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4日,我与好友曹建红自驾,从两渡出发,沿着108国道,过汾河大桥入灵石县城,向南走县道驶向夏门村,一路风景如画,一路欢欣。因“夏门春晓”时时撩拨着我一游梁氏古堡的游赏之心,今天得以成行。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夏门村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灵石县城西南九公里处有个夏门村,夏门村倚山傍水,汾河从东向西绕村而去,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村庄,这里位于太岳、吕梁两山之间,两岸群峰交错,奇崖对峙,相传在远古时期,夏禹带领民工在此处17年开山凿石,终于打通巉岩石壁,“灵石口”像一扇天然的大门豁然开启,把滔滔汾水引向黄河。山西有一句著名的民谚叫“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这个“灵石口”就在现今夏门村所在地。大禹治水的先民后代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为纪念夏禹,人们便把水边这个村庄称作夏门村。</p> <p class="ql-block"> 夏门古堡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终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三百余年。在秦王岭的龙头岗上,自汾河北岸,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密密匝匝<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民居</span>建筑群。古堡依山傍水,负阴抱阳,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前对峭壁以为屏,后倚峻岭以为靠,下临汾水以为险,底坐磐石以为基;可居可赏可御可逸的城堡式建筑群,位置优越、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 古堡民居依山而建,街道有宽有窄,院墙有高有低,高得森严壁垒,低的可以一览无余,街门院门,有的简单古朴,有的雄伟气派,街巷院时隔时通,门洞中有门洞,窑上有窑,院中有院,窑中有窑,楼中有院,院中有楼,建筑有砖木结构的、有砖石结构的,错落有致,建造奇特,让人有一种进入迷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夏门古堡的历史街巷主要有九条。东西走向的街有三条,分别为东街、中街、西街;道有一条,后堡道;巷有两条,分别为堡九巷、梁家巷;南北走向的巷有两条,分别为大夫巷、御史巷;先南北后东西走向的一条,为天九巷。古堡所有九条主要的街、道、巷都完整的保存下来,且景观连续,街、道、巷两侧的建筑均属历史传统建筑,基本保存了原有建筑的外貌与风格,同街、道、巷协调一致。</p> <p class="ql-block"> 因夏门古堡正在修缮之中,我们原路返回,走大夫巷来到大夫第院落,已修葺一新,古砖照壁保存完好,登上窑顶,整个古堡尽收眼里。</p> <p class="ql-block"> 百尺楼为梁家七世梁枢所建的民楼。该楼以峭壁为屏,以峻岭为靠,以汾河为险,以磐石为基,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楼为四层,一、二层为三孔窑,三层为四孔窑,四层为云厅。楼长15米,宽4米,高40米,故称“百尺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就是灵石古八景之一的“夏门春晓”。</span></p><p class="ql-block">每逢春日,登临百尺楼顶,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霞光,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汾河两岸,田园阡陌,杨柳婆娑,一派生机勃勃,草长莺飞,春和景明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现在,由县令王志融题书的,“夏门春晓”摩崖仍完好保存在楼北石壁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御史院和书房院,这栋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独特,院中有院,楼中有院,每一寸土地都被主人利用,充分显示了梁家人对寸金寸地的理解,这里的幽静与安全,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所感悟。从另一个角度才能了解夏门的兴盛与梁氏家族的发迹有着密切的关系。梁氏家族仕宦传家,家族中先后有185人为官,生前死后授赠荣誉者达102人次,其中五品以上66人次,三品以上18人次,成为灵石县乃至山西晋中显赫的名门望族。清嘉庆道光年间,夏门梁氏家族中又出了一位名动京晋、清史留名的铁面御史,为官清正,敢于为民伸冤的清官梁中靖。夏门的梁家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与两渡何家、静升王家、蒜峪陈家齐名。</p> <p class="ql-block"> “山西灵石夏门村,出了个清官梁中靖。梁御史,赛包公,一锤子砸翻七颗印”,这段民谣至今流传,并使厦门村人引以为傲。清道光四年,榆次县发生了一起官官相护、行贿受贿、逼死人命的"赵二姑案"。梁中靖通过明察暗访,冲破层层阻力,上疏弹劾,最终真相大白,沉冤得雪,朝廷将山西省巡抚、道台、太原府、榆次县各级7名受贿贪官革职查办,轰动朝野,成为清代名案之一。</p> <p class="ql-block"> 沿着堡九巷我们浏览了惇叙祠堂、趁窑等等不知名的院落、家庙遗址和奇特的建筑以及一些仍存的砖木石门墩楹、石碾、窗棂。那真是既有赞叹不已的感觉,又有遗憾伤心之痛的心绪。</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保存比较完好的关公庙(也是夏门古堡管理处接待中心)这里的砖木建筑让人惊叹不已。该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砖拱窑洞结构和砖木梁架结构相结合,正殿、偏殿均为两层,正殿宽22米,进深13米,下层前为廊,后为窑,五孔窑洞单独成殿,上层为为双梁架结构,前为廊,后为房,房五开间殿堂。两厢下层各有三孔窑洞,上层大开间,外有走廊。正殿对面是戏台,戏台左右为钟鼓楼,戏台建在临街三孔窑洞的上面。在庙里我们遇见了古稀的温姓老人,他待人热情告诉我们古寨里的建筑大都属于明清,他还给我们介绍了村落毁损了的石牌街坊等以及一些动人的梁氏佚事和美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步行到古堡外的永宁堡和百尺楼下,举目仰视,百尺楼这栋建筑给了压迫感,从一层门洞进去,工人师傅正在维修木梯,不能攀爬。我惊叹古人凿壁修窑,窑中有壁,壁上有窑。为啥临河而建?探访意犹未尽,也引发了许多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