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K 情绪管理 /十二种孩子情绪的处理方法及建议(下)

建业小哈佛翔飞幼儿园

<p class="ql-block">“之前睡觉前一直是先脱上衣,再脱裤子的,我不要换,就是不要换!”</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凳子,不能让弟弟坐我的凳子!”</p><p class="ql-block">“这个花瓶是小猫刚刚从这里跳过去,碰掉的,不是我,是小猫!”</p><p class="ql-block">“明明,我今天听老师说你和小朋友玩儿的可开心了,怎么突然就咬他胳膊了呢?”</p><p class="ql-block">以上的这些情况,应该是作为家长最头疼的情况了。</p><p class="ql-block">今日分享:当孩子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家长的处理方法以及建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七、执拗</b></p><p class="ql-block"><b>典型表现</b></p><p class="ql-block">喜欢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尽管有时候这种意愿看起来是“不可理喻”的胡闹,但一旦被拒绝,就会烦躁不安,奋力反抗,大哭大闹,难以平息。一般来说,孩子的执拗敏感最容易出现在3-4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因</b></p><p class="ql-block">1、秩序感作怪。孩子喜欢尊重既定的习惯或程序做事,并期待世界按照这种秩序感运行,一旦秩序遇到挑战,他就会为了维护这种秩序而抗争。比如,《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有一个案列,一个小男孩喜欢穿着外套睡觉,即使阿姨需要给他换内衣的时候,他也认为不能把他的外套脱下来,但是脱内衣必须把外套脱下来,结果他就大哭大闹不已……</p><p class="ql-block">2、两岁以后的孩子,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和探索能力的提高,他们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越来越多的东西,由此也变得喜欢挑战大人,并从中体会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常常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第一个心理反抗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策建议</b></p><p class="ql-block">认识到执拗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做好耐心陪孩子渡过这段时期的思想准备,不过多限制他们的淘气行为,因为我们缺乏耐心的简单处理,可能不利于孩子顺利走出这个敏感期,从而对他们今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夫妻双方在孩子最好统一认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闹起来时,两个人反差较大的处理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八、占有欲强</b></p><p class="ql-block"><b>典型表现</b></p><p class="ql-block">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动,别人一动就大吵大叫地嚷着“这是我的!”、“不让弟弟坐我的小凳子”之类的,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则想占为己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因</b></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这种行为是孩子两岁左右之后才出现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对自身所有权的主张,并尝试着努力维护这种所有权,而且,有时候这种所有权意识来还来的相当广泛,即使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但看起来很好或者只是他先发现的好东西,也会去主张自己的所有权,于是就发生了这样那样在成人看起来有点“自私”、“霸道”的独占行为。但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孩子分享意识的发展,这种独占现象将有所减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策建议</b></p><p class="ql-block">1、认识到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表现,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动机,理解和包容他们的行为,不给乱给他们带“自私”、“小气鬼”之类的帽子。</p><p class="ql-block">2、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意识,可以给孩子讲分享的道理,但不强迫孩子分享,否则孩子在刚刚学会主张自己权益的时候就习惯被剥夺,成人后容易养成依附人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九、说谎</b></p><p class="ql-block"><b>典型表现</b></p><p class="ql-block">喜欢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有时候还一脸的无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说谎是幼儿期常见的行为,主要成因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1、孩子想像力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有时会出现难以分清想像与现实的情况,所以很容易把想像出来的东西当成现实来表述,产生说谎行为。</p><p class="ql-block">2、如果父母处处以“好孩子”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在这种压力之下,就可能会认为:自由我做个好孩子,爸爸妈妈才会喜欢我,如果我承认了某件“不乖”的事情,比如弄脏地板,他们就不会喜欢我了。同样,她还会认为,如果我说明已经做过某项“好事”,比如分享。爸爸妈妈就会很高兴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很容易出现说谎行为。</p><p class="ql-block">3、有时候说谎还是孩子逃避某项“苦差事”的借口,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能声称自己还有别的事做,试图“逃过一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策建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根据孩子谎言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span></p><p class="ql-block">1、如果孩子因为想像和现实混淆而说谎,我们就不妨多琢磨一层,看看孩子背后的真正需要或担忧是什么,然后在找到这个根源的基础上,跟孩子共情,引导孩子说出谎言背后的真实意图,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或排解他们的担忧。</p><p class="ql-block">2、如果孩子迫于“乖宝宝”的压力而说谎,我们就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设定自己的期望标准,让孩子有机会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节奏展示自己。</p><p class="ql-block">3、如果孩子实在想逃避一件不想做的事情而说谎,我们就不妨看看是否孩子必须做这件事,如果可以不做,不妨放孩子一马,如果必须要做,则要给孩子讲人情讲道理,支持孩子面对属于自己的责任或义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十、喜欢咬人</b></p><p class="ql-block"><b>典型表现</b></p><p class="ql-block">喜欢咬人,有时候甚至在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下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孩子咬人的原因多种多样,对策也应有所区别,下面就分不同情况进行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1、长牙</p><p class="ql-block">原因:长牙期的宝宝由于往往由于乳牙萌出时,刺激牙床而出现牙痒现象,而孩子的20颗乳牙一般在2.2.5岁出整齐,所以,如果2.5岁以内的孩子出现了咬人现象,父母优先考虑是否在长牙。</p><p class="ql-block">对策:给孩子提供一些稍硬的食物供他们咀嚼,借以缓解出牙期的不适,减少孩子的咬人冲动。