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1日下午3点,水径派出所接到报案:上水国际文化创意园顶楼有名男子企图跳楼轻生。街道党工委领导迅速作出指示,立即启动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协同出警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到现场处置。乐活心理咨询师到达现场时,该名男子仍在顶楼窗台,情况危急。同时协同警方联合应急消防队等多个部门行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应急救援,保障安全</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现场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显示,该男子约40岁,由于9800元的工资未要到,老板跑路,一时绝望,企图轻生。</span></p><p class="ql-block"> 干预人员快速赶至现场,救援过程中,为阻止悲剧的发生,警方将工资垫付转帐到该名男子微信。心理咨询师配合警方进行劝说,男子放弃轻生并下楼。下楼后,男子因此事件惊吓刺激直接瘫软在地,双目紧闭,无法动弹。警方让男子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同时拿来水给该名男子,因男子无法起身。咨询师打开瓶盖,给男子喂了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了解缘由,有的放矢</b></p><p class="ql-block"> 收集现场信息,从危机的性质、求助者的功能水平、应对机制和支持系统、自伤或伤人的危险性等方面进行危机等级评估;通过对当事人当前的主观自杀动机进行直接评估,并按预警干预等级划分自杀风险,将本次事件评估为生命安全等级中等,并制定初步危机干预方案,及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掌握诉求,建立共情</b></p><p class="ql-block"> 乐活心理服务机构危机干预团队应急机制启动与现场处置,迅速掌握事件脉络,提出危机干预方案,保障跳楼男子的身心安全。</p><p class="ql-block"> 心理咨询师向当事人表明身份,告知当事人自己是来帮助他的,试图建立信任关系。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努力打开当事人的心结,之所以有这样的极端行为,一定是生活中走进了山穷水尽的末路之境。心理咨询师询问当事人是否自己也害怕。当事人虽紧闭双眼,还是回应了咨询师,说是恐惧、害怕,现在浑身没力气。这样的行为多是现实生活失衡,负面情绪堆积造成的冲动型自杀行为,陷入一时的情绪漩涡不能自拔,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解决办法就能及时解除当事人的自杀危机。</p><p class="ql-block"> 咨询师一边稳定该男子情绪,给予其心理支持,一边评估其当时的心理、精神状况。经咨询师紧急心理干预,该名男子逐渐从恐惧,害怕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可与咨询师进行简单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该男子口唇干裂,咨询师在现场其他人员的帮助下,向其喂水,并耐心地告知该男子,后续如有需要,可到心理咨询室或街道社区有关部门寻求帮助,通过正常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心理疏导,循循善诱</b></p><p class="ql-block"> 随后干预小组启动善后处置系统,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完毕后,干预小组进行了善后处理,按程序总结上报。至下午4点30左右,当事人情绪状态平复,由于当事人身体依然无法动弹,警方将该男子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当事人去医生后检查,身体状况良好。干预团队经过约一个小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当事人恐惧,害怕情绪逐渐平复。根据现场协助处理的心理咨询师的情况,开展团队内的相互支持和专业督导工作,确保心理咨询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咨询师给当事人做了危机干预网络咨询,当事人告知咨询师,案发当天,自己9800元工资被老板拖欠,自己父母近一段时间发生车祸,双亲还在医院,双亲可能面临下半辈子坐轮椅的风险,当事人是独生子。小孩开学也要学费,连续几件事情让当事人情绪奔溃,所以想去轻生。咨询师共情当事人的遭遇,鼓励当事人遇事通过正常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后续如有需要,微信,手机联系方式保存好,乐活心理咨询室可继续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后当事人情绪状况明显好转,当事人告诉咨询师,过几天他回陕西老家照顾父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安抚心灵,尊重生命</b></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压力骤增,自杀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心理健康。生活上的痛苦会降低生存的欲望,继而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些痛苦可能包括:身体上的痛楚,社交孤立感,低归属感和高累赘感,挫败感和受骗感,消极的自我感知,以及其它种种令人厌世的想法、情绪、感觉和经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痛苦和绝望相互影响,对自杀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span>此刻及时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有助于摆脱当下的情绪困境。一定要及时求助街道干预人员,提供有效的心理救助服务。</p> <p class="ql-block">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遇到外界因素而导致压力巨大而产生轻生念头时,一定要及时向街道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及时寻求帮助,及时干预,引导其心理产生正确的认知,避免负面情绪导致极端行为的出现,保证当事人的身心安全,生命诚可贵,干预人员会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帮助当事人渡过生活难关,积极面对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