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雨托克托

坐看云起

<p class="ql-block"><b>你知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b></p><p class="ql-block"><b>几十几道弯弯里有几十几条船</b></p><p class="ql-block"><b>几十几条船上有几十几根杆</b></p><p class="ql-block"><b>几十几个艄公</b></p><p class="ql-block"><b>哎嗨哟呦把船来扳……</b></p> <p class="ql-block">(滔滔河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冰川下的涓涓溪流汇聚成河,出高山入峡谷,浩浩汤汤奔腾而来,巨龙般蜿蜒祖国大地,纵横驰骋飞流入海。黄河一路的曲折咆哮中,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个巨大的“几”字,形成了数不清的弯,正如这首流传于内蒙古及晋陕沿河地区的民谣中所唱,而其中一个最大的弯,地图上这个称作“黄河几字”的正上方,就是内蒙古的河套地区。滔滔黄河由南而北从宁夏进入内蒙古,受阴山山脉阻挡折向东行,而后又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拐个弯,向南进入晋陕峡谷中奔腾而去。在内蒙古境内,这830多公里的黄河画出一道美丽的弧,冲积出美丽富庶的河套平原,创造出历史悠久的土默川,留下了“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地质地理环境丰富而多彩,芦苇葱茏的胡泊湿地、雄浑巍峨的高山峡谷、生机勃勃的绿洲、广袤无垠的沙海、一碧万顷的草原,景观壮丽人文荟萃。在滔滔黄河这个大转折之土默川平原上,历史和人文的积淀使这片古老的土地更显厚重。匈奴、鲜卑、柔然、敕勒、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以及中原汉族政权,来来回回都曾在这里演绎过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这里矗立着的古城、古堡,以及不同朝代的长城、烽燧等众多遗址、遗迹,沐浴着千多年来的风雨,内涵愈显从容深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黄河几字的东北岸边,作为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地理分界点——托克托这片土地上,一座云中城、一个东胜卫、一段黄河,就足以浓缩这一方水土几千年来的沧桑岁月。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黄河文化交融汇合,“武候筑城秦皇置郡云中两千载,洪武设卫托王通商东胜六百年”,世事风云变幻,朝代更替兴衰,诉说的故事,经典而耐读。 </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一、北国名郡云中城 </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4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中国历史由春秋时代进入群雄争霸的战国,有齐、楚、韩、燕、赵、魏、秦,称之为战国七雄。赵国武灵王赵雍于公元前307年,“亦变俗胡服习骑射”,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政策而强大起来,“北破林胡、楼烦”, 开疆拓土攘地千里,攻占了今呼和浩特至巴彦淖尔的河套地区。“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修筑起一条东起自“代”地(今河北宣化境内),沿阴山西至“高阙”(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境内)的长城。出于军事、经济需要,赵武灵王决定在这片被其征服的土地上,修建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城池,“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以屯兵御敌、管理属地百姓。</b></p><p class="ql-block"><b> 相传在选择建城之地时,先前的几个地方,均因筑城时城墙坍塌而废。赵武灵王(一说赵武侯)行至今托克托境内,见一群天鹅盘旋于天空久久不去,地面亦现明亮的光辉,呈一片祥瑞之兆,于是下令就在此处筑城,并取城名为“云中”。《水经注》载“ ……乃改卜阴山河曲而祷焉,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武侯曰:‘此为我乎?’乃即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b></p> <p class="ql-block"><b>  云中城遗址在今托克托县古城镇古城村,城墙每面约2000米,面积4平方公里。城墙黄土夯筑,南墙保存相对较好,宽6.5米残高4-5米,最高处达8米,东面已基本圮废,仅存南端村庄边大约三四十米。站在城中间一座疑似宫殿建筑的基址上环顾四望,云中城所在之土默川,北靠东西横亘的阴山山脉,东依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南是滔滔黄河,隔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望,山环水绕间一片广阔的平原,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白渠水(今宝贝河)流过,土地肥沃宜农宜牧,阡陌纵横,烟火万家。