘的幕幕往事又清晰的浮现眼前……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随父亲从天津迁厂来到河北省兴隆具,(建设天津“小三线”),在当地接着上完中学后,就同十几名三线工厂家属子弟,及几十位兴隆县当地的同学,一同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四四工厂参加工作,并从此翻启了自己人生崭新且陌生的一页。进厂初期,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艰苦,住活动房屋,睡大通铺,还时常突击卸运水泥等其他物资……几个月集训后,我们这批新学员,陆续分配到了各个车间及诸多生产岗位,以后的岁月中,在老师傅及老学员言传身教的帮助下,大家虚心学习,努力工作,逐渐锻炼成为各项工作和生产的主力军!每天上班虽说很辛苦劳累,但看着自己加工制做的产品,一批批的整装出厂,想着为祖国建设尽了一份力,心里真得是既高兴又自豪!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往事,难忘的记忆,每每的常掠过脑海,六四四四工厂,燕山深处的一隅热土,一辈人曾在那里创业安家,无私的奉献出宝贵的青春与无悔的年华!感谢辛勤的编辑制作者,让尘封的史实再现,并使其更得以传播光大!</span></p> 张魁增年轻照和近照。 当年在兴隆中学毕业、招工进厂的天津小三线子弟。 当年在兴隆中学毕业招工进厂的部分女学员在厂门口合影留念。 张魁增(前排右一)所在车工班欢送师兄弟参军合影留念。 张魁增在工厂文艺汇演的舞台上吹奏口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阎长吉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6444工厂汽车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人员主要由朝鲜战场下来的汽车兵和12师转业兵等骨干组成。经过朝鲜战争血与火洗礼的老兵们,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和技术,后来从学员中选拔两人进入汽车班,我是其中之一,我为能成为汽车班光荣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工厂地处山沟,生活物资匮乏,医疗条件差,汽车班不但负责全厂物资运输,还承担食品采购、病号转运等任务。兴隆山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不平,无论是刮风下雪,还是大雨磅礴,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优秀的驾驶技术,汽车班始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超额完成运输任务,多次被评为安全运输优秀集体。尤其是从1980年起,连续6年获得兴隆县交通系统“先进车队”的称号;1983年获得工厂集体三等功一次;1985年获得“承德地区先进车队”的荣誉。记得有一年工厂职工患了重病,需要紧急转至蓟县269野战医院,外面大雪纷飞,青灰岭道路崎岖,雪天路滑,十分危险。病人家属焦急万分,领导给我们布置任务,我勇敢地主动承担下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冒着巨大的危险,将病人安全地送到医院,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如今那些难忘的军工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每每回望过往,心情总是激动不已。</span></p> 闫长吉年轻照和近照。 司机班合影。后排右二闫长吉。 6444工厂通往外界的公路崎岖蜿蜒,司机必须具备高超的驾驶技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学东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开6444厂32年了,在那里待了18年。32年里做过工程机械、环保设备、軋钢设备、钢结构、石油装备、煤炭设备、特种耐磨材料等行业。而且总是站在行业的前沿与国内外最高水平甚至是全盲点挑战。可当我静下来做一个梳理时,竟惊异地发现,这全部的底气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6444工厂!在那里,每一个过程都是坚实的积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所提高,当可以站在一个高度俯视群雄时,最应该感谢的是6444厂!谢谢6444,谢谢曾经激情澎湃且不懈努力的18年!</span></p> 王学东年轻照和近照。 王学东(二排中间)所在铣工班合影留念。 王学东(四排左四)被选为厂团代会代表,全体代表合影。 王学东被工厂推荐参加铁道兵工程学院(现为中国铁道大学)脱产两年学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沈克让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是l971年自围场选调进厂的天津知青,入职后除了会打篮球外,别的一无所能,领导安排我跟着何洪福师傅学刨工。他技术很好,对徒弟们更好,这位抗美援朝老兵教会我做人。刘世隆政委、李润普厂长、李财副政委以及叶寿均连长除了教育我要努力工作外,还对生活嘘寒问暖,给予极大关怀。当年物资紧张,每人细粮很少,现在想起来那时去串门,领导留吃饭,真是吃的是家属的有数指标,此生无可尝还!永远感恩培育我的6444厂!</span></p> 沈克让年轻照和近照。 沈克让(后排左四)所在大件班合影。前排右三何洪福。 2018年4月沈克让借老同事在徐州聚会之机,专程去6414厂宿舍区看望时年均91岁的师傅和师娘。 沈克让(右二)与何师傅一家人合影留念。照片右一是何师傅的儿子何建设、左一是何师傅的儿媳朱建英,两人原均为6444厂职工,后调回徐州。 今年(2021年)4月份沈克让(左二)携老伴董德庆(右一)再次前往徐州看望已94岁高龄的何师傅老两口,对师傅的情谊之深可见一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敏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承德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科长韩婧,这个我们6444工厂老职工们几乎完全陌生的名字,而今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中。因为时值“八一”建军节94周年之际,韩婧大作《燕山深处的军工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6444工厂》在老工友微信群、朋友圈等媒介中热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把我们带回到50年前,带回到那个充满青春与活力的时代。作者对当年艰苦卓绝的军工创业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褒奖。当然,这种褒奖绝不仅仅是6444,而是对所有军工人的褒奖,也是对那个无私时代精神的充分肯定。正如作者所言:“兴隆八楞山下的铁道兵军人和职工,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负党的光荣使命,坚持自己的初心、初始、初衷,用青春与热血,在共和国的发展之歌中奏出了自己的强音”而今,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军工创业者们都已60开外,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安度晚年,更令他们欣慰的是,曾经的付出与牺牲,并没有被世人忘记;曾经的创业精神也在传承,因为有韩婧!还有王婧、张婧、李靖。感谢承德市档案馆!感谢韩婧!</span></p> 李敏年轻照和近照。 李敏(后排左四)在维修班合影。 李敏(二排右一)在维修班与领导合影。 