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上”“乐园”

刘铁锤

<p class="ql-block">  故乡,每个地方都是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去外婆家,经过马头山,远远望见的马头山寺,比白龙洞庵大不了多少,文革时被拆除。该照片现存桃源县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戏说“白龙洞”</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故乡,有一个名叫“白龙洞”的地方,它坐落在一个山岗上。清光绪年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里都是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地方,因为它地处旧时常德府通漆家河、慈利、大庸的官道上,是一个热闹的市井,有名的驿站。这里虽然名曰“白龙洞”,却既无“龙”也无“洞”,要说“白”,倒还是真的,因为这山岗下,全是“白泥巴”(瓷泥,制作瓷器原料,氧化铝土)。</p> <p class="ql-block"> 白龙洞地形平面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白龙洞由四条山岗,呈放射状向四个方向延伸,分隔出四条沟,沟里住着许多人家。这地形好像一张蜘蛛网,白龙洞就像个大蜘蛛,地处正中央,“稳坐中军帐”。由于乡民们都住在山沟里,白龙洞地势相对较高,所以人们习惯称白龙洞为“洞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白龙洞,有一个比较大的“白龙洞庵”。旧时在“寺、庙、庵”一类的建筑中,“庵”本来是最不起眼的小家碧玉,一般是尼姑驻守,也有“书庵”,但一般都不是太大。况且这类建筑,都是建在名山大川之上的,(如寨子山、马头山、基隆山等山上的寺,还有架桥坪上的水田寺等,都是建在我们当地的名山和大川之上的),“白龙洞庵”却建在这不起眼的山岗上,气派不亚于寺庙,足以说明这白龙洞龙脉轩昂灵气旺盛。这“白龙洞庵”有两进,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天井,木柱头有大洗脸盆那么大。庵外围柱头之间是青线砖砌的空斗墙,空斗里填了土,墙很厚很结实。前一进供有“钟馗雕像”,后一进供有“如来佛祖”,庵内庄严肃穆,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白龙洞庵,是白龙洞的地标建筑,比一般的庵大很多。</p> <p class="ql-block">依稀记得又好像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年间,这里修了常德府通慈利大庸的官道,白龙洞开始热闹起来。以“白龙洞庵”为依托,两边旅馆客栈饭铺,茶楼酒肆大烟馆,百货铺杂货铺中药铺都应运而生,一字排开,绵延一里多两里路长,饺儿摊,理发摊天天可见。那时的人,已经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乡民们就利用“白龙洞庵”办起了“白龙洞书院”,书院辐射当时的水田乡和畬田乡,有学童几十人。书院下面有足球场那么大一块土坪,称“戏台坪”,有些乡民称“戏塔里”,书院的学童课间到这里嬉戏玩耍,乡亲们也经常组织在这坪里唱戏,以庆贺丰收,犒劳辛勤劳作的乡民,也以此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以保国泰民安。有戏看的时候,“戏台坪”人声鼎沸,加上过往的官府差人和生意人如水中过鲫,这里就热闹得不得了。庵西边的官道上,有一个出名的山坡称“庵坡”,用青石板铺就,有一百五十多级。我的老家就在这“庵坡”下,乡民们劳作之余,常爬上庵坡到白龙洞购物消遣,喝茶聊天,我也常跟先父到这里玩耍,这里是小孩眼里的“大世界”,是一方“乐土”,我眼中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当年白龙洞街道和这极为相似。</p> <p class="ql-block">  大作师傅在替人启耳。</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理发师傅称“剃头匠”或者叫“大作师傅”,当时白龙洞有名的剃头匠是“陈大作”。他的后代现在还住在这里。那时的大作师傅,不光会理发,还会推拿按摩,修面启耳。</p> <p class="ql-block">摆摊算命仆卦的,测八字,合婚。</p> <p class="ql-block">也有卖唱算命的盲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白龙洞书院”改名为“白龙洞小学”。先父一直在这书院做教书先生,解放后政府把他留在“白龙洞小学”继续教书当老师,我从小就跟着先父,亲眼目睹了白龙洞兴与衰。</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白龙洞庵(白龙洞小学)前,有一棵硕大的古樟,五六个人牵手合围都围不了,树中间老空了,只有一根树枝有叶子,其它树枝都枯死了,一些大孩子还经常从树中间的空洞中爬到树上去玩,胆大的还在树杈上睡觉。