</b></p><p class="ql-block"><b> 赵武灵王以云中城为中心,置“云中郡”,其所辖范围包括今阴山以南呼和浩特市,西至巴彦淖尔市,东、南至乌兰察布市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云中郡”成为呼和浩特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性行政建置,呼和浩特地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的“云中故地”,以“云中”之名而载入史册。</b></p><p class="ql-block"><b> 云中城自战国时赵武灵王建城始,其后秦、汉、魏晋、隋唐几代沿用长达1000多年,是呼和浩特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其北据阴山,南濒黄河,作为中原与塞外之交通要冲,屯兵作战进退攻守的军事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赵国名将李牧就曾在此驻防,是中原历代王朝的北疆屏障,亦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据中原的前沿阵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b></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境内色尔腾山秦长城)</p> <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云中郡仍列为其一,治所仍设在云中郡故址,并置守、丞、尉等官职,以治民掌兵。秦王朝以云中郡为基地,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增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推行“徙民边地”,将中原之农业人口,迁往云中以及沿阴山黄河之九原郡等地,并将秦、燕、赵三国所筑长城加以增修连接,建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b></p><p class="ql-block"><b> 汉朝承袭秦制,云中仍置为郡。汉初的云中郡处汉匈边地,汉匈间反反复复的和亲、战争曾在这里发生,直到汉武帝遣卫青、霍去病等征伐匈奴的几次战役以后才渐渐平息下来。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云中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大量迁入,朝廷广建城池增设郡县,在其东南析置“定襄郡”(今和林格尔土城子)。今天在呼和浩特地区存留的汉代古城遗迹就有三十多处,如位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利村的塔布陀罗亥古城,为定襄郡武泉县城址,其南有五个大型的封土堆(蒙古语称为“塔布陀罗亥”,实为五座大型汉墓)。近年来又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沙梁子古城发掘出一处西汉中晚期大型粮仓建筑基址,使用面积近1800平米,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粟、黍颗粒,以及砖瓦窑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汉代云中地区的人口、经济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北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b></p><p class="ql-block"><b>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中地区成为鲜卑拓跋部的势力范围,云中城称“云中宫”,拓跋珪北魏王朝在这里诞生并发展壮大,最后跃马南下黄河流域统一中国北方。北魏先都“盛乐”,后迁“平城”(今山西大同),再迁“洛阳”,其统治中心南迁后,在阴山一线设“六镇”以拒“柔然”。北魏把其征服的“敕勒族”迁入,云中地区又称“敕勒川”,留下了“敕勒川,阴山下……”这首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b></p> <p class="ql-block"><b>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巡幸云中,与突厥启明可汗举行“金河会盟”,留下“幸北塞”诗一首“鹿塞鸿旌驻,龙庭翠辇回。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辩擎羶肉,韦鞲献酪盃。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b></p><p class="ql-block"><b>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李勣于白道(今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大败突厥军,擒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在云中城设云中都督府,安置归附唐朝的突厥人,管辖漠南诸部。