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方法打造高品质数学课堂

王兵妹

<p class="ql-block">  在《3--6岁儿童学习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应“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以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行为出发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去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数学当中最经常用的四种方法:一、操作法;二、游戏法;三、比较法;四、讨论法。</p> <p class="ql-block">  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操作法:</p><p class="ql-block">一、类型:1、探索式操作(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幼儿进行操作、探索,获得数学知识);2、验证式操作(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幼儿通过操作验证,获得数学知识);3、自主式操作(适用于图片拼搭)。</p><p class="ql-block">二、实施要点:1、创设操作情景(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提升幼儿参与兴趣);2、精选操作材料(趣味性、生活化、多功能性、多层次性);3、交代操作规则(在操作前说明操作目标、要求和具体方法,让操作有方向性,从而有序发展,完成目标);4、创设操作条件(提供材料、空间、时间,创造于同伴交流的机会);5、关注操作过程(密切观察并发现问题,给与必要的指导);6、总结操作结果(促使数学学习深入进行,促进思维能力发展)。</p> <p class="ql-block">  游戏法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p> <p class="ql-block">游戏法:</p><p class="ql-block">一、类型:1、操作性数学游戏(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获得数学知识);2、情节性数学游戏(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3、竞赛性数学游戏(有助于提高思维敏捷型和灵活性)。</p><p class="ql-block">二、实施要点:1、编制的游戏要紧扣数学教学内容;2、规则和玩法不要过于复杂和新奇;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或编制游戏;4、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  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比较法:</p><p class="ql-block">一、类型:1、对应比较法(把两个物体一一对应比较);2、非对应比较法(a.单排比较;b.双排比较;c.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p><p class="ql-block">二、实施要点:1、先仔细观察物体的数、量、形特征,在比较;2、在比较时,教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3、有意识的指导幼儿理解对应的含义并掌握正确的技能。</p> <p class="ql-block">  讨论法是指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交流,探讨性的学习数学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讨论法:</p><p class="ql-block">一、类型:1、辨别性讨论(常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进行比较);2、修正性讨论(通过讨论认识到错误所在,进行分析提出修正办法);3、交流性讨论(讨论时注意让每个幼儿陈述不同的操作体验,扩展思路);4、归纳性讨论(归纳操作中的体验,使之条理化、概念化)。</p><p class="ql-block">实施要点:1、以操作体验为讨论基础;2、抓住讨论的时机。</p> <p class="ql-block">“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p><p class="ql-block">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p>

幼儿

数学

操作

游戏

讨论

比较法

数学知识

比较

操作法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