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铁骑【第18集】 重返淮北开展游击战

孟秀玲

<h1><font color="#b06fbb">新四军4师政治部宣传部长陈其五曾赋诗赞曰彭雪枫师长的三件宝:《拂晓报》、拂晓剧团、骑兵团。</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font color="#b06fbb">《战斗在洪泽湖上》国画 210×215cm 作者郭德福 </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b>  【第18集】重返淮北开展游击战</b></h1> 孟秀玲<div><br></div> <h1>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苏皖(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相继成立。苏皖解放区包括淮北、淮南、苏北、苏中4块抗日根据地。</h1> <h1><font color="#b06fbb">苏皖解放区</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苏皖边区7分区所在区域(左边黄色)</font></h1> <h1>  1946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向我淮北解放区大举进攻。8月,我军主力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奉命撤出淮北,北上山东。9月两淮(淮安、淮阴)失守后,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和后方机关也相继撤往山东。</h1><h1> 11月,华中军区第7地委和第7分区(原淮北军区1、3分区)仓促撤离淮北,许多地方没来得及通知,致使来不及撤离的分区后方机关、干部、家属及几个县的干部、地方武装3000余人被迫撤到洪泽湖区。经精简整编、疏散隐蔽,尚有500余人被困无援、弹尽粮绝近2月之久。淮北路东地区12个县除洪泽湖外,全部沦入敌手。</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一、1、3大队编入淮北挺进支队</b></font></h1> <h1>  <b>组建淮北挺进支队。 </b><br> 为了牵制国民党军对山东的大举进攻,从侧后威胁敌战略枢纽徐州,重建淮北根据地,解救淮北人民和我军被困人员,1947年1月,华中局和华中野战军决定,成立淮北党政军委员会,饶子健为书记,统一领导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h1><h1> 同时,组建淮北挺进支队,由华中野战军9纵77团、81团和骑兵团1、3大队及地方干部队组成,总计3300余人。<br></h1> <h1>  淮北挺进支队由华中野战军9纵副司令员饶子健任司令员兼政委,赵汇川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学武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烽午任政治部副主任。</h1> <h1><font color="#b06fbb">淮北挺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饶子健</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淮北挺进支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赵汇川</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淮北挺进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学武</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淮北挺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王烽午</span></h1> <h1>  77团团长叶道友、政委孙朝旭。81团团长吴忠泰、政委李任之。</h1><h1> 骑兵团1、3大队由程朝先参谋长带领, 1大队长为孟昭贤,教导员刘振亚(后为刘涛),3大队长为王开一,教导员胡广明(后为刘振亚)。胡广明为总支书记。 </h1> <h1>  1月9日,华中野战军9纵司令员兼政委张震向支队传达了华中分局和华中野战军首长的指示,要求支队于最短时间西渡运河,打回淮北。以洪泽湖为依托,坚持敌后斗争,积极配合我军正面作战。并要求支队机动灵活作战,逐步消耗敌人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中野战军9纵司令员兼政委张震</font></h1> <h1> <b>  研究确定斗争方针。 </b><br> 支队召开了会议,对在敌后如何开展游击战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家分析:</h1><h1> 一是敌情严重。淮北是国民党军进攻我山东解放区的后方,这一地区现有国民党常驻正规军9个团1万多人,超过我支队5倍以上,另外还有地方武装及还乡团数千人;</h1><h1> 二是我军将在全无后方保障的情况下作战。我政权已被破坏,除洪泽湖尚有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外,留守干部和地方武装损失很大,大多被冲垮,敌人地方势力卷土重来,普遍建立了伪政权,白色恐怖笼罩淮北大地。<br></h1> <h1>  同时也要看到有利条件,淮北地域广阔,有与敌人周旋的余地,洪泽湖可作依托,湖上坚持斗争的力量也可作一定的策应,而且77团、81团和骑兵团的成员大多是江淮子弟。</h1> <h1>  为此,根据张震司令员的指示精神,支队确定了<font color="#ed2308">“避广打土(“广”是指国民党正规军,“土”是指国民党地方武装)”</font>的斗争方针,避强打弱,不和敌人拼消耗,不断消灭敌有生力量,保存并逐步壮大自己力量,扫清伪政权,放手发动群众。</h1><h1> 部队根据情况灵活机动,时聚时分。