后迁瀚海都护府于云中城,改称单于大都护府,成为唐代全国六大都护府之一。</b></p><p class="ql-block"><b> 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朔方总管张仁愿,于阴山南黄河北,依河而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到辽代,随辽之西三州“丰州”、“东胜州”、“云内州”兴建,云中城随岁月流逝,渐渐荒芜在了历史的尘烟中。</b></p> <p class="ql-block">(云中城南城墙)</p> <p class="ql-block"><b>  今天走在这个古老的城池中,云中古城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留下来的只是古老的城墙遗迹和空旷的古城空间。古城地面上,散落着残陶、碎瓦,古城内出土的战国秦汉北魏隋唐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见证着古城悠久的历史。这些遗址遗迹文物珍藏,依然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和曾经有过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b> 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在此建城屯兵戍边,二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能看清过去土城的样貌。虽然大多城墙已残破不全,城中土地也已成为农田村庄,但那城墙上夯实的土层,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积淀。301乡道东西向穿城而过,古城里大片茂密的庄稼,河渠畔的玉米都长势喜人,绿意盎然。</b></p><p class="ql-block"><b> 傍晚,古城边的民居中升起缕缕炊烟,人间的烟火就这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往事如风,风中的炊烟摇曳出历史的沧桑,一路退到旧风景里,梦回的时光,一个个朝代,曾经的繁华,都洒落成一地的故事渐行渐远,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模样,流年的烟云,任凭渐远渐离的光阴,滑过岁月的波澜,轻轻散去……</b></p><p class="ql-block"><b> “骑射胡服捍北疆,</b></p><p class="ql-block"><b> 英雄不愧武灵王。</b></p><p class="ql-block"><b> 邯郸歌舞终消歇,</b></p><p class="ql-block"><b> 河曲风光仍莽苍。</b></p><p class="ql-block"><b> 望断云中无鹄起,</b></p><p class="ql-block"><b> 飞来天外有鹰扬。</b></p><p class="ql-block"><b> 两千几百年前事,</b></p><p class="ql-block"><b> 只剩蓬蒿伴土墙。”</b></p> <p class="ql-block">(东胜卫城北门瓮城)</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二、风雨边城东胜卫 </b></p><p class="ql-block"><b> 在托克托县城关镇西北,黄河岸边崖畔土岗之上,一座古城巍然屹立,当地人称“托托城”。这个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其中容纳了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元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是个集三座历史名城于一处,前后延用900多年的古城遗址。</b></p><p class="ql-block"><b> 托托城傍黄河而建,东北是广阔的土默川平原,贯穿这片沃野的金河(今大黑河)与黄河在此相汇,西南不远是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君子津,处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b></p> <p class="ql-block">(东胜卫城西门)</p> <p class="ql-block"><b>  君子津一带,汉代起在东西两岸设置桢陵、沙南二县。到隋唐时期,黄河渡口更加的重视起来,隋朝将黄河西岸的汉代沙南县故城置榆林郡,并建造了一座胜州城(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唐袭隋制,仍设榆林郡,并扩建胜州城,使其成为唐初驻守黄河关口的军事重地。唐中期时为了防止突厥南下,有效控制漠南地区,将防线推到了黄河以北。</b></p><p class="ql-block"><b> 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朔方总管张仁愿沿黄河一线修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东受降城就在今托托城内西北角,遗址当地俗称“大荒城”。今古城城垣遗址可辩,呈长方形,东西430米,南北600米,城围约2000多米,面积约0.26平方公里。受降城与胜州城隔河相望,扼守水陆交通。唐中期后成为振武军节度使治所驻地,节制云中、河套之军,这一津关之地作为战略要地屯兵把守。