</p><p class="ql-block">2、口腔敏感期没有充分发展</p><p class="ql-block">原因:孩子一岁之前往往要经历一个口腔敏感期,喜欢把拿到手的东西塞进嘴巴里进行探索行为,但有的成人怕这样不卫生,看到孩子用嘴巴咬东西就会制止,以致孩子的口腔探索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出现滞后或补偿的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喜欢咬人。</p><p class="ql-block">对策:给孩子提供不同质地、硬度、味道、形状的干净东西,供他撕咬和品尝,以补偿孩子错失的探索机会,但也有时候,孩子觉得皮肤之外的东西““不解渴”,果真如此,我们也不妨牺牲一下,拿洗净的胳膊等痛觉不明显的部位让孩子咬几下,不要担心孩子会上瘾,咬皮肤似乎很快能够满足这一感觉刺激,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p><p class="ql-block">3、用咬人来表达爱意</p><p class="ql-block">原因:两岁以后的孩子,尽管交往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交往技能却没有相应地发展,以至于把咬人作为表达爱意的方式,尤其是对那些经常被爸爸妈妈亲吻的小朋友来说,这种方式更容易被采用,因为小家伙被爸爸妈妈亲吻时感觉很好,于是便模仿着去亲吻别人,但由于尚不懂得如何把握“亲吻”的度,结果把牙齿也用上了。</p><p class="ql-block">对策: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相信,随着孩子交往技能的发展,用咬人来表达爱意的行为会渐渐消失,另一方面,也不妨通过积极引导或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示范让孩子放弃或忘记这种表达方式,比如,跟孩子在一起时,尽量别再用亲吻来表达爱意,以免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模仿,并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进行指导。</p><p class="ql-block">4、好奇心作怪</p><p class="ql-block">原因:两岁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连他人的表情都可以进入他们的探究之列,如果哪天小家伙无意中基于其他原因咬了别人,碰巧发现被咬者的应激反应很好玩,就很可能恋上这种捣鬼的感觉,借以观察千变万化的表情。</p><p class="ql-block">对策:既然孩子是因为好奇而咬人,就不妨拿更新奇的事物来转移她的注意力,如果再不奏效,就索性严肃地告诉孩子,“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咬的!”并果断地用行动制止,很可能开始孩子会不听劝告,甚至会哭闹地坚持,但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接受“人不是用来咬的”这个“探究结果”。</p><p class="ql-block">5、无聊或发泄情绪</p><p class="ql-block">原因:像大人一样,孩子也有无聊或郁闷的时候,由于幼小的他们尚未掌握理性的宣泄渠道,咬人有时候就成了发泄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策建议</b></p><p class="ql-block">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的消极情绪,而减少咬人机会,当然,如果孩子仍然有因情绪而咬人的机会,在上述转移注意力、劝导等处理办法无效的情况下,就耐心倾听孩子哭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十一、不守规则</b></p><p class="ql-block"><b>典型表现</b></p><p class="ql-block">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我行我素,没有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一般发生在低幼儿,特别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1-2岁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因</b></p><p class="ql-block">由于低幼期的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即使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们感兴趣的也不是小伙伴本身,而是他们共同的玩具或活动,因而容易出现旁若无人的“独自游戏”情形,而不会遵循什么规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策建议</b></p><p class="ql-block">1、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不要强求孩子遵守一定的规则,因为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游戏只是一种带来快乐体验的本能宣泄,如果过早予以干预和限制,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p><p class="ql-block">2、规则意识可以在同伴合作游戏中逐渐形成,为此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交往中认识遵守规则所带来的良好结果,增强相应的愉悦情绪体验,并适时予以语言强化,以此帮孩子建立对规则的积极态度定势。</p><p class="ql-block">3、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比较容易逆反,正儿八经的说教可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适当借助绘本或其他形象的教育手段,并注意保持随机、及时的原则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十二、喜欢重复</b></p><p class="ql-block"><b>典型表现</b></p><p class="ql-block">喜欢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比如,一本书看了十几次、一首歌听了十几遍还乐此不彼,当要求她换一个就会不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因</b></p><p class="ql-block">孩子喜欢重复,主要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关。</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幼小的孩子,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一个新奇的概念、词句、旋律或事物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将他们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表象、语言等创造素材。&nbsp;</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在“全能”的父母面前,幼小的孩子常常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身外的物质世界而感到自卑。而“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因为,如果孩子能够“重复”进行一种活动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她能够自主地控制那种行为(熟练地在瓶子里装、倒豆子)、拥有选择自由(比如,指示妈妈给她放某首歌)或者体验熟悉的场景(比如温习同一个睡前故事)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常能够控制局面而获得一种力量,进而产生心理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策建议</b></p><p class="ql-block">既然“重复”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获得心理能量的基础,我们就不妨多一份耐心,在陪孩子“重复”做事的过程中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这即是对他们学习方式的尊重,也是对他们选择自由的肯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淮阳建业小哈佛翔飞幼儿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始终坚守"教育,让生命更美好”的使命,秉承“精品教育,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支持孩子自然的成长、全方位的发展。</p><p class="ql-block">2021年秋季名额持续递减中,欢迎咨询🌻🌻</p><p class="ql-block">电话:13673879999(同微信)</p><p class="ql-block">地址:淮阳西关五彩路与新民北路交叉口南100米</p>

孩子

对策

喜欢

说谎

他们

行为

咬人

重复

这种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