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孙彦欣老师</p> <p class="ql-block"> 拜读孙彦欣老师</p><p class="ql-block">诗词歌赋集有感</p><p class="ql-block">满腹才华藏,揮笔撰妙章。</p><p class="ql-block">文韵蜚声远,诗词飘异香。</p><p class="ql-block">耕耘永不辍,花绽领傲芳。</p><p class="ql-block">涉笔成大雅,德艺众敬仰。</p><p class="ql-block"> 孙彦欣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非常敬重的老领导。他原在峰峰矿务局三矿担任党委副书记,后荣调孙庄矿,又到五矿任党委书记,2003年退休。孙老师从小就喜爱写作,研习文学,文笔功底深厚。在工作岗位上,很多讲话报告、总结材料都是自己动手书写;他的许多论文,调研报告不断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河北日报、中国煤炭报发表。特别是退休之后,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创作灵感大发,情从心中生,乐在笔底中,每年创作诗词歌赋300多首,并汇编成冊,印刷出版十五集。孙老师的诗词歌赋集内容丰富多彩,抒发了他十几年来读书学习、交朋会友、旅游参观、人物欣赏、人生感言等等,有唐诗宋词基本格式的律诗,也有散文诗等,他以盛世的情书,赋闲的情趣来充实自己,让快乐陪伴人生,体现了他的人生岁月心声和自信。2012年,我和孙老师去韶山、桂林旅游,在这八九天,他就创作了十几首诗词。孙老师每出一本诗词集,我都认真拜读,对孙老师这种孜孜不倦、勤奋耕耘,善思善学,壮心不已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仁德仁心,忠厚谦和,灼见卓识,高风亮节的品德所敬仰。</p><p class="ql-block">孙老师正是:</p><p class="ql-block">风风雨雨几十秋,</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不肯休。</p><p class="ql-block">润笔彩绘盈两鬓,</p><p class="ql-block">笑迎夕阳无愧疚。</p> <h3>孙彦欣老师</h3> <h3>孙老师撰写的诗 建党百年华诞庆典抒怀</h3> <h3>孙老师撰写的诗 春光曲</h3> <h3>王老师撰写的词 玉楼春 赞茶中六君子<br>西湖龙井茶极品,<br>世夸安溪铁观音。<br>君山银针黄翎色,<br>祁门红茶天下闻。<br>香气清高白牡丹,<br>普洱生熟耐久存。<br>春露一杯待宾客,<br>和静怡真听雅琴。<br> ~玉楼春,赞茶中六君子。茶痴撰</h3> <h3> 王维东主席赞<br>博学多才精于勤,<br>经纶满腹华章存。<br>唐诗宋词熟能祥,<br>书法内涵字外功。<br>幽默大度敢担当,<br>谦和厚道更率真。<br>无私奉献峰书画,<br>德艺双馨众仰敬。<br> 峰峰书画研究会主席王维东老师今年74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全身心朴在了协会工作上,为协会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协会刚成立时,没有活动场所,他把自己的单元房腾出来当成工作室用。每次大型书画展,他总是千方百计找合作伙伴洽谈,确保活动园满举办。每次诗词书画茶艺术讲座,他总是带头讲授,毫不保留把知识传授给大家。协会工作室每年365天下午开门,他没有特殊情况每天到工作室值班,保证协会活动不断线。2015年,他骑自行车摔伤腰部裂缝骨折,他忍着痛疼坚持来值班。王老师唐诗宋词茶道知识渊博,耳熟能详,信口沾来,如数家珍,每次书画展,他认真审查,保证了作品合格展出。协会从2010年成立时的七个人发展到现在150多人,队伍越来越壮大。在王老师带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1年来共组织举办各种活动300多场次,其中大型书画展30多场次、笔会40多场次、义务写春联40多场次、艺术讲座50多场次、诗歌朗诵文艺演出20多场次等等。这些活动繁荣了峰峰矿区文化事业,王老师为协会的无私奉献深受大家称赞。</h3> <h3>王老师撰写的词:江城子 勿忘国耻<br>愤怒烈火飞长天,<br>腥风起,腾狼烟。<br>英雄儿女,<br>铁血斗凶顽。<br>家仇国恨洗血耻,<br>刀枪举,激宏澜。<br>回眸抗战多少载,<br>台儿庄,平型关。<br>东方狮醒,<br>倭寇肝胆寒。<br>中华江山一统收,<br>慰先烈,壮河山。<br> ~江城子,匆忘国耻,茶痴撰</h3> <h3>王老师撰写的词 满江红 磁州窑怀古<br>薪火千年,磁州窑,<br>雄浑壮烈。<br>历沧桑,<br>潮退潮涨,<br>花开花落。<br>名扬华夏千万里,<br>瓷走天下海外国。<br>望神州,炉火烽烟起,<br>关山月。<br>龙纹盆,铁绣花。<br>庄子帎,天山雪。<br>件件皆珍品,<br>绚丽称绝。<br>虎卧凤阙北彭城,<br>龙飞天门南景德。<br>山河舞,<br>看麇山滏水,谱新歌。