我也常到杂货铺买糖粒子吃,偶尔父亲也会给买碗饺儿吃。有时候有戏看,我最喜欢有戏看的时候,但人太小,戏是看不懂,但喜欢有戏看,为的是可以在看戏的时候买一截“甜高粱”啃啃,买个豌豆粑粑解馋。</p> <p class="ql-block">  当时白龙洞小学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白龙洞书院改为白龙洞小学,设施极为简陋。课桌是树桩上钉块木板,坐凳也是木桩上钉块木板。</p> <p class="ql-block">  课间学生们玩斗鸡。</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玩“抓子二”。</p> <p class="ql-block">课间活动多种多样,都是徒手游戏。</p> <p class="ql-block">白龙洞庵(白龙洞小学)下面的戏台坪,也是经常唱戏地方,庵里的学生也在这里搞体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7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举。钢铁成了重要物质,于是全国大炼钢铁。白龙洞附近有铁矿,矿石含铁丰富,于是,白龙洞小学停办,学生转到水田寺完小和荷花台完小去,政府在这里建起了白龙洞钢铁厂。从陬市修了一条专用公路连通白龙洞钢铁厂,一夜之间来了近千的工人,开山采矿,砍树烧碳,用碳炼铁。建起十多个炼铁高炉,用好大的风箱鼓风,这戏台坪也被炼铁炉占领。终究,木炭炼不了钢铁,人们捣鼓了一大阵,铁没炼出铁来。丢下几十个炼铁高炉几栋公屋和一些炼铁工具走了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炼铁炉,旁边是风箱,风箱要几个人才拉得动。</p> <p class="ql-block">建在戏台坪上的炼铁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钢铁厂走了人,附近的山岭却面目全非,山挖的百孔千疮,树砍的所剩无几,这些树,包括学堂前的那棵千年古樟,为国家的钢铁事业浑身踤骨灰灰湮灭了。但白龙洞却没有冷清下来。这开铁矿,发现地底下有瓷泥,于是,架桥公社(当时应该属于畬田公社)利用开铁矿的公房(其实就是用稻草搭建的公棚)建起“白龙洞陶器厂”,乡民们叫它“钵钵厂”。一时间,这里买陶器的,挑窑货的,卖柴、卖菜的人,还有军溶、蔡家堰、铁炉岗几个大队的人到架桥公社赶集或者办事,都要经过这里,这里的路人还是络绎不绝,“钵钵厂”延续了这里的热闹和繁荣。虽然如此,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常德慈利公路、陬市石门公路相继通车,这条旧时官道基本废弃。部分铺号还是搬离了这里,这里渐渐还是安静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陶器厂上釉师傅在搬陶器坯子。</p> <p class="ql-block">陶器工人在制作陶器。</p> <p class="ql-block">烧制好了的陶器整齐的堆码在陶器园子里,等待挑窑货的过来购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4年,木达桥生产队用一棵樟树,挖了一口大木榨,利用白龙洞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在这里开设了一个油榨房,十里八乡的人都到这里来榨油,榨坊生意兴隆,整天撞杆击楔的“嘭嘭”声,包枯用的铁圈“哐铛”声,不绝于耳,油香味老远就能闻到。</p> <p class="ql-block">油榨坊,就是这样榨油的。榨油时撞杆要几个大劳力拉才拉得动。俗称“牵撞”,一般的劳力还牵不起撞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2年,白龙洞小学又利用这庵办了几年初小,1966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爆发,白龙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龙洞庵”被当“四旧”拆除,中央一声“以粮为纲”令下,陶器厂也解散了。随着通乡公路从庵后面的山中穿过,这里就少有人过往了,白龙洞随即彻底安静下来,庵拆了,成了一片废墟,昔日浮云,一去不返。</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回故乡,到白龙洞故地一游,当年的市井已经被一片树林取代,这个山头也因为开采氧化铝土,挖得只剩下一点点了,原来庵的地基都被采矿人挖得没有了。白龙洞山岗后面的通乡公路已经修成宽阔平坦的水泥道路,面目大变!“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白龙洞,我儿时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以前热闹的市井已经变成一片树林,几幢小楼掩映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