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华/文学与生活的悖论

文学丛刊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刘文华,男,江苏三强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州大学法律硕士,注册税务师,英语翻译,江苏省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兼任文学平台和刊物编委、评论,创作诗歌、散文和小说,有部分作品获奖。</p> <p class="ql-block">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觉得搞笑。笑什么?这个陈芝麻烂谷子的话题,能写出什么石破天惊的文字,编辑是不是看到标题,就会置之不理或扔进垃圾桶?还有,关于这个话题,鸿篇巨制和专著高论那么多,可以说汗牛充栋,再写是不是不自量力或画蛇添足?搞笑归搞笑,但我还是觉得有话可说。还有,越是重大的话题,越是经久不衰,并且越有说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关于文学与生活,有一个观点妇孺皆知,似乎无懈可击。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早听到这个观点是在中学,语文老师讲贺敬之的诗《回延安》,连带讲到他创作的《白毛女》,说解放前,地主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事司空见惯,但我们看了不一定流泪,如果用文学形式写出来,搬上舞台,比如《白毛女》,黄世仁用高利贷残酷逼迫杨白劳出卖喜儿,杨白劳过年买不起新衣给女儿,只能买二尺红头绳,也买不起多少干面包饺子,我们看了定会悲痛欲绝,泪流满面。这就是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范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当时,我们听了老师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未做深思。作为学生,处在思想不怎么活跃的环境,老师一言九鼎,教材一言九鼎,谁会质疑,谁敢质疑?无独有偶,最近参加一个文学座谈,讨论某某作品,主题明确并赫然写在会标上。讨论异常热烈,都是赞美的话,说着说着,又扯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去了。这是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每逢这样的座谈,无论预定的主题是什么,都会扯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好比评价一个男人,不谈他的生活作风和男女关系,就无法得出完整的结论。那天的座谈,完全不需要扯这个话题,但主持人意犹未尽,似乎不扯这个话题,座谈就失去了支撑和价值。主持人让我发言,我正好有一肚子话要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我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不错。文学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东西,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生活的丰富性和高质量,需要将文学从生活中相对分离出来,让专门的人,就是通常被称为作家的人去炮制。除了文学,生活还需要唱歌、跳舞、戏曲、绘画、书法、相声、小品、电影、电视、魔术、杂技等,这些都离不来创作。说到创作,最终还是回到文学上来,或者说都能与文学沾上边。生活需要文学,文学就是生活。如果说文学高于生活,我就感到费解和难以接受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第一个费解,文学在哪个方面高于生活?生活是源,文学是泉。万里长江,浩浩荡荡,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你能说长江高于源头?生活异常博大、深厚、丰富和复杂,任何文学,哪怕是鸿篇巨制,所反映的和所能反映的,仅仅是生活的冰山一角,你能说或者你敢说,文学高于生活?查找“文学高于生活“这个说法的出处,来自于俄国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他说,作家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编排,渲染、夸张、集中矛盾,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更加耐人寻味,所以,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这种说法十分牵强附会,也没有直接回答文学在哪个方面高于生活。现在评价任何作品,动不动就扯到伟大意义上面去,给读者以文学高于生活的假象。一部作品,写一个人的生活也好,写一群人的生活也好,无论怎么写,无论时间跨度多大,那都是生活的一鳞半爪。今年的矛盾文学奖刚出来,媒体一窝蜂刊发点评、采访和心得。茅奖是发给长篇小说的,大凡长篇小说,肯定比中、短篇包含的信息量多,包含的生活内容多,但无论作者多么高明,相对于生活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不能说,文学对生活做了概括、提炼、夸张、升华、幻化、穿越、推理、演绎,就认为文学高于生活了。文学反映生活时,为了增强其可读性、思想性和吸引力,需要这些技巧和技术手段,使文学更像文学,但这些技巧和技术手段无论多么高明和巧妙,都不能代替作家对生活的真诚态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如果为了迎合、为了造势、为了应景、为了歌唱,过度使用技巧和技术手段,使文学所反映的生活扭曲、失真,这样的文学,不要说高于生活,简直是就是让生活出丑和受玷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文学反映的生活,经过作家的炮制,的确独立于生活,超脱于生活。很多作品不要说来源于生活,简直可以说离生活十万八千里,但不能不说也是好的文学作品。最近读韩寒的小说《长安乱》,的确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内容写的少林与武当,但韩寒在序言里说“其实不是一部武侠小说”,“不过着实没有办法,因为我感觉古人动不动就打起来”。后代人写的关于古人的小说,拍的古人的电影、电视,几乎都是瞎编的,历史上的真实生活根本不是这样,比如,韩寒说,小说、电影中的少林寺经常被火烧,没有一部电影和电视不让少林寺被烧掉,事实上却从来没有被烧过。古人也不能随便拿着刀满街乱跑,事情的性质和后果就和现在你拿着枪满街乱跑是一样的。文学里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有时根本就是两张皮,我们经常为了强调文学的功用,硬要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文学评论者还有一个通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很多所谓主旋律作品,生活被描绘得十分美好,尽管读者感到,这好像不是我们的生活,或者至少感觉这不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当然,有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生活或理想的生活。文学评论者们总是十分起劲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写照,深刻揭示了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不变真理。如果读者或评论者觉得不像,但又不好直说,说了怕群起而攻之,被说成不懂文学,不懂文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倘若哪位作者写一点负面,写一点忧伤,甚至写一点忧虑,这尽管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好像没有多少人敢于直言,文学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关于文学,是揭示和暴露为主,还是讴歌和赞美为主,这应该完全由创作者的创作情趣而定。我觉得,文学还是批评暴露多一些更好。文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唤起和让民众警醒,讴歌和赞美可以有,但不是文学的主业,而是舆论宣传的主业。文学揭示一点、暴露一点、提醒一点,可以推动我们去改变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更加完美以后,生活仍有很多缺陷和不美,需要作者不遗余力去揭示和暴露,使生活连续地完美下去。生活的完美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很多作者不敢直面生活,直抒胸臆,特别不敢直面生活的不幸和不如意。即使有良心和真情的作者想写一点不如意,只能变着法子,借古讽今,时空穿越,玄虚魔幻,写些不着边际和似是而非的生活。读者被文学技巧蒙蔽时,只觉得眼花缭乱,这好像是我们的生活,好像又不是我们的生活,总是感到别别扭扭和永远没有睡醒。有些作品写的全是过年和结婚说的喜话,但却没人真心想看。而那些读者十分想看的作品,总是隐藏在作者的肚子里。作者有时十月怀胎,感到快要生了,但还是不敢生出来,生出来怕人说是怪物,张牙舞爪,不伦不类。最终,作者想想,还是流产算了。所以,文学史上,常有从火炉中抢救出来的烧得半焦半黄的手稿,一发表却成了世界名著,再过若干年还获得诺奖。蹑手蹑脚和小心翼翼写出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因为作者终于看到和扒开了生活的内核,而不是每时每刻想着让文学尽可能地去高于生活。越是企图高于生活的作品,越是味同嚼蜡和无病呻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