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靖远诗歌摭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曾几何时,在中国,诗就是美的代名词,所以才有了诗情画意、如诗如画一类的词汇。今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艺种类极大丰富,诗歌越来越被边缘化,它已经从公众的视野中退出,逐渐成了小圈子中的“自娱自乐”和“秘密交流”。当然,不时也有诗歌进入大众视野的个例,只是这时的诗歌往往是以一种负面形象示人,比如几年前的“梨花体”、比如与鲁迅文学奖有关的“羊羔体”、“啸天体”,比如曾引起热议的“乌青体”,再比如今年火爆网络的“浅浅体”、“屎尿体”,在这里,诗歌早已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高大上”的艺术形式,而是变成了被戏谑、嘲讽的小丑般的存在,诗歌成就了一场大众的娱乐式狂欢,为人们增加了一些笑料。然而,值得担忧的是,在此过程中,当代诗歌是被误读、曲解、过度消费的,具备话题性、引起争论的这些诗歌应该说并非我们这个时代诗歌的主流,但它却很大程度上被认为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诗歌,这对诗歌的形象是一种伤害甚至败坏。同时,这种现象也消解了公众对于诗歌的敬畏之心,客观上使得他们远离了真正的诗歌和诗歌精神,对人文素养、艺术修养的提高构成了阻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学诗,无以言”,诗歌自古以来不但有着启蒙的功能,也有着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塑造人格等的综合性功能,诗歌历来也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作用。时至今日,诗歌却成为了公众嗤之以鼻的对象,这不能不说是有问题的。这种现象典型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文化症候,应该说是各方面“合谋”的结果。概言之,这其中既有某些“诗人”恶意炒作、恶搞诗歌、以诗歌之名沽名钓誉的问题,也有社会公众不明就里、插科打诨、混淆黑白的问题,还有一些不良媒体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的问题。由此,我们认为:诗人、媒体、公众均应保持警醒、有所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真正的诗人应该耐得住寂寞,应该有强大的内心和价值支撑,应该有超乎寻常的格局与境界,诗歌追求的应该是不朽和永恒,而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同时,我们的时代事实上并不是没有好诗和好的诗人,所缺少的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是“发现的眼睛”。当今的诗歌仍然值得人们的敬畏与尊重,一个放弃诗歌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没有未来的。社会公众面对诗歌应该沉静下来,俯下身去,用心去聆听诗歌,去追寻诗歌之美,去体味诗歌之妙。大众媒体同样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来,严肃地对待诗歌话题,提供全面、准确、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时代文化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当诗歌的创作、传播、欣赏都能回归诗歌的本源时,那么诗歌才有了继续发展的意义和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快餐文化充斥的当下,人们担忧中国诗歌正在边缘化,但是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关乎人的内心世界,关乎价值取向,承认诗歌的独特性在于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方式、个人价值。中国从有文化以来就有诗歌,诗歌从来没有成为全民大众消费的文化快餐,诗歌的生命力在于,它虽然不是处于今天消费文化的中心,但它是延续人类精神的链条,诗歌消亡了,我们的精神也就面临崩溃的危险。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进行调整,要倡导对诗歌的尊重,倡导对诗歌的敬畏之心,让青年一代受到更好的诗歌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就是要关注社会事件,感同身受地关注他人安危冷暖,是诗人的天职。历史上很多重要事件,诗人每每成为最早的“发言人”,因为诗人往往更敏感,感情更为炽烈。很多诗歌作者共同面对一个重大事件比如新冠疫情,观点和角度不同,艺术作品的成色和品位也不同,只要是出于真诚与善意,不必苛刻地衡量与评价,重要的是,面对这样一次突发疫情,诗人应当在关注的同时,更多地为战胜灾难鼓与呼,当然也需要更深地思考与省察。诗人无法拒绝悲喜,但诗人可以在悲喜中变得深刻、睿智与通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米沃什曾在《米沃什词典》的后记中写道:“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的核心……”如果说每一个人生活和命运的轨迹是一片浪花,那么他一定是身处在时代壮阔而汹涌的河流之中。法国诗人兰波曾说,诗人应是“通灵者”,其任务就是通过感觉的“错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他还说: “ 天才就是随心所欲地重获童心的能力。” 诗歌的灵魂是独立的!每个人都具备它,你要做的就是启发它,让它的潜力爆发!你需要提供一个真实而充满爱心的灵魂帮助自己提升生命意识,让爱充盈我们的创作,让我们在精神上成为贵族。拥有高贵的灵魂比拥有巨额财富更令人尊敬!所以当你在经历贫穷艰苦时并不可耻,这是你人生中难得的生命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体悟能力,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诗人素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靖远砺山带河,地灵人杰,诗歌文化也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仅明清、民国期间,靖远就涌现出了王龙山、张唯一、路升、路昭、刘永、房鑑、王铣铭、王家督、卢坰、李筠、李光辅、李愈隆、苏步蟾、贺福、潘祜、潘祥、潘祺、张炳南、张云锦、陈国钧、范振绪、党俊杰、贾仙舟、苏振甲、张慎微等诗词大家。其中王龙山著有《村居吟》,路升著有(诗文杂风月小稿》《尔琴轩卷》,刘永著有《乐斋诗》《商意稿》,房鑑著有《敬斋诗集》,潘祥著有《古文诗词》,贺福著有《从吾诗文集学规说铭》,王家督著有《漫游图诗草》,王镛著有《退食闲吟》,王铣铭著有(云镜轩诗草》,张炳南著有《薰卿诗稿》等。 中华民国以后,张云锦著有《晚香山房诗稿》,范振绪著有《东雪草堂诗联存稿》,王清海著有《治堂诗》,贾仙舟著有《滴珠楼词》,杨绍周著有《东游吟集》,张慎微著有《兰州春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靖远的自由诗创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收入本诗集的历史“最悠久”的一首诗当属张普先生的《焊花织春彩》,这首诗刊登于1973年2月3日的《甘肃日报》第四版,距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诗的开头这样写道:凛冽北风吼棚外/雪如万把筛子筛/风雪紧/焊工头不抬……显然是以歌颂祖国建设者——焊工师傅为主题的一首诗,这首诗带有民歌风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当然也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八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中国的诗歌经历一段非常繁荣的时期,涌现出北岛、舒婷、海子、江河、杨炼、顾城等一大批诗歌名家。新诗在那个年代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那个时代,诗歌之美映照了人们的心灵之美。