<br> ∽满江红,磁州窑怀古,茶痴撰<br> </h3> <p class="ql-block">袁会云老师今年八十二岁,河北省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临漳人,是我上初中时的语文老师。袁老师退休前曾任磁县文化馆馆长、文教局局长、劳动人事局局长等职。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一生笔耕不辍,創作了很多剧本和文艺作品,主要作品有:文集《瑰丽的金盏草》、长篇小说《麒麟峪》、十部大型戏剧集《双燕壁》、长篇电视连续剧本《磁州窑传奇》(合作)、及《永恒的青春》等五部诗集。以上文集在各种报刋杂志发表并获奖,是当代资深作家和剧作家。他創作的这首《水墨园林赛江南》歌词非常精彩,演唱也非常甜美,请大家用心聆听,百听不厌,深感非同一般。在此为袁老师点赞,祝袁老师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袁老师真是:老当益壮,文采飞扬。德艺双馨,人人敬仰。</p><p class="ql-block">教书精诚留美名,</p><p class="ql-block">眼透古今锦绣文。</p><p class="ql-block">学富五车不夸富,</p><p class="ql-block">创作华章意境神。</p><p class="ql-block">李庆国2021/8/29</p> <h3>戴老师现场书写作品</h3> <h3> 赠戴德鑫老师<br>事躬峰煤已华髯,<br>天地无亏自惬安。<br>博学多才造诣深,<br>德艺双馨众敬赞。<br> 峰峰书画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煤矿书协会员,邯郸市书协会员戴德鑫老师1937年8月生,安徽当涂县人。1956年2月在峰局二矿参加工作,历任二矿工会副主席,主席,局多经公司工会主席。1997年9月退休。<br> 我和戴老师既是同事又是益友。1986年6月我从基层车间调到三矿工会才认识戴老师的。当时戴老师在二矿工会已二十多年。我这个工会新兵经常不断到二矿工会学习取经,戴老师总是把我当成小兄弟,热情传授毫不保留。戴老师在工会战线工作40多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局工会每年国庆节组织举办全局各单位参加的歌咏比赛,他既是二矿工会活动组织者又是指挥者,每次都荣获一等奖。戴老师退休后,他组织指挥的局老干部合唱队,也是每年荣获一等奖。2009年10月,三矿社区和局老干部处在三矿社区联合组织举办全局各单位参加的“双庆”书画作品展,(庆祝建国60周年,庆祝峰局建企60周年)戴老师不辞劳苦,到各个单位审查作品,(确保每幅作品合格)届时全局各单位领导和书画作者200多人在三矿社区参加举办的开幕式,这是我当年当月退休与戴老师最荣幸也是最亲密的一次合作,使书画展园满成功,戴老师为“双庆”做出了特殊贡献,也为三矿社区争得了荣誉,也教会了我如何举办书画展。2012年庆“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戴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在三矿社区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戴老师退休后,受局老干处聘请,担任局老年大学教师,每个月给学员上二次课,课时一个多小时,主要讲授唐诗宋词和书法知识。他一讲就是十几年,年年月月没有间断。他每讲一课,都非常认真,每次备课到深夜,每次都是新内容不重复,共讲授了100多堂课。他授的课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连讲带写,声情并茂,使大家既学到了文学知识又学到了书法知识,深受学员欢迎。峰峰书画研究会几年来,每月举办的“诗词书画茶”艺术讲座,戴老师也是其中授课最多的老师之一。戴老师老伴常年患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他也高龄85岁,面对再多再大的困难,从来不给别人说,都是想办法自己克服,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不退色,年高志更坚。仅从以上几个侧面就不难看出戴老师的文学修养、书法和声乐造诣非同一般,是峰峰局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峰峰局工会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竟竟业业,任劳任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传授给我的工作经验使我受益匪浅,他教我书法知识使我终身受益。戴老师为人处世的高风亮节使我终身难忘。戴老师德高望重!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永远敬仰您!<br>李庆国2021/8/5</h3> <h3>戴德鑫老师朗诵书写的作品 元稹诗 秋思</h3> <h3>戴老师书写的作品</h3> <h3>杨凤仁老师现场书写作品</h3> <h3> 欣赏杨凤仁老师<br>书法作品有感<br> 书经理论艺独方,<br> 墨舞淋漓劲蒼桑。<br> 词翰双绝追晋法,<br> 浑然气脉铸华章。