并疏浚金河水,以灌溉屯垦农田之利,解决军民生活所需。</b></p> <p class="ql-block">(东胜卫城西门瓮城)</p> <p class="ql-block"><b>  公元907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916年发兵征服黄河西岸的胜州城,尽掳其民,把其迁至原唐代东受降城,并加以增筑重修城池,因在原胜州城东,故取名为“东胜州”。城址东西560米,南北620米,城围2600米,面积增加到0.35平方公里。东胜州属辽西京道(今大同)管辖,与丰州(今呼和浩特白塔村)、云内州(今托克托古城镇白塔村)并称辽代“西三州”,于西夏隔黄河对峙,成为守卫黄河渡口及西南边防的重地。</b></p><p class="ql-block"><b> 金元时期,沿袭辽制,仍置东胜州。由于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东胜州城除边防驻军外,也是金朝与西夏进行经济贸易活动的互市榷场。由于经济繁荣人口增加,金朝又在东胜州城的东面,新筑一座东西长370米、南北宽310米的小城堡,遗址当地俗称“小荒城”。元代的东胜州城,成为水陆交通的重要驿站,在黄河上建水驿设巡军,以保护商船。当时的黄河水道中,官商船泊往来频繁,东胜州成为各种货物转运集散之地,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成为元朝北方地区一处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枢纽。</b></p> <p class="ql-block"><b>  1368年,朱元璋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军攻取东胜州城,次年将东胜废州置卫,称为“东胜卫”。明朝在北方长城沿线实行“卫所制”,长城重要的关口要塞,建造军事城堡用以屯军守边。卫城,因城内设有军事建置“卫”而得名,其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同时行治军、理政之责。</b></p><p class="ql-block"><b>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将山西之民迁于东胜,以屯田入军,重新扩建东胜卫城。利用东胜州城旧址,将唐东受降城,辽金元的东胜州城包围进来,形成明代东胜卫城的形制,遗址即今城圐圙古城。城墙夯土版筑,残高9-12米,基宽14米,顶宽6.5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2410米,东西1930米,周长8.6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四墙正中均设城门,并筑有瓮城。城墙西边是黄河岸边的陡坡,城外北、东、南三面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水来源于白渠水(今宝贝河),城内建有大片官署、兵营以及民居等等。</b></p><p class="ql-block"><b> 明初为进一步加强防御,东胜卫城建成后,又在其周围建了“镇虏卫城”(今托克托黑城)、“玉林卫城”(今和林格尔新店子)、“云川卫城”(今和林格尔大红城)、“东胜右卫城”(今准格尔十二连城)四座卫城,合称“东胜五卫”。 明中期后,北方蒙古部落势力崛起,迫使明朝实行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收缩防线卫所内迁军队撤离,这些建在明长城外的早期卫城也随之虚废。</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1510年,蒙古黄金家族首领达延汗统一蒙古大部,并将其划为六个万户,达延汗自领察哈尔部,其余五部各遣子孙统领。其嫡孙阿拉坦汗(亦作俺答汗)于明嘉靖年间率领蒙古土默特部进驻河套,并逐渐强盛起来,这一地区便有了“土默川”之称。阿拉坦汗极盛时期,控制了东起蓟州、西至嘉峪关的长城以北地区,以及青海、甘肃的部分地区。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与明朝议和“通贡互市”,在东起宣府西至甘肃沿长城开设十一处互市市场,“边氓释戈而荷锄,关城熄烽而安枕”。和平的环境,促进了人员的交流商品的交换,土默川的经济得到空前的恢复发展。公元1575年,阿拉坦汗在已被明初时战火毁损的丰州城西,大青山下黑河之阳建“库库和屯”(明廷赐名“归化”,今呼和浩特旧城)。</b></p><p class="ql-block"><b>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阿拉坦汗授命其义子恰台吉脱脱驻牧东胜卫。在脱脱治理东胜卫的四十多年时间里,推行阿拉坦汗的和平政策,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积极促进边关互市贸易,维持地区的和平环境,维护人民的利益,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爱戴。基于脱脱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成绩,百姓作为纪念,将城名称为“脱脱城”或“妥妥城”,今作“托托城”或“托克托城”。 《山西通志》中《府州厅县考·托克托厅》载“厅城,即妥妥城,明嘉靖中,俺答义子恰台吉名妥妥,驻牧此城,故名”。清乾隆六年(1741年)设托克托协理通判,二十五年(1760年)改为托克托理事通知厅,简称托克托厅,光绪十年(1884年)改称托克托县,此亦今托克托县名之由来。