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果庄村轶事》</p><p class="ql-block"> 作者:路永信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2日,傍晚,一条微信:"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乡小果庄村,一位60多岁的妇女经省二院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一夜之间在网上窜红,它像多米诺效应,立刻牵动起石家庄市每一位市民的心。河北省石家庄市卫健委丶防疫办得知此訊,第一时间果断采取封村、消杀丶普查等措施,迅速阻断疫情扩散的各种渠道和途径。继而在党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和帮助下,在省市全体军民齐心协力下,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地奋战,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又逐步重新走上正轨。特别是疫情的重灾区,小果庄村在市区各级政府无微不致的关怀和帮助下,浴火重生,新开发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排排的平房整齐漂亮,街道更加干净宽敞,新建的街心公园还安装上了各种崭新的健身器材,曾经一度笼罩在人们脸上的恐惧和焦虑,早已被满脸洋溢的感激和喜悦所代替。村民们逢人便说:"还是中国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好!"整个村庄处处呈现出一派祥和丶幸福、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近日,当我再一次踏进这处生我养我18年的故乡时,眼前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心中情不自禁的吟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我凝视良久,激动幸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透过泪水,眼前渐渐地幻化出童年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6年前,我迎着抗日战争胜利的炮声降生在这个村庄。小果庄村坐落在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一—木刀沟南岸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木刀沟发源于冀中西部的太行山麓,他是大沙河的一个支流,据历史记载,60年代以前,木刀沟河面宽阔盈满,两岸绿草丛生,树木繁茂。每到夏季,河水更加湍急,河面上还会有不少木筏,把西部山区的木材丶石材、大枣丶板栗丶核桃等特产顺流而下,运往下游两岸的村庄,为促进山区和平原的经贸往来,曾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木刀沟曾造福于两岸人民,但也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无数的灾难。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木刀沟两岸三年两头儿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当年战乱时期,一旦洪灾发生,政府根本无人问津,造成粮食奇缺,物价飞涨,再加上缺医少药,大面积发生疫情,致是农村有一半儿的人家妻离子散,.逃荒要饭。新中国成立后,在我的记忆中,五七年和六三年也曾发生过两次特大洪水,冲垮了数千间房屋,毁坏了上万亩丰收在望的良田,但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和关怀下,积极组织抢险自救,使灾区人民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p> <p class="ql-block">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木刀沟虽然给两岸人民带来过不少灾难,但也给人民带来过不少收获和喜悦。63年以前河水常年不断,是河水的滋润,使两岸的树木和庄稼格外茂盛。当然,座落在木刀沟南岸的小果庄村也同样受益匪浅。每当夏天劳作一天的男人们(包括男孩子),收工后总喜欢到河里洗个澡,在这一代,老辈子留下来的风俗只允许男人们到河里去游泳和洗澡,那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全部都是赤条条的下水。虽然看起来不雅,似乎有点儿原始,但裸体游泳却让男人们能够释放掉劳作带来的疲倦。尤其是我们十几岁的男孩子,一个个赤条条的站在浅水滩上,毫无顾忌的互相追逐着,嬉戏着,河面上时不时的溅起阵阵水花,在夕阳的折射下,一道道彩虹漂浮在空中,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果庄村,在我们附近一带算得上一个大村儿,从三四十年代起就发展到五六百户人家,而周围其他村最多也只有一二百户,因此集贸市场顺理成章的设在小果庄村。村里有东西走向三条大街,南面一条叫南街,中间一条叫前街,北边一条叫后街。南北走向有两条大街,一条东街,一条西街。60年代以前,集贸市场就设在我家门口的后街,街上有《玉德饭馆》丶《田记布店》丶《兴旺肉铺》《路记果子铺》,除了这些长期固定的店铺外,每逢初三,初八开集之日,整条后街从西到东100多米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卖蔬菜丶水果丶粮食丶布匹丶日用品丶衣服丶手工制品,包括菜板儿丶菜篮丶簸箕、盖帘儿丶粪筐等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尤其是在后街和东街的一个十字路口儿,各种小吃摊位依次排开。