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诗词 学党史

劳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上海出梅兼入伏,气温高达37/38℃,烈日炎炎。拿起刚到手的《中国诗词大会》送的“第五季”,炎热天,静下心来看看书,品品诗味亦是很好的消暑办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书中有两位嘉宾老师先后评论过毛主席的那首词:《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立群老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介绍道:这首词是写于192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无论是对毛主席还是中国共产党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焦虑的一年,因为这年国共的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党对共产党开始进行积极反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来到了黄鹤楼,看到了烟雨莽苍中的大江景色,想到了当下中国的形势。但他并没有因此颓废下去,而是想到了自己的信念,想到了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心中的怒火很快就化成了起义的熊熊烈火。他用这把火点燃了秋收起义,也照亮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康震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评论说:连李白都觉得崔颢写了《黄鹤楼》之后,他要再落笔就很难了。但这对毛主席来说简直是举手之劳,他只用短短两阕词就打发了。这首词虽小,但气魄却很大。毛主席到黄鹤楼的原址参观时,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已然爆发,并且在4月份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提出的要坚决把土地革命贯穿到底的主张也没有被采纳。所以他心中多有感慨,写下了著名的这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句词不仅崔颢写不出来,李白也写不出来,因为这句词写的是当时风雨如晦、万马齐喑的形势。事实证明,只要把时代的新声音带入诗中,把时代的心声带入笔下,那么即使是非常经典的题材照样能够翻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的这首词,我们在中学里曾学过,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曾重温过,当时学习后的感想已记不准确了。但在建党百年、学习党史的当下,再领会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的情怀还是有点新的认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在1921年建党前曾奔走于湖南、北京、上海之间;1921年7月,毛主席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此后他又在湖南、广州等地为中国革命的事业而勉力工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进入了关键时刻。在上海就发生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工人武装的大屠杀,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时刻。当时在党内肯定会有各种思想和想法。这从我们学习党史的史料中也能知道一些。毛主席这时候在黄鹤楼上用诗词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从诗词中我们也能约略体会到一点当时他的那种激情澎湃的心情。中国共产党当时仅成立了六年,革命进程中的许多问题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去破解。革命遇到了挫折,如何将革命进行下去?毛主席他那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心使他不畏艰险,在此后的二十二年的革命历程中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