在靖远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热土上,由时任靖远县文化馆馆长张普先生着手创办的靖远县第一个文学期刊《乌兰》也应运而生,这个时期还诞生了“乌兰诗社”等民间文学社团,以校园为主的文学社团及其油印刊物更是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各个社团几乎都有自己的油印刊物,诸如靖远一中的《乌兰草》,靖远二中的《春芽》《雏鹰》《黄河浪》,靖远师范的《雨笋》《百草原》《祖厉河》,乌兰中学的《乌兰花》,城关中学的《晨钟》等,一大批文艺青年以文学为圣,以诗歌为荣。他们挥洒青春、讴歌时代,尤其是诗歌写作,呈现出星光灿烂、异彩纷呈的景象。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靖远诗人有马兆玉(出版诗集《多情胡杨》《辽阔的饮马滩》)、武承明(出版诗集《敦煌飞天》)、唐荣尧(出版诗集《腾格里之南的幻象》)、孙守南(出版诗集《赶路的人》)、周玉林(出版诗集《甘泉之约》)、宋育红(出版诗集《凤凰山放歌》)等,他们的诗歌不时在《诗刊》《星星》《飞天》等重量级诗歌刊物发表。到了二十一世纪,现代诗歌日趋走向“没落”,我认为没落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受网络文学(商业文学)的冲击,其二,受现代教育的冷落(打开高考语文试卷,作文要求上非常明确的写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喜的是靖远诗歌不但没有“没落”,而且还比较繁荣,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在靖远文坛活跃着两个诗歌社团,一个是“鹿鸣诗社”,一个是“乌兰诗社”。在这里,“古体”与“现代”齐飞,“格律”共“自由”并进。涌现出了吕锦涛、三丫(李瑞芬)强加舜、赵永娟、张玉双、冯树贤等优秀的青年诗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成尧(残疾人,已故)、祥子、耿正梅(残疾人)、张国玉四位农民诗人,他们与缪斯结缘,用真情和生命咏唱,在繁忙的劳作之余坚持诗歌创作。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还有这么一些人把诗歌作为生命的的一种存在方式,这就是作为人的一种高贵。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的光芒,以诗歌的方式,安放自己灵魂,这就足以令我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优秀的诗歌作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就像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前代先哲那样,由伟大的人格、丰富的学养和独特的体验,造就了千古不朽的伟大的作品。既然“人间要好诗”是任何一个时代的要求,那么这里就不可回避一个问题:什么是好诗?好诗的标准是什么?诗人于坚认为,凡有阅读经验和生命痛感的读者读了之后有感觉的诗就是好诗。在笔者看来,真正优秀的诗歌,不但要契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如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有独特的审美体验,要善于从旧事物中发现新的东西,即所谓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没有任何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强调独创性,一个诗人比一个哲学家更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是写黄鹤楼,崔颢写了,李白就不敢写了,只能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喟叹,因为李白没有在黄鹤楼这件旧事物上找到新东西,发现新的秘密,或者说他能找到的崔颢先找到了,于是崔颢的黄鹤楼成了千古绝唱,而其他诗人写的黄鹤楼都被崔颢遮蔽了。可喜的是,在展读《靖远诗歌》这部书稿的过程中,笔者还是获得了太多的阅读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进一步全方位展示靖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发展的巨大成就,光大靖远文化大县的历史盛誉和新时代文化气质,谱写新时代靖远文化的崭新篇章,激励全县人民为拥有“历史文化名城”、“黄河文化名城”美誉的家乡靖远増光添彩,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拟编写《靖远文化丛书》(文学卷),以此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靖远县文联遂召集县作协、评协有关人员于2021年1月18日成立编委会,决定编选《靖远散文》《靖远诗歌》《靖远小说》《靖远诗词》《靖远楹联》。经过半年的努力,现已完成统稿审稿定稿工作,待机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编选好这部诗集,入选作品注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相结合,在具体运作时,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以诗存史,注意搜集不同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诗歌作品;(二)以诗存诗歌发展史;(三)以诗存诗人的风格、流派、诗坛地位影响;(四)以诗存靖远地区的人文风貌和地域特色。诗集共收入作者48人,作品466首,可以说涵盖了靖远诗坛老中青三代诗人的代表作品。老年诗人(四、五十年代)以张普、周玉林、宋育红为主要代表,中年诗人(六、七十年代)以马兆玉、孙守南、唐荣尧为主要代表,青年诗人(八、九十年代)以赵永娟、张玉双、冯树贤为主要代表。当然由于诗集容量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加之本人水平有限,选编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竭诚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白银诗词楹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8月第10期(总第185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 办:白银市诗词楹联家协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 编:万全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副 主 编: 张国柱 董瑞霞 路彩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 委:万全琳 张国柱 郁映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瑞霞 汪 红 杨镇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正聪 李 晓 高国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彩琴 张 斌 贺永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每周一赏》</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编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滕晓红 杨镇勇 马 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 晓 万国钰 张应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期责编:路彩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摄 影:张 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