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节,bua节

独木凉

<p class="ql-block">中元节,(别名:七月半、吉祥月、施孤、斋孤),道教名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p><p class="ql-block">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p><p class="ql-block">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也带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始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p><p class="ql-block">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p> <p class="ql-block">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p> <p class="ql-block">而在我们海南这边,不同的地方过的中元节日期也不一样,我们家乡这边过的是七月十四,也就是祭祖节。我就讲讲一下我家长乡这边的过中元节的习俗吧。</p><p class="ql-block">祭祖节,在我们这边叫作“bua节”,不叫“鬼节”。</p> <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21日这天,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十四日,我们是要包“bua”的,因为这是祭祖之一的礼节。而我家的包“bua”需要的配料就是“椰子🥥、面粉、花生、香蕉叶、食用油”等等,有些人家还会加入芝麻,看个人口味吧。我先说一下椰子吧。椰子不能选太嫩的,不然就会在蒸煮的时候因为汁水太多而造成“bua”容易破裂,而且口感不如老椰子包出来的好吃。(如图所示)</p><p class="ql-block">早上,我刷着牙,对正在做饭的阿妈说我来负责刨椰子。</p> <p class="ql-block">刨椰子是个力气活,手臂一定要有力气,不然刨完一个椰子,你的肌肉会变得很僵硬,就像我,虽然每年过节我都会刨椰子,但不是每天啊!是每年的这一天而已。我一边刨一边给自己打气加油,自言自语已是常态😂😂。刨完给我阿妈展示成果,自我夸奖“小张张果然很棒,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大功告成了”。我阿妈也是个捧哏儿,她直接笑道:“嗯,很厉害,瓢都刨出来了”。刨完就是如图所示的就剩椰子壳啦!</p> <p class="ql-block">我刨完一个椰子肉的成果,图里的工具就是我用来刨椰子的刨子。</p> <p class="ql-block">接着就是炒花生(也可以先炒花生米再刨椰丝,也可以同时进行,分工合作就好),炒花生要掌握火候,火候失了水准,就变成“焦花生”了。我不擅长细活这个就交给了我阿妈啦。</p><p class="ql-block">只见她熟练的打开煤气灶,调好火,上锅,一气呵成。然后等锅里的水蒸发掉,直接往锅里倒已经剥好的花生米(记住:包bua用的花生米在炒的时候不要加食用油炒哦),拿着锅铲慢慢炒了起来,等到花生米有香味出来,并且花生米外面的一层皮脱落渐渐脱落就可以出锅了。关上火🔥,把花生米捞出来放在筛里。</p> <p class="ql-block">等稍微凉点就可以放进碾槽里碾碎了(忘了拍碾槽碾碎的过程了😃😃),不过不要太“碎”哦,会影响口感,吃起来就没有咬花生的那种脆感了。如图就好。</p> <p class="ql-block">接着就是搅拌,花生加椰丝,再在里面加入白糖和红糖,就可以搅拌了,我负责搅拌,阿妈负责配糖。一般一盆“bua”,我们家就是一个椰子、一斤花生、一斤白糖、一斤红糖左右。看个人喜好,有些人喜欢吃甜些,有些人则喜欢淡一些。</p> <p class="ql-block">接着就是和面了,和面我不会,但我阿妈会啊!她可是和面高手,反正我从小到大都是看着阿妈这么和面过来了。包“bua”的面是不能稀的,不然包不出来,和成如图的话就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要包“bua”的香蕉叶啦,要记得洗干净哦,开始包“bua”咯,这时就是“食用油”的用处了。</p><p class="ql-block">在要用来装“bua”的盆里淋上薄薄的一层油,直到整个盆里的受油面积均匀,然后在香蕉叶上也抹一层油。这么做是为了防止面粉粘锅,减少受力面积,也是为了防止“bua”黏在香蕉叶上。</p> <p class="ql-block">开始包“bua”啦,这时先在手上抹点油,也是为了防止面粉沾手。接着从已发好的面粉捏一小块,弄成圆形,再均匀摊开来,在手上摊成面饼大小,然后把已经弄好的馅往里面加,因为手型的大小不同,捏成的面饼大小也不一致,所以加入的配料多少也不一致。我一般加一勺半,我阿妈加两勺。</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从边沿捏起来,直到看不到里面的馅,就算是完成了一个“bua”包完的过程啦!</p><p class="ql-block">“将将将将~”,如图就是“bua”的成型。</p> <p class="ql-block">接着就是开始做饭祭祖咯。我们家这边的习俗会用公鸡祭祖,就是煮好一直完整的公鸡摆盘,然后再准备一些猪肉以及饭菜等等,摆上“拜公桌”,再准备一壶酒和小酒杯,一包香烟和五口槟榔以及喝的一些饮料等。</p><p class="ql-block">接着就燃香点蜡烛啦,在这过程中要敬三次酒给先祖,和祖先说一些悄悄话等等。等敬到第三次酒的时候,就要“拜公”了,然后就开始给先祖烧纸钱。</p> <p class="ql-block">等我们吃完饭后,月亮已上树梢。这时阿妈就会给一些在另一个世界没人祭拜的人烧纸钱,祈愿他们来生有个好去处,找到一个好人家。</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科普一下,我在互联网上找的资料吧。</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半是个隆重热闹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七月半祭祖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p><p class="ql-block">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p><p class="ql-block">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p> <p class="ql-block">不希望这样的节日被遗忘,希望一直传承下去。因为我们不该忘记自己的祖先,也不该忘记那些为了和平而付出生命的“英灵”。</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独木凉,原创作者,90后,海南人。思想天马行空,写作源于现实和想象。灵感来了提笔填词,思绪没了卸墨搁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