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天山山脉,大自然的造物。它为新疆留住了来自大西洋的珍贵水汽,也局限了新疆南北的交通往来。过去,人们一直在努力打造一条贯通南北的来往通道,但经济与技术的局限,千百年来人们只能望山兴叹。直到1974年,随着独库公路的开工,新疆人民多年的夙愿终于有实现的盼头了。 </div><div> 独库公路,即217国道。始建于1974年,原设计它只是一条横跨天山山脉的国家战备公路。没想到40多年后的今天,这条战备公路竟然逆袭成为了自驾旅游的网红公路。它不仅已经完全颠覆了原始设计和建设初衷,成为了一条旅游观光公路,而且是名气越来越大,引得众多的旅行者前来膜拜。看到独库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队,我们只能感叹,时代真的变了!</div><div> 在独库公路的562公里的路线上,要翻越多个天山达坂(山顶垭口),穿过数个著名草原,还有几座历经磨难甚至生命才建成的隧道。一路上,地势险峻,急弯众多;一路上,风光绮丽秀美,气候变换莫测;每年仅开通5个月,且只能通行7座及以下的小车。这些罕见的道路景观和严苛的通行时间及车辆限定,更使得各地自驾旅游者为之疯狂,纷纷不远万里来新疆,为的就是一睹天山之风采,一睹独库公路之绮丽。</div><div> 我们自然也是难以脱俗,这次新疆之行的一段重要的路线,就是走一趟这条“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div> <div> 想走独库公路,还是要先做点功课,让自己对独库公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div> <p class="ql-block"> 打开新疆的地形图,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境内。它不仅在地理上将新疆(除东疆20万平方公里外)的版图一分为二,即北疆(39万平方公里)和南疆(108平方公里),也将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挡在了天山以北,直接影响了北疆和南疆不同的气候条件,最终也影响了新疆南北的经济差别。充足的水资源造就了北疆的富庶,而缺乏雨水则造成了南疆的干旱。另外,海拔3000多米天山主山脊,也成了阻隔南北疆的交通屏障。</p> <p class="ql-block"> 早在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防止北边外敌的入侵,曾努力打通一条南北疆的联系通道。当时选择了在昭苏以南的夏塔,沿着夏塔峡谷在3000多米的冰川上凿出了一条通道——夏塔古道,使得南疆的队伍可以在紧急时期通过这条通道,很快抵达北疆,以抵御外敌的入侵。但那里的条件非常艰难,冰川上的阶梯需要常年有人维护。随着北疆的日益稳固,加上夏塔古道维护的艰难,这条通道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渐渐地夏塔古道淡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夏塔古道的崎岖艰险和诱人的峡谷冰川,又成了探险家和徒步者的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4年,鉴于当时国际形势的严峻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南北疆必须而且急需要建立一条快捷通道,以便于战时急需,也为了加快新疆的发展。当时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一条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横穿天山山脉的战备国防公路。公路一旦建成,可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这就是今天的独库公路。因为是战备国防公路,所以由解放军负责修建。</p> 今天来看看独库公路上世纪70年代施工的照片,它记录了当年修路的解放军战士是在何等恶劣的环境下,用简单工具来修筑独库公路的。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近10年,168名筑路官兵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16岁,不少战士就是在施工时被狂风吹下山崖而牺牲的。 看看这冰天雪地的气候,战士们是站在冰水里作业呀。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艰苦了十年,为祖国为我们的今天奉献了一条横跨天山的天路。 1984年,新疆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为纪念修筑独库公路而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在乔尔玛建立了“乔尔玛烈士陵园”,并树立了一个纪念碑,题为“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 烈士陵园里长眠着168位筑路英烈,他们以特有的方式静静地守护这这条用生命筑成的天路。