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9日——8月21日,濮阳县第五小学语文教师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的公益网络直播名师优课讲座。在三天丰富的课程学习中,老师们与智者同行,与智者对话,细细研读案例,深刻反思教学,认真倾听,深入思考,不舍得放过王老师说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受益匪浅。</p> 培训简介 <p class="ql-block"> 王崧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小语会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讲述系列节目《爱上语文》12集。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共三天,王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6节课堂实录和6个专题讲座。在课堂实录中不仅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春趣》、优美散文诗《好的故事》、短篇小说《城南旧事》,还有经典古诗《枫桥夜泊》、文言文《爱莲说》、回忆录《十六年前的回忆》。王老师的专题报告都是围绕“语文要素”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述,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语文要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p> 课堂实录 <p class="ql-block"> 好的课堂,应该是有灵魂的。王崧舟老师课堂的灵魂不仅有课堂上呈现的技巧,还有他诗意的语言和精妙的构思。</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在讲授《好的故事》时,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王老师根据课后第一题询问孩子们第一次读课文时是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孩子们的回答王老师引出这些词语都出自现代文学初创时期,并引导孩子们在没有资料辅助的前提下从文中找出现代文学初创的时期,接着王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这些词语的现代说法并带领大家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整堂课王老师都是把学生放在主体,运用师生合作读书、补充资料、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这“好的故事”中。学生也在王老师的讲解中对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的鲁迅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爱莲说》选自初中统编教材,但是王老师却放在了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目的是指导孩子们有目的的阅读,希望教给孩子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王老师先是出示诗中的几种花询问孩子们对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次教学的主角莲花。在了解诗人资料的前提下带领着孩子们一步一步地走入周敦颐先生的莲花之中,接着一点一点地读书,在读中感受文言语感,在读中理解文言语感,在读中积累文言语感,在读中运用文言语感,在读中背诵。整堂课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受,每一次的阅读都提出明确的阅读目的,让孩子们通过阅读目的学会阅读方法。</p> <p class="ql-block"> 对于《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王崧舟老师先是指导孩子们通过对题目的不同朗读,帮助孩子们弄清楚谁回忆谁,然后又借助几代领导人对李大钊的评价引出重要的时间——十六年前。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课前的了解用一句话说说1927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十六年前年的血雨腥风。王老师紧紧围绕着“十六年前的回忆”如此清晰这条线索,梳理出来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针对重要事件,王老师设置了三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孩子们在读中感悟,最后又让孩子们以李大钊和李星华的口吻写一写在法庭上彼此的心里话,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运用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王老师先是播放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送别》,奠定了整堂课的悲伤气氛。然后带着孩子们简化事件,梳理整本书的结构。紧接着逐段逐句逐词的讲解这些令人悲伤的细节。运用多种方法使孩子们把握整本书的主旨,深化了文章主题——离别就是成长。最后又是以主人翁“英子”的口吻给小说中的人物写一段话,做到了读写结合。</p> <p class="ql-block"> 《红楼春趣》这节课,王崧舟老师在紧扣部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虔诚的守护之心引领学生眷注、深情地拥抱《红楼梦》,用心、用情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唤醒学生的诗意生命。他的唤醒是巧妙的,王老师的这节课借用交流平台引领学生提炼和概括阅读名著的方法的开篇,概括出:联系课文,猜测意思;难解语句,暂且放过;借助资料,扩大了解;结合影视,加深理解四种读书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巧妙地渗透进课堂学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在这种建构于学生阅读经验之上的放松催化下,阅读变成享受和探求,学生的阅读渴望便欣欣然地生发起来。</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枫桥夜泊》,王老师打破了传统的读诗、释义和写感情,而是带着同学们在一遍一遍的读中找出作者看到的,听到的进而引出张继心中的愁苦。在讲解“霜满天”的时候,王老师大胆质疑,霜只能出现在树叶、窗户、地上,怎么能出现在天上呢?是不是张继写错了呢?引导孩子们发现这其实是张继的想象,所有的事物对张继来说都是配合着他的愁眠。王老师还把教学归结到写上,把孩子们形容成钟声,让钟声写给张继一段又一段美丽的话。</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作为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线索,“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王崧舟老师告诉我们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就能精准打开部编语文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真正让“好教利学”在课堂中落地。那什么是语文要素呢?它并不是一个新词,字、词、句、段、篇里所包含的诸多知识是语文要素,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指向是语文要素,品、悟、思、辨、赏等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要素,还有需要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属于语文要素。</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部编教材中,语文要素很好的渗透其中。教材设有“单元导引”,主要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这实际上就是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研究“单元导引”的内容,从而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在本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落实。</p> <p class="ql-block"> 从课后练习中提炼,新编教材课后习题设计“旧貌换新颜”,是部编教材的主要亮点。读懂了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特别是“新题目”背后的新理念,就能准确提取语文要素,让教学有了方向。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聚焦语文要素,让它在课堂落地,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p> <p class="ql-block"> 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是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充满人文关怀,尊重需要、赏识个性、激励潜能);第三味是书卷味(充满浓浓的文化,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流溢着儒雅、从容、含蓄、纯正,常常有师生的灵气勃发、灵光闪现、别出心裁、独具慧眼、另辟蹊径)。</p> 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聆听时认真做笔记,学习后,都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按时参加培训测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此次网络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五小的老师们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诗意栖居。成长的路上期遇更好的自己,我们一直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