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魁北克,加拿大🇨🇦的法国🇫🇷

坐看云起时

<p class="ql-block">魁北克省(法语:Québec 英语:Quebec),为加拿大的一级行政单位,加拿大面积第一大省,截至2015年,总面积为166.7万平方公里,人口823万,超过80%的人口为法国后裔,是北美地区的法国文化中心,官方语言为法语。</p><p class="ql-block">魁北克省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北濒哈得逊湾,东临拉布拉多地区和圣劳伦斯湾,南接美国,西连安大略省和詹姆斯湾,为加拿大和北美洲东部的交通要道。首府魁北克市,最大城市蒙特利尔。 </p><p class="ql-block">2014年,魁北克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3737亿加元,约占全加拿大的20%,服务业产值约占该省GDP的70.7%,制造业占14.4%。航空工业、多媒体游戏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核心产业。</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这个名字源于印第安语,原义是峡湾。原住民用此词来指现魁北克市处圣劳伦斯河口处,圣劳伦斯河从西流至此地豁然开阔。</p><p class="ql-block">最早来该地的欧洲探险家是雅克·卡蒂亚,他于1534年到达加斯佩地区,1535年航入圣劳伦斯河。</p><p class="ql-block">1627年后,法王路易十三下令,除罗马天主教外的移民不得在新法兰西定居。此举保证了殖民地的教育和福利都掌握在教会的手中。1663年新法兰西成为王室直属省,由让·塔隆管辖。</p><p class="ql-block">1763年,英国同法王路易十五签署巴黎条约,法国放弃新法兰西以换取继续拥有西印度群岛的瓜德罗普。英国人将加拿大(当时新法兰西的一部分)改名为魁北克省。</p><p class="ql-block">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魁北克法案》,该法案确保了魁北克地区的法语和法国文化不受威胁。这个法案还允许魁北克保留法国的民事法和整个法律体系,同时也保障了宗教自由,罗马天主教得以保留。</p><p class="ql-block">1776年美国革命后,英裔保皇党涌入加拿大,改变了人口构成。为此,1791年宪法法案以渥太华河为界,将原有的殖民地分成两块。西部为上加拿大,改用英国法律系统,东部为下加拿大,维持原状。</p><p class="ql-block">1841年,英国政府将上下加拿大并为加拿大省。</p><p class="ql-block">1867年,加拿大省与另两个英属殖民地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合并为加拿大联盟,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1977年,勒维克领导魁北克人党赢得省选并颁布了《法语宪章》(又称101法案)。此法案确立了法语在魁北克作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地位并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1980年,魁北克省就主权问题在全省举行了第一次全民公投,选民中百分之六十的魁北克人投票反对脱离加拿大。</p><p class="ql-block">1995年10月30日,魁北克省第二次关于独立问题的公投再次未被通过,但双方选票非常接近(50.6%反对,49.4%赞成)。</p><p class="ql-block">2006年11月27日,加拿大国会以266票同意16票反对通过了总理哈珀的“魁北克人是统一的加拿大中的一个民族”的动议。</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是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是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后者主要聚集在魁北克省。该省面积154.2万平方公里,人口748.7万(2003年),其中讲法语的居民占82%。上个世纪80年代,魁北克省执政的魁北克人党提出魁北克政治上实现独立、经济上与加拿大其它地区保持联系,即“主权-联系”的主张。1980年,魁北克省就独立问题在全省举行首次公民投票,结果要求独立的主张遭否决。1993年10月,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集团成为联邦议会仅次于执政党的第二大政党。1994年9月,魁北克人党在再次赢得省选后即提出了《魁北克主权法》决议草案。1995年10月魁北克省就魁独问题再次举行公决,结果统一派以微弱多数险胜,加面临的分裂危机暂告平息。1998年8月,加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宣布魁北克省无权单方面宣布独立。2000年,加议会通过关于魁独公决规则的法案,从法律上为魁独设置了障碍。2003年4月,魁北克省省议会选举中,自由党击败魁人党而成为执政党,魁独运动进一步陷入低潮。</p><p class="ql-block">早在1608年,法国人就在魁北克建立了第一块永久殖民地。此后一百多年间,法国移民大军不断前往魁北克,法国依靠这些移民,以魁北克为中心控制了整个加拿大。1756年至1763年,英法打了七年仗,法国战败后被迫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但法国人不甘心丧失对魁北克的控制,利用与魁北克密切的经济与文化联系,不断扩大影响。魁北克省虽然是加拿大的组成部分,但在历史、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其它地区迥异。