<br> 诗达意境洗凡尘,<br> 净化心灵妙趣藏。<br> 勤奋耕耘自见功,<br> 贯通融汇达三江。<br> 峰峰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杨凤仁老师,原峰峰矿务局建材厂党委书记,河北峰峰矿区峰峰村人。2006年退休。2015年加入峰峰书画研究会。杨凤仁老师自幼聪明好学,酷爱书法和国画。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写字、绘画。退休之后,笔墨纸砚常与相伴,博古今名家之长,刻苦研习,寒暑不辍,学书有成。他的书法在继承传统,学习前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创作的作品,笔触精到,沉着老道,圆熟高古,朴拙厚重,已经达到心手相畅的境界,这与他深厚的人文修养密不可分。杨老师最善长的一手榜书,令人瞩目。他书写的结字,雄放瑰丽,笔势飘动隽逸;笔画遒劲挻拔,神闲意秾,意韵十足。线条千姿百态,圆转卓绝,妙兼数体。章法风神洒荡,超轶绝尘,变化多端,富有创造性。杨老师的国画牡丹和梅花,笔墨凝重厚,内涵丰富深䆳。画面既清秀淡雅,又雄壮蒼桑;既生韵生动,意境洒脱,又风格质朴,灵动不拘。杨老师凭手中之翰墨,任韶华白首,倾心如故,留下了人间正道,云水情怀。他奋进的人生路,笔耕墨耘,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德艺双馨,精彩超群。<br>李庆国2021/8/13</h3> <h3>杨老师书写的作品</h3> <h3>杨老师书写的作品</h3> <h3>杨老师书写的作品</h3> <h3>杨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h3> <h3>宋玉林老师</h3> <h3>宋玉林老师书写的作品</h3> <p class="ql-block">张树林主席</p> <p class="ql-block">张树林文集《我的28年》</p> <h3>陈宝林老师现场书写作品</h3> <h3> 咏 牡 丹<br>藐视强权贬洛阳,<br>讵知劫后更芬芳。<br>众香国里今尤艳,<br>不见当年武媚娘。<br> 一一李庆国<br> 欣赏陈宝林老师国画牡丹“明媚春光”作品 有感。<br>峰峰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河北美协会员陈宝林老师今年75岁高龄。他为人厚道,谦和诚信,天资聪颖,自学成才。他当过人民教师,执教20多年,桃李满天下。当过放映员,起早贪黑,不辞劳苦,为传播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书画皆通,创作的作品深受大家喜爱。特别是他的大写意,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精美绝伦。陈老师创作的国画山水既大气磅礴,又细腻精致;既内涵丰富深邃,画面清秀淡雅,又雄壮蒼桑,绚丽多彩;既生韵生动,意境洒脱,又风格质朴,灵动不拘。他创作的国画牡丹,笔精色妙,气韵严谨。既意境情趣,自然朴实,又典雅厚重,清新富丽,独具一格,赏心悦目。陈宝林老师多才多艺,书画双馨。他2014年加入峰峰书画研究会以来,勤奋耕耘,任劳任怨,劳骥伏枥,无私奉献,是大家学习的榜样。</h3> <p>陈宝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p> <p>陈宝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p> <p>陈宝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p> <p>陈宝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p> <p>陈宝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p> <p>陈宝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p> <h3>陈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h3> <h3>张凤梅老师风采依旧</h3> <h3> 咏 荷 花<br> 一一李庆国<br>不染污泥花芬香,<br>伴仙安卧水中央。<br>远离尘世品高洁,<br>乐与清泓日月长。<br> 欣赏张凤梅老师国画(荷塘情趣)有感<br> 峰峰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张凤梅老师从小就喜欢画画,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她的国画作品(工笔)功底深厚,栩栩如生,精美绝伦。你看:绿叶丛中,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有的全开了,有的才开两三瓣,风韵独特, 迷人醉眼。荷花不仅外貌靓美,而且品德高尚。我爱荷花心旷神怡的清香,更爱它那纯洁无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张凤梅老师的荷花风格正是她人品风格的写照。