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戛立村位于宝山镇西南面,距镇政府10公里,距宣威市62公里,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山区,有国土面积16.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18米,年平均气候12.8℃,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有户籍人口601户,1879人,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为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万元,主要以种植马铃薯、玉米、外出务工等收入为主。</h3> <h3>戛立村共有党员60名,下设4个党支部,其中,男性党员45名,女性党员15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22名,60岁以下党员38名,平均年龄52岁,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预备党员2名。</h3> <h3>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按照搞好配套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注重创建活动,狠抓‘脏、乱、差’,提高群众素质,建好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思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h3> <h3>一、强化领导,组织活力明显增强<br>推动4个村民小组精神文明精神,始终把学习作为强化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干部道德素质教育,把学习与个人思想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思想认识,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使村级党员干部牢筑道德防线,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能力,形成了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为民服务、和谐团结的良好局面。</h3> <h3>二、调整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br>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魔芋等经济作物,加快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h3> <h3>三、突出重点,群众素质逐步提升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综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适时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培训,通过宣传、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明读物为教材,切实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意识教育。利用各类培训会议和宣传阵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规范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村组干部,包括党员和村民代表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h3> <h3>四、标本兼治,村容村貌改换新颜 <br>近年来,村党总支部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不断加快住房改造步伐,按照统一修建标准,分步规划实施,优先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采取向上争取、集体投资、群众投劳的方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完成12公里多村内道路硬化,改造人饮工程4公里,受益群众达366户。对村委会办公大楼进行维修,建成文体广场、党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阵地,硬化地坪105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购置图书2000册,配备了电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h3> <h3>五、创新载体,村民活动丰富多彩 <br>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适用技术,弘扬科学精神,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个家庭有1-2名科技明白人。经常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十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标准,扎实开展评选活动,共评选各类“十星文明户”20户、今年村上建设了道德讲堂,制作乡风文明宣传牌,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h3> <h3>六、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br>在创建工作前,村中道路两旁堆放了大量垃圾,夏天会因气温升高,气温难闻,相当影响村民的生活环境,由总支书记龙虹同志带头领导“村两委”同志、公岗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分组对村庄每周进行视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村委集中力量整治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污水阴沟死角、乱堆乱放等各类环境卫生上百次,整改率达100%,同时利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文化墙,让群众低头看见,抬头感受,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h3> <h3>七、加强精神文明宣传,营造健康向上新风。<br>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收费制度、保洁制度、门前三包,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制定了戛立村村规民约,在村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力促进了全村群众向榜样学习的浓厚氛围。</h3> <h3>八、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br>为了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式,满足村民群众日益赠张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一方面修建文化娱乐广场,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唱歌、跳舞、放映电影等,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同个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努力的把我村建设成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窗口。</h3> <h3>九、戛立完小<br>2021年6月1日,驻村领导,镇挂钩组以及村两委齐庆“六一”。<br>宝山镇派出所方其林所长给小朋友们做法治宣传教育。</h3> <h3>十、戛立大箐边小石林,位于戛立大箐边,老偏岩旁边,占地120亩左右。在解放前夕,戛立村的村民为了围剿土匪,让土匪不来祸害村民,就在小石林的西南面,老偏岩的岩顶上支砌高墙围挡来路,只留一个路口通向小石林,进入石林中就向进入迷宫一样,村民们先占领至高点,堵住出口处,打得土匪在里面转圈,出不了小石林。经过几次的围剿,土匪也就不敢来抢村民了。景观独特,环境优美,山青水秀,怪石林立,草地铺路,是休闲,避暑,游玩的好地方。</h3> <h3>十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戛立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突出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垃圾清理、污水处理,实现村容村貌大变样。同时,广泛开展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h3> <h3>十二、美化、亮化、绿化、硬化</h3> <h3>总之,戛立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努力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将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