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在甄选暑期读本时,我一下被书名吸引,苦等半月后终于拿到书,便迫不及待地翻看阅读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是南师大教授也是南京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老师主编的,里面内容大体由各个年龄段的班级老师在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问题生成的班本课程活动,经过实践与反思总结出的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故事,也是“活教育”思想在鹤琴幼儿园初步实践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b> 会创造的教师培养会创造的幼儿</b></p><p class="ql-block"> 主编序中有几段文字,反复咀嚼与思考,在此摘抄与友共享。</p><p class="ql-block"> “我们特别强调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通过在课程上留白、管理上松绑、评价上容错,激发教师自主的思考和创造。”</p><p class="ql-block"> “年幼儿童的创造,在成人看来也许平平无奇,却是他们成长的台阶;年轻教师的创造,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看来也许平平无奇,却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课程故事不是课程本身。它是对课程的叙事,更是对已经实施的课程的反思。甚至一个不完美的课程,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精彩的、发人深思的课程故事。因为真实的东西往往是不完美的,只有当我们拥有面对真实的勇气,才能获得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每个故事中‘儿童在哪里?’‘学习在哪里?’‘课程在哪里?’”灵魂三问慢慢印刻在老师们的头脑中。</p><p class="ql-block"> 这些段落里的文字,让我认识到,在放手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的同时,我们也要放手让教师有更多的创造空间与时间,相信教师的行动自觉,相信教师有课程领导力。只有教师热爱生活,敢于创造,那么培养出的幼儿也会是热爱生活学会创造的儿童。</p><p class="ql-block"><b> 来缘生活,基于观察,学会记录,慢下来</b></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课程故事多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比如小班孩子在户外玩娃娃家时,发现小草坡不长草了,教师留心到孩子的问题就此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并采取行动保护草的生长。老师在与幼儿讨论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记录幼儿的观点和想法,用简笔画的形式随讨论随呈现,讨论结束后教师也会鼓励孩子们自己画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孩子画出在草坪上做垫子运动,做操,玩娃娃家才会使得草不长的等等。这样通过具体的图画记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事物。教师在反思中也提到,她非常重视“记录”这一环节。对于小班孩子,老师一方面会通过请孩子描述、老师来画的方式(如老师问孩子“画什么可以表示玩娃娃家,孩子们会说画地垫、帐篷等一些具体物品”),这样用图画、符号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完整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也渐渐理解符号可以象征某种意义,书写可以记录故事或话语等等,孩子们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也得到发展。在这个课程故事中,这位老师并没有说教很多,而是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幼儿学习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也让我深思。我们在生成班本课程活动时,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生成,而是要注重观察。的确,课程活动的缘起来自于教师的悉心观察,敏锐的洞察力与课程价值分析力能够助推教师的课程思考。课程延伸的主线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其次,我们在开展生成活动时也要给课程活动留白。在实践中,我们老师经常会将生成活动的主题脉络图画出来,预设好内容,这样生成的活动便按照教师的预设继续前进,这样看似生成的活动实际还是预设好的。其实,我们可以再放慢脚步,不妨随着孩子的想法与行为,给予一定的支持,不着急给与孩子答案,让孩子们自己折腾一番,再提供一个支架,让孩子继续折腾,也许得到的结果并非完美,但这一试错的过程未尝不是一个思考与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恰恰是生成活动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所以,在生成活动中,我们不要追求课程活动的完美,在追随儿童的同时,要继续灵魂三问 “儿童在哪里?”“学习在哪里?” “课程在哪里?”。放慢脚步,让小蜗牛慢慢爬,也让教师自己慢慢琢磨与细细思考。</p><p class="ql-block"> 书中还有很多课程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例如中班课程故事和影子一起玩,大班课程故事建构我们的幼儿园等等,都生动演绎了“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生活教育的魅力不正是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吗?创造教育的魅力不正是让儿童在自我挑战中成长吗?</p><p class="ql-block"> 相信儿童,相信教师。儿童的创造背后必定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努力追随儿童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在努力成长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