</h1> <h1>  会议决定,渡过运河后,直奔洪泽湖,首先与被围困在湖里的淮北几百名坚持斗争的洪泽湖大队会合,打破敌人对洪泽湖湖区的封锁,然后以洪泽湖为依托,逐步扩大斗争范围。</h1> <h1>  出发前,各部队进行了动员教育。骑兵团在淮北成立,与淮北人民有着血肉联系,听说要打回淮北,个个群情激奋,立誓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 <div><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  二、强渡运河 首战小许圩</b></font></h1> <h1> <b>在窑湾强渡运河。</b><br> 1947年1月18日夜晚,正值阴历除夕之夜,天下着大雪,骑兵团1、3大队,在程朝先参谋长的率领下,冒雪从李圩子向渡河点集中。</h1><h1> 宿迁北部的窑湾附近的运河边,天色漆黑,细雨夹着小雪。张震司令员和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民运部长、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刘瑞龙等领导在运河边为部队送行,勉励大家团结战斗,克服困难,坚持到主力回师,在淮北胜利会合。<br></h1> <h1><font color="#b06fbb">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刘瑞龙</font></h1> <h1> 支队侦察队、77团先头部队首先过河,抢占对面村子,控制了渡口,掩护主力渡河。<br>  接着,步兵团主力和骑兵团陆续开始渡河。由于渡口船只少,只找到6条小船,骑兵团官兵只能骑马渡河。马随骑兵过河后,冻得浑身颤抖,战士们用刷子把马身刷干,再套上马鞍和马被套,许多同志手都冻僵了,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br></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1、3大队渡过运河</font></h1> <h1>  这时,一股土顽发觉我军渡河,就在河边打枪滋扰。先期过河的30多名骑兵在两挺机枪掩护下向敌人冲过去,抓获十几名俘虏,缴获一挺机枪,其余敌人逃跑。</h1> <h1>  19日9时许,从徐州出动的两架敌机飞临上空,向我渡河部队反复扫射、轰炸。中午时分,国民党军第107军一部赶到,与担任掩护任务的支队侦察队、77团先头部队接上火。</h1><h1> 随后,饶司令员命令渡河的后续部队和骑兵团1、3大队部分增援掩护部队,战斗激烈地进行。<br> 黄昏前,支队官兵全部渡过运河。饶司令员立即指挥部队与敌脱离接触,快速向洪泽湖方向进发。   <br></h1> <h1><font color="#b06fbb">2018年6月,饶子健的女儿饶江宁(右)、饶江萍寻找淮北挺进支队出发地——江苏窑湾李圩,现李圩已不在了,在五、六十年代被淹没。</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  <b>首战小许圩。</b>  <br> 20日拂晓,支队进抵睢宁县东北的袁圩、朱海子一带宿营。早饭后,支队向洪泽湖方向急行军80里。<br></h1> <h1>  从踏上淮北的大地开始,骑兵们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块他们曾战斗过8年多的热土,才离开3个多月,情况发生巨大变化。</h1><h1> 解放军走后,国民党军和跟随他们回来的还乡团,对我解放军家属、地方干部和积极分子进行了大屠杀,一片凄凉景象。一路上,群众普遍不敢和骑兵们接触,到了晚上才悄悄地向他们哭诉。</h1><h1> 支队行军时,当地国民党零星武装和还乡团对我进行大肆袭击,不断从不同方向朝我射击;驻下时,就在村外、村里袭扰。</h1> <h1>  22日拂晓,支队进至今泗洪县金锁镇附近时,遭到一股敌人的猛烈射击。骑兵1大队奉命迅速展开,追敌至小许圩。首先在敌伪乡公所里俘虏了20多个敌人,解救了10多名几天前被抓去的我军家属和进步群众。然后,向村东头进攻。</h1> <h1><font color="#b06fbb">泗洪县金锁镇一带</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泗洪县金锁镇一带(详细)</font></h1> <h1>  战士白尔福看见一个敌人在打枪还击,就冲了上去向其射击,不想这敌人很顽强,将他的马打倒,白尔福勇敢地和他搏斗,在其他战友的帮助下终于将这个敌人打死。</h1><h1> 从他身上搜出一支驳壳枪和近百块银元,经群众辨认,这个家伙是个叛徒,曾带领敌人抓了我们13名党员,真是罪有应得。</h1> <h1>  1大队继续向村东头进攻,逐步占领大半个村庄,战士赵小家、李开瑞冲在队伍的最前面。</h1><h1> 顺着敌人的枪声,他们在村东头发现了一个土圩,四角上有炮楼,下面有暗堡。</h1><h1> 敌人从土圩里向外猛烈射击,赵小家、李开瑞应声倒下,李开瑞当场牺牲,赵小家的肠子被打得拖在肚子外边,手指被打断3根,被迫爬到离土圩不到10米的猪圈里。</h1> <h1>  这时,1区队张友金等人在离猪圈20多米的院子里,看到赵小家受了重伤,准备过去抢救。</h1><h1> 赵小家在猪圈里一边摆手一边用手指向敌人,要战友们继续与敌作战,不要为了他再受损失。他把肠子一段一段塞进肚子里,然后吃力地解下绑腿把自己的肚子紧紧勒住,接着用受伤的手挣扎着撑起身体,跪在猪圈里,用枪托捣猪圈的墙,想在围墙上打枪眼,以便向敌人射击,捣了几下,枪托被捣坏。</h1><h1> 骑兵们见此壮举,感动得流下眼泪,都使劲在墙上捣洞,接连捣通4个院子,逐渐逼近敌人的围子。</h1> <h1>  这时,大队长孟昭贤赶到,观察到这一情况后,一面吩咐2区队立刻到村西找梯子,一面命令机枪掩护战士们利用老百姓的院子,跳跃式向炮楼逼进。</h1><h1> 这时,赵小家用没受伤的左手,向敌人的围子里连扔两颗手榴弹,在手榴弹的烟雾中,连滚带爬,从猪圈的缺口爬到西侧院里,张友金连忙迎上去扶他。</h1><h1> 赵小家喘着粗气,声音颤抖,紧拉着张友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消—灭—敌—人!”话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h1> <h1>  战士祁家顺见赵小家牺牲,愤怒地急红了眼,一脚踹倒了土院墙,拿着手榴弹冲到敌人的围墙下,身子紧贴着围墙。敌人从碉堡的枪眼里交叉向他射击,他几次想把手榴弹塞进敌人的枪眼都没有成功。