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去藏区,最想寻找的就是庙宇。布达拉宫、甘丹寺、亚青寺、八邦寺、甘孜寺等等都是我去过也很喜欢的寺庙。而沿途的玛尼堆、礼佛的喇嘛、转经的藏民,总是给我们带来神圣和庄严感。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沉迷于这样一种气息,面对他们,心灵总能获得一次次洗涤。</h3> <h3> 此行是想以名寺庙和石窟为主要旅行地,沿途观赏草原、森林、湖泊等藏区美景,领略藏族文化风情。所以不喜欢佛教文化的人,不太建议走此路线。</h3> <h3> 第一站庙宇是理塘的长青春科尔寺。我们到理塘县城东山顶的丁真网红打卡地打卡而顺便去看看的。可惜寺庙维修关门,只能看看外围了。寺庙前方的千户藏寨却很一般。</h3> <h3> 东山顶可以看到寺庙的全景,我们一直等到阳光洒落到金顶才拍照离开。</h3> <h3> 寺庙第二站是白玉县的白玉寺。亚青寺因为疫情不对外开放,只能遗憾错过。上一次来白玉寺阳光灿烂,这一次却是云雾缭绕。云雾中的庙宇半山蔓延,大气磅礴。小伙伴们这一站被震撼到了。</h3> <h3> 白玉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城北坡,是康区著名的宁玛派寺庙,清康熙年(1675)选址建寺。寺址四周地形具有吉祥之相,故命名“吉祥尊胜菩提洲”,一般称白玉寺,其中“白玉”意为“吉祥之地”。</h3> <h3> 寺庙随处可见转经的臧民。</h3> <h3> 第三站是德格印经院。我们起个大早想赶去噶陀寺飞无人机拍云海美景。可是到了山下的路口被拦截了下来。说是昨天下午才接到疫情管控的通知。噶陀寺是知名大寺,所以暂时关闭。对着噶陀寺云雾缭绕的方向,我们在雨中郁闷不已。停留恳求,一切都无效。观噶陀寺之美是我们此行的一大动力啊。无论怎么不舍,还是必须离开前行,我们在路边看到一排转经筒就停车纷纷拍人像了,宣泄一下失望的心情。</h3> <h3><br></h3> <h3>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的盛名。印经院构造独特,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h3> <h3> 中午一点到印经院,14点才开放,我们就周边转转,看着虔诚的朝拜者在雨后的湿地叩拜,每当这时,我总是被他们的虔诚与执着所震撼。</h3> <h3> 由于气候关系,每年印经时间只有半年, 藏历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h3> <h3> 一进入印经院,就被满是朱砂染红的工人们震住了,开始还以为后面坐着一排是雕塑呢,没想到都是活生生正在工作的人。</h3> <h3>认真清理雕版</h3> <h3> 研磨朱砂的几个工人热情招呼我们品尝他们的食物。</h3> <h3> 二楼印经堂的木板印刷现场</h3> <h3> 印刷工由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版就放置在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负责接纸并准确固定印版与印纸之间的一拓面,以及在印版上滚墨,矮坐的人则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干滚筒,自上而下双手推过,迅速扬起已印的书页放置一旁,如此周而复始。</h3> <h3>装订成册</h3> <h3>晒书台</h3> <h3>印经院储存了藏族文化70%古籍。</h3> <h3> 德格印经院50元门票,虽然是一个旅游景点了,但是里面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却是真实劳动场景,值得观看。</h3> <h3> 第四站是色达东噶寺。五明佛学院今年宣布永久性关闭,那满山遍野的小红屋只能成为一个遥想。我们选择去了色达三大寺庙之首的东嘎寺。一到寺庙就被庙前的这块石头吸引住了。总觉得它充满灵性,仿佛是一个虔诚的喇嘛眺望着远方默默祈愿。</h3> <h3> 金光闪耀的的东嘎寺建于十六世纪初,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黄教 扎什伦布寺的分寺,也是亚东规模、影响最大的一座格鲁派寺庙。</h3> <h3>庙里的装饰庄严华丽。</h3> <h3>旋转楼梯,一共四层。</h3> <h3>二楼的酥油灯</h3> <h3> 小和尚带我们参观了四楼,供奉着寺庙里很多宝藏。硕大的夜明珠在中间,还有价值连城的天珠。</h3> <h3>后山的玛尼堆</h3> <h3> 玉树临风、超凡脱俗的热情的小和尚,9岁向佛,有五年五明佛学院的经历,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多小时,从经堂到后院,从经历到他手上的佛学著作。</h3> <h3> 一看到年仅20岁,身高1米8的帅气小伙,我们脑海中就是一得道高僧的形象。就这飘逸脱尘的背影,哪是那些流量明星能演绎的?</h3> <h3> 回望寺庙,算不上规模宏大,但我们却因今天的热情的小和尚多了留恋,互相加了微信,他日如果有缘再来,还是会相见的吧,此去经年,祈愿他的佛学造诣更深吧。</h3> <h3> 第五站是班玛的天葬台和阿什羌寺。江日堂天葬台位于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江日堂村北约2公里山顶上。面积约400×200米。