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2021年6月,疫情在阴霾里渐渐散去。是时候背上行囊,再次出发。西藏阿里是一个让人没办法拒绝的地方,那里有极致风光,神秘的人文风情,史诗级的越野路线。可平均海拔却在4500米左右,高反也就如影随行,只有勇者才敢挑战。走,让我们又去挑战一回!</div><div> 六月底的西藏褪去了寒瑟与冷清,渐升一股烟火气。伴随着这一股烟火气,我又一次来与你相遇见。经历了2014年的汽车,2017年的火车,这次我坐上飞机,乘风而至。 </div> <div> 后天就是党的100周年生日了,这是来自祖国西南边疆热烈而诚挚的祝福。</div> <div> 很多人以矿泉水作为媒介拍摄布达拉宫的倒影。互联网让远在西藏的喇嘛也赶上了潮流的前线。<br></div> <div> 夜幕下的拉萨灯火辉煌、车水马龙。这是一座现代的城市,也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历史也许会消散在尘埃里,也许摧毁在战争中,但永远不会消失在她早已留下的岁月里。</div> <div> 早安,拉萨!</div> 时过境迁,拉萨有着种种变化,越来越现代化,可是他们眼神里的纯净却至今没有变——虔诚、善良、干净。<br> 羊卓雍措,三次来藏,每每都没错过。但这次,我走了没走过的路,看见了没看过的风景。原来热门景点的背面,还有一个安静如此的你。 沿着湖行车一圈,终于看见羊卓雍措上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 西藏的迷人之处,除了壮美的自然风貌,还有她的宗教人文。如果说布达拉宫代表太阳,那么扎什伦布寺就代表着月亮。信步其间,殿宇毗连,金顶红墙,大殿里僧侣诵经井然,佛像前信徒顶礼膜拜。这一切,让你我,沐浴着信仰。 <div><br></div> Hi,,old friend,又来看你啦! <div> 拐过108道弯,我们又一次来到珠穆朗玛峰脚下。<br></div><div><br></div> 2017年的照片充斥着稚嫩。当时还是摄影小白的我拿起相机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领域。 2021年7月1日,恰逢佳节,珠峰之下,为党庆生。100年悠悠岁月,南湖的那艘红船托起了中国的新希望。如今,繁花似锦、国泰民安。 住珠峰大本营,近距离欣赏珠穆朗玛峰,行走荒芜中感受大自然寂寥的壮阔。晚上两点起来拍雪域星空,却被云层遮挡了。遗憾,为下一次的遇见埋下伏笔。 老定日路上偶遇一个热心家庭。都说来阿里的风景绝美。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有烟火的地方就有人文。 藏族的风俗就是男人在家带孩子,做饭,干家务,女人在地里干活。工地上,妇女们还在用传统的搬运方式运输沙石。她们唱着欢悦的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扎西德勒! 暖暖的阳光下,大人干活,小孩嬉戏,好不热闹! 佩枯错电线杆,像小羊吗? 萨嘎的牧民、牛羊。阳光赋予了高原上的小生命一抹鎏金的光辉。 淳朴藏民的笑容也如阳光般灿烂。 这是一个热心的放牧姑娘。简单的快乐,也许就来自日常。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地区,34.5万平方公里的高原上,只有9万多人口。这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被称为“生命禁区”,却是作为地球第三极的西藏的心脏。 纳木那尼雪峰宁静伫立,丰姿绰约,楚楚动人,藏民称之为“神女峰”或“圣母之山”, 正如那个美丽的传说一般,与她的恋人冈仁波齐神山隔湖相望,默默相守,地老天荒。 冈仁波齐神山下的小镇塔尔钦是冈仁波齐转山的起点和终点,随着西藏的发展,这个昔日的放牧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国际旅游小镇。 虔诚而淳朴的藏民,为朝圣而生,亦为朝圣而死,是一种对自然及信仰的绝对尊重与膜拜。 1314碑,浪漫来自这个奇妙的数字。上图是2017年的合照,下图是2021年的合照。时光荏苒,石碑新修,但我们不变。