</b></p><p class="ql-block"><b> 清朝时,康熙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渡河西去鄂尔多斯,曾驻跸湖滩河朔并著诗文,调运此处官仓粮米往漠北前线。“湖滩河朔,汉人称为脱脱城,此即黄河之岸,波流甚缓,非南方黄河之比。”康熙朝后期,黄河上中游水运开通,托克托的河口继金元之后,重新成为塞外的水旱码头,历时二百余年,对繁荣一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b></p> <p class="ql-block">(东胜卫城南城墙丿</p> <p class="ql-block"><b>  这座唐朝之“东受降城”,辽、金、元之“东胜州城”,明之“东胜卫城”,蒙古土默特部之“托托(或妥妥)城”,循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脉络一路走来,今天我们来触摸这座沧桑厚重,尽管大部分已残破,包砌的城砖尽失城楼也无存,南边有一段还曾被当地村人挖作窑洞以作居所,苍黄的夯土在岁月的煎熬下显得斑驳不堪,但却依然耸立的城墙,其凛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仍不失虽历千年风雨,而巍峨挺立之风骨。四面城墙兀然而立,四个城门口都有瓮城拱卫,夯筑的土层横平竖直历历在目,仍然延续着千多年来恪尽职守的那一份责任与坚守。</b></p><p class="ql-block"><b> 登上托托城城墙,远方的阴山山脉群峰隐现,土默川平原苍茫一线,库布齐沙漠沙丘起伏,鄂尔多斯高原海海漫漫远接天际,黄河河曲风光尽收眼底。夕阳映照的残垣断壁,铺满金光,湛蓝的天幕下,几只飞鸟翩然掠过,历千年风雨之古城、边塞,矗立长河边,巍峨、苍凉、雄壮……</b></p><p class="ql-block"><b> “瀚海长烟未可留,</b></p><p class="ql-block"><b> 登临云起上城头。</b></p><p class="ql-block"><b> 曾怀铠甲千奔迹,</b></p><p class="ql-block"><b> 今道黄河几拐悠。</b></p><p class="ql-block"><b> 胡骑飞沙淹旧地,</b></p><p class="ql-block"><b> 朔风催雁阅高楼。</b></p><p class="ql-block"><b> 苍廖过往边关事,</b></p><p class="ql-block"><b> 莫与琼花论自由。”</b></p> <p class="ql-block">(东胜卫西城墙)</p> <p class="ql-block">(君子津古渡口)</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三、长河古渡君子津</b></p><p class="ql-block"><b>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载:“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赉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后其子寻父丧,发冢举尸,赀货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予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曰:‘君子也’,即命其津为君子济,济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皇魏桓帝指拓跋猗迤,北魏建国拓跋珪称帝后,被追谥为桓帝)。</b></p><p class="ql-block"><b> 大河的滋润,培育了这一片沃土,也哺育了这一方的文明,今天托克托古城西南的黄河渡口,在历史上称作“君子津”,君子津一名之由来,正是缘于上面这段记述,渡口也因有这一段佳话而闻名于世。</b></p> <p class="ql-block">(黄河老牛湾段风光)</p> <p class="ql-block"><b>  黄河自青藏高原源头始,至渡口所在之河口古镇,称为上游河段。河套地区东西走向的黄河,在此急转为南北走向,自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形成黄河干流上最长的山谷——晋陕大峡谷。黄河由鄂尔多斯高原挟势南下,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几”字形的右半边,由平坦而奔腾直下,目睹黄土高原的丘壑,“黄”河在这里成就,排山倒海泥沙俱下。</b></p><p class="ql-block"><b> 托克托县河口古镇,作为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晋陕峡谷的始端,从西而来的黄河,在这里冲刷出一段宽阔平坦的河床,碎波微澜流势舒缓,东行不远,突然转而南下,地势由高而低,水流由缓而急,波翻浪涌洪流直泻,一路奔腾高歌直冲晋陕峡谷。黄河正因为有这一段养精蓄锐,才有晋陕峡谷的“深涧腾蛟,逐浪排空”。也只有目睹这一段黄河水势的韬光晦志,才能体会峡谷飞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雄浑气魄。</b></p><p class="ql-block"><b> 发源于阴山山脉大青山东段、横贯土默川平原的大黑河,在河口镇汇入黄河,君子津以及不远处的东胜州城,作为古渡口水陆码头津关要塞,西行可通宁夏甘肃西域,南可达晋陕豫鲁深入中原,往北进入土默川平原越阴山至大漠,向东经丰州、大同可到燕赵,这样一处战略重地,与之相关的重大军事行动,史书中屡见记载。