魁北克的法语居民约占59%,英语居民约占9%,另外32%的人则通晓英法双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及历史的心结,法裔与英裔一直存在矛盾,尤其是魁北克法裔人一直无法接受浓厚殖民地色彩的,继承英国政制的加拿大宪法,长期试图脱离加拿大,成立独立国家。</p> <p class="ql-block">知道魁北克是许多年前朋友的孩子想留学,收到魁北克的大学录取,因为是法语地区且冬季寒冷后放弃,改去澳大利亚了。又在前些年魁北克的法语区闹独立,沸沸扬扬。</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的面积居然是法国的三倍,人口大约是法国的八分之一,80%的人讲法语,我们的车进入魁北克市时发现,路标、广告、招牌都是法文的,仿佛是到了法国🇫🇷。我们的姑爷6岁就来到加国英语挺棒没学过法语,对此也感觉陌生起来。</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魁北克发生了寂静革命,魁北克民族意识开始抬头。许多人认为加拿大的宪法是1876年由英国国会制定的,既没有经过民主讨论通过,也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感情,而且占加拿大当时人口三分之一的魁北克的利益完全被排除在外,毫无政治主权。因此,成立于1968年的魁北克党(Bloc Quebecois)公开提出独立问题,其政纲明确规定要获得政治主权。魁北克党1970年相继绑架了英国贸易代表及魁北克省劳工部长,胁迫政府允许魁北克独立。最终,在加拿大政府的镇压下暴力活动才逐渐平息,但国家却蒙受了巨大损失。魁北克党1976年获得了省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110席中的71 席),变成了魁北克省的执政党。</p><p class="ql-block">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后,进一步谋求政治独立。1979年10月正式提出要在魁北克和加拿大联邦之间建立新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即魁北克在政治上独立,但在经济上与加拿大结合,包括货币、利率、贸易等结合方案。1980年,魁北克就这个“主权-结合”方案进行了第一次公民投票,赞成票占40.44%,反对票占59.56%。魁北克第一次独立运动遂以失败告终。</p> <p class="ql-block">当年英法的七年之战打了败仗,一直耿耿于怀?1967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参加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时,公然高呼魁北克独立万岁!从此加法交恶。</p><p class="ql-block">百度信息:1608年法国人来到北美洲并在魁北克建立了一块殖民地,之后远在欧洲的法国人不断移民魁北克,法国正是依靠这些移民,以魁北克为中心控制了整个加拿大。1756年至1763年,英法之间进行了“七年战争”,法国兵败被迫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一场被称作“平静革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争权运动拉开了当代法裔加拿大人民族主义高涨的序幕。</p><p class="ql-block">法国作为加拿大法裔人口的民族母国,一直在语言、宗教、文化上与魁北克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魁北克独立运动的主要支持者。1967年7月27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借出席蒙特利尔“67年国际出口博览会”之机,访问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并在市政广场面对魁北克公众时公开用法语高喊:“魁北克自由万岁”。以煽动魁北克独立情绪,公开支持魁北克省独立。戴高乐的卷入对魁北克独立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极大的刺激了法裔加拿大民族主义分子。</p><p class="ql-block">此后的法国总统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无不对魁北克的独立行动给予公开支持。</p><p class="ql-block">1968年,一些激进的魁北克法裔民族主义分子,还组建了“魁北克解放阵线”和“魁北克解放军”这样的恐怖组织,谋求用暴力手段实现魁北克的独立,曾经和政府发生武装冲突。</p> <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魁北克独立运动对加拿大和魁北克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从1976年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到1980年第一次公投,这段时间里有近十万英裔人士搬离蒙特利尔,许多英裔企业也同时搬往安河,这对魁北克经济造成很大影响。然而,除了表面上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外,魁北克独立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加拿大社会的民主生活,催生了加拿大《人权和自由宪章》和联邦多元文化政策;更由于魁北克的原因,加拿大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敢轻易追随英美两国,尤其尽量避免参加两国发动的战争,因为加拿大一旦参加战争,就很容易成为魁北克分离出去最好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初魁北克土地上的法国人大多都是从法国移民到北美洲的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而等到后期的法国大革命发生和结束之后,越来越多的贵族甚至是王室成员也都移民到了魁北克来躲避国内的纷乱。