但凡从乔尔玛路过的游客都会在此停下匆匆的脚步,以崇敬的心情去祭奠那些不朽的英雄。 独库公路北起点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从这里开始一直往南将经过哈希勒根达坂,乔尔玛,玉希莫勒盖达板,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铁力买提达板和天山神秘大峡谷等景点,最后到达南疆重镇库车市。 从独山子出发,沿奎屯河的干河谷向天山深处爬升,翻越北天山山脉博罗科努山,就可抵达海拔3390米的哈希勒根达坂。 哈希勒根,蒙语意为“过不去”,达坂海拔近3400米,山体异常陡峭险峻,蜿蜒盘旋的公路在深深的峡谷中穿梭,沿途景观壮美异常。哈希勒根达坂还是伊犁、塔城两州的分界点,游人既可以从隧道的北口去俯瞰塔城境内奎屯河大峡谷的源头景观,又可以从隧道的南口去观赏伊犁盆地中喀什河谷的迷人风采。 过了哈希勒根达板就是下一个著名景点——乔尔玛。<br> 乔尔玛地处新疆伊犁,位于横贯天山的独库公路与伊乔公路的交汇处。 乔尔玛这里人烟稀少,远离尘寰,更像是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南北有依连哈比尔尕山和阿布热勒山的冰川纵横交错,雪山孕育出的巨大冰川,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不过乔尔玛最有名气还是那个烈士陵园。到了乔尔玛的游客是一定会到这个地方去看看的。一个烈士陵园,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一座丰碑。这就是乔尔玛烈士纪念碑。 庄严肃穆的乔尔玛烈士陵园,里面静卧这168位为修筑独库公路而光荣牺牲的解放军战士。 乔尔玛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在独库公路旁,它更像是个公路卫士,守护着独库公路旅行者的平安。 这也是一块石碑,这是2008年在时隔34年后武警交通第二总队重返独库公路,完成改建工程后树立的纪念碑。碑文的第一句话清晰地刻着:<h1> <b>路是躺着的碑,碑是竖起的路。</b></h1><div> 这是对独库公路和乔尔玛烈士纪念碑最好的诠释。<div> 来到乔尔玛烈士陵园,就一定能看到一位烈士陵园的守护人,他就是当年参加独库公路建设的解放军战士陈俊贵。 <br></div></div> 1979年9月参军后,陈俊贵随所在部队来到新疆那拉提,参加修建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前方部队因暴风雪被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陈俊贵和战友奉命下山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求救。一路上,他们顶风冒雪前行,但因积雪太深,山路太险,导致行进艰难。后来他们一行四人也筋疲力尽,几乎断粮了。最后时刻,班长将唯一一个馒头交给了陈俊贵和另一个战友,让他们继续前行下山求救,而班长和副班长却永远留在雪山上了。完成任务后,陈俊贵也因右大腿肌肉被冻死而住院3年,成为了一名甲级二等残废军人。1984年,他退伍回到了辽宁老家。但他一直没有忘记长眠在独库公路上的班长和战友,1985年冬天,他作出了改变他一辈子命运的决定,重返乔尔玛去陪伴自己的班长和战友,成了烈士陵园守护人。35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已是两鬓染霜的老人了。<br> 2014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陈俊贵入选。 <div> 陈俊贵几十年就是这样,天天守护着他的老班长,守护着当年的战友,守护着烈士陵园,向前来祭奠筑路英烈的游客,讲述着那些烂熟于心的动人故事。</div> <div> 和陈俊贵一起守护乔尔玛烈士陵园的还有他的夫人,如今也是白发盖顶了。</div> 他们的事迹在独库公路上广为传颂,前来乔尔玛拜谒筑路英灵的游客都会在他那里做短暂停留,或慰问,或合影,或默默地表示敬意。<br> 参观乔尔玛烈士陵园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走在独库公路上,不仅仅只有观赏自然美景的享受,还有对英烈们和守墓人的由衷敬意。<div><br></div><div> 离开乔尔玛不久,在国道G217线K727里处,就是玉希莫勒盖达坂,它是阿布热勒山的最高山段,最高处3300米。玉希莫勒盖达坂是一段风景优美的垭口。玉希莫勒盖达坂路上有一个隧道很有名气,并非是隧道本身有什么奇特,而是它的建设难度实在是太不容易了。</div> 极目远眺玉希莫勒盖达坂上的独库公路,还有那前方的雪山,大自然的壮美一览无遗。 这里是玉希莫勒盖隧道。在上世纪70年代初建设独库公路的时候,玉希莫勒盖隧道在地质极其复杂,设备极其简陋,施工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历时8年才建成,期间有20位战士在玉希莫勒盖隧道施工中牺牲了!但遗憾的是隧道仅通车一年就因为涌水结冰而成为“冰洞”,最后还是报废了。 已经报废的第一条玉希莫勒盖隧道和被冰堵上是情景。 2008年,横跨天山南北的独库公路那拉提至乔尔玛段的扩建任务启动,玉希莫勒盖隧道也得以重建。新建的玉希莫勒盖隧道历经了4年多,零伤亡,2013年8月,这条全长1943米玉希莫勒盖隧道建成通车。