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乍看起来,马尔巴赫与我去过的许多德国小镇并无两样:古老, 可爱, 精致, 有情调, 有许许多多建造于几百年前的木结构的房子,完整地保存着古朴的中世纪风貌。几条不宽的“步行街”,铺着陈旧却整齐的石头路,街两侧是鲜花和树木衬托的尖顶房屋、咖啡店、礼品店、酒吧等,还有外墙爬满青藤的老房子……</p><p class="ql-block"> 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小城马尔巴赫,到处都和席勒有关,到处都是他的影子:市政厅是席勒出生那年开始建的;席勒父亲当年下榻的客饯也就是席勒母亲出生的地方,现在已经是一家布置得古色古香的餐馆,我们抵达的第一天就是在这里晚餐的;大街小巷无处不见席勒的石膏头像。250年前,也就是1759年的11月10日,席勒就诞生在"尼古拉斯门大街"31号的房子里。今年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世界各国的仰慕者和友好人士络绎不绝,给马尔巴赫平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马尔巴赫位于德国南部巴登符滕堡州境内的内卡尔河畔,1248年建市,虽然只是一个拥有1.5万人的小镇,但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距斯图加特市仅20公里,因德国著名诗人席勒诞生于此,而被称为“席勒城”。</p><p class="ql-block"> 由于保护完好,马尔巴赫并没有在半个世纪前过多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建筑基本上都保存着当年的原貌,随坡就势,依山而建。居民房前屋后甚至窗台、门楣上都种上了鲜花,让人无处不感到小镇人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马尔巴赫市于1985年开始与我市交往的,1990年正式签定友好关系协议,也是我市最早的友好城市。20年来,两市的高层和民间团体保持着频繁的交往,友好人士沃尔夫也因致力于推动两市友好合作而当选为我市荣誉市民。</p><p class="ql-block"> 马尔巴赫非常重视教育,这里有全德国最好的文科高中——席勒中学。短短的参观期间,我很深地感受到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开设了国际友谊班,目前有八个国家的交换留学生在此就读。席勒中学还是为数不多开设中文课的中学,有四个中文老师,我们所到之处都听见热情、亲切的中文问候声,让人倍感自豪。</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欢迎你来马尔巴赫,在这儿,你不仅能看到昨天的畅销书,还能读到历史名著,既有厚重的大家之作,也有轻松俏皮的娱乐休闲读本。你将吃惊地发现,整个世纪的文学发展史就在自己眼前铺展开来,让你心醉、沉迷、甚至时而悲伤,但是永远都令人难忘。如果你爱好文学,如果你不只读时髦的畅销书,那么这里便是一个值得你拜访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