</h1><h1> 同志们正为他着急,只见他冒着危险,突然一个快速动作把手榴弹扔进碉堡,趁着爆炸的一刹那,迅速撤回。其他战士随即向土圩里投下十几颗手榴弹,圩子里一时烟幕弥漫。</h1> <h1>  正当区队长张同振和副区队长梁天作跨上梯子准备向土圩突击的时候,通信员飞马传达了程朝先参谋长指示:北边双蔡圩发现敌两个团兵力向我逼近,命令立即撤退。</h1><h1> 孟大队长只好让骑兵们用门板把赵小家和李开瑞的尸体抬下来,埋在村西南角的地里,然后,怀着悲痛和仇恨的心情,带领1大队快速地撤离了小许圩。</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参谋长程朝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长孟昭贤</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教导员刘振亚</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张同振</font></h1> <h1>  在急进途中,大家的心里极为难过,刚重返淮北第一天,就牺牲了两位同志。</h1><h1> 赵小家今年才满20岁,活泼、勤快,平时爱说爱笑,和大家的关系都非常好,大家都亲昵地叫他“家儿”。他是1班的战斗组长(班级),对新入伍的同志非常关心。班里有人衣服破了,他悄悄地缝补好。当时军帽上的帽檐都是自已制作的,每次都是他帮大家制作,剪得很合适,班里都说:“我们班里的 ‘家儿’,真是我们班的好管家!”</h1> <h1>  赵小家牺牲以后,张友金总想给赵小家的家里捎个信,可是只知道赵小家同蒋步宽是老乡,是淮(安)宝 (应)人,蒋步宽也不知赵小家是哪个村的,后来蒋步宽在淮海战役中追歼敌坦克时也牺牲了,所以直到解放后,张友金才如愿以偿。</h1><h1> 张友金碰到骑兵团的老同志就说:“我们见到了新中国,而且还娶了亲,成了家。赵小家呢!大家叫他“家儿”,他可一辈子没娶媳妇,没有儿女后代,没有自己的家。想想这些牺牲的同志,我们活着的人,不知怎么做才能对得起他们啊!”</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三、血战朱湖 湖上解围</b></font></h1> <h1>  1月23日,部队冒着风雪行进。行至朱湖一带时,遭到敌人拦阻。</h1> <h1> <b>  血战朱湖突破围困。</b><br> 朱湖是江苏省泗洪县东北一个较大的集镇。附近一带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还乡团和叛徒等听说解放军到了淮北,大都集中到这里,形成一个武装据点,企图阻止我军前进。</h1><h1> 支队领导当即命令77团和骑兵1、3大队消灭该敌,77团负责围歼,骑兵1、3大队负责打突围之敌。 </h1><h1> 77团团长叶道友和骑兵团参谋长程朝先随即命令部队将朱湖包围起来。<br></h1> <h1><font color="#b06fbb">77团团长叶道友</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77团团政委孙朝旭</font></h1> <h1>  77团团长叶道友和骑兵团参谋长程朝先随即命令部队将朱湖包围起来。战斗很快打响了。叶道友团长调来炮兵,刚开始炮击,集镇里的敌人就开始突围。</h1> <h1>  看到这一情况,程朝先命令1大队正面攻击,3大队外围包抄,并让司号兵吹起了冲锋号。</h1> <h1>  这时,敌人向东杨岗方向突围,1大队长孟昭贤和教导员刘振亚带着部队,向敌人冲击过去。3大队长王开一和教导员胡广明带着部队,从一侧包抄过去。77团从西侧沿着一条“抗日沟”追击敌人。</h1> <h1><font color="#b06fbb">3大队长王开一</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总支书记兼3大队教导员胡广明</font></h1> <h1>  孟大队长看到突围的敌人,队形混乱,溃不成军,即令1区队由西北向东南冲击,3区队从西南向东北冲击。但敌人负隅顽抗,拒不缴枪。3区队长李文传驳壳枪子弹打完后,拔出马刀与敌拼杀,连续消灭10多个敌人。</h1> <h1>  经骑兵两个大队反复冲杀,敌死伤无数,但余敌仍然十分顽强,拒不投降,只要未被打死,依然边逃跑边向我还击,接连打伤我几匹战马。</h1><h1> 看到敌人如此顽固,孟大队长便骑上大青马,举起驳壳枪,叫声:“张同振!跟我上!”带着2区队再次冲向敌群,打死两个敌人。张同振也举起驳壳枪,顺沟追击,又连续打死好几个敌人。</h1> <h1>  冲过之后,敌人仍不投降,孟大队长下令:“各区队!反复冲杀,一定要干掉这伙顽固的家伙!” 参谋长程朝先更是火冒三丈,高声叫喊:“快冲上去,把敌人统统干掉!”</h1> <h1>  战斗组长(班级)刘保山骑着“鸭爪子”马,举着马刀,和骑兵战士梁汉印一块杀敌,他俩是一起在河南永城参军的表兄弟。</h1><h1> 梁汉印开枪打伤一名敌人后,刘保山骑马追了上来,举刀要砍那名受伤的敌人,刀未落下,敌人朝刘保山胸前就是一枪,刘保山壮烈牺牲。</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梁汉印</font></h1> <h1>  副班长(副排级)蔡云、战士张友金见刘保山牺牲,气愤填膺,用双腿猛磕马镫,紧追上去。</h1><h1> 蔡云举刀砍向趴在地上的敌人,敌人用枪一挡,没被砍着,蔡云的马却向前跑去,敌人遂向其背后开枪,蔡云中弹跑了30多米,落马牺牲。</h1> <h1>  战场上的情况使孟昭贤意识到,这样冲击不行,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牺牲,立即命令各区队停止冲击,下马四面围住,用机枪、冲锋枪消灭敌人。</h1><h1> 全大队火力从不同方向射击。机枪射手陈长林、王友生等,对准残敌一阵扫射,敌人纷纷倒下。</h1><h1> 最后一个敌人,仍然不管一切地向杨岗方向拼命逃跑,王友生一个点射,把他的腿打断,接着,大队部通信班长王复林、战士张友田、张兴元等,纵马追上将其砍死。</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王复林</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张友田</font></h1> <h1>  至此,朱湖战斗结束,我军攻破敌炮楼4座,企图从朱湖突围的47名敌人无一漏网。