水陆交通的兴盛,和平时期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辽金元时期一度成为货物贸易集散转运之地,“门旗飘动传风色,黄河浪急千帆飞”,生动描述了当时黄河上舟船往来商贾云集的繁荣情景。</b></p> <p class="ql-block">(黄河喇嘛湾段峡谷)</p> <p class="ql-block"><b>  康熙年间,清廷设“湖滩河溯”官渡,在此处建有官仓,用以存放粮草等物质,由巡河骁骑领兵常驻,负责管理渡口事宜。其时,舟船络绎、商埠繁茂,吉兰泰的蒙盐、河套的粮油、青海宁夏的皮毛,后山(阴山以北的草原)的牲畜、牛羊肉,经河口运往中原各地,而中原的茶布盐铁等生活日用品,经此运往西北草原各地。道光年间,河口成为中国最大的甘草码头,成就了著名的“梁外甘草”。彼时行商座贾往来不绝,经济贸易达到鼎盛,河口对繁荣当地经济文化,尤其晋蒙两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交流功不可没。</b></p><p class="ql-block"><b> 清朝末年,兵连祸结盗匪横行。20世纪30年代,日伪侵占托克托,黄河水运被禁绝,河口的码头地位彻底终止,商业凋敝民生维艰,辉煌几百年的码头重镇转为农业村落,现在只有穿境而过的千年行商古道,商埠重镇的影踪还依稀可寻。</b></p><p class="ql-block"><b> 河口古镇繁华逝去,落寂百年,黄河水运、渡口也随横跨黄河公路、铁路桥的修建,汽车火车的往来穿梭而成为历史。随鄂尔多斯神东煤炭资源的开发,满载煤炭的火车汽车,一列列从桥上驶过。黄河里偶有游船或小艇,也只是近年作为旅游项目,游客作两岸之间观光游览乘坐。这个承载千年传说的古渡口,也不再单纯是一个地名,而成为纯朴善良、正直无私、诚信友爱的黄河两岸人民传统美德的象征,君子风度流传千秋。</b></p><p class="ql-block"><b> 夕阳下登坡望去,远处青山隐隐岗梁苍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岸库布齐沙漠,沙丘上道道金色曲线,波澜般起伏。“落日平沙接大荒,萧萧衰草籍河隍,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瀚海荒城处,边塞风光豪迈而苍凉。“解缆风犹紧,移舟浪不兴”的河面,幻化出瑟瑟金光。悠悠黑河滔滔黄河,两河臂弯中的古镇掩映在碧树丛中,沃野平畴,一溜湾里葡萄架延伸,湿地滩上鱼塘片片,民舍错落,炊烟袅袅,鸡鸣犬吠,暮色里农人收锄,牛羊归牧,山光水色中,田园牧歌温情而秀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撼天动地的力量,包容滋养着两岸苍生。托克托这段黄河岸边的土地,在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由“海生不浪”遗址组成的内蒙古黄河流域文化(“海生不浪”或“海生不拉”为蒙古语,汉语意为“神奇的泉水”),包括包头地区的阿善遗址、西园遗址,呼市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以及凉城县老虎山、王墓山、园子沟等岱海地区的多处遗址。分别代表了内蒙古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文化,是与仰韶文化同期的古人类生活遗址,它们连同此处的“海生不浪文化”,作为黄河上中游地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共同孕育出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b></p> <p class="ql-block">(海生不浪遗址出土小口双耳罐)</p> <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天上来)</p> <p class="ql-block"><b>  山河依旧岁月悠长,那些不绝的风景,那些如烟的往事,那些尘封的旧梦,都如恍惚间的日光云影。岁月更替时光穿梭,一切的过往,都注入了时间的长河里,光阴催老了人生,却又凝结着别样的情深,沉淀出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萦绕在心头:“天荒地老物消磨,赢得诗人感慨多。两鬓红尘秋色老,又投东胜过黄河。”</b></p><p class="ql-block"><b>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眼前这条从远古一路驰骋而来滔滔不息、万古奔流的大河,也必将以锐不可当之磅礴气势,向着浩瀚蔚蓝的大海,向着广阔光明的未来奔腾而去。</b></p><p class="ql-block"><b> 透着野性的黄河船工号子远处传来,近乎嘶吼,原始豪放,高亢辽远,飘过黄土高原,大河上下……</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我知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b></p><p class="ql-block"><b> 九十九道弯弯里有九十九只船</b></p><p class="ql-block"><b> 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b></p><p class="ql-block"><b> 九十九个艄公</b></p><p class="ql-block"><b> 哎嗨哟哟把船来扳 </b></p><p class="ql-block"><b> (全文完,感谢阅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