天葬台中央用石块垒成边长250厘米、高50厘米的解尸台,台旁有一座佛塔, 佛塔四周设置用木杆悬挂经幡的方阵。</h3> <h3> 犹记得小兰同学听闻是天葬台时那惊恐的小眼神, 这样的黄昏景致哪还有一点天葬台的萧杀?身份极高的天葬师居然过来跟王同学握手,夫人热情给我们参观讲解。</h3> <h3> 始建于1433年阿什羌寺则在县城东南部约10公里处。这里本来是宁玛派寺院,后来改为了觉囊派寺院。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的独特教派,始于宋代,盛于元代,没落于清朝。如今觉囊派在西藏地区基本衰绝,青海果洛州与四川阿坝州,目前还保留有觉囊派寺院。</h3> <h3> 塔边不起眼的转经堂很小,但是历史悠久,里面的绘画却是精美。</h3> <h3> 觉囊派寺院的标志,就是造型特别的佛塔,从塔基到塔身错落有致,每层都镶有花边,顶部有一双“佛眼”。我们选择来看这几个佛塔就是被其独特的造型所吸引。</h3> <h3> 从阿什羌寺出来,我们还顺路看了白塔寺。黄昏下的白塔多了一丝暖意。</h3> <h3> 第六站是同仁的热贡艺术。我们看了隆务寺、吾屯下寺、民族文化宫的唐卡、年都呼村的六月会。同仁,一个充满浓郁艺术气息、令人着迷的地方。</h3> <h3> 一进同仁,就看到了路边的隆务寺。隆务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务镇镇西山脚下,在安多地区,其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 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 塔尔寺。</h3> <h3> 寺庙于“文革”期间拆毁大部,仅存经堂3座353间。在这里,绿色成了不少见的颜色。</h3> <h3> 马头金刚殿供奉的马头金刚是热贡艺术的突出代表。他的忿怒形象是为了帮助修行者降魔除障。马头金刚的标志是项挂骷髅头,圆睁三眼,腰、膝、手、腕颈盘绕蛇。外表凶恶,而内在慈悲,是观音之化相。</h3> <h3> 明万历年间(1625年),隆务寺改宗格鲁派,并建成大经堂。明帝题赐“西域胜境”匾额,悬于经堂门首。我们本来想去看大经堂悬挂的题字牌匾,可是女士不能进入只好做罢。</h3> <h3> 傍晚来到建于1385年的吾屯下寺,精湛的热贡艺术更是让我们惊叹。吾屯村是藏族“ 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吾屯下寺殿堂众多,装饰华丽,寺内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h3> <h3> 吾屯下寺的三面阿弥陀佛,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尊最大的露天三面大佛。大殿的风格按照西方极乐世界的全面图铺陈开来。其绘画、 雕塑、石刻无不彰显着热贡艺术的神奇。</h3> <h3>大经堂始建于清康熙年(1706),1981年重修。</h3> <h3>我们绕着寺庙反复地看,为这华丽的精湛艺术沉醉。</h3> <h3> 庙里一位帅气的僧人本来要做晚餐,看到我们主动热情地上来给我们介绍。他特别自豪地告诉我们说,绿色的墙不是所有寺庙能用的,代表着较高的地位。他微笑的脸上满脸的自豪,我们看着都为他高兴了。</h3> <h3> 同仁的一绝还有唐卡,我们此行很大一个愿望就是能看到唐卡绘画。没想到去了博物馆、文化宫都没人,急的我们满院子找人,终于在文化宫后院找到了一位廖老师,他让我们观看了学生的毕业创作和文化宫收藏的唐卡大师名作。</h3> <h3> 这是同仁文化宫唐卡绘画培训学校的毕业创作,这些作品都是学生花了一年的时间才会画成这样的,很多都快要完工,就剩下开眼了。看着他们无比精细的描画,我的心里只有叹服!</h3> <h3> 而楼上的琳琅满目的作品则是让我们置身于艺术海洋之中。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 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h3> <h3> 红唐,是使用朱砂绘背景的一种唐卡,风格富丽。</h3> <h3> 金唐卡更是独特。</h3> <h3> 来到年都呼村才知道今天下午只有他们村最后一个活动了,还真是幸运。 热贡藏乡'六月会'流传于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廿八日定期举办。它蕴含着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充满了神奇与欢乐。</h3> <h3>下午活动的是做法事祈福。</h3> <h3> 摆满了供奉的物品,都是大家自己拿来的,每一个物品都有祈福的含义。</h3> <h3>将物品烧掉</h3> <h3>由法师将酒倒出祭奠。</h3> <h3> 我们因为拍照太入迷,不小心入了这个祈福圈,法师恶狠狠的将酒瓶砸向我们,破碎的奶酒溅了我们一身。我们吓得不轻,看了一眼周围一圈都是男人,女人都是坐得远远的观看,心里瞬间明白,继而充满歉意,民族文化的禁忌是要尊重的。</h3> <h3> 第七站拉扑楞寺。拉扑楞寺的转经长廊一圈近四公里,时时刻刻都是络绎不绝的虔诚转经人。</h3> <h3> 拉扑楞寺不允许航拍,我们的汽车又被堵在车库里,要8:30才能挪车。只好看着满天红霞干瞪眼。来到可以飞无人机的观景台,天已大亮。此行真是奇怪,彩霞满天的时候总是各种原因错过,唉,难道就与朝霞无缘吗?