</h1><h1> 朱湖战斗基本消灭了附近的反动势力,震动了泗洪县东北部,界头集和龙集里的土顽吓得逃之夭夭。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反动武装产生了恐惧,尤其害怕我骑兵,他们说:“碰上解放军步兵,打不过还可以跑,碰上骑兵你想跑也跑不了。” 这对敌人是很大的震慑!</h1> <h1> 蔡云是骑兵团的一位优秀战士,河南省夏邑县人,高个子,作战勇敢,平时不爱说话,团结同志,善于联系群众。<br>  蔡云和刘保山的遗体后来被安葬在朱湖东南新行圩子附近的小东庄旁。但10多天后骑兵们去探望时,遗体竟被反动武装从地里挖出来,遗尸荒野,骑兵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br></h1> <h1><font color="#b06fbb">烈士安葬在朱湖东南新行圩子西北的小东庄</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 <b>高嘴会师 湖上解围。</b><br> 1947年1月24日,支队挺进到了洪泽湖沿岸的谢嘴、太平集、高集一带。饶子健司令员一面派人深入湖区与被围困的洪泽湖大队联系,一面组织部队击溃湖边围剿的敌人。</h1> <h1>  下午,在湖西的高嘴,与该大队取得了联系,并很快见到了洪泽湖工委领导姚克、洪沛、王化东、谢楠等。</h1><h1> 工委领导见到支队的领导和同志们,非常激动,握着手,半天说不出话。他们在湖上坚持了58天终于被解救,为革命留下一颗火种。</h1><h1> 饶子健在简单了解情况后,即决定部队暂驻湖边,继续清剿敌人;同时令洪泽湖大队尽快收集船只,扩大湖区基地,必要时,支队撤入湖区。</h1> <h1>  从此,淮北挺进支队以洪泽湖为依托,在建立一小块湖区根据地的基础上,水陆穿插,时进时退,时分时散,努力打破了敌人对洪泽湖的封锁,灵活机动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h1><div><br></div> <h1><font color="#b06fbb">洪泽湖区小块根据地</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2018年6月,饶子健的女儿饶江宁(左)、饶江萍寻找淮北挺进支队在成子湖谢嘴与临时成立的洪泽湖工委领导会面地点</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三、103天艰苦卓绝的斗争</b></font></h1> <h1>  淮北挺进支队自进入淮北敌开展游击战争后,对徐州国民党军队侧翼形成了很大威胁。国民党军立即以8个团的兵力对我支队进行了疯狂的“围剿”,国民党军队总数达我挺进支队兵力的5倍以上,另外还有本地国民党地方武装、还乡团等,形势十分严峻。  </h1> <h1>  洪泽湖地区的敌人越聚越多,我支队主力在几次阻击敌人后,为避其锐气,退守湖区。敌封锁湖区并调来汽艇和小型舰船,驶入湖区袭击我军。我军则依靠渔船,机动灵活,在湖区内与敌周旋,能打则打,消灭少量敌人后立即撤退;不能打则隐蔽在芦苇和水草里,敌人一时也找不到对付我军的有效办法。</h1> <h1>  惟有骑兵1、3大队,人进入湖区尚可,马进入湖区则十分困难,为此只能在湖畔与敌周旋,这给他们带来极大困难。他们时合时分,频繁机动,经常是找一处较隐蔽的地方,人马靠在一起打个盹就走,就这样还要在较远的地方放出多路警戒哨。</h1><h1> 自1947年1月18日挺进淮北,最艰苦的日子是前4个月,也就是骑兵团老战士人人皆知、人人称谓的“淮北敌后斗争103天”。</h1> <h1><b> 9天穿插突围300公里</b>。</h1><h1> 2月的一天夜里,为了吸引敌人主力部队离开洪泽湖地区,减轻对支队主力的压力,保护洪泽湖内我伤病员的安全,骑兵1、3大队奉命向西,直插到安徽灵璧县以北的郭沟一带。<br></h1> <h1>  第2天,在禅堂南和游集附近消灭了两股敌人,拔除了一个据点,打掉敌1个小队。</h1><h1> 下午14时,驻灵璧的敌第55师一部和县保安团分多路将我包围,敌人连续两次对我发起冲锋,均被我利用有利地形将其击退。相持到16时,敌缩小了对我的包围圈,17时,大声喊叫着再次对我发起进攻。</h1><h1> 我集中9挺机枪向敌群猛烈扫射,给敌造成重大杀伤,敌人慌忙退却,队形大乱。</h1><h1> 趁此,程朝先指挥骑兵1、3大队分3波向东冲出了重围。此战,毙死杀伤敌100余人,我伤3人。</h1> <h1>  突出重围后,骑兵两个大队利用自身快速机动的特点,不走村庄,向东北急速行进到了睢宁县乱庄圩子,此时已是晚间22时了。</h1><h1> 他们消灭了该村的小股地主武装后,准备在这个村子吃饭、喂马,休整一下。但饭还没吃完,驻睢宁的敌孙良诚部和睢宁县保安团分3路向我追来,并很快将把骑兵两个大队包围起来。 </h1> <h1>  程朝先通过观察发现,敌人不断开枪射击,大喊大叫,却并不敢向村里进攻,于是即令部分同志依托原有的简单工事和街墙上的射击孔监视敌人,其他同志继续吃饭喂马,双方就这样相持着。</h1><h1> 利用这个机会,程朝先叫来了两个大队领导孟昭贤、刘振亚、王开一、胡广明,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最后决定次日拂晓向东泗阳方向突围。</h1> <h1>  清晨,骑兵们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正准备突围,敌人却忽然在炮火掩护下,从西、北两个方向朝我发起进攻。</h1><h1> 程朝先令一部阻击敌人,其余向东打开缺口,分2个波次又一次冲出了重围。</h1> <h1>  2月10日,突出重围后,骑兵们向东急进。一路上,仅半天的时间里,遭到数十股国民党地方武装、还乡团的阻击和射击,均被我冲散或吓退。 </h1> <h1>  中午12时,部队在泗洪县的孟集,消灭了敌区、乡公所的10人后,到达泗洪县曹庙与金锁之间的一个小村吃饭、喂马,准备在这里睡一觉。</h1> <h1>  这时,程朝先参谋长找到通信班长徐金山说:“我们的马连续几天奔跑,都饿坏了”,让他带几个人跟管理员王述章一起去附近的小徐庄,把伪村长家的马料弄来。</h1><h1> 当即,徐金山叫上副班长张三元、通讯员刘须明还有战士小李跟随管理员王述章共5个人去了小徐庄,安排张三元在村外放哨。</h1><h1> 突然他们发现敌人正向骑兵团驻地实施包围,徐金山担心部队正睡觉而处于危险,果断鸣枪报警。</h1> <h1>  原来是敌孙良诚一部从西面分4路向我包围过来。正在西面的1大队长孟昭贤急令机枪占领有利地形,向突出之敌勇猛射击,掩护两个大队向东转移。 </h1><h1> 骑兵团1、3大队成功突围,而他们5人却被敌人包围,寡不敌众,子弹打光后被敌俘虏,严刑拷打后被关押在徐州监狱。</h1> <h1>  徐金山被关押近3个月后,被抽兵到国民党军51师服役。在1948年3月卞昌战役和益林战役中,他击毙敌团长和连长,并开展鼓动策反活动,策反敌1班人带2挺机枪、6支步枪投降。徐金山重新回到华东野战军2纵4师,继续战斗。  </h1> <h1><font color="#b06fbb">团通信班长徐金山</font></h1> <h1>  敌人看通讯员刘须明18岁年纪小,就让他到监狱看守连当了勤务兵。刘瞅准机会,与狱中的管理员王述章和战士小李一起逃离了监狱,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归队。<br></h1> <h1><font color="#b06fbb">团通信员刘须明</font></h1> <h1>  1、3大队又用半天时间,突围到了唐莫圩子。但到当天下午17时,驻泗阳县的国民党军队和保安团又从北面分3路将骑兵们包围。这时的骑兵两个大队,三面是敌人,一面是洪泽湖,处境相当危急。一部分干部战士急躁起来,主张和敌人拼命。</h1> <h1>  程朝先参谋长又一次召开了大队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了当前的严重形势和领导交给的任务,最后决定沿成子湖北侧岸边向西南方向突围。</h1> <h1>  黄昏后,先组织几个同志向东侧敌人射击,投掷手榴弹,佯装向东突围。而其他同志拉着战马,悄悄地从洪泽湖北侧淌着结了薄冰的湖水向西南方向进发。走出10多里路后听到敌人猛烈的枪声,但无损我一根毫毛,骑兵们己安全跳出了包围圈,进至濉河以南。</h1><h1> 但是由于正值数九寒天,同志们被冻得手脚麻木,失去知觉,马身上结了冰,成了冰马。每个人腿上都被冰划了一道道血口子,不少同志腿肿得老粗,一个星期以后才消肿。</h1> <h1>  接下来,骑兵们又马不停蹄地走了整整一夜,已经到了人困马乏的极点,但战胜敌人的信念鼓舞着他们。到了天明,他们一鼓作气渡过了濉河,按着上级的意图,配合77团在泗洪县东杨景庄打了一个歼灭战。</h1><h1> 在一连串的穿插突围中9天行程300公里,与敌人大小接触30余次,胜利完成了牵制敌主力的任务。缴获了1挺重机枪,还补充了2000多发子弹。</h1> <h1>  就这样,骑兵两个大队先西后东,再向西南回到洪泽湖北岸,从被包围,到突围,再被包围,再突围,不断调动敌人,与敌人周旋于淮北平原。</h1> <h1><b>  无后方保障供给困难。</b><br>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生与死考验外,骑兵们还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难。弹药越来越少,粮食和马的草料越来越困难,伤病员越来越多,骑兵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br></h1> <h1>  由于在敌人眼皮底下行动,国民党地方武装和还乡团经常与我纠缠,部队最多一夜转移3次。所以在1月到4月份的103天里,他们没有吃过一顿应时饭,没睡过一回囫囵觉,总是手不离枪,人不脱衣,马不卸鞍。</h1><h1> 野外宿营时,把马缰绳往手腕上一套,枪支往胸前一抱,背靠背地打个盹。遇到大雪,一片白茫茫,就把雪向四周一推,几个人依在一起睡一会儿,身上白花花,身下凉冰冰。</h1><h1> 要到村子里宿营,必须先把村子包围起来,将地主武装消灭,放出若干警戒哨,封锁住消息,才能住宿。 </h1> <h1>  吃饭的问题更是个大问题,这一地区本来就比较贫穷,国民党军队又征抢过多次,百姓手中的粮食实在不多,在洪泽湖边还可以想办法打点儿鱼,深入到淮北内地,大部分时间就只能靠树皮、草根充饥,常常是马吃干树叶,人煮榆树皮。</h1><h1> 实在没办法了,就吃地主麦苗,缺油少盐,干部带头,鼓励大家“使劲往下咽,吃下麦苗就能吃掉敌人!”然而吃是吃下去了,大便却十分困难,解一次手,出一身汗。</h1><h1> 就是这样,由于正值冬天,野外能吃得的东西不多,仍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骑兵们还必须通过打开敌据点、或消灭地主武装的办法从敌人那里搞粮食吃,但这种办法常常要以付出一些同志的生命为代价。</h1> <h1>  由于战斗频繁,村镇中没有我政权,伤病员的安置非常困难。当时主要采取3种方法,</h1><h1> 一是把伤员送到洪泽湖的船上;</h1><h1> 二是在紧急情况下就地安置,勒令伪保长用全家性命担保伤病员的安全;</h1><h1> 三是边行军战斗边抬着伤员。</h1> <h1>  程朝先参谋长形容这段艰苦的岁月时说:<font color="#ed2308">“有些方面,比我参加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苦!”</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四、转折性的高圩子歼灭战</b></font></h1> <h1>  在反敌“围剿”过程中,淮北挺进支队与敌周旋一段时间后,逐步摸清了敌人的情况。为了打开局面,扭转被动形势,支队领导决定向敌薄弱部位主动出击,打一个歼灭战。经过研究,饶子健司令员把目标选在了半城。</h1> <h1><b>  包围半城。</b><br> 半城是洪泽湖北岸的一个集镇,距湖四五里,原是我新四军第4师师部所在地,后成为敌人“围剿”洪泽湖大队和攻击我湖区根据地的重要据点之一,驻有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几百人。</h1><h1> 打掉它,不仅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还可以解除对我湖区的压力。<br></h1> <h1>  1947年3月1日,支队领导将分散在湖区的部队集中起来,指挥第77团、81团乘坐我军在洪泽湖上特制的“钢板划子”(在小船前部竖起一块钢板抵挡子弹),悄悄地从湖西岸临淮头登陆,绕到半城以北,从背后包围崔集、半城之敌,并向其发起攻击。</h1><h1> 81团团长率2营在洪泽湖大队的配合下攻击崔集,敌人抵挡不住我军攻势,第二天突围逃跑。崔集被我攻克,我军压缩了对半城的包围圈。