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是以明清晋商翘楚、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等乔氏家族的宅院而得名。大院始建于清亁隆二十年(1755年〉,由在中堂、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和乔家花园"四堂一园”组成。总占面积25600余平方米。共有18个大院,41个小院,731间房屋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个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路两旁的雕像,展现了乔家家族200多年的兴衰历史。</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院落群。就是乔家近200年行走经商的出发点。乔家大院整体布局气势不凡。俯瞰整个院落就如同一个喜字。</p> <p class="ql-block">门口照壁百寿图上的对联,是左宗棠题词。</p><p class="ql-block">李鸿章也曾留下“子孙贤族壮大,兄弟睦家之肥”的对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为在清光绪年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边疆军务时,他所需的军费大部分是由乔家票号存取。有时候军费紧张,也会向乔家透支借款。以至于左宗棠平定西北回北京述职时,还特意拜访过乔致庸。</p><p class="ql-block">其二李鸿章在组建北洋舰队时,乔志庸也曾捐献白银10万两。</p><p class="ql-block">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慈禧太后落难。乔致庸也曾借给她30万白银。而这些银两乔家最后也是分文未取。</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也不是一个吝啬之人。他不仅赐匾额“福种琅环”一块两盏九龙灯。同时还留下了一块,象征九五至尊的九龙屏风。</p> <p class="ql-block">乔家在乔致庸时期,经商已经达到了顶峰。他一身经商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人称乔致庸“亮财主”。</p><p class="ql-block">乔致庸一共有六任夫人,因乔家祖训不许纳妾,因此,他的六位夫人都是续弦而来。而最让他悲痛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最长寿的儿子,也在他去世后的几年内,不幸离世。</p> <p class="ql-block">乔家第一院最为古朴。见证了乔氏家族200多年的兴衰历史。乔家大院若是单一看这里的院落。彩绘、砖雕、石雕、木雕就会显得十分无趣。</p> <p class="ql-block">这是乔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的一个车轱辘能換一辆宝马<上面镶嵌了许多钻石>。这辆车能換一套豪宅。很珍贵。</p> <p class="ql-block">德信堂,是乔全德的儿子乔致祥的宅院,堂名取《诗经》的"长发其祥"与《中庸》的“惟有德者居之”之意。院落群布列有致,层次分明,总体布局为隶书“寿”字,装饰考究,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这个铁牛和镜子还有九龙灯,是乔家的三大宝贝。</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们家的厨房,很大,前面还有一个小灶间。乔家美食“八碗八碟”八碗(喇嘛肉、蘑菇炖豆腐、安炖茄子、羊肉萝卜、甜米、红烧肉,红炖肉、清蒸丸子);八碟(乔氏焖干肉、贾令熏肉、致庸灌肠、糖醋黄瓜、花生米、拌豆腐、祁县蛋卷)。</p> <p class="ql-block">乔家“复”字号</p><p class="ql-block">清道光九年(1829),乔家独资在包头财神庙街开设“复盛全”。清同治三年(1864年)又在财神庙街瓦窑沟设“复盛西”“复盛公”“复盛全"三大号皆下设典当、估衣、草料、粮店、钱业等不同业务的店铺,共十九个铺面、雇员达五百人之多。</p><p class="ql-block">乔家还在包头开设了,复盛油坊、复盛和、通和长粮店,广顺恒、复盛锦,复盛协钱铺及复盛菜园等众多字号。此外,乔家在规划城(今呼和浩特)还开设有通顺南百货店、通顺北毛皮店、大德粮店、德兴粮店、德兴长面铺、法中庸钱铺等,当时人们把这些乔家所设字号统称为“复”字号。</p> <p class="ql-block">复盛公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乔贵发与结义兄弟秦肇庆合伙创设的广盛公改组而成。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盛公等晋商出资出力建成包头城垣。至今仍流传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民谚。</p> <p class="ql-block">乔家开仓济贫。</p> <p class="ql-block">她是乔家保元堂乔吉士的三女儿。乔毓琳从小爱运动,尤其喜欢打网球,他曾代表山西在华北运动会上获得过网球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冠军,她是章子怡的亲姥姥。</p> <p class="ql-block">宁守堂为乔氏家族始祖乔贵发的故居,俗称“老院”。堂名取意“宁静致远,取信守约”。</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刺绣工艺非常精湛。</p> <p class="ql-block">这是乔家看时间用的。</p> <p class="ql-block">1990年,张艺谋为寻找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场景走遍全国各地,他见到富丽严整的乔家大院时格外的惊喜,当时决定全剧在乔家大院拍摄。喜庆吉祥的红灯笼成为了乔家大院的标志性文化元素,独具文化底蕴的乔家大院引领了晋商大院开发热潮。2006年。以乔家为原型创作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该剧再现了乔致庸继承祖业创造商业辉煌的传奇故事。乔致庸心系天下,以义求利,兴商报国情怀,赢得了观众的强烈关注,重新喚起了社会各界对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的思考与讨论,为此,在全国兴起了乔家大院儿热,晋商文化热,点亮了晋商之光。</p> <p class="ql-block">大红灯笼高高挂。象征着合家团圆,圆满与富贵。</p><p class="ql-block">红灯笼挂门头暗示鸿运当头。</p><p class="ql-block">"灯"、"丁",谐音,意味着家族人丁兴旺。</p> <p class="ql-block">保元堂,取意“秉承科举,保元登科”保元堂是乔家第四代乔超五所建,是乔氏家族最有文化的一支,不仅设计精巧,威武气派,还体现了官衔品级特色。</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在中堂,将儒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庸”之说嵌入其中。“在中"即坚守中庸。乔致庸对他宅第正堂的命名可见其用心良苦、用意精深。在中堂院落整体布局构成一个大吉大利的“囍”字形。</p> <p class="ql-block">摸着小貔貅合个影,沾沾财气。</p> <p class="ql-block">花园位于保元堂与宁守堂之间。徜徉期间,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小桥流水、亭台阁榭、绿树花草,这是一处及富北方园林特色的景观,穿越这座花园,我们可以暂且从轰轰烈烈里走出来,去观赏与体验乔家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离开乔家大院,外围街景。</p> <p class="ql-block">乔氏一族,从清乾隆初年贫苦农民乔贵发走西口始入商路,直至最终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商贾望族,为后世留下许多商业传奇和家族轶闻,这些商迹往事,或记载于史书典籍,或流传于民间百姓。或传述于乔氏后人。在此撷取几件轶事,让世人了解乔家驰骋商海背后的家族故事及人文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