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

战国红

<p class="ql-block">  民间谚语几乎没有瞎说的,热在“三伏”,即使“立秋”也没有用,您了看看我市这末伏第一天的地表温度,下午两点多钟就已突破四十度了。</p><p class="ql-block"> 所谓热在“三伏”,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形容一年中最炎热时候的谚语。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p><p class="ql-block"> 昨天傍晚,一时乌云密布,仰望西方天空黑压压的一片,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哗啦起来了。还别说,今夏至秋没怎么出现过电闪雷鸣的天象,偶尔一雷一闪而过。</p> <p class="ql-block">  今日晴空万里,万里有云。大热天儿的哪儿也不去,更何况是这阵子疫情出现了一定的小反弹。天气再热也入秋了,夏去秋来,“按既定方针办!”暂时停喝一阵子茉莉花茶,开始喝一段时间橘皮薏米茶,旨在祛祛湿,调理一下脾胃。</p> <p class="ql-block">  ⬇️这棵萝卜在茁壮成长。人到了一把年纪,闲暇时总会触景生情,观赏着这棵萝卜,一抹乡愁油然而生。想起了过去老父亲,在自家的二分自留地里种萝卜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世的时候,自留地里萝卜、白菜,每年都不会缺席。后来就不大记得自留地里都种什么蔬菜了。反正是冬季菜类没多少储存。过了春节净TM吃白薯干儿了。</p><p class="ql-block"> 菜地吃肥,地薄了蔬菜长不好。那年,记不得是哪位爷当队长了,为了让社员改良土壤,重新分配自留地,把一块薄地分给社员种菜。细想起来这任队长挺操蛋的。</p> <p class="ql-block">  ⬇️ 上午九点多钟,是小列宁学习写字的时间。这是他坐一小板凳,伏在一把椅子上学习写字✍️。联想到姥爷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正在闹“文革”,教室里的桌子是泥台子,凳子是自己搬四块砖。</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现在的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早已得到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孩子在校还有生活补助资金,真好。</p><p class="ql-block"> “学海无涯苦作舟”。上学的时候老师常说这句话,来告诫同学们要刻苦学习。学习的时候苦一点没关系,学习的好坏跟桌椅板凳也没多大关系。设若从小就给孩子置办一套,一万多元的桌椅也是瞎掰。</p> <p class="ql-block">  今日末伏,吃烙饼摊鸡蛋应个景,昨天已经做好了精神准备,今天运筹帷幄。居然从冰箱里翻出一袋羊肉馅儿,掐指一算,已储存了半年多了。中午额外做了一锅冬瓜羊肉丸子汤。得和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