李敏(左一)到徐州6414厂接受培训,在淮海纪念塔留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赵万波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6444工厂是承德地区兴隆县的“军工之花”,厂篮球队和宣传队是活跃在“军工之花”的文体“轻骑兵”。在没有电视,缺乏文体活动的年代,给广大职工带来了快乐,增强了凝聚力。只要有篮球比赛,灯光球场两侧便早早地摆满了小板凳。比赛开始,场内生龙活虎,场外人头攒动,助阵的呐喊和欢呼声不断,兴奋与欢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当年的篮球队在兴隆县很“牛”,除去县联队和103指挥部联队等大型联队以外,如果单打独斗,可以说打遍兴隆无对手。1974年曾凡利、沈克让、孟庆发和我,女队魏志华、郝淑云、马志伟、王秀英等,参加了铁道兵后勤部篮球赛,夏吉生、李殿军参加了承德地区篮球赛,那段时间是篮球队最辉煌的阶段……随着曾凡利、沈克让调走,老队员年龄渐大,辉煌不再。张洪祥、陈刚、陈杰、李洪法、叶满松等新生力量迅速崛起……6444厂篮球队一一我们永远的怀念!</span></p> 赵万波年轻照和近照。 早期的厂男篮队员合影。在参加兴隆县举办的联赛中取得好成绩。后排左二赵万波。 工厂男女篮在北京参加三厂友谊赛期间游览颐和园留影。前排右三赵万波。 工厂男女篮代表铁后到兄弟单位巡回比赛期间在天津留影。前左一赵万波。 工厂的男篮、男乒、男羽在参加兴隆县举办的比赛中均取得好成绩。厂领导与队员合影留念。后排右五赵万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除了6444工厂的老同事,一些外单位人士也纷纷留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利民(承德铁路俱乐部主任)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看到了承德市档案馆的同志借“八一”建军节之际,将承德燕山深处铁道兵军工厂的事迹报道出来,非常高兴。这段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军工奋斗故事,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推出,意义非凡,是你们让历史说话再现当年,铁道兵军工厂的事迹令人难忘。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曹建平主任的引领下结识了他们,当时他们正在准备写一部关于铁道兵6444军工厂的回忆录《岁月回眸》和一部七集电视片《山楂花开山里红》,听完他们的想法让我特别震惊,这批当年把青春献给了军工事业,而今七十有余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军工们,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再现当年的火红年代,留住这段辉煌的历史。他们眷恋着当年奋斗过的足迹,不忘初心,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个用史实说话的中国人解放军铁道兵6444军工厂成长史。在承德也有很多的军工企业,在铁道兵来讲他们的同行也有许多,但是,只有他们完成了书写军工厂历史的使命,为后人留下了铁道兵军工史,在他们中间有的人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作出了奉献却没有看到今天的辉煌,这样的故事让人落泪。市档案馆通过建党百年这个平台,推出这个故事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啊。向铁道兵6444军工厂的老兵们致敬,向承德市档案馆的同志们致敬。</span></p> 以上照片是杨利民陪同曹建平、王春普在6444工厂原址采风情景。杨利民拍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赵夜莺(原三五四四工厂车间主任)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经详细看过《山楂花开山里红一七集电视专题片》,深深为大山里的铁道兵后勤部队的军工战士的创业精神和对国防建没的赤胆忠心所感动。可能年轻的一代并不理解那段历史,也不太相信真的有那么一群热血青年,在老一辈军工的带领领下创造下如此辉煌的业绩,我想告诉年青的一代,这是事实,是一段记录在共和国创业史中的不可忽视和难忘的历史,是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的激励后人的历史。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再读这篇文章,让我们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慨颇深。让历史告诉年轻的一代创业艰难,激励后人奋发图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岁月如歌的作者,把这段历史再次呈现给大家,感谢六四四四工厂的组委会用文字记录下了这难忘的岁月,军工精神永存,也必将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鼓舞后人。</span></p> 厂工会首届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厂第二届党代会全体代表合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承德谢欢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年前,有机会拜读过《岁月回眸-六四四厂五十周年纪念》这本书。时值“八一”纪念日又拜读了《岁月如歌》。让我把六四四厂奋斗历史和铁道兵串联起来。思绪又一次把我带回了那个沸腾生活的年代。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军人,技术人员,青年学生怀着无私无畏,为国防奉献一切的理想,义无反顾钻进大深山,投身到小三线建设中。在此后十几年当中,他们艰苦奋斗,用智慧、劳动,为备战、为铁道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书写了一段平凡又辉煌的历史。岁月如歌,这些可敬可爱的军工人的奋斗经历,给后来的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谢书写历史的人,感谢记录历史的人。一代军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负使命精神一定会激励后人,砥砺前行,为实现梦想而奋斗!</span></p> 1983年底铁道兵撤编前,铁道兵后勤部召开所属单位主要领导会议,我厂的厂长和书记参加。图为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一集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二集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三集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四集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五集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六集 《山楂花开山里红-6444工厂的铁后岁月》厂史纪录片第七集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Pl43gzx_H5xg6i8aWf_yw"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韩婧文章:岁月如歌“八一”建军节:你还记得燕山深处的解放军6444吗?</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