</h3> <h3>张凤梅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h3> <h3>张凤梅老师现场创作作品</h3> <h3>杨老师演唱豫剧选段</h3> <h3> 听杨淑梅老师<br>演唱豫剧有感。<br> 优美唱腔倾耳听,<br> 铿锵旋律动心胸。<br> 多才多艺实而精, <br> 八十高龄乐无穷。<br> 峰峰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杨淑梅老师今年八十一岁高龄,河南内黄县人。她生在豫剧故乡河南,从小就爱唱豫剧。几十年来靠自学和参班学,经过勤学苦练,功底深厚非同一般。协会每次举办书画展开幕式结束后,接着举办文艺演唱会,扬老师的豫剧演唱是必选节目。例如她演唱的穆桂英挂帅选段,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奔放,生动再现了马派唱腔的字正、腔圆、音俏,形美特点,将人物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受到大家一致赞美。杨老师多才多艺,不但豫剧演唱优美动听,而且书法国画样样精通。她的国画牡丹,五彩缤纷,秾华天香。姚黄赵紫,红娇紫妒,争奇斗艳,相得益彰。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精妙绝伦的五彩绵缎,美不胜收。欣赏杨老师的国画作品,使人陶醉,心旷神怡。杨淑梅老师德艺双馨,众人仰敬,是大家学习的楷模。<br>李庆国2021/8/12</h3> <h3>杨淑梅老师演唱豫剧选段</h3> <h3>杨老师现场书写作品</h3> <h3>吴继亮老师现场书写作品</h3> <h3> 咏 竹<br> (其一)<br>咬定青山任劲风,<br>傲雪凌霜远欲尘。<br>未曾出土便怀节,<br>志在蒼天扫乱云。<br> (其二)<br>蟠根劲节气蕭森,<br>正值虚心我所钦。<br>一旦成材多妙用,<br>轩名借取表知音。<br> 欣赏朱书林老师和吴继亮老师国画风竹有感而发。<br> 峰峰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朱书林老师和副主席吴继亮老师多年来笔耕不辍,潜心研习写竹。二位老师数几十年的沉淀与积累,胸中有墨,笔下风竹挺拔苍翠,坚忍不拔,典雅高洁,婀娜多姿,一幅幅都是壮美的诗篇,一幅幅都是他们人品的写照。我爱二位老师的国画风竹,更爱二位老师高风亮节,虚怀若谷,无私奉献的品德。<br> 一一李庆国<br> 2021年8月2日</h3> <h3>吴继亮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h3> <h3>朱书林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h3> <p>李万仰老师</p> <h3> 欣赏李万仰老师<br>书法作品有感<br> 六旬退休结墨缘,<br> 前贤碑帖勤钻研。<br> 笔耕砚田自慰乐,<br> 艺海行舟勇登攀。<br> 峰峰书画研究会副主席李万仰老师,原峰峰矿务局五矿工会副主席,2015年退休后加入峰峰书画研究会,河北省大名县人。<br>李万仰老师幼承庭训,酷爱书法,在工作之余,勤于临池寒暑不息。特别是2015年退休后,业时间充足了,在其父亲李世用先生(原峰峰书画研究会名誉主席,河北书协会员,张裕钊书派联谊会副会长 ,2019年病故),亲切指导下,他在临唐楷汉隶的基础上,临习张裕钊书体。几年下来,他书写的张裕钊体,行笔里圆外方,柔中有刚;线条老辣,朴稚多趣;章法如画,气势恢宏;质朴厚重,酣畅洒脱,真是领悟真谛,师古不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万仰老师性格温厚诚朴,平易近人。他在书艺上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从不沽名钓誉。在生活中谦虚谨慎,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堂堂正正。李万仰老师德艺双聲,名不虚传。</h3> <h3>李万仰老师书写的作品</h3> <h3>魏建华老师现场书写作品</h3> <h3> 咏 梅<br> 欣赏魏建华老师国画 “傲霜斗雪梅花香”有感<br> 一一李庆国<br>雪地霜天仍婀娜,<br>斜横枝映浅清波。<br>暗香长向人间送,<br>却拒在尘染一柯。<br> 峰峰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魏建华老师,峰峰集团退休职工,从小喜爱书画艺术,拜师张志达(峰峰矿区资深书法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功成不居。在学书的同时,兼学国画油画石头画,样样精通,书画双馨。魏建华老师这种奋发进取精神和精美的书画作品值得大家赞扬。</h3> <h3>魏建华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h3> <h3>魏建华老师创作的石头油画作品</h3> <h3>魏建华老师创作的石头油画作品</h3> <h3> 段老师书法欣赏<br> 一一李庆国<br>真楷规整显奇能,<br>俊秀严谨又庄重。<br>魏碑隶书章法美,<br>轻重缓急造诣深。<br>行书精当生妙趣,<br>挺拔遒劲现雍容。<br>篆刻怡情功力厚,<br>刚柔大度意境神。