</h1> <h1><font color="#b06fbb">崔集、半城、孙元、青阳一带</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81团团长吴忠泰</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81团政委李任之</font></h1> <h1><b> 孙元、青阳阻援。</b><br> 3日,饶子健司令员在获知青阳之敌来援后,即令第77团和骑兵1、3大队到敌必经之路孙元一带设伏。</h1><h1> 不久,青阳援敌几百人风风火火地赶来,进入我们的包围圈后,我军当即发起了攻击,炮兵把炮弹准确在打到了敌群中,二三十挺机枪从不同角度向敌扫射,敌人顿时乱了套。之后,随着一声冲锋号响,我军从四面八方向敌冲杀过去。</h1><h1> 骑兵们从西北方向冲击,冲到蓉花树庄边的一个巷口,见一群敌人向青阳逃跑,打头的还扛着旗,我们机枪射手立即从马上进行射击,打死了20多个敌人。</h1> <h1>  骑兵陈斯友、任化伦追赶敌人到一个洼地,敌一边逃一边扔银元,陈斯友、任化伦不予理睬。任化伦一连砍倒两个敌人,另有一个敌人想游过河去,也被他一枪打死。还有一些敌人逃到野外地里,正好发挥了我骑兵的优势,战士们纵马快速追了过去,消灭了敌人。</h1> <h1> 2个多小时战斗顺利结束。令饶子健司令员特别高兴的是,此仗我军缴获了一大批子弹,仅骑兵团1、3大队每人就补充子弹30多排,大大缓解了我军因无后方支援而造成的长期短缺弹药的困难。<br>  之后,第77团和两个骑兵大队按支队首长指示,又全部杀回半城。</h1> <h1><b>  青阳阻援。</b><br> 4日,正在我军加紧对半城的攻势,准备拿下半城时,敌徐州“绥靖公署”补充第2团和泗县保安团的2个中队1000余人,经青阳向半城增援。</h1><h1> 饶子键司令员考虑再三,决心吃掉这股敌人。即令部队把半城战场交给地方武装,第81团正面阻击,第77团从左侧包抄,令骑兵1、3大队从右侧濉河边上的坦头,快速插到聂庄、蓉花树一带向敌发起攻击。<br></h1> <h1>  敌遭我81团顽强阻击,后又遭到第77团和骑兵1、3大队二面夹攻,被迫退守高圩子,从而陷入我军四面合围之中。</h1> <h1><b>  高圩子歼敌。</b><br> 高圩子距青阳约30里,为防敌再次增援,饶子键命令,不给敌喘息机会,立即发起进攻。</h1><h1> 骑兵1、3大队全部下马,迅速组织机、炮火力,布置好兵力,向敌发起了勇猛的攻击。<br></h1> <h1>  据说,这时,敌团长准备丢下重武器组织突围,但国民党半城区区长祖宇昌却说:“解放军有骑兵,白天突围,他们在马上用机枪扫射你,还能用刀劈,你跑又跑不过他,我们吃过大亏,要突围得等到天黑。”</h1> <h1>  我军攻击并不顺利,连续3次进攻,均未成功,显然这股敌人战斗力比较强,抵抗十分顽强。</h1><h1>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支队首长十分焦急。基于这一严峻现实,饶司令员命令各部队,深入进行思想动员,必须打好这次歼灭仗。他告诉各部队:<font color="#ed2308">“一定要拿下高圩子,消灭这股敌人,这是我们支队在淮北的关键一仗,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高圩子在青阳镇(今泗洪县)东南</font></h1> <h1>  当夜,支队首长调整了部署,增加了力量。总攻开始了,到了下半夜,敌突然加强了东北角的火力,先用十几挺机枪一齐扫射,尔后开始突围。</h1> <h1>  那天在骑兵1、3大队的阵地,天特别黑,没有月光,只看见一群黑影直向阵地摸来。</h1><h1> 程朝先、孟昭贤、王开一几位军事干部急令所有火力一齐开火,敌倒下一片,但更多敌人冲了上来,他们并不恋战,冲开一个缺口,夺命而逃。</h1><h1> 骑兵们跳出壕沟,同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杀。有部分敌人冲到了野地里,骑兵即刻上马冲杀,顿时,野地里传来了“缴枪不杀”的喊声。</h1><h1> 经半小时激战,敌人在骑兵大队阵地前没有得手,只好丢下40余具尸体,退回高圩子里。</h1> <h1> 饶子键司令员令第77团担任主攻,并到第77团亲自指挥该团向守敌发起猛烈的攻击。经激烈战斗,第77团终于冲入圩内,与敌展开了厮杀。<br>  清晨,骑兵们追歼了最后一批逃窜的敌人,战斗即告结束。<br></h1> <h1><p></p></h1><h1> 高圩子这一仗,歼敌近1000人,缴获92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4挺、子弹3万余发、长短枪若干,解决了我军武器弹药匮乏的困难。 </h1> <h1> 挖毁我半城新四军烈士陵园内彭雪枫师长坟墓并进行劈棺扬尸的反革命罪犯、国民党半城区区长祖宇昌也被我骑兵打死,报了我们新四军第4师多年没有报的仇。<br>  接着,部队回师攻克半城,毙、俘敌几百人。  </h1> <h1>  这一仗,被饶子健司令员称为“转折战”,它确实是挺进支队进入淮北以来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不仅使挺进支队在淮北地区初步站稳了脚跟,也对今后继续坚持敌后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五、反复拉锯 外线出击</b></font></h1> <h1> 高圩子歼灭战后,我军趁势深入沿湖一些地区,打击敌地方武装势力,摧毁反动政权,恢复党团组织,建立民兵武装。<br>  3月中旬以后,国民党军又以7个团的兵力,对洪泽湖周围地区连续进行“扫荡”,企图一口吃掉淮北挺进支队主力。</h1><h1> 刚刚有了一些起色的村镇很快落入敌手,民兵武装被冲散,我湖区根据地逐渐缩小,形势日趋紧张,斗争十分艰苦。<br></h1> <h1>  面对强敌,支队领导采取了<font color="#ed2308">“敌进我进,声东击西,内线坚持,外线迂回”</font>等作战方针,先选择适当方向进行抗击,继而又将部分部队撤至湖区坚持斗争,同时组织几支部队跳出敌包围圈,主动出击到外线。</h1><h1> 骑兵1、3大队再次奉命出击外线,到泗阳县以北,打击敌人,发动群众。</h1> <h1>  1947年3月15日夜,骑兵1、3大队出发,天蒙蒙亮时到了泗阳县以北的李仁集(里仁),刚刚安排好准备休息时,警戒哨报告,国民党县保安团和还乡团100多人向我驻地开来,根据他们携带的器具估计其意在抢粮。