<br> 从1974年到2013年,整整40年,这条长度近两公里,横跨了冰蚀、泥岩、裂隙水等多种极端地质条件,盛夏施工都必须穿着棉服套着雨衣在冰冷的“水帘洞”里作业。无法爆破只能人工挖掘,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我们的工程人员愣是在雪山下完成了玉希莫勒盖隧道。<br> 了解了玉希莫勒盖隧道建造过程的艰辛,我突然觉得,只有隧道里的风景才是最好的。 穿越玉希莫勒盖达坂,前面就是著名的那拉提草原,虽然那拉提并不在独库公路旁,但离独库公路只有仅20公里左右,所以,那拉提草原一定是走独库公路的游客必去的景点。<div> 提起那拉提,我们就很容易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想起那个还有点凄美的爱情故事,想起了远嫁到那拉提的养蜂女。</div><div>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虽然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当他们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地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这片空中大草原就此得名了。 </div> 那拉提草原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而那拉提景区最为壮观的就是“空中草原”。<div> 站在那拉提景区的天界台上,一眼望去,那是极为宽广的那拉提空中草原。它的平均海拔为1800米,是一片山间盆地,四面群山环绕,平托着这片总面积为25万亩的亚高山草甸。 <br></div> 从天界台上远眺那拉提空中草原,山体险峻,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茂密,山底青草萋萋、流水潺潺,形成了层次非常鲜明的垂直景观带。<br> 远处的雪山是那拉提大草原源源不断的水源。它维护草场,滋养着千万牲畜。 那拉提草原是当地的夏季牧场,每年从6月开始,牧民就会赶着牲畜向夏季牧场转移,届时会有万顶毡房落地,几十万头牲畜散落在草原上,整个草原上将是一派勃勃生机。 <div> 走进那拉提空中草原去感受草场的魅力,瞬间就感受到自我太过渺小。<br></div> 草原上不光是青草萋萋,还有小溪潺潺,草与水是牲畜肥壮的根本。 即便是在进入空中草原的周边的山坡上,也是植被葱绿,一派生机。 身处空中草原,尽情放飞心情。 背后就是游牧人家,看看我们脚下的牧草,完全可以想象在那拉提草原上牲畜的“丰衣足食”。 那拉提草原,不仅有茂盛的草原,有成群的牲畜,也有厚重的历史。这里原是乌孙国的地界,也保存着乌孙国的王陵。 草原石人已有3000年的历史,数千年过去了,他们一直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草原的先民。 石头围住的就是乌孙国的古老墓塚。墓塚里埋葬着乌孙国的先辈们,也埋葬这这片沃土的古老故事。 还有哈萨克牧民豪华的毡房。当然这是旅游点展示用的。 环顾草原,到处都是这样的绿色,太养眼了。 来张美照,需要声明的是后面的背景绝不是摄影棚中的背景布,而是真真切切的草原和雪山。 享受草原的辽阔,享受阳光下的温暖,也来点自我膨胀,要知道在辽阔的草原上这种机会不多呀。<div><br></div><div> 离开那拉提草原,沿着G218往东,不远处就到达了G218与G217的交界处,然后沿着G217(独库公路)一直往南,就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这就是著名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br></div> 如果一直在G217上行走,离开乔尔玛沿着独库公路一直往南,就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这就是著名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丰富的泉水”,它与那拉提草原一样,也是天山山脉中段的高山间盆地,四周为雪山环抱,海拔约2500米,面积23835平方公里,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它比那拉提面积更大,海拔也高一些,它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地处3000米高山的环围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基本都处于原始状态,从而保存了世界上多种的稀有物种,成为天鹅等野生动物理想的繁殖栖息地。所以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景观也就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巴音布鲁克草原群山拱抱,河流如带,绿草茵茵,牛羊成群,,自然生态优良。