</h3> <h3>第八站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 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h3> <h3>石窟在悬崖之上,必须沿着阶梯游览。<br></h3> <h3> 很多半开放的石窟只有细细的网格可以凑近瞧一眼,我们这样的姿势都还是看不清。哎,不知道这样开放的意义是什么?</h3> <h3> 尧同学发明了不用翘屁股探脑袋的看石窟办法,惹得大家纷纷效仿。这是否可以颁发旅游发明奖?</h3> <h3> 麦积山石窟98窟西崖大佛由摩崖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造像组成,造像正中立佛高12.2米,原作于北魏,北周、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均做过维缮,原貌已基本无存。</h3> <h3> 第13窟的东崖大佛是麦积山现存最大一组石胎泥塑造像艺术。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高15.7米。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 ,高13米。左手自然下垂,微曲于膝前,执一净瓶。佛右侧为大势至菩萨 ,高13米,装束、神态等大致同左侧菩萨 ,左手上扬至颌下,掌心托一圆莲。</h3> <h3> 难得有几个开放的石窟,让我们可以如此清晰的看到古代的雕塑艺术。即使是外行,也被这丰富的色彩、生动的造型和流畅细腻的线条所震撼。</h3> <h3> 这是最宏伟,最壮丽的第四窟上“散花楼”的七佛龛之一</h3> <h3> 而60窟的佛像让我们偏爱不已。石窟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尤其是人物的沉静气质和丰富的表情栩栩如生。</h3> <h3> 下到山下回望,三个大佛也仿佛垂眼凝思,悠悠千年,还有什么未解的佛理么?</h3> <h3> 第九站是重庆大足石刻。以前看到大足石刻的介绍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直想能自己一个人在这里拍张照片。没想到这个愿望在第一次来大足石窟就实现了。疫情期间,一个上午景区加我们一起才十来个人。</h3> <h3>妥妥的包场,让我们任意拍。</h3> <h3> 大足石刻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我们没有时间一一观看,只能选择最大型的宝顶山了。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石刻作品不及麦积山北魏的历史久远,但是其规模和裸露更利于观赏。</h3> <h3> 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宝顶山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000多躯,设计之精湛,竟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h3> <h3> 网上扫码10元可以获得语音讲解。听着语音讲解大佛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的佛经石刻故事,看着石窟呈现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佛经画面,只能对这造像艺术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h3> <h3> </h3> <h3> 这尊卧佛造像全长31米,不仅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也是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可谓“珍品中的珍品”。</h3> <h3> 千手千眼观音有1007只手,手里分别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非常壮观。</h3> <h3> 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圣像背壁还刻了八十一尊圆龛小佛,既丰富了整龛造像的构图层次,又把三尊主像衬托得高大、完善。<br></h3> <h3> 六道轮回是宋代的摩崖造像。位于第3龛,顶高7.80米,像宽4.80米。</h3> <h3> 这趟行程, 除了寺庙,一路行走,路边常见白塔、玛尼堆和转经转塔的藏民。</h3> <h3>同仁的白塔和玛尼堆</h3> <h3>甘孜县城附近的玛尼堆</h3> <h3>路边的六字真言和佛像石刻</h3> <h3>随处可见的寺庙(色达三大寺庙的亚龙寺就在公路边)</h3> <h3> 白玉到甘孜路上坐在上坡上的转经老人,他的古铜色皮肤,满头飘逸的银发,一手持转经筒,一手持佛珠,在青山的映衬下特具仙风道骨。日复一日的转经,绵绵不绝的吟诵。</h3> <h3> 执着的信仰、神秘的文化、丰富的艺术,对于涉猎很少的我们只是驻足门外观看就已经被震撼了,若他日多些理解,应该能更好洞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用来勉励我们这群且行且学的伙伴吧。文化的探寻,继续在路上!</h3>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