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乡愁

年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车行走在夹山的戈壁荒原,的确枯燥,我睁大着眼睛,看着车窗外流逝的岁月,又不能控制地被卷进了某种不真实的梦境里去。</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只是巴掌大小的地儿,地图上无法标注它的位置。如果说甘肃像一块狗啃的骨头,那我的家乡就是那一块没有啃净的筋腱。相较于大城市的经济腾飞,家乡更像是丝绸之路的盲肠。</p> <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家乡,正是放暑假,一群衣着光鲜的孩子,在村头喧闹,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都是我熟悉的人,但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一个孩子爬上路边的沙枣树,一如小时候的我,哪儿危险就往哪钻。现在的我如果也爬到树上,估计会像一个傻子。</p> <p class="ql-block">我小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每顿饭都吃萝卜汤,为什么父亲那么爱吃咸菜。吃不下饭时,母亲会说:“不想吃,你就到四婶家去吃,看看他们吃的什么?”,实际上四婶家的饭还不如我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时候家里穷,我常羡慕别人家里添置的家具,在霍老师家第一次见到了沙发、写字台、五斗橱、六斗柜。哪一年,父母亲倾其所有,也添置了一个大衣柜,盯着衣柜上的两只仙鹤看,它们为什么会站在松树上,一只望天啼鸣,一只低头不语,始终没有猜出来。</span></p> <p class="ql-block">太穷了,所以我打小就知道:离开农村才有出路。然而学习不好,跃龙门又是何其难。终于,在1990年在家人的帮助下,离开了生活21年的家乡,我以为那只是一次远行,就像小时候常做的那样——越过“肖家湖”,淌过“南河”,穿过南沙窝里的“白水泉”,登上那个最高的沙山探宝(这一片儿时的乐园,现在已经被胡杨林景区用围栏圈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清苦,总有一种想离开家出去生活的念头。现在想来除了惧怕清苦困顿的生活,更多的是年少面对改变困苦生活的无力感,相应而生的一种逃避是非的思想。但是,当我可以自由出入时,我却成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离开家那天,天上有一片薄薄的云彩,忽而化作一幅心形图案,那里的一切都折射在我身上,我抖抖身子,后背上几只蝴蝶飞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