油条油饼丶缸炉烧饼丶杠子馒头丶肉丝炒饼丶大碗儿卤面丶肉碼饸饹丶荞麦面扒糕丶粉皮丶凉皮应有尽有,空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各种奇特的叫卖声与拥挤的人群发出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们的嗅觉丶视</p> <p class="ql-block">觉丶‘听觉都处在兴奋和喜悦中,有许多顽皮的小男孩儿在拥挤的人群中窜来窜去,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有一种家乡特有的美食,让我至今难以割舍,只要提起它,立刻就会产生一种谗言欲滴的感觉一一那就是肉码韭菜饸饹面。</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每到集市这一天,总要软磨硬泡向母亲索要一毛钱,拿到钱便飞快的跑到饸饹摊儿上,学着大人的模样,坐在长桌前,手上高举起一毛钱,大声喊着:“叔叔,俺要一碗饸饹!”只见那位头扎羊肚白毛巾,腰系白围裙的中年男子高声喊着:"好累!”他伸出食指,敏捷地一抖,将刚刚挤出的给饹削断,直接掉进热气腾腾的大锅里。</p> <p class="ql-block">片刻,中年男子左手持碗,右手拿起䈃筥将深褐色的饸饹,捞到碗里,把碗放在锅台旁,左手捏起一小撮儿韭菜碎末,右手拿起一个小勺,从旁边儿一个小锅里舀起一勺肉碼卤浇在饸饹面上。动作潇洒娴熟,顺手拿起一双筷子,端起热气腾腾的饸饹,嘴里拉着长腔:"来一一啰一一"眨眼功夫放在我的面前。黄澄澄的肉丁,翠绿的韭菜叶,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我早已急不可耐,接过筷子,不顾烫嘴,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最后端起碗,仰起脖子,把汤喝的一滴未剩。吃完,还觉得没有解馋,又用舌尖把碗边儿的油渍舔得一干二净,由于平日里很少吃肉,那时又正长身体,食欲旺盛,虽然一碗下肚,但还没有吃饱,看着别人吃的那么香甜,真想再来一碗,可一摸兜儿里再无分文,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饸饹摊儿。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小果庄村不仅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集贸市场,更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村里那座方圆几十里唯一的大戏楼。它以雄伟的姿态座落在后街和东街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坐南朝北。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戏楼的总高度大约有十米高,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对于当时全是平房的农村来说,这个戏楼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壮观和耀眼。戏楼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戏楼底座,中部是舞台,上部是顶楼。戏台底座约有两米高,底座的四角和舞台面的四边全是用白色带花纹的大理石砌成,其余部分用的是大块儿方砖。舞台的四角均有一根直径约30多厘米,用大理石雕刻成的圆柱支撑着偌大的楼顶。你若站在舞台中央,抬头可以看到楼顶内的奇特结构,顶内全部都是选用的优质木材,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相互咬合相互支撑,像积木一样错落有序的搭建而成。顶上几根主要的大梁上,用鲜艳的油色画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如《哪吒闹海》《狸猫换太子》《霸王别姬》《三打祝家庄》等等。楼顶的外观设计成我国传统的人字形尖顶,上面全部用彩色琉璃瓦,正反相扣,形成一条条平行的垄沟,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楼顶四角的屋檐儿像四个月牙向上弯弯翘起,每条屋檐儿的末端雕刻着一只活生生的龙头,龙嘴的下端还挂着一个小铃铛,每当微风吹起,总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p> <p class="ql-block">60年代以前,戏楼的正前方有一个大约80米见方的小广场,三面还用两米高的土墙围起来,每到春节和阴历三月庙会,村里都要聘请有名的戏班子来这里唱戏,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河南坠子》等等,这时,村里就用杉木竿儿和蓆子把戏楼前的小广场搭建成一个完全封闭的大戏园子,以便管理和收票。</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家还并不富裕,大人们都舍不得买票去看戏,就更不用说给孩子们买票,当时对于我们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好奇心特别强,只要听到戏园子里锣鼓一响,心里就像小猫抓心一样坐卧不安,恨不得马上冲进戏园里去看热闹,可检票的门口总有两三个彪形大汉,管得很严,吓的我们小孩子都不敢靠近。</p> <p class="ql-block">突然有一天,我的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堂哥,组织我们四五个小伙伴儿密谋了一个逃票看戏的《计划》。那天晚上八点多钟,戏园内灯火通明,锣鼓喧天,戏园墙外漆黑一片。我和其他三个小伙伴儿趁天黑无人,悄悄的摸到墙角外,两人蹲着,一人扶着堂哥搭起人梯,将堂哥轻轻送到墙头上,他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将缝制蓆棚的麻绳割断。掀起一个斗大的洞,他探头望了一下戏园里边的情况,看到无人发现,便倒转身体,先将腿伸进蓆洞里,两手紧紧地抓住墙头,没想到墙头上的土块儿突然脱落,堂哥重重的摔在戏园内地上。