</h1><h1> 程朝先一面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一面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发现他们队形混乱,没有战斗准备,估计根本就不知道村子里驻有共产党的骑兵,于是下决心消灭这股敌人。</h1> <h1><font color="#b06fbb">泗阳县以北的李仁集(里仁)</font></h1> <h1>  他把两个骑兵大队分成左右两个梯队,让孟昭贤和王开一把机枪布置在有利位置,待敌人行至离村子只有几十米时,分别从两侧向敌人发起勇猛冲击。</h1><h1>虽然这时骑兵1、3大队减员不少,又非常疲惫,但同志们一听说要消灭敌人,个个精神百倍,斗志昂扬。</h1><h1> 在机枪的掩护下,骑兵们向敌发起猛烈的冲击,毫无准备的敌人顿时慌乱起来,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几个回合下来就完全被冲散,有的被打死,有的被砍伤,不少举手投降。</h1><h1> 战斗胜利结束,我无一伤亡。这以后,骑兵们才得到了几天的休整。</h1> <h1>  4月初,骑兵1、3大队又奉命到泗县以北地区,帮助建立地方政权,开展反恶斗争,建立和巩固根据地。骑兵们经常随地方政府领导查抄地主恶霸,清剿半公开的还乡团。</h1><h1> 由于有地方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强有力的骑兵大队,工作开展十分顺利,短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成绩。</h1> <h1>  这时,经过我淮北党政军民3个月的艰苦努力,革命形势逐步有了好转,群众渐渐知道了“当年的新四军大部队又打回来了”,基本群众队伍一天天地扩大;国民党正规部队、地方保安部队和还乡团地主武装开始龟缩到城镇,采取守势。 </h1> <h1>  鉴于骑兵1、3大队连月征战,人马疲劳,粮草困难,伤亡较多。根据华中和淮北对敌形势的发展,1947年5月10日,支队决定骑兵1、3大队到苏北的东沟、益林镇地区休整,边练兵边参加六塘河以北泗沭县的土改运动,并参加穿城等战斗。</h1> <h1>  从1月18日渡过运河,到这一天正好是103天。在这103天里,骑兵1、3大队在敌后十分险峻的形势下,克服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进行了大小战斗60余次,在支队首长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部队一起,经过3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打开了淮北对敌斗争的局面。</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七、再返淮北,禅堂痛歼顽敌</b></font></h1> <h1>  1947年9月初,在苏北休整的骑兵团1、3大队奉命再次西渡运河,回到了淮北地区。</h1> <h1>  当骑兵们行进到泗阳县大王集东时,得知泗阳县西侧敌保安团和还乡团正在围攻我地方政府人员。于是快马加鞭赶到大王集西侧。</h1><h1> 程朝先命令两个大队迅速展开,从几个方向向敌人冲杀。敌人见势不好,慌忙逃窜。骑兵们又来了几个冲锋,共毙伤敌人200余人,俘虏近600人,他们把俘虏全部交了地方政府后,继续向西挺进。</h1> <h1>  当天晚上,骑兵两个大队到了杨岗。第2天,支队赵汇川副司令员来看望骑兵1、3大队。</h1> <h1>  敌县保安团在灵璧县北禅堂修筑了据点,驻有一个大队500余人,是一个重要反共堡垒。</h1><h1> 支队首长决定拔掉禅堂据点,由赵汇川副司令员统一指挥,第81团主攻,骑兵1、3大队打敌突围。</h1> <h1><font color="#b06fbb">宿州市灵璧县北禅堂</font></h1> <h1>  11月下旬的一天晚间,第81团包围了禅堂敌据点,向敌人发起了猛攻。骑兵1、3大队布置在禅堂据点西南3里路的一条南北干河内,隐蔽待击。</h1><h1> 程朝先参谋长带领1大队长孟昭贤和3大队长王开一看了地形后,命3大队主攻,1大队做预备队。</h1> <h1>  但战事发展并不顺利,第81团进攻了一夜未打开。第2天上午,他们又重新组织了火力,下午2点时,再次向围内敌人发起了攻击,敌招架不住,约有300余人,有组织地向灵璧县方向突围。</h1><h1> 不大一会儿,敌人已窜到骑兵预定作战地段,3大队立即发起了冲锋,但敌人马上组织火力,凶猛还击,把3大队打了回来,眼看着敌人就要突围出去。</h1> <h1>  看到这种情况,参谋长程朝先和预备队1大队指战员心中十分着急。1大队的2区队长王永丰和3区队长李文全跑到大队长孟昭贤面前说:“我们请求发起冲击。”</h1><h1> 孟昭贤看见程朝先拿着望远镜在那里观察,就快步上前说:“我们出击吧!”程朝先说:“老孟,有把握吗?”孟答:“一定消灭这股敌人!”程说:“那好,出击!”</h1> <h1>  孟大队长立刻翻身上马,把3个区队长叫到跟前交待:“用最快的速度、最密集的火力向敌发起猛冲,首先把敌队形打乱,然后个个歼灭。具体攻击方向,1区队打头,3区队打尾,我带2区队打敌中间。”然后叫号目马文祥吹起冲锋号。</h1><h1> 全大队由西向东向敌发起勇猛的冲击,一部分骑兵用机、步枪向敌人射击,一部分骑兵拔刀向敌人劈砍,陈守则、丁继忠、王金波、张怀忠等几个同志乘着战马,端着机枪向敌密集队形扫射。</h1><h1> 孟昭贤带领2区队猛冲敌队形的腰部,很快打乱了敌队形,1、3区队在一头一尾向敌反复冲击。不久,敌人大部分被消灭,剩余的纷纷投降。</h1> <h1>  敌大队长杨景山带领20余名亲信,顺着一条小干河沟向东南方向逃窜。2区队4班长王广华领着全班对这伙敌人反复进行截击,又消灭了一半。可是杨景山仍然带着余下的10余人,利用弯曲的河道顽强地突围逃窜。</h1> <h1>  看到这种情况,孟大队长叫教导员刘涛组织集结部队,清查俘虏,自己带领王广华、张友田、蔡国龙、刘俊臣、张兴远等10几个同志尾追上去。</h1><h1> 这时,他们的战马由于反复冲锋,已精疲力尽,大部分已跑不动了,加上河岸地形复杂,追击起来十分困难。有的同志就说:“天快黑了,别追了。”孟昭贤坚定地说:“你们谁跑不动谁停下来休息,剩我一个人也要追到底。”大家见大队长的决心这么大,就异口同声地说:“好,咱们追到底!”</h1><h1> 为了便于发扬火力,孟昭贤把人员为成两部分沿河两岸同时追击,一直追了10余里,终于把剩余的敌人全部消灭,敌大队长杨景山被生擒。