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打卡】第7天,2021年8月10日</p><p class="ql-block">【书目】《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p><p class="ql-block">【著者】(美)帕克•帕尔默</p><p class="ql-block">【进度】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109—133共24页</p><p class="ql-block">【用时】 4小时40分钟</p><p class="ql-block">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这个观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细读,发现它和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相通的。帕尔默提出的“第三事物”就是干国祥老师的“知识这一伟大事物”。而且,干国祥老师理想课堂的状态和帕尔默构建真正的共同体中教与学的动态过程惊人的相似,他们的课都遵循了优质教学法的原则: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不知道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理论基础是不是源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这一章和我们的教学生活非常贴近,读起来也比较顺畅。</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地学,学生被教师当成知识的容器。而教学的方式只要是“填鸭式”,教学的评价标准以教师定的分数为算,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教育教学事倍功半。</p><p class="ql-block"> 因此,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一种反传统的教学方法腾空出世: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课堂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学生和学习的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为重要。反传统的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是相对主义倾向。帕尔默认为这种模式很容易退化到远逊于真正共同体的地步。因为这种模式很容易自我陶醉,学生似乎永远不会犯错,好比传统教学中教师永远不会犯错一样。我们也被弄得无所适从,好像玩跷跷板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教师的主导的作用被很大程度地放弃,教师成为课堂的“甩手掌柜”;而学生学习很热闹,但没有序列,没有深入,往往浅尝辄止,有的认知还有偏颇,这使我们又一次限入非此即彼的境地。这让我想起我们学校围绕“学习中心课堂”搞得轰轰烈烈的课题研究,有的即将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中,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老师虽然收获了一些晋级用的红本本,但是,我们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基本素质却是稳如泰山,提高极其缓慢。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吧,方法不对,事倍功半。</p><p class="ql-block"> 我们似乎又误入了一个怪圈,不能自拔。而帕尔默却在本书中为我们拨开云雾,指点迷津。帕尔默指出:我们的教学经历了“教师中心说”,乃至现今的“学生中心说”,这两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所以他在书中提出:“也许课堂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p><p class="ql-block"> 帕尔默说:在一个一主题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地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都能理解,而不仅仅是接触教师的声音说出真理。当伟大事物为自己说话时,教师和学生更可能进入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会瓦解于学生或教师的自我之中,而且知道要对核心的主体负责。</p><p class="ql-block"> 确立了教学模式,帕尔默又用自己真实的案例介绍了一种对我来说全新的教学法 ——微观教学法。</p><p class="ql-block"> 他说如果课程的目标是去传递更多信息,最差劲的方法就是不停地演讲。人脑根本没法一面听滔滔不绝的演讲,一面把排成一路纵队行军而过的大量事实,留住记住、记住。当所有关于某一主题的事实,一齐都灌给学生时,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对事实的掌握一闪而过。他们没有了解主题,记住足够的信息仅仅是因为渴望通过测试,而且他们永远不会重新拾起一本关于那个主题的书。我想:这就是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搞题海战术,而教学效果却非常低下的原因吧。基于此,帕尔默提出了微观教学法。</p><p class="ql-block"> 帕尔默在本书每一章节的开篇都有一首启迪思维的小诗,这一章的这一首小诗最能触动我的神经:</p><p class="ql-block"> 要看到一粒沙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p><p class="ql-block"> 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p><p class="ql-block"> ——布莱克《天真的预兆》</p><p class="ql-block"> 我们无法破解的难题,两个半世纪以前布莱克在这首小诗中就已经预示,他说我们能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所有学术科目都是从一粒沙去观察他们自己的世界,所以我们为什么仍要把满满一车的沙子给我们的学生,令他们看不到全部、对所有事物都一知半解,而不是拿起一粒沙子,让他们学着自己去瞧瞧看?对于一门学科表示敬意的最佳方法,可以是少而精,为什么仍要去覆盖整个领域呢?</p><p class="ql-block"> 优质教学法的原则是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真正的共同体的富有在于它的过程是非线性的。它的轨道通往四面八方,有时围绕自己兜圈子,有时飞跃向前。在创造力的混乱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知道何时和如何在我们的意见之间拉一条直线,显示验证我们已知的事情和把我们引向天地的探究轨道。</p><p class="ql-block"> “ 课堂上对共同体的真正威胁不是教师和学生权利和地位的差别,而是缺乏由这些差异所激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依靠教师给分、评成绩——但教师依靠学生获得什么?成绩等级对学生是实实在在的,这个“靠学生获得什么”对我们教师同样实实在在,如果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共同体就不会实现;当我们不彼此依赖时,共同体就不能存在。”</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金句俯拾皆是,书中的观点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认为,从个体层面讲,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地位优越,高高在上,学生就必须服从自己,恐惧也就随之产生,分离的教学来临,真正的共同体就难以产生。从学校层面来说,我觉得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比如,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还有我们正在开展的读书活动,大家都围绕在一个伟大事物(研课或阅读)的周围,开展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真正参与进来,展开交流和对话,学习就会奇迹般地、生气勃勃地发生在每个人身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