<br> 我是在2013年认识段克银老师的。当时他在冀南商城南边开了个装裱门市,我不断去他那里装裱作品。因我爱好书法,和段老师有共同语言。他不但对我的书法作品提出宝贵意见,也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许多书法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段老师的书法知识渊博,书法作品也功底深厚。真、草、隶、篆、行、篆刻样样精通。特别是近段他在快手平台上,演视出了很多作品,可见其功夫非同一般。以上打油诗是我2014年赠送给段老师的,以表谢意。</h3> <h3>段克银老师书写的作品</h3> <h3>段老师篆刻的印章作品</h3> <h3>段老师篆刻的印章作品</h3> <h3> 格言警句<br>金钱珍玩藏柜中,<br>身外之物引祸根。<br>格言警句融心中,<br>终身受益长精神。<br> 果实是秋天的格言,格言是人生的果实。<br> 格言在生活中提炼,格言是智慧的结晶。<br> 收集格言警句是我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聆听领导讲话、倾听朋友论谈、阅读书刋杂志,凡接触到关于人生追求、工作学习和生活感悟等方面的格言警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用“烂笔头”记下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智慧和美妙。三条、五条、十条八条,久而久之积累下来二万多条。开始时是遇到就记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就整理一遍,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有意识地去收集,逐惭形成了一种嗜好。<br> 退休前,有位朋友劝我把收集到的这些格言警句整理成一本书出版,我觉得自己这种嗜好只是自我陶冶的一种情致,没有必要公布于众。再者,格言警句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不可胜数。而我汇集的这些格言警句大多是凡人所写所言,不像伟人名人所言那么精深,那么有名,难免有不当之处,唯恐误导他人。本人又感到精力和学识都有所不及,因此,也就耽搁下来了。<br> 2009年10月,我退休后,见到了一位非常敬重的老领导,他看了我收集的这些格言警句后,鼓励我把这些格言警句编辑后出版,并意味深长地对我讲:“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凡人格言警句,也是如此。它虽不如名人名言那么有名,但它语言朴素,贴近生活,却透出生活感悟的精深,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有时甚至一语铭刻在心,使人茅塞顿开,受到教育,给人启迪,终身受益”。老领导语重心长的一席话,消除了我的顾虑,增强了我把这此格言警句汇辑成册的决心和信心。历時五年多,经过认真整理和提炼,加上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思所悟所创的一部分,共筛选了6000余条,通过分类,附加标题,并采用“短信式文体,诗歌式节律”的行文方式,共编辑了六十多篇内容,(格言警句选编)上集于2013年11月出版,下集于2014年7月出版。<br> 希望这些格言警句能成为“思想修养之友、立身处世之道、学习成才之门、工作进步之匙、生活智慧之珍”。在此,愿与大家共勉共励。<br>李庆国2021/8/7</h3> <h3> 格言警句选<br> 学习奋进篇<br> (一)<br>学习从来无捷径,<br>循序渐进攀高峰。<br>孜孜不倦学成才,<br>勤能补拙是良训。<br> (二)<br>玉石精雕成玉器,<br>龙泉磨砺见锋来。<br>为人不学原无术,<br>勤奋攻书出俊才。<br> (三)<br>读书学习似行舟,<br>不进则退被水流。<br>险恶滩头努把力,<br>鲤跳龙门进上游。<br> (四)<br>一生到老需学习,<br>今日不学真可惜。<br>岁月漫长不虚度,<br>学业有成再进取。<br> (五)<br>善思学用须勤奋,<br>灼见卓识源认真。<br>莫负青春求知旺,<br>人生事竞在艰辛。<br> (六)<br>勤上书山攀高峰,<br>勇闯学海擒蛟龙。<br>苦练深研方成器,<br>珍惜时间自见功。<br>李庆国辑2021/8/15</h3> <h3> 格言警句选<br> 学习篇<br> 第一条<br>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使用是价值。<br> 第二条<br>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br> 第三条<br> 读书如饮酒,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品。只有最好的饮者和最好的读者,方可得到正果,从酒和书中领会到它的妙处和精髓,并因此而口齿生香,一生受益无穷。<br> 第四条<br>什么是学问?学问,一是要学,二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教训,加上自己从生活中得来的经验便是学问。