<br> 拉昂错与远处的纳木那尼雪峰相映成趣,让人迷了眼,乱了心。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从萨嘎一路向西,茫茫湿地和草甸不仅是藏野驴、野牦牛的乐园,也是牧民放牧牛羊的天然牧场。 新时代新气象新生活。 已记不得,什么时候窗外的风景由一路的蓝天白云,雪山湖泊变为了满眼的土林,我们仿佛闯入了另一个世界。 古格王朝,一个神奇的地方。迎着高原的晨曦,它用世间最美妙的颜色还原古堡的华彩夺目和威严雄壮。兴奋的尖叫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这种摄人心魂的美不仅定格在影像里,也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站在这个演绎了七百年灿烂历史的王国面前,也许你会像大多数人一样,仅仅感叹它的一夜消失,如同浮云。然而,它作为象雄王国的遗脉和吐蕃王朝命脉的延续,却是缔造了西藏佛教历史的灿烂文化,创造了阿里地区的辉煌历史。进而让很多学者情不自禁地沿着它的脉络,继续探寻消失的痕迹。 整个行程的最高地,海拔5400米。 去仁多路上,越来越广袤与荒凉,土岩沙石质地的山体,灰黄的草坡,组成无穷无尽的荒漠色调。若不是有藏原羚矫健的奔跑,藏野驴上演的驴打滚,成群牧羊的憨萌觅食,我们怕是成了这路上真正的孤单旅行者。 你瞅啥? 眼前仿佛展开一幅画卷:蓝天白云,雪山碧水,阳光与风,如梦幻般的感觉——仁青休布措(湖心半岛)。 扎布耶茶卡盐湖水质清澈,重要的是这里没啥游客,保持着天然的纯净。很多野驴在这里栖息,有的甚至在盐地里打滚,用盐巴往自己身上擦,消炎止痒。 图片上的小孩跟随父母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放牧。他们远离尘嚣,几乎与外界断绝了来往。我们的车路过,送给他们一根黄瓜。小小一根黄瓜就是两个孩子一整天的快乐源泉。 扎日南木措,宽广 、安详、 沉稳的像一位智慧老者, 静静的诵着手中千百年关于自然的诗经。 我们驱车沿湖东南岸湾前行,你会发现湖边芳草延绵,时不时有动物出没,让高原大地充满生命的色彩。 进入尼玛县,当惹雍错就会出现在你眼前,本已有些审美疲劳,却在见到她的那一刻被点燃激情。我兴奋得在4540米的海拔跳跃。 有些地方,去了还想再去,因为刻骨铭心。坐标西藏那曲尼玛县的文布南村是藏北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神山:达果雪山;有圣湖:当惹雍错。<br> 猜猜他们在干嘛? 达果雪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山顶终年积雪,形如金字塔般层层守护着当惹雍错。关于这对神仙眷侣的传说,并不多,只知道他们历来受着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的崇拜。 这个原本与世隔绝的小山村,现在却在大力开发,难道明年准备售门票了?<br> 空旷、寂静,似乎颠覆了脑海里以往对空间的所有认知。相比于跻身文明世界繁华都市里市声车流缝隙间心里的那阵空茫,在面对这羌塘茫茫荒原时,心灵却显得无比纯净又充实。 色林错,我们开车上了这种纯野生的观景台,实际是一整面悬崖,象征性地收了15元一人的门票。在这个高度看色林错,浩浩荡荡的海军蓝里,夹杂着牛奶丝般的纹路,让蔚蓝的天空顿然失色。前方是连绵的雪山,因为太远太小已显得迷蒙,这是我最喜欢的错。 又是一组对比图,上图2017,下图2021,蓝天、白云、水花、笑脸。 一望无际的高寒草原地带,一路上没有路标,没有指示,全靠司机自己认路,车辆行驶在波浪般的路上,感受“藏式过山车”。还好,时不时有小动物与我们做伴。<br><br> 从班戈县方向进入纳木错北岸,到达圣象天门三生石。相传这里是纳木措与念青唐拉山的结婚之所,是老西藏心中深藏的天边秘境,也是西藏美景的终极之地。 <div> 阿里的辽阔、净、美很多是无法用相机来记录,有些景也许只能印在自己脑海里留存,形成记忆。</div><div> 我们的旅程接近尾声,转眼夏天成了故事,秋天成了风景,冬天成了期待。也许等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再相会!<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