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许昌市南15公里的冢刘村东北隅,是为汉献帝的皇后伏寿之陵墓。墓高10米,占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两小墓,为二皇子墓。 伏皇后在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被立为皇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怨恨曹诛董承,与父伏完密谋曹操,事情泄漏,曹将伏后禁闭冷宫逼其自缢,二皇子亦被鸩杀。伏后死后,曹操宣称其暴病而死,仍按皇后礼仪厚葬。 2021年3月19日我和太太在祭拜徐庶之母墓后,来到伏皇后墓前。 伏皇后名伏寿,“大司徒(伏)湛之八世孙”,父亲伏完“沈深有大度,袭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阳安公主”(《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称得上是身出名门。初平元年(190),伏寿入掖庭被封为贵人。转过年,伏寿就被册立为皇后,这一年汉献帝14岁,伏寿15岁。以后伏皇后一直随着献帝颠沛流离,整天提心吊胆,基本是没过上几天舒服日子。什么大汉皇后,什么母仪天下,都是虚应故事。 董卓被吕布杀死后,李傕、郭汜又杀了王允,劫持了献帝和大臣们。献帝和伏寿虽然年幼,头脑还算聪慧。他们连蒙带骗忽悠李傕、郭汜,迁都回洛阳。不久,李傕、郭汜察觉不对劲,于是反悔,又想把献帝抓住。献帝一行狼狈而逃,过了黄河之后,众人只能步行,衣衫褴褛,鞋袜尽破,连饭都没得吃。献帝肚子饿,伏皇后身上还藏了几颗枣子,拿给他吃,献帝吃了几颗,剩下的都留给她,对她说:“朕要和你一起活下去,倘若命中注定要饿死,就一起死了吧!”真所谓患难见真情。 这之后,曹操适时把献帝迎到了许昌。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初,还未必有代汉之心。而汉献帝却不安于虚君实相的局面,试图夺回皇权。他下发密诏让董承等诛杀曹操,结果事败,董承等都被灭族。董承之女董贵妃当时有孕在身,仍被曹操残杀。这件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身为东汉功臣后裔的伏皇后却只能无条件地站在汉室一边,而且她也担心自己的处境,于是写信给父亲伏完,述说曹操的凶暴,让伏完想办法诛杀曹操。伏皇后的这封信把自己的宗族送上了不归路。 此时伏完已经交出了实权,而曹操的势力遍布朝野,根本没有什么机会。伏完想找尚书令荀彧倒曹,可荀彧是扶助曹操创业的元老,自然不会答应。但他也不想看到汉室灭亡,所以也没有举报。伏完又找妻弟樊普商议,樊普是汉光武帝的舅舅樊宏的后人,深得东汉王朝厚待,世为南阳大族,此时却惧怕曹操,把事情向曹操举报。但这时曹操对于是否要篡汉还没有下定决心,所以没有贸然去杀伏皇后全家,伏完因此得以善终。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于孙刘联军,让曹操意识到有生之年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攻下江东。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正式开始了簒汉的布局。曹操把伏皇后给伏完的信抖出来,开始找伏家算总账。曹操先通过汉献帝用侮辱性的策书废掉了伏皇后。伏皇后躲在墙壁后面,被御史大夫郗虑、尚书令华歆抓了出来,伏皇后求汉献帝救命。此时的汉献帝自己也自身难保,如何救得了她,伏皇后最终被曹操幽禁而死,她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死,伏氏宗族终被灭族。 伏皇后与献帝生逢乱世,汉室衰微,但两人却一直相濡以沐、休戚与共。虽然伏皇后的一封信救不了早已日落西山的东汉王朝,但也总算拼得自身性命做了最后一搏。“伏氏因为汉室累世的恩情,选择与汉室共始终,无论如何是值得称赞的忠烈之举。”(桓大司马《宿命三国》) 1700多年过去了,冷冷清清,只有周围的麦田不辞辛苦不辞贵贱地陪伴着。除了一个清冷,还是一个清冷。我不由想起《红楼梦》的“好了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br> 民间夫妻还能“合葬”呢,我们可怜的伏皇后也只能是“孤魂野鬼”了。 注;查资料自古到今有学者认为曹操杀伏皇后另有原因。有学者猜测曹操如果是十五年前就知道伏皇后写密信给父亲,为啥当时不动手?也许是当时曹操三个女儿都幼小。等到曹操女儿都长大后,曹操已经把三个女儿都给汉献帝做妃后,找理由杀掉伏皇后,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伏皇后被杀后,曹操女儿曹节做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