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章:第九味<br>拍摄:第九味</h3> <p class="ql-block"> 年年花开花落、岁岁草木枯荣,转眼小院已历五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小院头一年,疏疏几株花草,摆上休憇的桌椅,可与春花相伴,与秋草共吟,倒也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年开始期盼七彩的小院,春天三角梅开得艳;夏天蓝雪花最清凉;秋天安酷杜鹃赛牡丹,冬天茶花正当时;月季品种多、铁线莲花大、颜色仙…… 就这样,在第三个年头,细数一下二十多平米的小院已有几十个品种,上百盆植物,墙上的木网格都爬满了。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浇水、施肥、除草……不同的季节还需修枝、打药,换土、换盆,累并快乐着,看着四时花开不断,莺飞走了燕又来,心中无比满足。不知不觉已经陷入花草的密集陷阱,到了无从落脚的地步。在一次友人来访的惊呼声中,才幡然醒悟,我该做减法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开始一次次将花草分送给热爱植物的友邻,小院日渐清静。与花草相伴的时光让我懂了一个道理:事物皆是一个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过程,简约是一种更高级的修养。</p> <p class="ql-block"> 种花的前几年,我曾是个品种收集控,月季中难养的加百列大天使、玛丽玫瑰都种上;不适合南方生长的长瓣铁线莲也不愿放弃;奇特的暗黑色秋英,来一株;蕾丝金露花散发出诱人的牛奶巧克力香味,来一株……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那些不适合本地的品种,逐一夭折。虽有一句话"没种死过花草的花农,绝对不是好花农。”但也让我明白,不能一味追求奇花异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与花草共同成长的几年,逐步确立了自己小院的风格,一点点移除色彩过于浓艳的花卉,保留颜色淡雅的粉、白、蓝、紫色系;调整植物高中低层次,以两三种花卉为主,点缀些一年生的草花。尽可能少用药剂,让植物保持距离,通风透气。瓢虫小哥来了,给他准备一个益虫小屋,让他把新娘也接来一起生儿育女,小院在不断改变中……</p> <p class="ql-block"> 其实,养的是花草,悟的是人生。小院,不光有春花盛放的热烈,也会有秋叶飘零的孤清;人生,从青葱少年追逐热闹繁华,直至中年后才懂得平平淡淡是真,简简单单最美。需要断舍离的不仅是器物和花草,更体会到"生活中无能为力的事,生命中无缘的人,心中烦郁执念,都当断舍离"的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