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初心不改 --记2021年全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培训研讨会

前行

<h3>  8月16日到18日,在县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我县科学老师们参加了全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培训研讨会。<br>  本次远程培训会,有专家团队对教科版五六年级新教材全方位的解读,通过新教材解读,让老师们对即将使用的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试教团队老师们的试教分享和课例展示又让参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深度学习。<br>  </h3> <h3>  我们四所联盟教研学校的科学老师们抓住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收获满满……</h3> <h3>🌟🌟🌟🌟🌟🌟🌟🌟🌟🌟🌟🌟🌟🌟🌟🌟<br><br> 育才小学科学教研组</h3> <h3>育才小学 柴春娥老师:<br>  本次活动安排可以说用“贴心”来形容<br>了。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有相应的专家老师进行<br>详细的解读,同时,跟上相应团队老师们的试<br>教体验。<br>  一位试教老师说到,他们在2018年便接到<br>了试教任务,团队成员便开始这项任务了。听<br>到这我感动于我们教科版编辑的专家团队老师<br>们,也对这些试教老师们感到无比的佩服。<br>  在新学期我们的科学教研中,我们教研组要像这些试教团队一样,凝心聚力,上好每一节课,多去“琢”“磨”。</h3> <h3>🌟🌟🌟🌟🌟🌟🌟🌟🌟🌟🌟🌟🌟🌟🌟🌟<br>   北京路小学科学教研组</h3> <h3>北京路小学 陈成兰老师 :<br>  这次的培训的精准度高,对一线教师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既有教材编写者角度的教材解读,又有一线教师的经验感悟。还有教材编写者根据一线教学经验。做出更适切的教材内容编排和调整的思路设计。向老师展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展示了科学的四维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br>  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受益匪浅!印象最深刻的是8月16号上午张老师讲授的《神奇的小电动机》,每个环节都是用心设计,仔细揣摩,尊重课标,尊重教材,考虑前后知识迁移和大单元思想教学。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教学,努力寻找更优的课堂教学设计,学习实验单涉及,板书设计,不断把材料的选择和调整优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每一个细节都细致入微。大到环节流程、板书设计、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记录单的设计。小到一个导线夹、一根导线的长短。真可谓精巧、精致、精细、精准,贯穿始终。教师语言精准,表述清晰。语言贴切,有针对性,学生回答有所依据,准确合理。学生的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语言表述清楚规范。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整个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整个课堂学生全员参与。既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令人激动的还是课后长春教师和杭州教师的互动,以往研讨课评课时都是好话一片,而这个活动现场却是“问题”连连,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深入,带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科学知识与探究方法。<br>  听专家团队们研讨,真的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专家的智慧,一线教师的用心,值得我们学习。</h3> <h3>🌟🌟🌟🌟🌟🌟🌟🌟🌟🌟🌟🌟🌟🌟🌟🌟<br> 高泽小学科学教研组</h3> <h3>高泽小学 郑德伟老师:<br>  通过网上学习了全国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要教好小学科学,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吃透课标,把握整个体系,在本次五六年级的新教材培训中,专家老师们就把新教材的每个单元课例分析的及明白又透彻,让我们面临新教材时有章可循。<br>  培训中,还呈现了几节优秀课例,从这些课例中我看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的特点: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求异。让他们自己学会动手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br>  这也引发了我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教师不能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能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在科学课程中,师生应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h3> <h3>🌟🌟🌟🌟🌟🌟🌟🌟🌟🌟🌟🌟🌟🌟🌟🌟<br> 石场小学科学教研组</h3> <h3>石场小学 胡锦英老师:<br>  8月16-18日我和我们学校的科学老师一起参加了2021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直播研讨会。这次的培训主要针对五、六年级新版教材。我们认真聆听了专家讲座、专题报告、每个单元的单元解析、优秀教师说课和单元示范课。<br>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br>  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h3> <h3>石场小学 周扬德老师:<br>  通过此次培训,聆听专家报告,教师试教报告及课例展示、评课交流环节,促使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意图更加清晰,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也更具依据性。课堂教学的设计首先要借助学前调查,找准学习起点,然后准备结构性材料,设计递进的问题引领让学生经历科学实践,建立核心概念,最后通过依托后测评价,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总之既要重视课的前导,也要重视课的后延,从而实现大单元整体教学。</h3> <h3>🌟🌟🌟🌟🌟🌟🌟🌟🌟🌟🌟🌟🌟🌟🌟🌟<br>  教材编者团队、试教团队老师们</h3> <h3>  新教材围绕核心大概念组织学习,开展教学,不断的建构科学概念,所以教科版的大单元结构是在教材编写当中的一个重要成果,非常有必要,我们每一位培训者向更多的老师去宣传,去传播。</h3> <h3>  学生给了我们40分钟,我们给了学生思考,那么现在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学习有用的知识,让知识有用起来,知识是一个知识,不仅包括科学概念,而是包括观察,实验等科学态度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科学思维等。之所以这么说,我们的教学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能够使得他应付考试得高分儿的问题,而是应该给他一些能够看懂世界的科学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h3> <h3>  给老师们的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理解新教材的新理念新要求,比如生物与环境单元,关于对比实验,原来教材中呈现的实验品,在这里也不再见要求,还有食物链这个概念当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比如说消费者生产者,他们是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也不要求学生至一点去掌握,第二个建议是老师在实施教材的过程当中。面对新教材,建议大家先依据教材的编排顺序来进行教学,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我们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一些微改。第三点建议,就是我们教科版的教材是以大概念的内容框架的大单元的设计结构,所以建议老师呢,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能够从单元整体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h3> <h3>  新教材延续了现行版本的优点:大单元结构教学(一个单元指向一个大概念,不同学段指向同一个概念),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协调发展,操作性强容易把握等。</h3> <h3>🌟🌟🌟🌟🌟🌟🌟🌟🌟🌟🌟🌟🌟🌟🌟🌟<br> 砥砺前行,初心不改<br>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br>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br>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br>🌟🌟🌟🌟🌟🌟🌟🌟🌟🌟🌟🌟🌟🌟🌟🌟<br></h3>

新教材

科学

学生

老师

试教

教师

教材

教学

单元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