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说西藏

梦回318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的交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党的十八大以后,交通建设为西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八哥从2011年开始,曾先后数次骑自行车进藏,用镜头记录了西藏地区公路和铁路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一条条“天路”在雪域高原诞生的奇迹,深刻感受到交通发展给藏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br> 提起“天路”,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闻名遐迩的G318川藏线了,成就她名气的,除了沿途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外,还有她极其复杂而险峻的路况。图1拍摄于2012年6月芒康境内的海通沟,当时道路被洪水冲毁,仅能通行自行车和行人。抢险的挖机不慎栽进河里,赶来施救的吊车随后也发生侧翻:<br> <font color="#ed2308">(图1:川藏线海通沟水毁现场)</font> 川藏线上比较著名的险段除了海通沟外,还有令人谈虎色变的觉巴山天险、怒江天险、排龙天险等等。不过,随着藏区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昔日的“天险”正一个个变成“通途”,最典型的莫过于通脉天险了。<br> 通麦大桥处在通脉天险路段的咽喉位置,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其中第一代桥是极其简易的钢丝吊桥。图2是2012年8月队友拍摄的第二座(代)大桥,桥面为木板铺就,汽车仅能单向通行:<br> <font color="#ed2308">(图2:第二代通麦大桥)</font> 图3是2016年9月八哥拍摄的通脉天险三代大桥同框的镜头。第三座(代)通麦大桥于2015年建成通车,为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桥面宽12米,双向双车道,滤清路面。自此,昔日的通脉天险,已因包括通麦大桥在内的几座特大桥和隧道群的建成通车而不复存在: <font color="#ed2308">(图3:第三代通麦大桥)</font> 与G318川藏线一样,西藏其他地区的道路建设近年来也在飞速发展,原有的道路正在得到拓展和改善,新的道路正在不断涌现。图4是2012年8月拍摄的珠峰路加乌拉山的盘山公路,路面为简易的砂石路面: <font color="#ed2308">(图4:2012年的加乌拉山盘山公路)</font> 图5是2016年9月拍摄的同一路段,路况已焕然一新,正在加装防护栏杆,路面已是流畅的沥青铺装: <font color="#ed2308">(图5:2016年的加乌拉山盘山公路)</font> 青藏公路是第一条建成通车的进藏公路,而被誉为“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也是第一条进藏铁路,两者承担了西藏对外联络和物资运输的主要任务。图6是八哥于2015年8月骑行青藏线时站在青藏公路上拍摄的青藏铁路: <font color="#ed2308">(图6: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font> G317是川藏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路况与川藏南线一样复杂和艰险。图7是八哥于2017年9月骑行G317时拍摄的位于昌都地区江达县的矮拉山翻山公路,公路的下方正在修建穿山隧道: <font color="#ed2308">(图7:G317矮拉山盘山公路)</font> 新藏线(G219)“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艰苦的公路”,虽最早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修建,但直到2013年才完成“刷黑”,成为到目前为止进藏公路中风景最美、路况最好的公路。新藏公路的畅通和完善,极大地加块了藏北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2015年八哥骑行新藏线时,看到的是美丽的新藏线串起了沿途一座座靓丽现代的村庄和集镇。图8是2015年7月拍摄的G219国道日土县段(此图荣获“第十三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赛”): <font color="#ed2308">(图8:G219新藏线日土县路段)</font> 丙察察线是“滇藏新通道”的一部分,于2009年贯通,属“等外公路”。2015年起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改造。图9是八哥于2016年8月拍摄的察隅县察瓦龙乡怒江岸边,施工机械正在陡峭的山坡上开挖新路基的情景: <font color="#ed2308">(图9:丙察察公路察瓦龙段道路改建施工现场)</font> 图10是察隅县齐马拉山口南坡上的盘山公路改造,数十台施工机械正在冒雨作业的场面: <font color="#ed2308">(图10:丙察察公路齐马拉山口南坡施工现场)</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