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识字教程04:如何对待孩子的“反常”行为

曾一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曾一平</b></h1> <h1><b>一、家长反馈</b></h1> 雪XX家长反馈:<div><br>“曾老师,我家孩子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她老是把书拿出来放地上,不收拾。玩积木她不会一个一个垒起来,反而把它推翻,只要两个以上重一起她就要去推倒。”</div><div><br>这个孩子1岁9个月。</div><div><br>请问家长朋友们:先不忙看下文,你们先想一想,该如何看待这个孩子的两种“反常”行为习惯?<br></div> <h1><b>二、多数家长的惯性思维</b></h1> 大多数家长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或意识来评判孩子的行为,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div><br>婴幼儿个个是天才!就先天基因而言,每个孩子在刚出生时,没有太大的差别,差别往往发生在孩子出生以后。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家长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惯性思维”。</div><div><br>在这样一种惯性思维中,不知不觉就禁锢或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思维或创新探索意识,使得不少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遭到压抑,而且还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br></div> <h1><b>三、如何对待孩子的上述“反常”行为</b></h1> <b> 1、她老是把书拿出来放地上,不收拾。</b><div><br>家长首先得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老是把书拿出来放在地上?你还得认真观察: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才这么做的?他把书放在地上接着又去干什么?</div><div><br>如果你没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就武断判定为“这是孩子的坏习惯”,如果还因此而生气、发火,甚至还把孩子责备一番,结果怎么样呢?自己不好受,孩子的灵性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div><div><br>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够把书放在地上呢?他顶在头上,甚至放在肚皮上,这又有什么错呢?之所以武断地判定为“错”,这是因此家长按照常人或“好孩子”的思维做出的判断,孩子打破了家长的惯性思维,于是,家长便认为这是一种坏习惯。孩子才1岁多一点,把书放在地上,他自然考虑不到家长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行动。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急于下结论,而是按照上面所说的去观察、分析,其目的就是要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到底是什么。</div><div><br>对于孩子的想法,因为我没有在现场,家长也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在此,我只能做出一些猜测:</div><div><br>第一,可能是孩子想看看书柜里面有些什么,但看到的东西却不是什么他喜欢的东西,没有兴趣;或者是他要把那个位置腾出来,想放别的东西。这种想法有什么错呢?</div><div><br>家长如果要验证孩子是不是这种想法,可以把放书的地方放上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看到你换上的东西没有再放到地上,说明上面的猜测就是对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另外的想法了。</div><div><br>第二,如果孩子把书放许多在地上,接着就开始翻看。这就说明他想有更多的选择性,这就是他的独立思维。很好!</div><div><br>至于拿出来后不收拾,也许是早先没有注意培养他的好习惯,现在培养也不迟,孩子毕竟才1岁多一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学会与孩子“商量”,具体方法在前面的教材中已经有相关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div><div><br>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必须的,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在该放的地方也完全没错。我也不认为孩子把书随意地放在地上不收拾就是对的。这里所强调的是:具体问题要做具体的分析,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再巧妙地“商量”、引导。如果孩子两三岁了仍然是这样,那就另当别论了。<br></div> <b>2、玩积木,她不会一个一个垒起来,反而把它推翻,只要两个以上重一起她就要去推倒。</b><div><br>在我所接触过大量的孩子中,这种情况很普遍,一点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几乎没有一位家长主动地去思考过这到底是为什么。</div><div><br>从儿童行为学的角度上来讲,其中包含了儿童的独立意识与创新思维。而作为家长,总是采用习惯性思维去评判,认为积木就应该垒起来玩才是正确的。这就是两种思维所产生的冲突。<br>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讲,一切玩具,都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玩法,扩展来讲,一切物品,都可以有多种用途。比如饭碗,除了用来吃饭之外,就可以有数十种用途:用碗口来画一个圆,用饭碗来装泥土、必要时,用饭碗做自卫武器,用饭碗装墨水写大字。我还看见有一大夫临时把饭碗砸碎,用小片的尖角扎穴位急救病人。如此等等,数不胜数。而对于积木,可以垒起来玩,也可以平铺着玩,也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原来做其他多种多样的游戏,甚至可以改制为其他玩具等等,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何必要限制孩子,只能有一种玩法呢?</div><div><br>家长正确的做法:不要老是习惯于垒起来玩,向孩子学习,多换几种新鲜玩法,去引导孩子,更有效地去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div><div><br></div><div>——孩子也是家长的老师,家长也需要向孩子学习,不要老是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br></div> <h1><b>三、特别告诫</b></h1> 家长思维的固化,是约束孩子创造力的最大障碍。许多天生聪明的儿童,就是在家长这样一种“惯性思维”中,变得越来越傻。不得不引起高度的警惕啊!<div><br>请家长切记:当你面对孩子的“反常”行为习惯时,一定不要急于做出对或错的判断,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分析,弄清楚孩子的想法以后,然后再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引导。</div><div><br>=========</div><div><br>边实践边总结,家长也就会越来越优秀,孩子也就越来越可爱。请家长们记住这两条教育格言:<br></div> <h1><font color="#ed2308"><b style="">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br></b><b style="">婴幼儿个个是天才!</b></font></h1> 把这两条教育格言贴在自己家里的墙壁上,每天看上若干遍,作为家庭育儿的座右铭。 <b><font color="#ed2308">相关阅读推荐:</font></b><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3qow1he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婴幼儿识字教程01:婴幼儿识字入门</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3qqcvocl?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婴幼儿识字教程02:如何跟孩子商量</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3qro4j79?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婴幼儿识字教程03:3—6岁儿童识字入门</a><br></div><div><br></div><div><br></div>

孩子

家长

思维

婴幼儿

想法

识字

地上

饭碗

积木

玩法