即便他们是落魄、逃难的贵族和王室,但是他们长年累积在骨子里的骄傲和自尊仍然存在,因此即便他们身在魁北克,他们也觉得自己理应高加拿大人一等,尤其是英裔加拿大人。</p><p class="ql-block">但事实是在加拿大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魁北克的经济发展一直不尽人意。经济上的落后于其他地区导致的是魁北克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据相关资料统计,在那段时间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的收入处于加拿大社会的最底层,甚至要比新移民的收入还要低。这种与意想中的社会地位的不匹配而造成的心理落差感萦绕在每一个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心头上,最终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的"安静革命"。</p><p class="ql-block">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一加国的政治学教授出了个主意,增加了谈判的筹码。要魁北克承担和偿还这些年的债务和贷款,以及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每年加国上百亿的支持;其它各省对魁北克的支持,如果独立与各省有边境并交恶,再仅有的出海口如果中断,就断了对外的交往,对雪上加霜的经济影响很大,让魁省的百姓立刻生活窘迫。独立对百姓没有好处?得不到百姓支持,让这些闹魁独想过把独立瘾的政治精英们知难而退。</p><p class="ql-block">还有人不恰当地说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疆独,太扯了!夺取政权方法很多?最终还是要人民的支持,最近的塔利班都知道要改变政策争取更多的阿富汗人民。魁北克的独立最终是因为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魁北克仍然是加拿大的法国,仅是一个国家独立的民族而已。</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城分两部分,新城和老城,也称上城和下城。高地建的新城,高楼林立;旧城沿海也叫下城,鹅卵石铺地,古色古香,游人如织,是魁北克城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离墨西哥🇲🇽近。</p> <p class="ql-block">下图右下角是一座军营,据说现在还是。</p> <p class="ql-block">离华盛顿也近</p> <p class="ql-block">离莫斯科也近。</p> <p class="ql-block">这个电梯是上下城的连接交通。</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下走,就是下城的步行街,世界各地游人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著名吃食Poutine ,一种浇了牛肉汁的奶酪块和炸土豆的食物,我喜欢。吃过其它地方和其它店的,还是费尔蒙城堡酒店对面门前排着长队的这家最好吃。</p> <p class="ql-block">离开蒙特利尔到魁北克的路上的一家自助餐厅,西人做的中餐,吃饱吃好,做为团餐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路易14的塑像,这是法语区啊!曾经的法国的加拿大。</p> <p class="ql-block">被导游忽悠了。说是今晚法式大餐,让提前点餐到餐厅即可享用。价钱不便宜,食材也不错,厨艺真的是太一般啦。</p> <p class="ql-block">小牛肉做成这样?配菜和意面还不如中午的自助餐,期间导游一个劲儿地帮店家推销苹果酒。出门后发现这是一家披萨店,我们的若干道菜大餐吃出了大锅饭的味道。后来有人参加加东游也准备到魁北克,我建议她不要好奇地参加旅游团的这个法式大餐活动。其实出门就看到了,对面就有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套餐加了一份著名法菜烙蛤蜊,这卖像真是很一般?曾经在总参平安里游泳馆参加一宴请,一道烙蛤蜊十分美味惊艳,到了这里曾经法国的加拿大反而没有感到谁更正宗。</p> <p class="ql-block">在费尔蒙特城堡酒店门前,这是达利的作品,底座上有标价是美元6位数。</p> <p class="ql-block">趁着夜色到下榻酒店对面的超市逛一下,发现都是法文居然只认识食物不认识文字,十足的文盲?</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的法律酒是酒类专卖店才有的买,且税收挺高。在这里是网开一面,超市卖酒让我看到了感觉很亲切,加拿大政府对法语区的浪漫需要及优待也体现在这儿了。</p> <p class="ql-block">超市里都是法文标识。</p> <p class="ql-block">圣劳伦斯河从这里流过,奔向大西洋。</p> <p class="ql-block">这里冬季寒冷,阳台真是用来晒太阳的。</p> <p class="ql-block">人头攒动,长枪短炮;不知道是在拍什么?</p> <p class="ql-block">加东旅行,魁北克一日游,时间短、印象深。认真思考,寻求独立谈何容易?无论魁北克、加泰罗尼亚、北爱尔兰、还是阿富汗,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才是政治正确的选择和标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