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眼睛看温州,小脚丫行瓯越”,爱家乡,从行走开始。今年我们的研学任务就是探寻温州的长寿之乡——永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站 苍坡古村</p><p class="ql-block"> 研学手册介绍苍坡村布局独特,藏着文房四宝呢,那笔,墨,纸,砚分别在哪儿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苍坡村!爸爸妈妈说要跟我比一比,看谁先找到!嘿嘿,那不用说了,肯定是我拉,因为我的眼睛可是很亮的,像雷达一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苍坡村是一个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span>沿着石子路我来到了村口,这我看到了石头砌成的围墙中间是一座木制结构的门——“苍坡溪门”,这就是村子的大门,门上的漆已经掉了很多,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斑斑痕迹,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村子真的很古老,很朴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门,我看见的一座座青砖黑瓦砌成的房子,碧绿的莲池,青青的杨柳,宁静又安详,这就是书中说的世外桃源吧!我边走边想这个“文房四宝”到底藏在哪里呢?我先参观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苍坡文化大礼堂”,这里没有“文房四宝",是关于苍松村以及苍坡村名人的介绍,从这里我初步了解了永嘉的耕读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出了文化礼堂我突然被一块牌匾吸引住了,牌子上写着“笔街”,我兴奋的喊着:“爸爸妈妈我找到啦,我找到答案拉!”</p> <p class="ql-block"> 原来整个长方形的村庄大地是一张纸,道路边占地面积最大的池塘是砚,这条东西走向的街是笔,笔尖正对村西的笔架山,笔街旁边的石条为墨绽。这设计真是太棒了,好佩服设计的人,巧妙把大自然的各种元素融合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义学祠是苍坡村文化礼堂,也是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的纪念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馆内记录了叶适幼时随父母迁居苍坡求学的情景以及叶适的各种思想,温州人重商的思想也是受永嘉学派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 苍坡村并不大,可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代风貌保存的很好,村里望兄亭,水月堂都有着感人的故事,</span>我们慢悠悠地逛着苍坡村,感受着具有文化魅力的古老的村庄,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永嘉书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到永嘉书院就下起了小雨,虽然之前来过很多次,可是永嘉学馆都没有去过,所以这次我们直奔永嘉学馆。</p> <p class="ql-block"> 永嘉学馆作为永嘉书院中传播“永嘉学派”学术思想的主要场馆,除了收藏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更是贮藏了大量的物质资料,并且分设了六个主题不一的独立展馆,分别是源起、事功、传承、商道、文心、泉会,还原各种独特的历史场景,让我对“永嘉学派“的学术主张,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知道了“永嘉学派”对于温州从古到今发展变迁有着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瓯窑小镇</p><p class="ql-block"> 这是研学任务中我最期待的地方,平时我就喜欢做手工,这里既可以做瓷器,又可以做麦饼,还可以酿酒,真是太棒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来到瓯忆陶艺体验中心,叔叔介绍瓯窑的制作分多个步骤,先要提炼陶泥,然后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陶胚,等干透后上釉水进行烤制。我们体验的是制作陶胚的过程,叔叔先帮我把陶泥固定好。</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心想:轻泥我都可以做的很好,这个肯定也难不倒我,我按照叔叔教的方法开始慢慢做,刚开始还是不错的,越到后面越难,我想做个杯子,把杯壁做薄点,结果这个杯子就越变越大像碗一样,我反复调整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在叔叔的帮助下我做了一个碗。看着叔叔那娴熟的手艺,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p> <p class="ql-block"> 碗是做好了,可是怎么跟我们平时用的不一样啊?原来做好的碗干透后还要刷上釉水放进烤箱进行烧制,这个烤箱的温度高达1200度,叔叔给我们看了上了釉水的碗和没有上釉水的碗,一个是有光泽光滑的,一个就是干巴巴的粗糙的,瓯窑的工艺真是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我好期待15天后我的新碗!</p> <p class="ql-block"> 体验完了瓯窑我们来到了泉客酒坊。这里不仅可以教我们酿酒还会教我们做有名的永嘉麦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阿婆的指导下我先制作了永嘉麦饼,取一团面团用擀面杖擀平,放入梅干菜五花肉然后慢慢收口,再用擀面杖擀成约1cm厚度,这样麦饼就做好啦!</span></p> <p class="ql-block"> 麦饼需要放入电饼铛烤制10分钟才能吃,趁这个空档我开始学做酒,阿婆拿出一个玻璃罐,一袋熟糯米,一壶山泉水,还有一袋绿绿的叫做酒曲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阿公给我介绍了温州的酒文化,他说做酒的技艺已经传承了千年,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就当当制作酒曲他们就要历经10几天,酒曲是用进行大米发酵然后晒干制作而成的,要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照顾它,直至它长出绿绿的绒毛。这些酒曲宝宝可是做酒的关键,其实做酒是涉及到科学知识里的微生物学,而中国早在1600多年前的科学书《齐民要术》里就有关于做酒的记载,可见历史是多么的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 听完阿公介绍,我开始制作黄酒,我先把山泉水倒入玻璃罐,再把酒曲倒入水中,然后放入糯米,最后把他们搅拌均匀。你们以为这样就好了嘛?才不是呢,这罐子酒要带回家,打开盖子放置7天,这7天是黄酒发酵的关键期,每天都要用棒子搅拌下,防止长毛。7天过后就可以把罐子密封起来,等待2个月后,就可以喝上自己酿的黄酒啦!我真的好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酒制作完毕,我的麦饼也熟啦,正好肚子饿了,我和爸爸妈妈每人都吃了一块,真的是太美味了,薄皮料多,这比我吃过的其他永嘉麦饼都好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研学之旅结束了,我收获满满,对于永嘉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我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更喜欢永嘉了,期待下次再来,也期待明年的研学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