</p> <p class="ql-block">《咕咚一声》!惊动了戏园内的管理人员,一个彪形大汉将堂哥抓了个正着,只听园内传出:"有人翻墙!快抓住他们!"第二个刚爬上墙头的小伙伴儿,看到堂哥被抓,吓得从墙头上掉下来,砸在我和另一个小伙伴儿的头上,我们顾不得疼痛,三个人撒腿就跑到街里躲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还让堂哥家赔了些钱才放了堂哥,从此我们再也不敢扒墙了,现在想起来孩童时期的那种淘气和无知感到十分的可笑。</p><p class="ql-block"> 提起戏楼,还有一件事,65年过去了,依然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在1958年的国庆节,我正在小果庄中学初二三班上学,为了庆祝建国九周年,学校要求每个班排练节目,我们班主任黄老师亲自编排了一个男女表演唱《拔地瓜》。</p> <p class="ql-block">剧中的主人公是老俩口儿,老头儿很快确定有班上一位男同学赵亮扮演,由于当时女同学们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安排了几个女同学都不好意思扮演,最后班主任硬安排我男扮女装饰演老太太。开始我也不好意思,后来在老师和团支部书记的鼓励下,我答应试试看。对于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要演一个老太太确实难度不小,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特意几次向奶奶去请教,并仔细的观察和模仿奶奶的一举一动,白天上课没时间,晚上写完作业自己对着镜子偷偷的练,有时练到半夜十一二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黄老师的指导和多次排练,终于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称赞。</p> <p class="ql-block">正式演出的那天晚上,戏楼顶的前沿挂起四盏汽油灯,白炽的灯光把舞台和整个戏园子里照的通明,一位身着红色长裙的年轻女报幕员走到台前:"下一个节目一一音乐独幕剧《拔地瓜》,表演单位小果庄初级中学初二三班,大家鼓掌欢迎!”台下一片掌声。</p><p class="ql-block"> 音乐响起,第一个出场的是赵亮扮演的老大爷,他头扎白毛巾,嘴边贴着两撇花白胡子,腰扎一条白布,右肩斜扛着一把镢头,跟着音乐一顿一挫的表演着,当第一段唱完,只见他转头向幕后高喊:"老婆子,快来哟……”于是,幕后的我拿捏着嗓子:"老头子,等等俺……"</p><p class="ql-block">音乐再次响起,我头戴奶奶的黑绒线帽,额头描上三条黑色抬头纹,身穿奶奶的搭襟上衣,黑布裤脚脖上还打起裹腿,翘起脚尖儿学着奶奶走路时,进一步退一步颤颤巍巍的样子,跟着音乐节凑,边唱边从幕后蹒跚着走出来。一亮相,这微妙微肖的表演立刻博得台下近千名师生和乡亲们长时间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次演出的成功,同学们赐给了我一个至今让我难为情的绰号一一《小老太太》。</p> <p class="ql-block"> 小果庄村地处华北大平原,它与周边的大部分村庄一样,世世代代住的都是平房,之所以叫平房,是因为每家的房顶平得简直像一块小羽毛球场.你可别小看这平房顶,它的用处可不少。冀中平原主产小麦和玉米,每到夏季和秋季,收获下来的小麦和玉米要经过多次晾晒,干透后才能入仓。收割季节,家家户户都要同时晾晒,时间又不等人,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干净平整的场地呢?聪明的先辈们发现,平房顶却是凉晒粮食的最佳场所,这也许就是华北一带农村一直坚持住平顶房的一个理由吧!其优点:一是阳光充足,二是便利看管,三是减少污染,四是可以同时解决各家各户的晒粮场地,真可谓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 平房顶除晾晒粮食外,还具有另外一种特殊的功能,在盛夏的晚上,他还为劳累一天的男女老少提供了一个乘凉避暑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前,农村的条件还比较差,别说空调就连电风扇也很少见,每到三伏天,因农村的平房不允许开后窗,(当时流传开后窗不吉利的说法)。致使屋内通风非常差,暴晒一天的房屋内,闷热难呆。不知从何时起,老祖宗们就发现,一到晚上,地面上开始散发出白天吸收的大量热量,不管在院里还是屋里,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蒸笼里一样,酷热难忍。于是人们发现,平房顶上既通风又凉快,吃完饭,家家户户拿上凉蓆和布单,铺在房顶上,每人一把大蒲扇,边乘凉边聊天,十分惬意。有时,几家房子靠近的邻居都聚在一家房顶上,海阔天空地谈论着人们道听途说的奇闻轶事,这也让人们轻松地打发着那闷热难熬的时光,可对于我来说,也许正是这平房顶上轻松的聊天环境,让我在经常聆听父亲给我们讲述的《三国演义》《岳飞传》中,不经意地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小果庄村,在别人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庄,可在我心中,她却是让我一生梦牵魂绕的故乡!她养育了我的体魄,滋养了我的品格,她曾赠于我童真和快乐,但也让我品尝过痛苦和悲伤。 她既印证了祖祖辈辈生活的足迹,同时也留给我们后代许多弥足珍贵,难以忘怀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 者:路永信,1945年生人,大学本科,河北省作协会员。 </p><p class="ql-block"> 联系地址:河北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91号皇庭轩1号楼3—701</p><p class="ql-block"> .手 机:137333107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