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10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美国商务部8月5日公布统计数据,2021年6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6.7%,高达757亿美元。这标志着国际经济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决定了,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外汇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虽然美国不再兑换黄金,但是,这种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延续至今。各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换取美元货币,而美国通过发行美元货币,从各国进口廉价商品。美国实际上是通过掌握货币的发行权,从世界各地获得财富。这种现象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br><br> 不过,这种局面悄然发生改变。首先,美国已经不再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家,中国取而代之。虽然美国仍然鼓励消费,但是,重大疫情发生之后,美国居民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美国联邦政府为了确保中产阶级家庭成员得以生存下去,直接向每个家庭发放救助款。而这些救助款绝大部分用来支付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其它消费支出并没有增长。美国失去了世界第一大消费国的地位。<br><br> 其次,美国从世界各地进口商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美国国内市场消费品的价格,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行货币,分散到其他国家,客观上使得其他国家承受了美国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美国这种独特的经济结构,使得美国经济具有非常明显的外部性。美国正是利用自己的货币发行权,将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变成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br><br> 美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说明各国仍继续向美国出口商品。这一方面是因为货币因素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但是,美国购买力仍然强劲。美国仍然是世界各国出口商理想的国家。<br><br> 这种局面还将持续多久,人们不得而知。由于美元大幅度贬值,各国向美国出口产品,换取美元外汇面临巨大的美元贬值压力。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美元价格稳定,那么,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体制,难以为继。<br><div>对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来说,稳定美元价格是当务之急。可是,如果提高利率,美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必然会发生异常波动,美国有可能会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正因为如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虽然反覆强调美国有必要提高利率,但是,始终没有采取行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维持利率不变,就是担心提高利率之后,美国资本市场会做出激烈反应。如果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一泻千里,那么,美国将爆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br><br> 美国之所以动辄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措施,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仍然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由于各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因此,美国有能力“挑三拣四”。由于美国发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元货币,因此,世界各国不得不与美国保持贸易联系。<br><br> 但是,这种局面很可能会发生改变。首先,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不如预期,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的庞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美国未来的需求是否会持续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低迷,那么,各国向美国出口就会减少,美国国内的消费市场有可能会发生变化。<br><br> 其次,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摆脱对美元严重依赖的可能性。随着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总有一天,其他国家会彻底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数字货币协议为基础的结算体系。到那个时候,世界金融信息交换系统就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国际结算体系有可能会被重新塑造,美国利用自己发行货币赚取“货币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br><br> 中国希望与美国保持经济联系。但是很显然,美国并不愿意和中国保持密切联系。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律,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美国联邦政府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增加惩罚性关税,实际上是希望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美国这样做损人而不利己。美国既不能对中国发动空前规模的军事战争,破坏中国的政治经济体系,同时又无法利用美国的所谓“软实力”颠覆中国的国家政权,美国试图在经济领域大动干戈,不择手段,对中国实施压制措施。<br></div><div> 美国在经济领域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注定会失败。不管美国采取怎样的策略,都无法改变中国的经济体系,也无法改变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指责中国传播病毒,扣押中国的不动产,在国际社会掀起诉讼中国的浪潮,从而使中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如果美国使出卑劣的手段,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发起所谓索赔战争,那么,中国一定会奋力抗争,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br><br> 美国记者询问美国总统发言人,是否会向中国索赔,要求中国承担病毒扩散的赔偿责任。美国白宫发言人三缄其口,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中国是美国传播病毒的受害者。美国科学家不仅发表学术论文,重组感染病毒,而且有证据证明美国军方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参与其中,甚至有可能会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国际社会把目光聚焦美国,从美国科学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发现蛛丝马迹,并且从美国国防部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运转情况分析美国是否存在病毒泄露问题,那么,美国联邦政府有可能会处于被动的地位。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防部以及美国联邦政府其他部门负责人恶人先告状,试图栽赃陷害中国,让中国承担责任,美国这样做必然会遭到报应。<br><br> 中国对美国出口存在巨大贸易顺差。这是因为中国有效地控制病毒扩散,并且向各国出口大量的医疗物资。美国控制病毒扩散的许多医疗物资和卫生用品来自中国,在中美关系极其特殊的情况下,这种贸易关系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美国政客口口声声要与中国“脱钩”,可是,现实生活中美国进口商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医疗物资,中美“脱钩”完全是美国政客的梦中呓语。<br><br> 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将会提供更多的病毒疫苗,强调这是“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应有之义”。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病毒疫苗,不仅彻底打破了美国垄断病毒疫苗的计划,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国际社会展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气魄。当然,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向国际社会捐赠1亿美元,用于病毒疫苗实施计划,不是提供美元现金,而是要购买中国的病毒疫苗。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对病毒疫苗的生产能力充满信心,对****疫苗的普及充满信心。<br><br> 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中国对外贸易法明确规定,中国坚持贸易平衡原则。从2021年上半年中国统计数据来看,对外贸易进出口平衡。中国虽然对美国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对其他国家存在贸易逆差。譬如,中国对越南就存在贸易赤字。中国并不担心出现贸易逆差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相反地,中国继续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希望购买更多国家的产品,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br></div><div>对于美国的贸易赤字,中国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br><br> 笔者曾经提出了“小循环”和“外循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出口企业可以同时购买美国的产品特别是美国的农产品,就地消化美元外汇,这样可以防止美元大幅度贬值给中国企业带来风险。当然,是否购买美国产品,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决定,中国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决定采购事项,中国政府决定不为强人所难。后者是指外贸出口企业,争取使用自己的外汇储备,进口中国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用来消化美元外汇。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在上海浦东实施金融改革,资本项下的自由流动已经变为现实。今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赚取美元外汇,可以直接留存。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央外汇储备机构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出口企业的贸易自主权。出口企业可以利用赚取的外汇购买海外商品,也可以将外汇用于扩大再生产。总而言之,中国正在以极其灵活的金融政策,应对美元不断贬值所带来的巨大挑战。<br><br> 中美贸易关系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短期内美国政府将会出台更加严厉的贸易制裁措施,阻碍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开展合作。中国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高度重视市场风险,但是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发展的政治风险。只有把握大势,谨慎操作,才能在中美贸易中获取足够的利润。<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