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乡村,花红柳绿,瓜果飘香,大地一派生机盎然,我们受王庆学、寇淑珍夫妇的盛情邀请,来到我们曾经下乡插队的永吉县太平公社三官大队桥北队和新城队(现船营区搜登站镇三官村)看望乡亲,睹人见物,深深的回忆起难忘的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974年7月毕业下乡的,是吉林碳素厂第一中学首批毕业生。吉林碳素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在吉林市建立的6个半重点工程之一,我们这批毕业生的父母,都是当时从全国各地和各行业抽调的骨干力量支援工业建设的,我们从出生到毕业都生活在工厂住宅区,从上学到毕业都在工厂的子弟学校读书,下乡又都在一起,也叫父一辈子一辈,现在都60多岁了,难得在一起相聚,相互见面格外的亲。</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人在我们当年下乡插队住的砖瓦房前,回忆起刚下乡还没有这个砖瓦房,我们先是分散住在老乡家,是国家出资,生产队组织,由我们出力盖起来的。这个砖瓦房是当时全大队唯一的民居房,当时住着这样的房子,我们可高兴了。现在全村都是砖瓦房了,当时我们感到又高又宽敞房子,现在显得又低又简陋,知青全部返城后,已经卖给老乡了,尽管如此,我们也争先恐后在房前合影留念。下乡到新城队的牛福东,怎么也找不到新城户的茅草房了,倒是我在家找到了当年以新城户为背景一张照片,才了了他们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乡第一年是国家保证口粮,副食自己解决。一年后,就到生产队领留量了,旱田队口粮就是玉米、高粱和少量的黄豆,那时我们上顿是玉米饼子和萝卜咸菜,下顿是玉米饼子和玉米糊涂粥,下乡到新城户是水田队,天天吃大米饭,真让我们羡慕的不得了。后来我们会种菜了,还养了猪,生活改善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红点处是我们下乡住的三官地桥北队集体户砖瓦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从这里出发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劳动的作息时间是跟着太阳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旱田种地,打楂子,刨坑,踩格子,施肥,点种。夏天三产三趟,垄趟子好长,一眼望不到边,头顶烈日,一天也铲不了几趟。秋天割地,割豆子,腰累的直不起来,割玉米,下的霜把手冰的钻心的难受,割谷子,谷茬太硬,把手磨的全是血泡。冬天夜晚打场,看着北斗往粮库送粮,刨粪把虎口震的发麻水田早春育苗,平整稻地,立夏之前插完秧,夏天薅草,秋天割地,冬天打场送粮。劳动是艰苦的,我们男生都难以承受,更何况女生,男女同工同酬,她们的坚持,劳累程度可想而知,有的有力气的男生,干活手把快的,就帮助女生一把。收工回来,勤快的男生,还帮助做饭的女生挑水。尽管那么劳累,吃的不好,晚上吃完饭,大家还在院子里唱歌嬉闹,有的男生还下下象棋。小学操场有露天电影,就集体结伴去看。农活不忙时,男生就去小学操场打篮球。尽管劳累,生活简朴,年轻人在一起有说有笑,把劳累和烦恼也冲淡了。那时是评工计分,知青个个很努力,老乡也给知青评中等以上。</p> <p class="ql-block">俯瞰当年的小学校</p> <p class="ql-block">知青有文化,有的还有文艺特长,有的到农村小学去代课,有的到社办企业联系业务等,我们遇上了当年在村小学读书一小学生,他还清楚记得知青代课老师张禹萍的音容笑貌。那时是“文革”时期,搞各种的政治运动,如,“学习小靳庄”搞田间赛诗会和文艺活动,知青也积极参加。组织“路线教育工作队”,也抽调知青去“批判小生产,割资本主义尾巴”。“学大寨,就是修梯田,修梯田,就是学大寨”知青参加突击队,组织文艺宣传队。结果是“革命”上去了,生产却下来了,刚下乡第一年,我们队一天能勾五角钱,第二年就勾两角多钱了。我离开农村后,听说成为“倒刨”队了,直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才不断提高。现在分田分地到户,地少人多,实行科技种田,农忙在农村种地,农闲外出打工,有的年轻人农闲也不回来,地全部交给老人种。许多农户在城市有住房,夏天回来,冬天进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户一同下乡的20多人,新城户近20人,多数是碳素厂子弟,也有几个在碳素厂中学就读的驻军干部子女,她们在新城户。这些知青,在农村呆的最长不足三年,最短几个月,陆续有接班、上大学、当兵外,因为是“厂社挂钩”其余全部由工厂招工回城了。其中有两对,在知青生活中由同学情发展到爱情,结为夫妇。这次他们两对夫妇结队返乡,颜吉和毛英夫妇还带孙子回乡探望,与孙辈讲解爷爷和奶奶当年的故事。庄才智和许春荣更是高兴无比。</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几年的知青生活更是微不足到,我们曾经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过,有过欢乐,有过忧虑,知青生活的岁月是刻骨铭心的,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终身难忘的。下乡生活虽然苦,劳其筋骨,磨练意志。虽然我们失去了读书机会,但我们上了社会大学,学到了书本学不到的知识,了解了中国国情,了解了农民,与农民结下深厚的情谊,现在还常来常往,加强城乡联系,拓宽人际沟通。知青生活形成的坚韧的意志、吃苦精神、社会阅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下乡到新城户的德卫林没有赶上这次下乡相聚,但后来和儿子一同回到曾下乡的集体户,寻找曾经住过的房子,航拍了他们当年住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俯瞰三官地新成集体户</p> <p class="ql-block">摄影:颜吉 庄才智等</p><p class="ql-block">撰文:范征空</p><p class="ql-block">航摄:德卫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