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有一个令人无限好奇和神往的秘境,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被国务院最后一个认定的单一民族,也是西双版纳独有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人口23143人。基诺两字系基诺语,基是舅父诺是后代。基渃意为舅舅的后代,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很多年前在基诺基诺族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无情的冲毁了基渃人的家,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在这次洪水中只有两兄妹很幸运的活了下来,哥哥叫玛黑妹妹叫玛妞,后来为了繁衍出基渃人新的后代,这玛黑和玛妞结成了夫妻,所以基诺人的父亲也同时也是他的亲舅舅,这就是基渃族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基渃山寨位于景洪市东部基诺乡巴坡村,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诺山古称《攸乐山》,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吉诺山风光还可以体验浓浓的基渃族民俗。</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传说:在远古的时代,洪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善良勇敢的同胞兄妹玛黑,玛妞受仙人保护和指点幸免于难,经过各种艰难坡折,最终结为夫妻,先人曾赐予他们十个葫芦籽,种下后,只长出一颗,结出的100个小葫芦中仅长成一个,却长得像房子一样大。里面还有人在说话,打开一看,葫芦里出来四种人,先出来的是基渃人依次的是汉人,傣人,哈尼人,后来他们各自找到了乐土,从这传说里可以反映出基渃族同汉,傣,哈尼等民族在远古时代的密切关系。</p> <p class="ql-block">【视频】进寨子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寨后,就会看到一座躺卧着,只看的见头部的巨大人性塑像——阿嫫腰北。在基渃语里意为创世女神。</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基诺山古城悠乐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基渃山一名属当地基诺族语,基是舅父,诺是后代,基诺山就是舅父的后代居住之地。基诺族是中国政府最后一个承认的民族,1979年成为第56个民族,由于传说他们的祖先是兄妹,两人躲在一面皮鼓里躲避大洪水成为灾难唯二的人类,所以近亲结婚,繁衍生命,所以又称舅父的后代,舅舅是家里最大的,这里是女娶男嫁为数不多的母系氏族。</p> <p class="ql-block">玛黑和玛妞</p> <p class="ql-block">基诺女神</p> <p class="ql-block">阿嫫腰北</p> <p class="ql-block">基诺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最全面集中展示中国56个民族基诺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现地,现已被确定为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07年基诺族《大鼓舞》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诺族狩猎乐器《奇科》,《布姑》也被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在深度认知基诺文化。从刀耕火种,狩猎,酿酒到服饰文化,习俗,文化,直到从古至今,女神崇拜。以乐悠乐悠实景演出带动文化体验的方法。基渃文化体现项目《攸乐攸乐》,实景演出坐落在峰峦叠嶂,绿茵苍翠,群山环抱的六大古茶山之首的基诺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嫫腰北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远古时候,宇宙是一片汪洋大海。阿嫫腰北第一个来到世上,他是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一天吃九顿饭,他干起活儿来,又快又多。一次可挑两座山,他在天空飞翔,看见下面都是茫茫的洪水。没有歇脚的地方,他就用两手托出土来让洪水变成一片平地,他试试大地牢固,便用手到处去按,按到的地方就凹下去,按不到的地方就凸出来,于是大地出现了平坝,深谷,高山,当他飞到空中往下一看。黄褐色的大地上,没有任何生灵,一片荒凉,阿嫫腰背用它已有的材料做成猪,马,牛,羊,马鹿,松鼠,鱼等。</p> <p class="ql-block">寨子中央的太阳广场基诺太阳鼓。</p> <p class="ql-block">【视频】景区内的演出集中在寨子中央的太阳广场,身着基诺族服饰的青年男女,手持道具,载歌载舞,气势恢宏。游人可以边吃当地特有的烤肉,边欣赏民族风情浓郁的表演,不宜乐乎。</p> <p class="ql-block">基诺山寨是西双版纳基诺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一个最全面,最集中展示基渃文化实体演艺体验地,景区主要游览内容有《牛角字》,《大鼓门》,《牛头路》,《祭祖先玛黑玛妞》,《奇科布姑演奏》,《成年礼展示》,《创世女神阿嫫腰北塑像》,《太阳花坛》,《敬酒迎宾》,《大公坊基渃文化博物馆》,《竹工艺展示》,《民间酿酒》等基诺山寨景区以巴坡自然村寨为依托,将基诺族浓郁的文化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示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孟柏言老师和基诺族居民在一起交谈。