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

秋筠

《尚书》中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自三皇治世,五帝分伦, 华夏文明洋洋洒洒流传五千年,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一是得益于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汲取四方之精华,丰富华夏之血肉;二则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传承性:古人以先人之智慧,付诸笔墨,编辑成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正是一代一代的前辈先贤反复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造就了汉文化的博采众长,更是在世界舞台上也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睦,以及人与理的共存。《礼记》中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的存在比肩广阔无垠的天地,比沙小,比星微,然人非草木,人有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归根结底,华夏文化的精华逃不开对“人”的研究。 人与人,贵在仁者爱人,坦诚相待。洙泗之滨,杏坛之上,弦歌不辍,讲习不辍,孔夫子以自己的言行和智慧告诫弟子,仁以为己任。何为仁,如将“仁”字拆开,左边为人,右边为二,固可理解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乃忠恕之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仁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乃人生追求,如何提高自己修养,让别人感到快乐。“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孔子及其弟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为后世的文化及思想发展与方向奠定基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后世近两千余年。 人与自然,贵在顺天而行,莫要违背天理。洞悉自然之道理,心存敬畏之心。大禹治水,禹划九州。大禹走遍高山大川,考察地形地貌,以树木为标记划定界限,奠定了华夏版图的基本图形,疏浚河道,使洪水入海,以自然之理应之。几千年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含对种植,雕刻,兵工等一系列技术的汇总与记录。其中第一章《乃粒》记载了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造福百姓。“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民生问题,自古以来便是重中之重。同时期的李时珍,秉承父亲遗志,重撰医书,以纲目为准配上草药的图样、药性、功效,总计一百九十万字,历经三十余年,终于编撰成册。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以民为本,科技发展的根本就是为民造福。 <p class="ql-block">  人与理,意在民贵君轻。《尚书·五子歌》讲:“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乃国之根本,国因民而构建,国与民的关系是回环反复,相互作用。《荀子·王制》中提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贤主明君,皆以天下苍生之兴亡为己任。唐代名相魏征上谏唐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太宗察纳雅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缔造了大唐帝国几百年的基业。</p> 何为中国?“中国”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这一文献里。从地理学上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从历史学上讲,五千年悠悠历史是中国;从艺术方面讲,琴棋书画是中国;从社会学上讲,十四亿炎黄子孙是中国。然“国”的概念,要更加的多元化。何谓中国?空山新雨是中国,床前明月是中国,黄沙百战是中国,独钓江雪亦是中国。何谓中国?妙笔丹青是中国,宫商角徵羽是中国,道法自然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爱国,爱的是山川河流,爱的是象形文字,爱的是汉语精妙,爱的是骨肉同胞。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未曾中断,极大原因是由于世代相传的连续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