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div> 巴音布鲁克草原不但有雪山环抱下的世外桃源,还有“九曲十八湾”的开都河,更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div> 这是“九曲十八湾”的迷人夕阳,这也是诸多摄影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孜孜以求的梦幻景致。 其实,“九曲十八湾”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都有不同的魅力。一种原生态的无法人工雕琢的天然美。 巴音布鲁克草原远离人类,静谧的环境,优质的湖水,引来优雅的天鹅嬉戏,筑巢,繁衍。 无论是低飞掠过湖面,还是悠闲撩水洗浴,天鹅高雅的姿态带给巴音布鲁克的是一份娴静和优雅。<div> 可叹的是我们抵达巴音布鲁克草原时,正值天公不作美,阴雨不断,景致减色太多,所以我们还是忍痛割爱,匆匆而过,没有深度游览,遗憾只能期待下一次弥补了。</div> 路过景区游客中心时,天上乌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样子。 虽然只是穿行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但还是不停的会遇见这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原住民”。 当然,还有它们。虽然只是“插肩而过”,但看到它们还是让我们的遗憾感减轻了不少。<div><br></div><div> 离开郁郁葱葱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一直前行,远处又看见了雪山,地势也似乎越来越高了。这说明我们正在接近独库公路南端的最后一个达坂——铁力买提达板。此处距离库车还有93.5公里。</div> 铁力买提达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海拔3200多米,是南北疆的分水岭,也是独库公路的最后一道屏障。铁力买提达坂是国道217线穿越哈尔克它乌山主的山脊,最高处海拔3700米,四周山势巍峨陡峭,是风景绝佳的公路。 走在铁力麦提达坂上,少了满眼的绿色,更多是裸露的碎石砂砾,大地的植被脆弱,只有独库公路上满满的生气,到处都是打了鸡血般的游客。 铁力买提隧道,长度为1895米,修建于1979-1983年。这是一个没有照明的隧道,它外面的铁门恐怕也是独有的。 铁力买提达坂上的防雪墙。 铁力买提达坂南端的弯曲山路最为壮观。开车时感觉不出来,但站在高处拍摄,崎岖的盘山道一览无遗。 铁力买提达坂是独库公路上海拔最高的垭口,那里的气候变化异常,我们就是在此垭口碰到了冰雹。刚刚天气还好,一下子冰雹铺天盖地砸了下来,车顶玻璃上啪啪作响。一会儿,天又放晴了,可路上还是冰雹一地。或许这就是独库公路的一景。<div> <div> 翻过铁力买提达坂往南走约30公里,眼前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红色地质地貌,这就是天山神秘大峡谷。</div></div> 组成峡谷的奇峰群山由赭色的泥质沙岩构成,当地维吾尔语叫做“克孜利亚”,即红色的山崖。 从空中俯瞰,峡谷的山体与道路红成一片,与我们刚刚路过的葱绿一片形成极大的反差。 景区大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以褐红色的大理石为基材,从中以大峡谷的山体形态镂空,整个建筑与后面的山体极为协调。 整个峡谷景区的入口,连体山形都是由红色砂岩、砂砾岩构成。一眼望去,甚为震撼。 <div>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些红色岩层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褶皱弯曲,这是水流侵蚀和风蚀的作用,造成峡谷内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在阳光的作用下,山体上的褶皱,层层叠叠,斑斑驳驳,光线和岩体造就出各种色彩交织融汇,五彩斑斓。</div> 被岩体遮挡光线后的峡谷,暗红色的环境,幽静,深邃,奇幻。<div><br></div><div> 一路走来,有蓝天,雪山,白云和草原与我们作伴,快要走出独库公路时,又见到了这片奇异的红色峡谷。大自然仿佛掀翻了七彩色盘,把炫目的多种色彩依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今天可真是饱了眼福了。</div> 独库公路的终点——库车到了,562公里的独库公路就此划上了句号。<div> 一条曾经的战备公路,由一群最可敬的战士建造。一座庄严的纪念碑,记录着一段艰苦难忘的历史和一群感天动地的英灵。</div><div> 一条网红的旅游公路,一路奇异唯美的景致,一群兴奋不已又遗憾不断的游客,整个公路上承载了太多的快乐,太多的幸福,也承载了太多的敬意。 </div> 我们也是独库公路上兴奋与遗憾交织的游客,因为进疆时间过早,没能赶上独库公路全线开庭,所以我们不能游走从独山子到乔尔玛的北段公路,也没有游览巴音布鲁克的奇妙景观。遗憾只能由网络资源来弥补,也期待等来年再走这条神奇唯美的景观大道。 最后借用一段网络视频,来重温这条值得长久回味的旅游公路。<div><br><div> (由衷感谢网络文字和图片资源的提供者)</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