</p> <p class="ql-block">来到基诺山寨我们欢迎您。这个攸乐山是怎么来的呢?诸葛亮当年在东汉时期的时候,曾来过这里带着锣鼓游玩非常高兴。基渃山是六大茶山之首。</p> <p class="ql-block">孟老师和基渃族居民一起敲打乐器</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孟老师弹奏《东方红》</p> <p class="ql-block">奇科阿咪!基渃族是居山林地点环境的特殊性,食物的获取,主要靠深山采集和狩猎。因此每当扑获猎物时,就会通过敲击木棍竹筒能发出声音的物品来表达喜悦心情,后来发现在所有敲击物品中,竹筒是最易获取便发生最响的物品,因此敲击竹筒,载歌载舞,逐渐成为进入主人们庆贺的重要方式,久而久之,基诺族也自己的山歌。利用大小,长短不同的竹筒发出不同的声音,制作两种乐器《布姑》和《奇科》。</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孟柏言老师,杨燕老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伉俪深情,相濡以沫,幸福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图腾《大溜》</p> <p class="ql-block">他们手上拿的这种乐器叫做《布姑》</p> <p class="ql-block">狩猎时人待的地方,安全舒适</p> <p class="ql-block">基渃族神枪手,身上两个牛角是装火药,沙子用的,手里拿着是火枪。</p> <p class="ql-block">展示一下狩猎动作,小姑娘拿的是弓箭</p> <p class="ql-block">枪已经几百年了,成为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基渃族人藏身之处</p> <p class="ql-block">牛角路,210级台阶,牛角财富的象征。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兽有兽神。</p> <p class="ql-block">钱财埋在土里。深挖细锄才能得</p> <p class="ql-block">沉香树</p> <p class="ql-block">沉香树</p> <p class="ql-block">沉香树</p> <p class="ql-block">磨盘路</p> <p class="ql-block">【视频】磨盘路</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月亮神,山神,兽神,火神,树神</p> <p class="ql-block">诸葛楼</p> <p class="ql-block">【视频】成人礼仪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参加成人礼仪式</p> <p class="ql-block">成人仪式现场,基渃族青年到十五岁参加成人礼</p> <p class="ql-block">长老</p> <p class="ql-block">穿上新服饰,男孩授予弓箭,打猎,女孩授予锄头,除草。</p> <p class="ql-block">一对新人阿哥和阿咪</p> <p class="ql-block">教唱基渃族情歌</p> <p class="ql-block">长老分别给新人阿哥,阿咪手腕系红线,一个鸡蛋,送一杯酒</p> <p class="ql-block">长老分别给新人阿哥阿咪手腕系一条红线,送一个鸡蛋一杯酒。</p> <p class="ql-block">基渃族小姑娘,天真美丽</p> <p class="ql-block">灵芝</p> <p class="ql-block">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蝎尾蕉</p> <p class="ql-block">刻木记事,基渃族没有文字,用刻木记录发生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记事的各种符号</p> <p class="ql-block">竹子制品——茶叶罐</p> <p class="ql-block">烧开水</p> <p class="ql-block">蚂蚁窝</p> <p class="ql-block">风景一撇</p> <p class="ql-block">磨盘</p> <p class="ql-block">磨盘</p> <p class="ql-block">蚂蚁堆</p> <p class="ql-block">《视频》加工竹子</p> <p class="ql-block">【视频】氏族大公房</p> <p class="ql-block">基渃族男女服装</p> <p class="ql-block">大鼓</p> <p class="ql-block">牛角头</p> <p class="ql-block">蝎尾蕉</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孟柏言老师,杨燕老师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古琴杨燕老师</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孟老师,杨老师伉俪。</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杨燕老师</p> <p class="ql-block">古琴孟老师</p> <p class="ql-block">古琴孟柏言老师</p> <p class="ql-block">《红松看天下》古琴孟柏言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