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时间过得最快的时候就是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中时,煎熬得像几个世纪般漫长的的时候就是无所事事时。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安定,那就要尽量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如果很多人无所事事在社会上闲逛,那就必然会引发一些是非。</p> <p class="ql-block">课堂教学同样如此,一个和谐的、欣欣向荣的班级必然是人人都有事做的,大家都不闲着,都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的,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理解为“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每个学生都找到了他所期望找到的岗位(目标),他们在自己的目标驱动下,自我发展的权利和自我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证明和运用,其自身的内在需求也获得了满足,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自身不再处于游离状态,不再处于教育边缘区域,其心理也将不再因无事可做而徘徊、彷徨和迷惘。在这样的状态下,你会发现,班上平时精力无处发泄的、喜欢制造麻烦的、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也已经慢慢地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主观随意性很大,参与度不平衡:一部分学生在真正参与,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而通常课堂中出现的多数不和谐问题都是由他们带来的。我找很多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反馈回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学习中换汤不换药的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厌倦,失去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二是偶尔不想参与其中,只想发发呆,做做自己的事情;三就是单纯地厌倦某项课程,不想参与。</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达到“充分就业”呢?针对反馈的原因,笔者有以下几点拙见,咱们一起来探讨探讨。</p> <p class="ql-block">一、充分了解学生是前提</p><p class="ql-block">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最基础的条件,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和个性,了解他们的志向、疑虑、弱点和长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集体活动中观察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要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要做到细致入微,平时还应注意积累观察所得的资料,如通过案例或表格记录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水平一言一行做到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教师既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需求和能力水平,“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又能在上课时遇到学生偶尔非主观性地不主动学习的情况时,及时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转变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对学生的完全掌控,当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我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专制的方式去处理,这样处理的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叛逆,你也会感到教学越来越棘手,所以改变我们固有的教学方式是必须的,那么如何改变呢?</p><p class="ql-block">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以游戏化或活动的方式上课,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事做,这样,课堂的整体环境就是稳定的。</p><p class="ql-block">其次,考虑到还有部分孩子不能参与进来,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自身能力不足的,给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如降低学习难度, 让他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不至于无所事事。</p><p class="ql-block">最后,还有个别“油盐不进”的学生,在各种方式都试用过后,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给他安排一些为同学服务或者发挥其自身特长的活,也可以允许他在上课时做自己的事情,但底线就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不打扰同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亲其师,信其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对于学生有效教育的前提是你能否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上这门课程。</p><p class="ql-block">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是做到平等和尊重,即使是学生犯了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学会换位思考是营建良好师生关系不可忽视的;教学过程绝不可能完全根据你预定好的程序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让你与学生产生矛盾的事情,学会爱与包容,在沟通中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让他们感觉到师恩师爱的温暖,这样,再差的学生他也不会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产生了愉悦的情绪,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老师当作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缔造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归宿感和存在感,在这样自然生态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参与学习中来,不让自己闲着。</p> <p class="ql-block">要让学生有事可做,并自觉自主的完成它,我们需要从诸多方面进行考虑,力求创造一个稳定的、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学生从“置身事外”变成“忙在其中”,以此让他们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确保课堂和谐、有序进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