</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1大队教导员刘涛</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2区队长王永丰</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王广华烈士画像</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张友田</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参战医助王家才</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曹西云</font></h1> <h1>  禅堂战斗经1小时激战,俘敌大队长以下200余人,毙伤敌300余人,缴各种枪支200余支、子弹1000余发。骑兵大队无一伤亡。</h1> <h1>  到1948年3月中旬,淮北挺进支队在一年多时间里,共进行大小战斗649 次,毙俘国民党军1.15万余人,除洪泽、淮宝县外,先后建立了9个县政权,收复23000平方公里土地,解放人口150余万,胜利地完成了华中分局赋予的<font color="#ed2308">“打回淮北,重建淮北解放区,牵制敌人,配合正面作战”</font>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h1> <h1>  1948年3月17日1、3大队归建骑兵团。4月3日骑兵团召开欢迎庆功大会。据老骑兵提供1大队立功情况:孟昭贤荣立二等功,王永丰、王广华、曹西云等荣立3等功,张友田、林忠兴等荣立4等功。</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立功证书(封面)</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立功证书(里面)</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立功奖状(外面)</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立功奖状(里面)</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骑兵团立功奖章</font></h1> <h1>  骑兵团从1947年1月18日挺进淮北,战斗了一年零两个月。在淮北游击战争中以迅捷快速、勇猛顽强而威名远扬,做出了重要贡献。</h1><div><br></div> <h1><font color="#b06fbb">  本美篇仅介绍参加淮北挺进支队骑兵团1、3大队的战斗情况。77团、81团及地方武装的战斗情况请参考饶子健等老前辈著《重返淮北》(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及《饶子健将军》《我的回忆(吴忠泰)》《李任之日记》《老兵生涯(魏朝春著)》《我的回忆(朱太刚著)》《一路踏歌(李剑锋著)》《淮北挺进支队大事记》。(详见最后面的美篇照片)</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作 者:</b></font><br> 孟秀玲,原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大队长孟昭贤之女,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副秘书长。<br></h1><h1> (部分地图由贺建才提供)</h1><div><br></div> <h1>  请继续观看美篇:<br></h1><h1> <font color="#167efb"><b>《新四军铁骑》第19集 参加开封战役</b></font></h1> <h1><div><h1><font color="#b06fbb">《金戈铁马》,周纯麟、程坤源著,24万字,198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font></h1><h1><font color="#b06fbb">《新四军骑兵团征战发展纪实》,曹鸿茂、孟秀玲、周善平著,61万字、300余张照片,2009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font></h1></div></h1> <h1><font color="#b06fbb">饶子健等著《重返淮北》,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饶子健将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我的回忆》吴忠泰著,2008年</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李任之日记》,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我的回忆》朱太刚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3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老兵生涯》魏朝春著,江苏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2015年5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一路踏歌》李剑锋著,江苏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2014年4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淮北挺进支队大事记》主编李松科,江苏省泗洪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017年5月</font><div><br></div></h1> 【本美篇的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首发的知识产权,请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和美篇标题,联系方式1381003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