<br> 第五条<br> 读一本好书,它能使清苦生活变得美好,使一切身外浮云逊色,使耀眼的显赫贬值,使自身的人生增值。<br> 第六条<br>藏书不难,能读为难;<br>能读不难,能记为难;<br>能记不难,能懂为难;<br>能懂不难,能用为难。</h3> <h3> 格言警句选<br> 道德修养篇<br> 第一条<br>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br>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br> 第二条<br>不自重者取辱,不自律者招祸;<br>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br> 第三条<br>有驰,才能有张;有曲,才能有伸;<br>有失,才能有得;有退,才能有进;<br>立人,才能立意;立德,才能立人;<br>无欲,才能有刚;无私,才能无畏。<br> 第四条<br>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br>声之平不求音之和,而音自和;<br>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br> 第五条<br>塘中偏有自洁莲,一尘不染;<br>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br> 第六条<br>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br>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h3> <h3> 晚 情 吟<br> 我于2009年10月退休,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实感一身轻松,自由自在。2014年3月8日加入峰峰书画研究会,迎来人生第二春。十多年来的生活快乐而充实。<br> 一一李庆国<br>退休减负一身轻,<br>悠然自在度晚情。<br>参加峰峰书画会,<br>迎来人生第二春。<br>赋闲书园寻乐趣,<br>夕阳无限与时进。<br>豁达心态天地宽,<br>胜似春光别样红。</h3> <h3> 退 休 养 生 感 悟<br> 一一李庆国<br>漫步广场百花丛,<br>好友相聚常谈心。<br>无忧无虑退休福,<br>自得其乐夕阳红。<br>怨恨悲伤要忘掉,<br>少欲多施别求名。<br>心地坦荡严律已,<br>助人为乐添光荣。<br>笑颜常驻心开朗,<br>精神愉快气血通。<br>琴棋书画兴趣广,<br>唱歌跳舞多活动。<br>香烟含毒不要沾,<br>美酒虽好宜少饮。<br>合理膳食七成饱,<br>良好习惯要养成。<br>早睡早起休息好,<br>坚持锻炼不信神。<br>老成随意总相宜,<br>嫌言当成耳旁风。<br>不慕荣华品益高,<br>修心养生享天伦。<br>幸福生活要珍惜,<br>安康长寿谢党恩。</h3> <h3> 加入省书协有感<br> 一一李庆国<br>今生有幸如心愿,<br>接到证书展笑颜。<br>盛世欣逢园美梦,<br>春光无限再加鞭。<br> 2013年2月收到省书法家协会发给我的证书,开始感到自己成为省书协会员而沾沾自喜,后经认真反思,才知这个证书其实是个虚名,没有半点实际价值。名头并不代表你的实际水平,名头越高越大越多,越华而不实。如果你名不副实,在人前炫耀,反而降低你的人格,让他人看不起你,心里说你原来是个爱虚荣的伪君子。立身莫被虚名误,淡泊明志方致远。以上打油是当时所感所思,发出来让大家见笑见谅。<br>2021/7/31</h3> <h3>加入峰峰书画研究会有感<br> 一一李庆国<br> 2014年3月8日经段克银老师,李法新老师介绍,加入峰峰书画研究会。峰峰书画研究会从当初成立时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150多人。十多年来,在王维东主席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举办各项活动300多场次,其中大型活动50多场次。为峰峰矿区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七年来,我参与了各项活动,深深感到峰峰书画研究会是一个人才济济,实力最强,充满正能量的群众组织,为此有感而发。<br>峰峰书画研究会,<br>人才济济聚峰煤。<br>大家挥毫显身手,<br>翰飞墨舞乐陶醉。<br>群英荟萃放异彩,<br>传承文化心灵美。<br>盛世满腹情怀韵,<br>有生年华更作为。</h3> <h3> 咏 牛<br> 一一李庆国<br>一生勤劳惟奉献,<br>百草裹腹无怨言。<br>埋头耕耘不辞苦,<br>忍辱负重自加鞭。<br>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放过牛,在牛棚里睡过觉,也牵着牛耕过田。牛虽然很普通,但它很伟大。它年轻时拉梨耕地,吃的是一堆干草,挤出来的是营养丰富的奶,肉还可以供人们食用,牛老了,却在牛棚一角死去,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而不求任何回报。我尊敬牛,我热爱牛,它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