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大山和侃大山

五百年为一春

<p class="ql-block"> “砍大山”和“侃大山”</p><p class="ql-block"> 北京人有爱聊天的习惯,我记得七十年代末,我上山下乡返京不久,一时还没有工作,常常在街上闲逛。那时“文化革命”结束不久,很多事情都没有走上正规,大街上像我这样闲得无聊的人挺多,中国人喜欢凑热闹,北京人又特喜欢聊,大街上小胡同里,常常可看到三五成群,扎堆闲扯的人,往往是四五十岁的男人居多,一到了夏天,光着膀子,拿着大蒲扇,说的多是北京土话,京腔京调,韵味十足,要说是北京的一道民俗风景也未尝不可。那年代可不像现在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有的是时间。</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闲来无事,常和一两个朋友去小酒馆闷一口,我那个朋友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沾酒话就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最爱聊的就是国内国外大事,什么美国总统,中越战争,中央人事,恨不得给你透露点国家机密,反正北京人关心天下事的德性在他那儿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说咱北京人就是“能扇能砍”。他一开聊,邻桌的几位,摇着蒲扇的爷们,穿着布褟的板爷(北京人把登板车的叫‘板爷’)都转了脑袋,伸长了脖子,忘了喝酒。那时我特喜欢和他聊,听他“扇”听他“砍’,觉得很有味。“扇”和“砍”的基本意思就是神聊,吹牛不上税,俚语京腔点缀其中,就好比咱北京的小吃焦圈配豆汁才够味。“扇忽”和东北人的“忽悠”是一个意思,简称为“扇”,自打赵本山的小品以后,“扇忽”基本已被“忽悠”取代。而“砍”则是唠闲嗑打发时间,四川人称之为“摆龙门”,漫无边迹。你想,要是把一座大山砍完,而且是不紧不慢的,那得多少时间啊。这也是那时中国人闲时太多有关。所以这一个“砍”字真是太形象太生动太能反应那时候人们的心了。搁现在谁还有这闲工夫啊。</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报纸上,书刊上,电台的字幕统统把“砍大山”换成了“侃大山”,要说“调侃”还可以接受,因为可以认为是衍生出的一个新词,而“砍山”的“砍”换成了“侃侃而谈”的“侃”字,就没一点道理了。“侃侃而谈”是形容一个人有文采,善于演讲演说,这是文人的事儿;而“砍大山”闲聊则是布衣百姓茶余酒后的事儿。没听说过,一个小酒馆里,几个酒腻子几个板爷或蹲或坐,袒胸露背,要一盘花生米,一瓶二锅头,在那儿文绉绉的侃侃而谈,我们只能说这几位爷在那“砍大山”呢。</p><p class="ql-block"> 把“砍大山”换成了“侃大山”,就没有了原汗原味的北京人的幽默,再想和朋友闲聊时“砍大山”也没了情趣,因为脑子里总是蹦出“侃”字,想着“侃大山”要有点文人的样儿,再没有一丝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